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3日 星期五

韓國為何沒有超越台灣 (蘋果日報 2006.12.4)



















韓國為何沒有超越台灣?
2006年12月04日
















衡量一個國家生活水準高低的指標,最方便使用的是「每人國民生產毛額」(GNP per capita);但這個指標如果用美元來比較不同國家時,會受到匯率變動和物價差異的影響而無法穩定反映真實的狀況,所以國際間的比較經常會使用相同的價格單位來衡量各國的平均每人生產,這就是所謂的「經購買力平價平減」的每人生產。
以這種方式評量的每人生產毛額,依照美國中央情報局對2005年的最新評估,全球最高的為盧森堡65,900美元,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挪威則為42,800美元,美國以41,600美元成為世界主要國家中最高者。日本為31,600美元,歐盟為28,100美元,台灣為27,500美元,韓國為22,600美元,中國為6,800美元。

韓國產品大舉入台
台灣的水平頗高,不僅為中國大陸的四倍,也和歐盟平均不相上下;雖然低於日本有13%之多,但明顯超越了韓國,領先達21.7%!這和近來媒體經常以「名目所得」來報導「韓國所得超越台灣」的狀況有顯著的差異,主要原因就在於韓國物價大幅超過台灣,加上近年匯率升值幅度較台灣高所致。
許多人會感到納悶,韓國的三星企業的產品行銷世界,樂金(LG)的手機狂烈熱銷,韓國現代、大宇汽車亦大舉侵台,韓國服飾搶佔台北商場,加上「韓流」狂潮席捲亞洲,賺足了哈韓族的熱淚和鈔票……,這些難道無法讓韓國的所得超越台灣嗎?其實,生產或所得的高低,和「生產力」的高低息息相關,和是否有名牌可以行銷世界並非完全一致。中研院院士萬又煊先生(康乃爾大學教授)就曾舉德國和丹麥的例子來說明這種現象。以「雙B」轎車征服世界的德國,其工業製品所向披靡,出口在近年更超越美、日,成為世界第一。其北邊鄰國丹麥過去是以農牧產品聞名,工業也以中小企業為主,但德國卻以30,100美元落後於丹麥的34,800美元,這種現象在兩德統一前就已存在多年,並非被東德拖累所致!
生活水準的高低反映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層面,而食和住是影響最大的。台灣的物產豐富,是韓國難以比擬的:韓國人口為台灣2.1倍(4885萬對2303萬),2003年時台灣擁有680萬頭豬,韓國有890萬頭;台灣有1.1億隻雞,韓國有1.0億隻雞;台灣生產283萬公噸水果,韓國有275萬公噸。若需求類似,平均下來當然台灣「食」的物價會較便宜。但如果大量開放進口,是可以拉平價格差異的;只是韓國比台灣在農業貿易上更為保護,無法利用貿易進口來維持低價。

工資增加企業外移
由於工業生產集中在大企業,不像台灣分散在全台各地,韓國的城鄉差距大於台灣,人口集中在大都會,如首爾的人口超過一千萬,佔全國二成;台北市人口260萬,僅佔全台一成。這種現象使得韓國「住」的價格亦超過台灣。難怪台大一個50元的便當,在首爾大學一個要300元;首爾普通飯店的單人房一天要價7,000元台幣!韓國工資因此大幅上升,中小企業大量外移。
也許有人覺得奇怪,那為何台灣有許多窮人,更有不少人自殺?其實,韓國窮人更多:去年一成最低收入者只獲得全國所得的2.9%,台灣則是6.7%。至於自殺防治,則屬於社會問題,需要「社會政策」來輔助,不是一般經濟問題了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1 則留言:

  1. 在下想請教一個問題:
     
    好像沒多久以前,臺灣的國民平均所得超過南韓至少兩成吧!當時的南韓學者們一定也會很努力找出一些特別的加權指數來證明南韓經濟發展不輸臺灣,不知道他們是用那些指標?懇請各位先進指教說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