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3日 星期五

由世足賽看體育投資(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6.6.19)



















由世足賽看體育投資
2006年06月19日
















世界盃足球賽正在德國12個城市如火如荼地展開,帶動了全世界人民的熱血沸騰;披掛上陣的32個國家,其國人都如癡如醉;若是能踢進16強,那更是舉國歡騰,通宵達旦之瘋狂遠勝奧運奪金!
本次賽程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預估將打破過去紀錄,成為有史以來獲利最大的體育賽事。主辦國德國當然是最大贏家,將有140億美元收入。德國商會估計世足賽創造出6萬個工作機會,帶進100萬名外國旅客,花費約達8億美元,德國經濟成長率將提高0.3%。
國際足球總會(FIFA)當然也是主要受益者,至少將會有14億美元淨進帳,這是由電視轉播權的15億美元收入,加上廠商贊助、商標權、門票等25億美元,扣除各種開支的所得--即以15家「官方夥伴」而言,每家分別就要贊助約5200萬美元。可見為何各國都競相爭取各種國際比賽的舉辦權,特別是這種超大型的國際賽事!
除了經濟利益之外,參加世足賽就是難得的成就。32個參賽隊伍,其國家名稱透過媒體密集地在世界各地傳送,本身就獲得相當的宣傳價值。如能踢進16強,或者進一步像南韓上屆一般踢進4強,那更是全球觀眾討論關注的焦點,其效果強過奧運拿好幾面金牌!獲得參賽的機會困難嗎?以人口而言,32個隊伍中有17個(過半數)隊伍的國家,其人口少於台灣2300萬人;除了千里達僅1百萬人以外,哥斯大黎加、瑞典、瑞士、巴拉圭、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多哥等,人口都不到1千萬人。

參賽與否無關經濟
以所得而言,有22個(3分之2)隊伍的國家,其每人所得都低於台灣的13139美元。可見是否能夠參加世足賽,和人口或所得高低都無關;而是和是否有決心推展這種運動,也就是該運動能否普及,以及訓練是否紮實有關。
足球原為中國發明,30年代球王李惠堂縱橫亞歐球場多年,也帶領過國家代表隊連續在1954和1958年兩屆亞運中擊敗南韓,獲得亞洲冠軍,讓台灣成為亞洲的「足球王國」。80年代初期,李先生擔任銘傳女子足球隊首任教練,其後轉化為木蘭足球隊,曾獲得3屆亞洲女足冠軍。當時軍中對於各種球類也都相當重視,成為台灣各種運動的主力來源。如今國家富裕之後,升學主義愈見盛行,沒有多少人持續重視體育,甚至每下愈況,被韓國、日本乃至新興的伊朗、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遠遠拋在腦後,令人不勝唏噓!

重振足球王國美譽
如果國家願意支持這項全球最普遍的運動,增加投注資源加以發展,邀請外國名教練加以訓練,邀請各地「好腳」前來切磋,就算重振足球王國美譽不易,至少參加世足賽應該不難。試想今天若有中華健兒在德國參賽,甚至晉級16強,可以帶來多大的國際宣傳效果!說不定還可以帶來藍綠和解,手牽手、心連心地為他們加油打氣,重溫中華少棒隊遠征威廉波特的舊夢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