2007年2月23日 星期五

消費主權要付出經濟代價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6.3.27)



















消費主權要付出經濟代價
2006年03月27日














一提到「國際競爭力」,國人通常馬上會想到兩份每年都會發表的評估報告,1份是「世界競爭力報告」(後面簡稱世界報告),是每年5月由位於瑞士洛桑的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所公布:另1份「全球競爭力報告」(後面簡稱全球報告)則在每年9月由瑞士達沃士的世界經濟論壇(WEF)所評估。
「世界報告」1989年開始逐年提出,涵蓋的對象目前有60個國家,針對4個類門(經濟表現、政府效能、企業效率、基礎設施)的3百多個項目進行評估;使用的資料來自各國政府和國際機構所發布,具有客觀性的「硬資料」,以及4千位國際企業主管評估的「軟資料」。「全球報告」則自1979年開始,評估方法類似世界報告,但是範圍更廣,目前擴及近120個經濟體,以及1萬1千名企業人士的評估。
在「世界報告」中,台灣在60個經濟體中的排名雖然起伏不定,但是近兩年卻有快速提升的現象,分別列在11和12名。而在「全球報告」中則分為兩種,較受到重視的是「成長競爭力」排名,台灣以第4和第5名傲視群倫;不過在「商業競爭力」排名中只列為17和14名。
台灣在各種排名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世界報告」偏重各經濟體「目前創造財富」的能力,因此和現有的每人國民生產具有較為密切的關係,而目前台灣的每人國民生產在主要經濟體(5百萬人以上者)中排名大約是20上下,因此排名在11、12名算是相當不錯了。
而在「全球報告」中,「成長競爭力」比較重視「未來創造財富的潛力」,和經濟成長的潛力關係較為密切,而台灣的科技能力出色,因此排名就更為居前;至於「商業競爭力」的排名就和「公司營運策略」及「國家商業環境品質」相關,台灣只能排列在12到20間,算是最弱的類別!

經濟成長須適當策略
這兩種競爭力評估在1990年代初期並未在國內受到特別的重視,但是在1990年經濟部「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可行性研究」報告(其作者為筆者和薛琦、徐小波、劉紹樑)中,顯著引用了「世界報告」中屬於質的項目評估之後,就在國內受到相當的重視;朝野上下逐年都關注其評估結果,政府並逐項研究可以改進之處。今天,台灣的排名逐漸向前,包括筆者在內的研究群當然感到相當欣慰!
值得留意的是,近來和台灣競爭得難解難分的韓國,在「世界報告」中近兩年分別以35和29名被台灣遠遠拋在後面,而在「全球報告」中的「成長競爭力」是29和17,「商業競爭力」則是兩年都以24名排列在台灣之後。顯示出台灣在各國企業領袖心目中的國際競爭條件都明顯地優於韓國。但是弔詭的是,為何台灣除了在經過購買力調整的每人生產大幅領先韓國(2萬5千美元對2萬美元)以外,近年的經濟成長率卻經常不如韓國?
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在於「成長策略」。台灣在兩大評估報告中雖然都相當出色,但是這些「條件」如果都要發揮效果,必須要有適當的策略;而台灣由兩岸政治的矛盾關係所帶來的負面效應並未被這些評估的項目充分地掌握,乃至於創造財富的「現有能力」和「潛力」都難以實現!政治主權和經濟成長可說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如果要繼續消費政治主權,當然就必須付出成長的代價。不管是誰執政,或是喜不喜歡,這似乎都是無法逃避的選擇!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