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7日 星期二

高等教育的沈淪 (2003.1.31)













高等教育的沈淪── 在職碩士專班
學位、人脈、錢 各取所需…



 



杜震華/台大國發所副教授(台北市







 





自從幾年前中研院李遠哲院長發出「中研院研究所的水準只相當美國二流大學」的感慨之後,「追求卓越」就成了國內高等學府追求的目標。在待遇未能相對「卓越」的情況下,對於大學教授研究水準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然而奇怪的是,在教育部鼓勵設立大學和提倡「回流教育」的做法下,大學本部和研究所的水準卻是每下愈況,卻不見教育部和李院長有何高明的配套,來改善這種「研究卓越、教育平庸」的兩極化現象。長此以往,台灣的高等教育將訓練出大量的庸才,甚至鼓勵有理想的青年學子提前出國接受真正卓越的高等教育,值得教育主管和識者警惕!


高等教育的平庸化,最嚴重的就出現在所謂的「在職碩士專班」。自從教育部刪減各國立大學的預算支援,鼓勵各校自籌部分財源之後,各校就將「在職碩士專班」視為生財的重要來源。由於可以在職進修,兩三年後就可以獲得本地名校的碩士學位,各校的在職專班可說是「門庭若市、供不應求」。然而仔細研析,這些在職碩士班的訓練成果和一般的碩士班其實相距甚遠。由於其收費都是一般碩士班的幾倍,各校都要搶學生,學術要求自然也放得極鬆,只要學生來上課,鮮少有「當人」情事。加上白天要上班,唸書時間有限,教授們刪減上課份量到一般碩士班三分之一的程度,學生還是叫苦連天。


更嚴重的是,由於絕大多數的學校要求寫碩士論文,而這些「資深同學」又沒時間浸在圖書館裡接受嚴格的訓練,目前已經出現一種一般碩士生的「打工」機會,就是幫這些「資深同學」寫碩士論文。一個月搞定,論文品質如何可想而知!為了學校或系所「生計」,教授們睜隻眼、閉隻眼,都過去了。有些教授樂在其中,一人可以指導十餘位學生,找些學術界朋友幫忙口試就一一過關,師生彼此心照不宣,反正一邊是為了學位,一邊是為了人脈,「各盡其能、各取所需」。許多「國立大學碩士」連幾篇學術論文也沒唸過,就頂著國立碩士學位到處招搖。這種現象使得被要求較為嚴格的一般碩士生敢怒不敢言,心理不平衡之下,逐漸傾向找最容易畢業的教授指導,保持教育良心的教授乏人問津,還被同仁認為迂腐。為了「搶錢」,某國立大學在職專班只要修習二十四個學分,不像某些嚴謹的大學要求三十到四十個學分。目前,台大、政大等校又以擴充研究所名額來追求「研究型大學」。殊不知在教授員額不變之下,台大目前平均每位教授指導五位研究生,遠超過哈佛的一位、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點八位、新加坡大學的二點三位、東京大學的三點二位。在職碩士班的「平庸化」即將蔓延到一般碩士班!


大學部也是如此。可能是學費相對於先進國家不高,學生們態度鬆散不堪。台大早上十點鐘上的課,不管教授教得再好,學生們姍姍來遲,有五、六成以上的到課率已經給你面子。考試只要教授監考不嚴,作弊的普及化令人咋舌!每一門課都要「教學評鑑」,學生在學期後打老師的教學分數,逼得極少老師敢打低分,有的乾脆通通「派司」,以免自找麻煩,平均分數在八十五分到九十分的課多得一踏糊塗。除了少數自律用功的學生以外,大多數大學部學生的學習效果都在逐漸下降。


這種台灣高等學校的教育現象,你能不心寒嗎?教育部和高等院校的主管們,你們能坐視這種情況發展嗎?


 


2003-01-31/聯合報/11版/民意論壇】



 


打壓綠色台商的反效果 (2004.6.7)















《聯合論壇》




打壓綠色台商的反效果



 



作者杜震華為台大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







 





中國大陸打壓綠色台商的行動浮上了檯面,據聞奇美公司鎮江廠遭銀行停止貸款,浙江建廠計畫也被中共國台辦擱置,這免不了又要在台灣股市對「相關企業」的股價有所衝擊,讓股市增添了不穩定的政治干擾因素。


然而,這項「懲罰」綠色台商的動作,明顯違反了北京口口聲聲應以「政經分離」原則處理兩岸經貿事務,讓台灣泛藍人士尷尬,也坐實了綠色政府對北京「以商圍政」的控訴,中共此舉所為何來?


如果它是發生在總統大選之前,也許還可以產生某些效益,讓綠色台商見風轉舵,說不定阿扁總統就少了幾萬票而落選。但是大選已過,北京此舉不僅看不出效用,反而成本相當的高,也許還不是北京當局預料到的。


首先,大陸雖然市場大、成本低而具有吸引力,但對於大型台商企業並非沒有替代品,此舉將提高投資大陸的總體政治風險,促使「所有的」大型台商往東南亞移動,以規避政治風險,而不僅是「綠色台商」而已。


其次,台灣政府說破嘴皮要台商分散風險,但效果相當有限,如果此刻再次發起「南向政策」,相信效果將比過去突出許多。


其三,大陸今後吸引台灣高科技產業的投資將更困難,台北在本土政治勢力的杯葛下,將更不會輕易放行。北京過去是阿扁最佳助選員,現在似又將成為阿扁政府的最佳啦啦隊!


如果是為了安撫北京的鷹派,這種動作的代價未免太高。「東協加一」貿易協定即將簽署,東協和大陸貿易即將免除關稅,如果大量台商移往東南亞,豈不提高台北的議價籌碼,讓台灣越跑越遠了嗎?


 


2004-06-07/聯合晚報/2版/話題新聞】



台灣對大陸出超應務實看待 (2002.11.13)













台灣對大陸出超 要務實看待



 



杜震華







 





最近有關台灣對大陸投資的利弊得失,因為政治人物的評論,引起學術界一陣討論。有些異見來自媒體報導篇幅的限制,也有部分觀點需要進一步討論,方有助於政策形成。


看待台灣對大陸的大量出超,要從理論和政策兩方面理解。首先,出超是國際貿易中,出口超過進口的盈餘。出口獲得的每1塊錢都「等值」或「對價」的商品或勞務輸出的收獲得,不是憑空而來,這是自由貿易理論的觀點。


機會成本的兩個面向


然而,國際貿易並不完全自由,許多有形和無形的進口干預,可以「製造」出超,讓貿易對手國的貿易產生赤字,國際收支無法平衡,產生干擾經濟運行的匯率波動,「受害國」自然會抱怨,如同美國經常抱怨日本一般。我方和大陸間的人為貿易失衡比起美日,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沒有占到大陸便宜」的看法其實有討論空間。


一家企業是否獲利,只要在公司會計帳上顯示收入大於生產和營運的成本即可;若將成本適當分類,出口部分也能比照推估。對台灣經濟而言,對大陸出口是否獲利就產生「機會成本」的問題,這種機會成本有兩個面向: 國際面和國內面。


從國際面而言,如果台灣生產的產品不對大陸出口,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相同出口機會(包括相同的數量和價格),則對大陸出口沒什麼大不了,因為我們「付出」了出口到其他地方的「機會」,而這個機會的「成本」價值等同於出口到大陸的收入,所以出口到大陸沒有特別獲利之處。


如果不對大陸出口,就找不到相同出口機會,那麼對大陸的出口收入必然超過我們的「機會成本」,因此從這項出口機會就「賺到」了國民生產或所得的增加部分。進一步深究,如果沒有台商對大陸投資,這種出口機會應該不多;因而從這個觀點看,對大陸投資讓我們「賺到」了大量的貿易盈餘,並且反映在我們國民生產或所得增加上。


大陸經濟體能量驚人


進一步問,如果不對大陸出口,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相同」出口機會嗎?答案應該是不行。因為大陸是世界上排名第七大的經濟體,經過物價調整是世界第二大;其去年的進口量已是日本的七成,如果不對它出口改對其他國家出口,必然要削價競爭,而部分產品在其他國家的需求根本不大,我們的產品會賣不出去,兩種情況都會讓台灣的出口值減少。


這種現象目前看來只會越來越顯著,不對大陸出口,我們的「替代機會」會越來越少,「損失」越來越大。


其次從國內面分析。如果國內處於「充分就業」,對大陸的出口增加必須犧牲我們的其他生產(或銷售),在充分就業下,對大陸出口沒有特別好處,因為我們必須付出幾乎等值的「機會成本」。


但如果國內存在失業情形,那麼沒有對大陸出口時,這些資源幾近閒置,這時「機會成本」就是零或很低。那麼對大陸出口,雖然必須提供商品,卻是台灣「賺到」出口和增加所得的機會。


看待這種出口效果,有些像我們看待一個人的工作。當一個人工作滿檔時,他每一小時的「機會成本」很高;如果國際景氣很好,台灣接近充分就業,對大陸出口就沒什麼特殊;但如果對一個失業的人說:「雖然你沒有工作收入,但你同樣沒有付出工作的辛勞,所以你沒什麼損失!」自然不合理。


精確地說,對大陸投資帶來的出口,應該界於兩種極端的狀況間。只要國際景氣越差,或台灣的失業越多,情形就越接近那個失業者面臨的困境。


部分人士認為,台商對大陸「過度投資」,造成目前台灣經濟嚴重失血、投資不振、失業嚴重。其實,從1986年到2000年的15年間,台灣的國內投資相當正常,年平均失業率只有2.2%。


經濟差肇因政策不定


投資不振、失業高漲發生在2001年後,由於國際經濟景氣不振,加上國內經濟政策不穩定造成,將問題歸咎於台商對大陸投資,不合事實。


此外,亞洲金融風暴後,台灣經濟並未受到嚴重影響,1997年至2000年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5.7%,這個數字除中國大陸(7.9%)和新加坡(6.1%),超越所有亞洲國家。許多人認為,除了台灣經濟體質尚稱健全,主要是因為台灣擁有大陸這塊經濟腹地,台商能夠靈活利用這塊腹地所致。


同一期間,台灣的年平均失業率已是2.8%,明顯高於90年代上半期的1.6%,表示台灣已存在失業問題,不管從國內或國際觀點看,台灣國民生產持續增加,相當部分應該來自對大陸投資後,衍生對大陸快速增加的出口,而「機會成本」又不高的獲利。


若無先前對大陸的持續投資,台灣在97年後的經濟難以維持這種成長。如果我們同意這種觀點,就沒有必要在目前經濟表現不如理想時,把台商的大陸投資當作代罪羔羊!


持上述觀點的人士,基本上也沒有主張政府要特別鼓勵廠商對大陸投資的「政策意涵」,只希望政府讓經濟歸經濟,在提供充分的市場風險資訊後,讓廠商自行決定全球布局的方式。


(作者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2002-11-13/經濟日報/10版/兩岸】



不要變成全民概括承受 (2002.6.19)















《聯合論壇》




不要變成全民概括承受



 



作者杜震華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雖然政黨傾向明顯,但是仍然享有一定社會清譽的學術界論政團體「澄社」,日前向阿扁總統提出國是諍言,質疑扁政府的經貿政策向財團傾斜,形成新的政商利益團體,造成「政治白金化」,特別是人事酬庸明顯、參與財團活動過多,專心國政的時間不足,質疑阿扁總統並未充分感受到人民的感覺。易言之,澄社認為阿扁總統「民之所欲,不在我心!」陳總統雖然回應說他絕無此意,且各種改革「用心良苦」,但因為是國家領導人,必須「概括承受」各種質疑,但顯然未能得到澄社諸公的完全同意。


以「澄社」過去的政治傾向,居然能夠勇於向陳總統提出質疑,頗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然而如果連澄社都已經按捺不住,則可以想見一般學界對於新政府的感受矣。陳總統儘可以說華航、經長、中鋼、台糖、台鹽、中油、台電等人事都和他無關,但是阿扁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張、游等院長都由他任命,目前又即將兼任黨主席,滿朝文武誰不會揣摩上意?如果阿扁不同意此種任人風格,政院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人事酬庸」到連澄社都看不下去?如果不是看上財團的金脈和青年學子即將兌現的選票,阿扁會三天兩天地到企業去剪綵、到學校去演講?


澄社的質疑並非無的放矢,只不過陳總統的幕僚可能評估阿扁因此增加的民粹選票,會遠遠超過失去的學界選票吧?


然而,「政治白金化」和「國政民粹化」的結果,遲早會反應在國營企業頹敗、經濟成長低落、基層民眾不滿等後果,而這些才是往後陳總統和執政黨必須「概括承受」的!


 


2002-06-19/聯合晚報/2版/話題新聞】



三通是特效藥 (2002.10.24)




















 









 




















《聯合論壇》




三通是特效藥



 



杜震華







 





三通不是萬靈丹-是特效藥


中共副總理錢其琛「兩岸航線」的說法,讓三通議題露出一線曙光。然而,陳總統昨天卻強調三通不是萬靈丹,並舉香港和日本為例,來反證三通不能解決台灣的經濟問題。


如果陳總統此番談話,用意在提醒國人不可一廂情願將三通視為解決台灣今日所有經濟問題的唯一解藥,那我們真的讚嘆「阿扁英明」;但如果是要為三通踩煞車,為抵制兩岸經貿的三通需求預留伏筆,為反對三通的言論相互唱和的話,那我們只有怨嘆「田園將蕪」了。


不管我們主觀意願和好惡如何,中國大陸改行市場經濟制度而快速崛起,已經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果我們真的願意讓國民所得大幅下降,大可以要求台商撤廠、終止兩岸貿易,全面進行「南向」,來維持所謂的「自主和尊嚴」!但如果要利用這塊腹地做為市場和降低成本的加工基地,當然就必須讓它的此種功能儘可能發揮。三通直航已經談了十年,聯邦快遞早已因為三通的延宕而轉往菲律賓蘇比克灣設立轉運中心,難道一定要看到外資如歐僑、美僑商會所說,一家家地「過門而不入」,台商陸續「連根拔起」,才要「見棺材而掉淚」嗎?


大陸經改可以「試點」,那麼兩岸三通為何不能「試辦」?試試一兩個地點,試試三個月或半年看看,若有顯著負面效果就停辦,也好讓那些天天炒著要三通的人死心!怕的是決策者擔心,試辦之後讓民眾發現這是一劑「特效藥」,不正好顯出決策者過去的無知或無能?如果真是如此,也只能怪我們選民「自做自受」了!(作者杜震華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2002-10-24/聯合晚報/2版/話題新聞】






 


 




八吋晶圓登陸之後 (2002.3.30)















《聯合論壇》




八吋晶圓登陸之後



 



杜震華







 





折騰了數月之久的八吋晶圓廠放行登陸之事,總算塵埃落定。「有效管理、小規模、低度開放」的原則,雖然不見得能夠滿足每一個人,但大致上已經滿足大多數人「各取所需」:三年內三座廠登陸,滿足了有意登陸的幾家大晶圓廠的需求;小規模、低度開放、相對投資,解除了「台聯」等人士對「產業空洞化」的疑慮。舊廠先行,新廠兩年後再議,保持了未來「進可攻、退可守」的全球競爭彈性。因此,這項政策算是圓滿落幕了。


另外,有意以新設備投資大陸,獲得「異軍突起」策略成效的廠商,大可以在國外註冊登記公司後,投資台灣原廠,享受外人投資租稅優惠之後,大搖大擺地進軍大陸,依現有法規似乎也無可奈何。


只是,別忘了新竹科學園區的總就業員工也不過是十萬人上下,占台灣總就業人數約1%。台灣目前的失業率卻仍在5%以上,高於許多先進國家;今年的外來直接投資已經下滑四成,外資「過門不入」的警訊逐漸明顯;大陸開始展開對我鋼鐵、石化等產業的「傾銷」調查,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很快就可以「下滑」…。台灣的經濟前景,似乎不是由晶圓廠的登陸與否,甚至不是由半導體產業的興衰所能決定的。


經濟部「新手上路」,空檔踩了48天,迄今不知要開往何方。占國民生產毛額六成五的服務業仍然未受到適當重視,年年創造大額貿易「逆差」。如果政府心態不改,朝野上下天天環繞著「科學園區」和高科技製造業思考的話,台灣經濟遲早要被中國大陸超越,並被跨國企業揚棄的!


﹙作者杜震華為台大國發所副教授﹚


2002-03-30/聯合晚報/2版/話題新聞】



 


SARS疫情控制與兩岸交流 (2003.4.26)















《聯合論壇》




SARS疫情控制與兩岸交流



 



杜震華







 





行政院日前決定暫停大陸廣東、山西、北京、內蒙等SARS疫情集中地區的專業人士來台,延緩大陸人民來台探親、探病,暫停港澳、疫情集中區觀光客來台,公教人員暫停所有赴大陸洽公、探親、探病行程,接著又暫停簽發香港旅客落地簽證一個月,防治疫情的措施節節升高,可見防疫戰況之激烈!


防疫措施寬嚴的拿捏的確相當困難。過寬可能導致疫情擴大而無法收拾,過嚴又恐怕付出過高的成本。有人認為事關人民生死大事,加上中共是罪魁禍首,因此大可以「寧過之而不可不及」。當然,中共的顢頇與無知危害全球,的確值得譴責,而它也在繼續付出高昂的代價。


但如果想藉著防疫來順便「懲罰」大陸,就必須謹慎從事。目前各大航空公司和各地區的入境單位都已經有嚴謹的入境管制,而在目前高疫情風險下,仍然選擇來往於海峽兩岸的旅客,絕大多數都有其「不得不然」的苦衷,其旅程對個人、企業和社會的價值都可能極高。事實上被禁止地區感染SARS的人數比例極低,暫停當地專業人士來台的實質意義不高,而受影響的交流工作(特別是商業交流)可能使得雙方過度受害。而限制大陸和台灣的交流,卻維持對香港和新加坡兩個疫情集中區一般簽證旅客的開放,其「政策意涵」是我們不允許人民由大陸感染災疫,卻可以接受他們由香港、新加坡感染災疫,好像不太符合邏輯。


既然目前國內已經設定了各種防疫措施,那麼只要嚴謹地將這套措施應用到所有出入境的旅客即可,「緊縮兩岸交流」的結果將是防禦過當、兩敗俱傷,而非懲戒中共!


(作者杜震華為台大


國發所副教授)


 



2007年2月26日 星期一

台灣邊緣化 只會離大陸更遠 - 北京應釋善意解僵局













台灣邊緣化 只會離大陸更遠
北京 應釋善意解僵局



 



杜震華/台大國發所副教授(台北市







 





在縣市長敗選之後,陳水扁總統的新年祝詞居然將原來經發會的共識「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改變成「積極管理,有效開放」,觀察家一致認為兩岸關係將是持續僵局,二八年之前台灣經濟將會繼續「空轉」!在這種氛圍下,北京政府應該芳心竊喜,持續加壓讓台北「邊緣化」嗎?筆者認為,北京應該首先釋出善意、化解僵局,才是上策!


基本上,東亞經濟整合的大趨勢已經形成,除了東南亞十國組成的「東協自由貿易區」以外,中國、日本、韓國也積極地以各種雙邊或多邊區域整合協定,來突破世界貿易組織經貿自由化時程延宕的缺失。兩岸三地之間的經濟自然整合更是如水之就下、莫之能禦。


在這種發展下,北京刻意在區域整合組織中排擠台北,讓台灣迄今為止,除了大而無當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以外,無法成為東亞區域整合的正式成員,當然也讓台灣承擔了經濟被「邊緣化」的壓力。表面上排擠台北的目標獲致成功,但大勢發展卻和北京的兩岸統一大業背道而馳;在經貿「戰役」獲勝的結果可能反而讓統一的「戰略」目標越來越遠,值得北京深思!


的確,未能趕上區域整合列車的國家或經濟體都會付出經濟被邊緣化的代價;台灣也的確因為無法正式加入東亞經濟整合,導致廠商加速外移、直接外來投資停滯,付出了不少代價。但是,台灣經濟已經高度發展,即使經濟真的被「邊緣化」,台灣頂多是停滯不前,以世界的標準來看,還是享有相當不錯的生活水準,不可能因為北京排擠而「窒息」。相反的,由於政治和經濟上都被北京排擠,台北在政治上應該會越來越傾向美國和日本,經濟上也會採取分散風險的方式,除了管制貿易、運輸以外,還會將許多原來考慮前進大陸的投資轉向東南亞,其結果不見得對北京有利。


由於兩岸之間既沒有正式的「自由貿易協定」,又無法透過正式的東亞區域整合機制來進行經貿自由化,產生的問題包括:兩岸間沒有正式的通匯,干擾兩岸經貿進行;無法免除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遏制經貿進一步的發展;台北的經貿管制,妨礙大陸對台出口,也減少台灣對大陸的高科技投資;缺乏糾紛解決機制,降低對大陸投資意願;缺乏互動機制,降低經貿資訊流通,減少對大陸的貿易相依…。兩岸經濟整合大幅落後於應有的水準,減緩了大陸吸收台灣高科技、人才和管理的速度。因此,不讓台北參加區域整合機制,其結果成為「損人而不利己」的失策。沒有幾個台灣人士會因此而在心理上更靠近大陸,這和北京宣稱的「寄希望於台灣同胞」形成了尖銳的反差,兩岸經濟整合的延宕耽誤了政治統合的時程,未來的史家不太可能略掉北京的責任!


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幅員面積接近歐洲、規模(經物價平減)為世界第二、成長率保持在百分之八以上的經濟體,應該有信心地敞開心胸,善意、公平地對待海峽對岸的兄弟,才能讓四海「近悅遠來」。在陳水扁總統緊縮兩岸政策之下,北京更需要以逆向思考、釋放善意,來追求統合!


 


2006-01-03/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



2007年2月23日 星期五

珍視新加坡的善意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7.14)



















珍視新加坡的善意
2004年07月14日
















新加坡即將接任總理的現任副總理李顯龍先生日前到台北訪問,卻遭致北京不悅而取消了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預定訪星行程。對於新加坡友人在台灣外交困境之下,願意承受北京壓力前來訪問,並表達願意為兩岸復談出力的善意,我們應該表示感謝之意。政治大學蔡瑋教授的專文,建議多聽李氏意見,不要輕易放棄這個兩岸平台,的確是良好的觀察。

星外交手腕靈活可佩
新加坡可以說是一個小國善於靈活利用外交手腕,周旋於大國之間,並取得重大政治和經濟利益的典型國家。其領導人的發言在國際間受到重視的程度不亞於大國領袖,並儼然成為東南亞區域利益的代言人以及「亞洲價值」的維護者,實在是一項異端,值得吾人欽佩和學習。早在美、蘇兩強冷戰,美國對東歐經濟封鎖的時代,李光耀總理就能夠獨樹一幟地「政經分離」,維持對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貿易,來獲取國家的經濟利益。在周邊大國對其不具善意的情況下,卻能夠化敵為友、帶動鄰國進行區域經貿發展,誠屬不易。特別高難度的考驗,是在兩岸高度敵視之下,星國竟然能夠不卑不亢地維持和雙邊的密切交往,在政治上轉向承認彼岸,但在軍事上仍然借重此岸的專業和環境,和兩岸持續進行密切的經貿關係。這些發展可說是區域外交史上的一大奇蹟,加上經濟上的卓越表現,已經讓星國成為二十世紀小國發展的典範。

台重政治成經濟阻礙
雖然李顯龍先生的來訪,有助於其本人未來的國際觀和施政參考,但他們對於台北的友善,我們除了心存感念之外,也應該有更積極的回應,以免糟蹋了這片美意。目前對於兩岸間的政治或互動談判,具有關鍵影響力的可能還是在於美國,星國能夠著墨之處較為有限。但是在區域經貿發展方面,由於星國在東協具有帶頭的領導地位,如果台北妥善運用,仍有機會突破經濟困境,避免被北京逐步「邊緣化」的劣勢。
蔡瑋教授提到李顯龍先生此行是否和雙邊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有關,仍有待觀察。其實,星國是目前世界上最熱中於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領先東協各國陸續和歐洲自由貿易協會、日本、美國、紐澳等重要經濟體簽署了自貿協定,營造其區域自由貿易中心的地位,星國每人吸引外資的數量為全球之冠,與此具有密切相關。在這種心態之下,星國願意和台北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是極其自然的。但是在北京的嚴重打壓之下,星國能夠找到的出路就是在WTO的架構之下和台北洽簽,因為台灣已經是世貿組織的成員,對新加坡而言,和台北在這個架構下洽簽是唯一可以抵擋北京壓力的方式。不幸的是,台北的星政府卻希望在「拼經濟」之中夾帶「拼政治」,堅持以「政治體」的身分和星國洽簽,逼得星國抱憾而歸,台北迄今也未能有所突破。李光耀資政在去年十月於星國召開的東亞經濟高峰會上就發出感慨,希望台灣少談政治多談經濟,把握當前時機發展經濟。李氏認為等到二○五○年時,當台灣回頭看看今天兩岸關於「一國兩制」、「一邊一國」的爭議時,將發現那其實是很沒有必要的。

扁不思進經濟難突破
由於新加坡在東協的區域經貿具有主導地位,只要和星國簽署自貿協定,突破整個東協就相對容易,但是台北似乎堅持不為經貿利益所動。北京和東協的「十加一」自由貿易談判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即將獲得成果,逐步邁向自由貿易。由於東協和中國大陸的市場都相當大,如果台北在區域自由貿易上沒有顯著突破的話,未來在兩岸和對東協的關稅障礙下,將迫使台灣大量廠商進一步大量移往東協和中國大陸,台北領導人似乎還渾渾噩噩,不知自己已經如同熱鍋中的青蛙!
聽說毛主席有句名言:寧要原子彈,不要褲子!台北是要勒緊褲帶,堅持主權,還是要務實地把握新加坡這個平台提供的最後機會,就看自己的抉擇了。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經濟組副教授


別小看新加坡的軍力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8.6)



















別小看新加坡的軍力
2004年08月06日
















日前何振盛君發表的「不戰而退人之兵」一文,指出新加坡以靈活的外交關係,達到不戰而退人之兵的兵法高層境界,值得台灣學習。何君視野令人讚賞。然而,文中認為新加坡不管是在大馬或印尼的軍事行動下,不被占領的機會「微乎其微」,明顯有低估新加坡軍事實力的狀況,值得吾人進一步研析,甚至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星國軍力不容輕忽
先看看新加坡目前的軍事武力:軍隊員額六萬人,占勞動力的百分之三,耗用國民生產毛額的百分之五點六(四十七億美元),陸軍五萬人、海軍四千五百人、空軍六千人,配備坦克一千三百五十輛、艦艇五十艘(潛艇兩艘)、戰機二百三十架,以及三十萬名的後備軍人和十萬名準軍事部隊。比起耗用國民生產毛額百分之四(三十三億美元),使用勞動力百分之一,總兵員九點五萬人,配備近三十輛坦克、四十艘艦艇、八十多架戰機的馬來西亞,再加上兩國軍事訓練的巨大差異,萬一真打起仗來,可能會像「六日戰爭」一般,是新加坡軍隊長驅直入馬國,而不是不被占領的機會「微乎其微」哩!而印尼雖然有三十萬大軍,但是只有七艘艦艇、兩艘潛艇、一百一十架戰機,要越海進襲星國的結果,可能會被星國的「境外決戰」策略早早解決於外海。因此,任何以直覺來判斷新加坡軍事實力的國人,都會驚訝於新加坡的軍事力量,顯然她已經可以被稱為「東方以色列」,甚至被稱為「東方斯巴達」也不為過--雖然她也是「東方瑞士」!

領域過小部隊外訓
談到新加坡的軍事發展,我們不得不佩服李光耀資政。早期星國的防務依賴曾為宗主國的英國。在一九六五年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時,馬國對其並不友善,甚至有出兵星國的謠言。加上環處於回教勢力之下,迫使李氏自忖除了外交的周旋之外,必須建立充分的武力以自衛,才能有獨立自主的國際地位。因此立刻求助於以色列,由以國派遣軍事顧問,協助其訓練武裝力量。
但是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的煉油中心,相當依賴中東阿拉伯國家的石油,在阿拉伯的壓力之下,只好中止和以色列的軍事合作,在一九七五年轉向台灣,將步兵、砲兵、裝甲兵和海軍送到台灣訓練,空軍送到菲律賓克拉克基地由美軍訓練,以彌補其領域過小的限制。此外,她在汶萊、印尼和南非也透過協議建立訓練基地;透過各種雙邊和多邊的聯合軍事演習來彌補沒有實戰經驗的弱點。

自製武器進軍國際
然而,更可貴的在於她並不像台灣遭遇一個強大軍事力量的直接威脅,但卻願意花費巨大的支出來支持其軍事發展,其國防支出占國民生產的比例竟然高於台灣(二○○一年為百分之五點二),使得她的軍事裝備是東亞最先進的。目前,新加坡已經自製步兵戰車、巡邏艇、快速攻擊艇、砲艇、坦克登陸艦,砲彈和履帶式運輸車已經進軍國際。根據資料,兩千年向法國訂購的隱形護衛艦(應該就是拉法葉艦)有一艘在法國里昂製造,五艘卻是在本國製造;自行製造的大型登陸艦即將投入服役,使其具有遠海作戰能力。空軍戰機是東南亞最先進的,配置有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阿帕拉契攻擊直升機等,並自行生產「天鷹」戰鬥機。新加坡的航空展已經是亞洲最重要的航空展覽,而新加坡也成為新興的武器出口國家。

培育人才制度完善
最令人佩服的,莫過於新加坡設立的「武裝部隊獎學金」。從一九七一年開始,每年挑選高中最優秀的畢業生,提供武裝部隊海外優異獎學金,讓他們到國外一流大學深造,並領取中尉薪餉。畢業後回國服務軍職八年,期間再送出國外數次,學習砲兵、裝甲、通訊、參謀、指揮、公共行政和商業行政的訓練。八年後可以選擇留任軍中或轉任公職,但每年仍必須回營數周訓練。這個制度將最優秀的人才引進軍中,並特別培養,包括現任副總理李顯龍、楊榮文、張志賢等部長等人才都是獎學金得主。
看看新加坡的軍事策略、武器發展和人才培訓,回頭看看曾經大力支援她發展軍事的台灣,我們能沒有感慨嗎?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大學指考為何不考體育?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7.3)



















大學指考為何不考體育
2004年07月03日














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十餘萬考生揮汗如雨地和酷暑拚搏。十年教改下來,「多元入學」沒有能夠解救水深火熱的考生,反而讓不少考生身陷「多重烤試」,讓人不勝唏噓。
如今,大學「聯考」的毒害已經深達基層,許多公私立高中的體育、音樂等「非主科」課程,早已被挪用地面目全非、名存實亡,讓台灣學子成為全世界最嚴重的「眼鏡族」;加上學生們課後以補習班為家,三餐以垃圾食物果腹,「小胖族」已經成為台灣青少年的另一寫照!筆者上課調查,常規性進行運動的大學生根本不到三成,和歐美大學生運動風氣相較,根本不成比例。

聘請名師駐校指導
在近年來興起的「休閒運動中心」中放眼望去,大多數是「大腹便便」的青壯之士,令人難以置信。未來面對「全球化」之下的激烈競爭,我國最嚴重的劣勢可能是「體力不濟」,而非「技能不足」!面臨此一嚴峻情勢,國內教育當局幾乎是不聞不問,菁英份子也是漠不關心。如果孔老夫子在世,很可能會感慨說:「教改差矣!禮、樂、射、御安在?」
為了扭轉此種劣勢,筆者建議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加考「體育」。沒錯,加考體育!有人乍聽之下可能覺得荒誕或怪異,其實不然。在「考試領導教學」的台灣,任何倡導(包括所謂「體適能護照」)都不如列入考試科目有效。只要將體育列入大學指定考科,許多家長立刻會二十四小時留意子女的身材和體重,務使其身材曼妙、體格適中,以培養良好的體能基礎。

全民英檢有例在先
其次,既然體育是「聯考」的一科,學校自然不會將它挪作他用,甚至會聘請「名師」駐校指導,以提升學生體育成績,這自然為所有的體育「國手」開闢了一條職業的康莊大道,不怕擔任國手是「誤入歧途」,未來體育國手的來源將會不虞匱乏!其三,由於體育是指定考科,學生家長將會鼓勵學生在課後努力加強「體育主科」來獲取高分,因此學生必須抽出時間到運動場上跑、跳,鍛鍊身體來求取高分,假以時日何患不成體育強國?一旦體育風氣成形,未來的竹科或南科,以及台灣所有工作的生產力不是就更上層樓?而「過勞死」恐怕也會在台灣絕跡了!
有人會擔心,加考「體育」在技術上可行嗎?是否有足夠的體育設施來加考此項「術科」呢?其實只要看看全國大、中、小學生參加「全民英檢」的盛況,就知道加考「體育」絕非不可行,只要在各大都會區設置適當的測驗場所,由體育相關校系負責,在指定期間公平檢測即可,科目可以包括百米、跳遠、單槓或伏地挺身等幾項較為普遍的運動項目,幾項平均的評分成為常態分配即可,細節可以由大考中心研究設計。
也許一開始有部分校系排斥這種「非智育項目」列入指考的做法,但是有遠見的校系可以率先採用,並形成特色。譬如,台、清、交的工學院如果率先採用,就表示該學院的學生能文能武,不僅老闆放心而優先僱用,也許不少家長和女士們也會優先考慮這些學院之畢業生為婚配之對象。這會逐漸產生一種良性循環的效果,到最後成為所有校系的「必選」指定考科,屆時就是台灣之福,也是本世紀「不得不為中國人擅場的時代」矣。
加考體育,絕對不是突發奇想,請教育當局深思推動!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經濟組副教授


新加坡開賭禁 台灣呢? (蘋果日報 論壇 2005.4.27)



















新加坡開賭禁 台灣呢
2005年04月27日


















在經過幾個月的醞釀之後,新加坡終於宣布將在濱海灣和聖淘沙設立兩座包含了賭場在內的休閒中心。對於熟悉新加坡的人士而言,這的確是一條大新聞。這個以先進但保守聞名的國家,才在不久之前局部開放了口香糖的進口、酒吧可以讓顧客在吧台上跳舞、讓群眾在公園的「演說者角落」演講的「威權」國家,長久以來堅持「亞洲價值」的社會傳統,居然為了「拼經濟」而超越多數亞洲國家,快馬加鞭地開放賭禁,準備成為「東方摩納哥」,真得是讓人「耳目一新」!

拼經濟出奇招
新加坡過去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成就不亞於其他任何新興經濟體,甚至在一九九○年代初還締造出連續三年百分之十左右的經濟成長率,連台灣和南韓也難望其項背。而其超高效率的政府團隊更長年讓新加坡居於世界最具競爭力的國家之一,只有美國和北歐幾個小國可以和其抗衡。但是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卻也無奈於周邊國家經濟的拖累,以及本身經營成本的上升而產生經濟停滯的現象--在一九九八和二○○一年都創下了經濟負成長,二○○二和二○○三年也僅有低迷的成長,到二○○四年才隨著世界經濟的景氣而回升到亮麗的八點八正成長。然而失業率一直到最近都還維持在百分之四以上,令傳統上習於低失業率的新國難以忍受。鄰國馬來西亞,其近年的經濟成長都高於新國,失業也低於新國。加上在金融、商業和旅遊上和其激烈競爭的香港馬上要開放迪斯尼樂園(最早是要來台灣的月眉),使她倍感威脅。因此開放賭禁有其內外環境背景,倒也難說完全意外。

李光耀也默許
其實,在激烈的討論之下,新加坡政府已經提供了配套措施,將其對社會的負面效應顯著降低,因為新加坡的國民和永久居民必須付費一天兩千台幣或一年四萬台幣才能進入賭場,這可以防堵大多數較無自制力和負擔娛樂風險的中下階層人士進場。如果休閒中心真能為新國帶來一年一千七百萬遊客、一兆台幣的旅遊收入和三萬五千個工作機會(至少可以令其失業率下降兩個百分點)的話,效益似乎明顯高於成本,乃至於早期宣稱只要新國有任何錯誤施政時,「將會從墳墓中跳出來指正」的李光耀資政也只有保持緘默!
回頭看台灣。各種的賭博,檯面上的「公益獎券」、檯面下的棒球、六合彩、大家樂和抓不勝抓的各地賭場,其實是可以參考新國開放的。

禁賭如廢公娼
為觀光旅遊之需,馬來西亞和南韓早就開放賭博,澳門更不用說。新加坡之後,香港八成會跟進。台灣的禁賭就像「廢公娼」一般,沒有人會相信其效果,只是造就了大量的地下經濟、犯罪來源和高風險的「消費行為」。澎湖等離島的「博奕事業」似乎也可考慮開放,若覺得臉掛不住就叫它「公益博奕」亦可,繳入場費用再抽盈餘繳庫,福利事業可辦得更好,失業人口可大幅減少,還可發展離島觀光。若未來能弄來大陸和外國旅客去消費,那麼「觀光人口倍增」計劃不是如「反掌折枝」之易!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教師分級成敗看執行 (蘋果日報 論壇 2005.4.2)



















教師分級成敗看執行
2005年04月02日
















教育部提出對中小學教師以學歷、進修和教學三種內涵綜合的分級制度構想之後,果然馬上受到挑戰,《蘋果》日前陳姿予老師「教師評鑑與分級迷思」一文就是案例。
陳老師文章主旨有二,一是分級所需的評鑑會產生問題,而且無法源根據和進修配套。二是目前的「教師薪給表」已經是分級制,擬議中的分級制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然而,如果能夠針對分級制可能產生的弊端以周全的配套措施加以防止,則對於教師分級制的功能仍應加以肯定。僅盼望主事者謹慎從事,讓此一進步制度不會成為「橘逾淮而為枳」的另一註解。

避免分級制度被圖利
各國對於專業人士之資格通常以頒授「執照」來加以認可。然而隨著社會發展,許多職業的專業進展極快,沒有進修精進者難以符合時代需要,因此要求數年換新照,但規定要有某種進修時數者越來越多。
教師是相當特殊專業的行業,特別是在台灣以公立學校為主,教師個人表現較缺乏市場的競爭,因此經常發現不適任或毫無新知的教師濫竽充數而又莫可奈何。
以分級制度來要求教師與時俱進是相當需要的,問題就在於能否克服執行上的公平性。
國人的特質之一,是喜歡「結黨營私」、「私仇公報」、「泛政治化」,所以在這些問題都不太嚴重的西方社會,實施有成的教師分級制度,的確有可能因為涉及更大的個人利益,在台灣就成為校園對立的開端、鬥爭的淵藪,絕對不可輕忽,否則教師即將會追隨學生,成為「教改」的另一犧牲品。
然而,將教師分級看來是一條非走不可的路,因為如果連中國大陸都已經分級,可見它已經是世界主流。
美國目前是以學位和進修學分來分成七大級,再於各大級中分別以年資晉升十八小級,越高的大級其晉升的小級薪點越多,但是目前各州都嘗試以不同方式將「教學績效」和薪資掛鉤。
這種方式似乎比目前教育部規劃的制度要好,因為「學歷和進修」以及「年資」是相當客觀的,而這兩項是構成薪資的主要成分。

教學績效和薪資掛鉤
「教學績效」另外和薪資掛鉤,但不影響七大級的形成,萬一有弊端時其影響較少,是值得台灣參考的。至於教學績效,似乎應該由學生、家長和其他教師三方面「全體」共同參與,比較能夠避免偏頗,如果由一個「評鑑委員會」來評審,其恩怨可能會沒完沒了。
另外,全校學生的學業平均表現的升、降(而非高、低),也應該對全校教師有所獎懲,才能避免只重局部績效而忽略均衡發展,美國肯達基州的改革即類似此法,我國亦可將學童品德(如全校犯罪率)列入評估。當然,適當的配套不可缺少。
若教師都必須以進修來符合晉級所需,則各大學的「教育學程」可能必須擴大,教育部也必須加以審核,以免參差不齊。
若有共識,修法當然就不是問題。至於其適用性,似乎以新進教師為宜,才能化解阻力,早日推行。
教師分級制度是否為迷思,全看我們如何執行了。規劃得好它就是恩賜,設計不良它就是災難!


作者為台大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金磚」能否帶來快樂 (蘋果日報 論壇 2005.3.26)



















「金磚」能否帶來快樂
2005年03月26日


















近日媒體大幅討論了由高盛證券公司針對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四個快速竄起的新興經濟體,未來經濟勢力的預測。高盛的研究報告認為它們如果在近來的投資率下,加上勞動生產力和匯率在合理速度上穩定上升,則在二○四○年的總和就會超越六大工業國(美、日、英、德、法、義)的總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勢力。
而在二○五○年,這幾個國家會紛紛竄升到目前的主要工業國家之前,主導世界的經濟發展。
由於這四大新興國的英文名字第一個字母合併恰為「磚頭」(BRIC),因此以「金磚四國」的美名稱呼。言下之意,似乎在四國之內即將看到遍地黃金,經濟成長的果實將廣受其人民享用,快樂天堂近在眼前!

勿輕率忽視後起之秀
高盛公司這份研究是以四國的國內生產直接以匯率換算成美元來進行相關分析的,這種計算方式完全不考慮各國本身的物價水準差異,對於衡量各國真正的經濟規模和人民生活水準其實意義不大。
如果考慮物價差異,而以購買力平價指數來平減的話,依照世界銀行的估計,在二○○二年中國(五點八兆國際元)、印度(二點八兆)、巴西(一點三兆)和俄羅斯(一點二兆)的總和為十一兆,早已和美國(十點四兆)旗鼓相當,並分別列為全球第二、第四、第九和第十大的經濟體了。
如果能保持目前的經濟成長速度,不用多久就會紛紛跳躍到前面的。高盛公司這份報告對於專業人士而言,除了研究的幾項假定可能難以獲得認同以外,其實也並未提出令人驚訝的結論。

追求社會福利極大化
深入探討「金磚四國」,對台灣究竟有何意義呢?它們基本上都擁有龐大的地理幅員、眾多的人口基礎、豐富的天然資源,台灣可都沾不上邊,這不是打擊台灣的士氣嗎?其實不然。
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之中,是否擁有這些天然的生產因素(勞動、土地)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只要擁有足夠的資本和技術,加上優異的管理模式,自然可以將全球當成腹地,以最有效率的經營管理將「金磚四國」,或是「金磚百國」的生產條件化歸為我們的優勢條件。這就是全球化、自由化、資訊化之下,帶給我們的機會。
這四國近年來能夠順利發展,不正是靠著跨國企業(包括台商)的資金和技術、管理所協助的嗎?這份報告對我們真正的意義,在於提醒國人,不要將眼光完全看在先進國家或鄰近區域,很多商業和非商業的合作機會可能存在於這些後起之秀中,別輕率地忽視它們。
然而,一個社會追求的應該是「社會福利」的極大化,而非所得的最高。台灣在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統計中,已經被列為「先進經濟體」之一。除了關心經濟成長以外,似乎應該將更多心力放在能夠提升全民「快樂」的事物上,否則極可能「贏得了世界,卻失去了自己」。
近日市場調查公司MMI調查,全球最快樂的兩個國家是挪威和丹麥。菲律賓也轉述「世界價值調查」的十大快樂國家,依序為:委內瑞拉、奈及利亞、愛爾蘭、冰島、荷蘭、菲律賓、澳洲、美國、土耳其、瑞士。
香港的「政治暨經濟風險評估公司」也曾經調查過亞洲十國,發現最快樂的是菲律賓和印尼,最不快樂的是日本和香港,台灣和韓國也不太快樂。快樂程度似乎完全和所得相反,只有新加坡比她「應該」快樂的程度要快樂些。

金錢無法買太多快樂
另外,英國的經濟學家近來也對個人的快樂做出研究,結論是所得必須增加非常多,才能多獲得一點點的快樂。因此,金錢似乎無法買來太多快樂,要快樂必須依賴其他因素。因此,北歐和西歐這些高所得的快樂國度,是值得我們去深入瞭解,以尋求真正的快樂之道,或幸福源泉。它是個人的權利,也是政府的責任!


作者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重刊〈遊民凍斃 你看得下去嗎〉 (蘋果日報 論壇 2005.3.4)



















遊民凍斃 你看得下去嗎
2005年03月04日


















入冬以來最強的冷氣團正在進入台灣,在缺乏暖氣設施的台灣,別說老弱婦孺難以抵擋這種攝氏五到十度間的刺骨寒氣,就連青壯年也是直打哆嗦、全身「皮皮挫」!可以預見的是,像往例一般,一定會有一些受不了酷冷的人在寒流中凍斃往生。



















   
   
 強烈大陸冷氣團再度來襲,街上處處可見沒有禦寒衣物的遊民,老百姓看見了,但政府呢?資料照片 
政府社會救助年年降
然而,在號稱人情味濃厚、並且「錢淹腳目」的社會中,在富麗堂皇的豪宅附近,在設施現代化的公園裡頭,陸續有不少衣著難以蔽體、三餐難以為繼、身軀氣若游絲的遊民們在寒流中辭世。而這竟然也只能成為媒體報導的花絮之一,難以激起政府單位、宗教機構、慈善團體的積極行動,你難道不覺得這是另一項諷刺而尷尬的「台灣奇蹟」嗎?
如果是一個低度開發的地區,像印度的加爾各達等地,這種現象也許還難以苛責;但是在這個以號稱「人權立國」、「追求均富」的政府下,能夠坐令事態發展,就算再有「主權尊嚴」,也難以洗刷「服務有錢人的政府」的諷刺。諸多幾乎是富可敵國、澤披四海的宗教團體和福利機構,能夠在寒流中對這些危在旦夕的流浪者不聞不問、將其生命賦予上天,也不禁令人感慨萬千,並深感疑惑!

我宗教團體不如國外
一個天天將「人權」掛在嘴上的政府,上台之後是如何對待弱勢族群的呢?讓數字說話吧:新政府上台前一年(八十八年)的「社會救助」支出淨額為兩百三十六億元新台幣,到了民國九十二年居然降到了一百六十五億元;「國民就業」的支出在失業高漲之下居然也由三十六億元降到二十九億元。
預算和支出下降了,低收入戶的補助標準只有越來越嚴苛,更別說這些「不會投票」的遊民了!然而政府卻三不五時地告訴大家,它非常重視「社會福利」!沒錯,社會福利的支出是在增加中,只不過都拿去花在全民健保、老人年金、老農年金等花大錢的「社會保險」去了。為什麼?因為那裡「有選票」,就算是富有的王永慶先生,手上拿到三千、五千元後,投票時仍然感到窩心不已,不是嗎?
宗教、慈善團體呢?你會看到它們在攝影機齊聚的災難現場展現出超高的效率,因為那正是效果最好的免費宣傳,可以帶來源源不斷的大量捐款!它們不像國外的宗教團體深入不毛設立醫院、學校,卻相當世俗地到都會區和其他醫院「搶錢」,你能夠期待它們到沒有攝影機的公園去關照那些不會在事後說出「感恩故事」的遊民嗎?

東南亞仍有「善堂」
清末民初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有「善堂」,供遊民、乞丐免費吃住,現在的東南亞華埠都還保有這種遺風,可是我們寒冬中的善堂何在?如果這些富裕的宗教和慈善團體拿出它們照顧海外災民資源的一小部分來照顧這些孤苦無依的遊民們,相信台灣的寒冬會溫暖許多!
上屆國民大會雖然負面新聞頗多,但至少通過了「社會救助保障條款」的憲法增修條文:「國家應重視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國民就業、社會保險及醫療保健等社會福利工作,對於社會救助和國民就業等救濟性支出應優先編列。」為的就是要由憲法的層次來積極、強烈地矯正這種缺失,然則在怠惰的政府和立法功能之下,這個憲法條文竟然形同具文!
又有遊民要凍斃了,你看得下去嗎?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布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大學延緩分流宜謹慎規劃 (蘋果日報 論壇 2005.2.19)



















大學延緩分流宜謹慎規劃
2005年02月19日
















行政院通過了由經建會所提,跨部會小組建議的「高等教育延緩分流」的建議案,將交由教育部來規劃細節,並提供誘因給大學逐步推動。這是非常具有建設性的方案,如果能夠妥善實施,將對台灣大學教育和社會需求的供需平衡,以及大學的品質管制,產生巨大的影響,值得吾人肯定。但是在隨後的大學校長會議中,教育部似乎仍未能掌握這個新方案的精髓,導致部分大學校長未能完全體察方案的奧妙之處,可能影響到該方案的推行,值得進一步探討以有效推動。

延緩分流自由選課
所謂的「延緩分流」、「大一、大二不分科系」並沒有說清楚學士學位是如何頒授的。頒授的方式可以有兩種,一種是在升大三時再進行所謂的「科系分發」,這種方式和目前的聯招時選科系類似,只是時程延緩到大三、參與者的範圍限於一個學校的一個學院之內,其實質意義並不大。
筆者支持的,應該也是目前美國各大學實施的,是各科系只規定頒授該系學士學位的最低學分要求,除了共同和通識學分以外,哪些科目是必修學分、哪些科目是幾選幾,只要學生願意,就可以隨著他個人的意願去選課,在滿足了某一,或某幾個科系的學分規定下,就可以取得該科系的學位。因此,除了學院的學生數是固定的以外,沒有固定的科系學生人數,完全看某年有幾位畢業生獲得了某系的學位,才確定該年有幾位該系的畢業生。

定規則減少一窩風
這種學位授予方式最大的優點,是比較能夠配合社會的實際需求。只要學生們體會到某科系人才的社會需求提高,就可以集中修習該科系的要求學科,以獲得該科系的學位,不會因為科系學生數固定而無法適應社會的需要。但它似乎也有一個弱點,就是萬一學生一窩風地選修某個熱門科系的科目時,該科系難以應付學生的需求。其實只要有適當的設計和清楚的規則,這種顧慮是可以消弭的。例如,依照選課人數多寡來決定開授班次、每班人數多時分班進行實習、規定基礎課的成績在某水準以上才能選修高級課程、嚴格保持及格水準等等。
因此,不見得會「便宜」了本來只能錄取較低分科系的學生,不可能造成部分校長擔心的「各系錄取分數懸殊會造成課程困擾」或是「大三選系作業極為麻煩」等情事才對。因實施後的結果可能是一些熱門科系會就學生在前兩年的學習成果來進行科目學生的篩選,其真正的畢業學生不會大量增加,但卻是以一種大學前兩年學習狀況來進行選才,完全不帶大學聯考「運氣」成分的學位頒授制度,孰優孰劣當然一目了然!

彈性選系改變學生
這種制度的另一種優點,是可以矯正目前許多大學生抱著「由你玩四年」的心態。因為如果大一和大二懷抱著「混日子」心態的學生,大三大四在真正選擇科系或修習高級專業科目的時候,可能無法符合任何一個熱門科系的要求,因此必須臨淵履薄地認真讀書,以獲得較熱門的學位。
此外,以學院為錄取單位時,一個學院將成為一個志願,其錄取學生的同質性會提高,素質更為整齊,可以免除目前同一學院內不同科系高低錄取分數差異極大的現象。深入思考才發現這種以學院錄取學生,並以彈性選系的制度真的比目前的制度好得太多,各大學實在應該全力支持,讓台灣的大學脫胎換骨!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旺旺「金蟬脫殼」的警訊 (蘋果日報 論壇 2006.9.13)



















旺旺「金蟬脫殼」的警訊
2006年09月13日
















經濟部投資處6日表示,今年1至8月累計核准的直接外來投資(非進入股市等短期投資者)達到85.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70%。依此狀況,今年的直接外來投資將創「歷史紀錄」!即使扣除荷商菲利浦取得台積電股權一案,仍高達4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08%。依照經濟部的說法,「顯示政府國際招商已有成效」;這種正面發展讓關心台灣經濟的有識之士都打了一劑強心針!

海外掛牌移資產
然而就在同一天,媒體卻又報導著名的台商旺旺集團,將台灣母公司宜蘭食品進行大規模減資,將原來的四億五千七百萬元台幣減少為一千萬元台幣;公司負責人也改為集團總處長。原因是旺旺為了發展中國市場,在新加坡成立了控股公司掛牌上市,並已全部收購宜蘭食品的股權,完全規避了政府對企業赴大陸投資不得超過淨值40%的限制;而且營運總部也早已移到了上海。
對照這兩則完全不搭調的新聞,加上我國實際流入的外來直接投資金額自2000年達到高峰49億美元之後就快速下滑,到去年只有16億美元的情況,又以目前國內政經環境不穩的背景,到底政府使出了什麼「渾身解數」,能夠突然間吸引到如此多的直接外來投資,委實令人納悶。於是筆者查閱近來經濟部核准的「外資」資料,不看則已,看了實在令人觸目驚心。在所謂的「重要核准案」中,幾乎沒有全新的投資案,主要是金融、服務業由外資對本國公司的股權投資或併購,如荷商SIPF B.V.投資日盛金控3.48億美元、荷商卡萊爾集團投資東森媒體4.13億美元等。
其次是外商公司本身的股權移轉,如新加坡富士全錄投資台灣全錄、英商摩根史丹利投資台灣摩根史丹利證券、荷商史丹利集團投資史丹利投資公司、日商小松電子投資台灣小松電子、美商英特維投資英特維數位科技等等。再來就是一堆來自於加勒比海租稅天堂對台商的投資案,沒有人弄得清楚這些投資是真的外來投資、「紅色」投資,還是所謂的「假外資」!
筆者合理的懷疑,除了真正外商對本國的金融服務業的投資、併購,許多外來投資極可能是外商透過本身的股權移轉,以及台商將本國母公司股權移轉為外資,來規避政府對台商大陸投資的限制,就如同旺旺集團的作法。事實上,太陽底下沒有新的事物,長榮海運十幾年前不就已經成為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的「子公司」嗎?

假外資規避限制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當經濟部祭出「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第四條,強調台灣人民投資第三地再投資大陸亦屬大陸投資,必須受投資限制時,有沒有想到像旺旺將負責人更改,或一旦這些老闆都變成「外國人」時,政府又如何限制他們?經濟部在今後的外來直接投資統計中,有必要公布外來投資中真正的「新投資」,以免魚目混珠、膨脹邀功。
不按經濟規律辦事者,當然要付出經濟成長的代價,政府必須勇敢面對!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愛台灣愛到頭腦壞掉 (蘋果日報 論壇 2006.8.14)





















愛台灣愛到頭腦壞掉
2006年08月14日







對於企業赴大陸投資金額應否放寬淨值40%限制的問題,在「經續會」中引發了熱烈的討論;相關的討論其實還在持續之中。部分反對開放的人士喜歡提出一種說法,就是兩岸的投資有如零和賽局,資金流向大陸之後對於台灣本土的投資就會減少;為了「台灣優先」,當然要對大陸投資設限,以免資金流失而使得台灣投資減少、所得下降!

 















這些人士雖然關心台灣、值得肯定,但因為不了解投資決策的本質,以為兩岸投資有如水流之物理現象,而獲得了錯誤的結論;筆者已撰文加以解析(見本報八月八日《論壇》版)。然而,極少數學者近日接受媒體訪談,發揮了學術研究的精神,提出數據印證這種兩岸投資「排擠效果」的現象。其主要論證是說:台灣對中國的投資率,即投資中國佔我國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在90年代末為0.4%,到了2005年上升到1.7%;而台灣本身的投資率(國內投資佔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剛好反向變動,由23.2%降到了18.9%。這種「反向變動」現象印證兩岸投資的排擠效果!

政權移轉前無排擠
為了初步檢驗這些極少數學者的直觀,我們可以更明確地觀察兩岸投資是否真的出現了「反向變動」的關係。我們可以利用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發布的各年度對大陸投資核准金額,以及行政院主計處發布的台灣固定投資數據,來簡單計算對大陸投資率和國內固定投資率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該係數若為零,表示兩者之間不存在著任何關聯性,若達到一表示具有100%的相關性;而正、負符號則表示這種相關性是正向或負向的。學術上將其視為一種簡單的測試,若要更嚴謹的檢測則還要進行迴歸分析或各種因果檢測。在1991到2005年的數據中,剔除1993和1997兩個台商補辦申報的年度來避免干擾,我們擁有13個年度的數據。經簡單計算得其相關係數為-0.83,在統計學上屬於高度負相關,似乎印證了極少數學界人士的前述說法,也就是只要對大陸投資增加,對台灣本地投資就會減少!
但是,如果我們將年度資料以政權更替的2000年分成兩部分,就發現令人驚異的結果─1991到1999年間兩變數的相關係數為-0.02,也就是趨近於零,完全沒有關係;而2000到2005年間兩變數間的相關係數仍高達-0.71。換言之,在台灣政權移轉之前,兩岸投資的確就像筆者所言,不存在著排擠的現象;但是在政權移轉之後,就產生了相當明顯的「排擠現象」。

「本土派」誤開藥方
其實,這剛好印證了許多人的看法:是因為台灣在政權移轉之後,以停建核四等「不按牌理出牌」的作為打亂了經濟政策,使得台灣的投資環境變差,才使得投資下降。而對岸因為持續成長、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境和獲利機會誘人,才使得台商提高了投資。特別是在台灣近年來資金籌碼寬鬆、利率低迷的環境下,連國際間也經常到台灣來進行借貸活動,顯示只要想投資台灣,資金根本不是問題;說對大陸投資會「排擠」對台灣的投資,簡直是一種缺乏常識的說法!兩個變數之間的「反向關係」其實是個別投資環境變動下的「結果」,而不是它們之間有什麼相互影響的「因果」。「本土派」人士有一顆「溫暖的心」,可惜缺乏一顆「冷靜的腦」,會因誤診病因而開錯藥方,反而讓台灣經濟更加沉淪!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掌握機遇創造中文出口 (蘋果日報 論壇 2006.2.4)



















掌握機遇創造中文出口
2006年02月04日
















近期《亞洲週刊》製作了一個「全球競學中文」的專題,詳細報導了全球此波中文熱的現象。例如,泰國教育部在1月份將中文定為第一外語,計劃在2008年以前將中文課程全面納入2,000所中小學;美國教育部門決定在2007年實行針對高中生開辦中文的先修課程檢測考試(AP),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也計劃撥款13億美元在公立學校增設中國語言和文化課程;韓國的留華學生已經瘋狂增加到8萬人,報考韓國外國語大學中文系的錄取率已經達到「四十取一」的激烈程度,赴「西天取經」的「小留學生」也已經產生;日本目前學習中文的人數已經超過百萬,赴中國留學人數也接近了2萬人。中國教育部統計,去年全球學習中文者超過3,000萬人,有100個以上國家、2,500所大學教授中文!

經濟引導學習熱潮
這股學習中文的全球熱潮,當然和東亞華人經濟崛起有關。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的全球化浪潮不斷升溫之下,任何一位同時擁有東、西方世界主要語言能力的人當然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而擁有13億以上使用人口的中文,加上華人經濟勢力(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新加坡和東南亞)快速膨脹的加持,自然而然地吸引了全球的學習目光!
在這股百年難得一見的浪潮之下,對岸已經憑藉「人多勢眾」掌握了先機,在全球各地設立了「孔子學院」,推廣中國文字和文化,同時舉辦漢語水平測驗、派遣中文教師。然而,在全球數千萬中文學習者的需求之下,合格中文教師的需求量可說是「數以萬計」。不過,真正受過良好訓練,可以到全球各地傳授中文的教師相當有限。
短期間,中國大陸絕對無法完全掌握這個市場,這就提供了台灣一個絕佳的機會。更何況,台灣比起中國大陸更掌握了幾項優勢:其一,台灣可以標榜「和台灣老師學中文,讓你掌握全球華人」,因為受過訓練的台灣老師可以同時傳授繁體和簡體中文,除了大陸市場,還可以方便地和台灣、香港及世界各地華僑溝通。其二,台灣老師來自民主的世界,生活觀念的溝通更為自然。其三,有需要留學學中文時,台灣提供不少的「台灣獎學金」,各大學院校也推出水準甚高的英語學程,生活環境又和西方相仿,一切都比中國大陸更為方便。

流浪教師可為尖兵
當然,要掌握這個市場,教育部必須提出適時、有效的政策,各大學院校也要積極地開辦「中文教學碩士班」,來掌握先機、搶先卡位;各種駐外單位也必須將此任務視為極優先業務,努力加以推廣;推出台灣版的中文水平測驗,提供外國赴台留學生的中文程度測驗;擴張「台灣獎學金」的名額和方式,強化外國學生赴台留學的誘因。只要能夠掌握這個教學市場的一部分,就能吸引不少外國學生來台留學,協助台灣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並為日後的國際經貿、文化,乃至於政治互動,打下更為堅強的基礎,相關的正面效益難以衡量。別的不說,目前幾萬名的「流浪教師」,只要稍微「加工」就是優良的中文教師出口來源,甚至成為經貿、文化的駐外尖兵!掌握龐大的中文出口商機,此其時矣!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藍軍可以向北京說不 (蘋果日報 論壇 2006.1.20)





















藍軍可以向北京說不
2006年01月20日







去年年底,一位近30年不見的大學同學來訪。他是拿國民黨中山獎學金赴美留學的學者,目前在美國中南部一所著名大學任教,正值學術生涯的頂峰,一年可以發表數篇頂尖期刊的論文。在言談之間,他表現出對於國民黨的失望,因為在兩岸交流的過程之中,國民黨過於軟弱,傷了他身為台灣人的尊嚴,加上對軍購案橫加阻擾,讓他感覺無法支持這個政黨,並逐漸融入當地的台灣同鄉會。

 

















聽到這位中山獎學金得主的心聲,令我大感訝異。其透露出來的訊息是:國民黨或藍軍如果持續目前的做法,卻想要獲得多數台灣選民的認同,成為穩定多數,甚至執政的話,可能還有一段漫漫長路!

中國打壓多過釋善意
在去年年底三合一獲勝之後,藍軍一掃數年來的怨氣,上下瀰漫著一股樂觀的氣氛;在國會中也是所向披靡,殺得綠軍棄甲曳兵。殊不知,這股樂觀的預期逐漸在累積出一股「政治泡沫」,認為只要熬到2008年,即可「馬」到成功、藍天壓垮綠地。藍軍這種幼稚的樂觀,也許只有當鐘擺盪到另一端時,才會讓其覺醒!
試想,這些年來,北京除了送熊貓等幾件小事向台北示好之外,多半是無情的打壓或是難以服人的小動作。但是這麼多藍軍的檯面上人物,曾經有人出來批判過北京的行為嗎?最明顯的例子,是當連主席到北京訪問尚未回台的當天,北京竟然就搶了台北重要的非洲友邦塞內加爾;這有如客人臨行前被踹了一腳或打了一記耳光,藍軍竟然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出面稍做回應。如果為了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可以隱忍到這種程度,也難怪仍然有4成的台灣選民對於藍軍報以懷疑的眼光,認為他們執政可能會出賣台灣了。
連主席訪問被羞辱只是一個較為凸出的個案,其他的案例不勝枚舉--別說在政治經濟全面圍堵台北,就連這兩天在北京召開的世界衛生組織針對禽流感的籌款會議也不讓台北參加,這種行為還能夠大言不慚地「寄希望於台灣同胞」嗎?藍軍不能長期以這種麻木的回應來面對台灣選民,如果連國民黨自己栽培的高級知識份子都無法接受這種「政策」,更何況是一般的升斗小民。藍軍中儘管有人在對岸做生意、念學位、拉關係,難道就沒有一個人沒有利益糾葛,可以出來說幾句「公道話」嗎?兩岸關係的僵局,真的就只有「無能、短視」的綠色政府的責任,北京找不到一件可以批評的舉措,讓藍軍幾年下來完全沉默不語?

全面封殺軍購失民心
全面封殺軍購失民心
相互關連的是,軍購案迄今為止藍軍就是「全面封殺」,枉費擁有那麼多的退役將領和智庫人才,卻沒有看到合理的「對案」,讓選民在對照之下明白何種的價格不合理、何種的武器不需要、何種的武器可以自行研究發展。只要大選時,綠政府給你戴上「配合中國解除台灣武裝、出賣台灣」的紅帽子,你能夠「說清楚,講明白」嗎?
藍軍,你大可以向北京說不,只有中道才能贏得民心和尊敬。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一罩難求法律無用 (蘋果日報 論壇 2003.5.23)



















一罩難求法律無用
2003年05月23日








在SARS疫情升高的威脅中,民眾。政府除了以高效率通過了「SARS防治及紓困暫行條例」,取得了有償徵用口罩的法源以外,也動用了公平會和檢調單位,大張旗鼓地要取締所謂「囤積」口罩數量和「哄抬」口罩價格者。

囤積哄抬難以界定
以違反公平交易法第二十四條「欺罔或顯失公平」為由,所開出的第一張十五萬元罰單,也已經給了一家將N-95口罩賣到七百元的西藥房。但是情況依舊沒有改善,許多醫療人員抱怨一周只能用一個口罩,在高風險的環境下戰戰兢兢地工作,不知何時會受到感染!
然而,「囤積」和「哄抬」其實是政治名詞,法律上並沒有對「囤積」和「哄抬」加以定義,因為沒有人能夠對「囤積」和「哄抬」的意思說個清楚。目前似乎只要官員或檢察官認為某家業者的庫存量超過了他一般情況下的庫存,他就是「囤積」,只要售價超過了一般的價格「很多」,他就在「哄抬」價格,這時就必須要加以嚴辦!但是當檢察官或公平會真的去「明查暗訪」時,一定會遇到一個難題:到底「囤積」數量到多少以上,「哄抬」價格到什麼程度才要辦? 業者現在知道賣七百元你會抓他,那麼賣五百抓不抓?賣五百還要抓,那麼賣三百呢?如果賣三百就不抓,那是否可以賣四百?賣四百要抓,你說個道理給我看,為何四百是「哄抬」而三百就不是?如果政府嫌麻煩,甘脆宣佈一個N-95只能賣一百元,這不是回到了「物價管制」的時代了?但不是已經取消「戒嚴」了嗎?而所謂「囤積」也是一樣,業者說因為需求量增加,所以我增加庫存來應付需求,你是否能規定他三天之內一定要賣掉才行?

擴張解釋是枉法
其實,到目前為止,公平會和檢調單位所提出的「法律見解」其實都在擴大解釋法律的規定,有「枉法」之嫌。目前的承平法制其實並不管這些事情,國外的反托拉斯法和公平交易法,也都沒有「囤積」和「哄抬」的罪行,只有欺騙或「相互勾結」之下違反交易或競爭秩序而違法的。只有在「戒嚴」的非常情況之下,可以管制物價、禁止囤積的。如果大家真的認為現在是「非常時期」,那就趕快宣佈戒嚴、進行管制,否則就應該「依法行政」,讓正常的商業行為繼續,要賣貴的商家自然買的人少,銷售量減少之下,賣貴的人不見得獲利就更多,市場競爭還是存在的。
世界各國不管所謂的「囤積」和「哄抬」絕對有其道理。一來難以執行,更重要的是事情不會因此解決。試想,如果有「暴利可圖」,生產者不是會拼命擴廠增產,進口商不是會拼命進口嗎?問題不是很快就得到解決了?如果嚴禁漲價,無知的一般大眾拼命買來「囤積」(為何民眾就可以囤積),天天搭捷運的和風險極高的醫療人員想出高價來買也買不到民粹可以討好大眾,但解決不了問題!

杜震華(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經濟組副教授)


重創經濟全球化 (蘋果日報 論壇 2003.5.12)



















重創經濟全球化
2003年05月12日




















圖片: 1 / 1




杜震華(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二十世紀末,在通訊技術與運輸科技的進步之下,「全球化」的腳步無遠弗屆,資訊傳遞的效率提升到一個過去難以想像的境界。專家評估,人類已經在接近一種狀態,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向其他的任何人,傳遞任何的資訊」。
全球的經濟逐漸融合為一,跨國企業更為便捷地將各國的生產資源有效率的結合起來,提供給世界各地需求互異的消費者。一種同質性極高的所謂「世界文化」似乎也在浮現之中。然而,這次的SARS風暴令全球化的進程受到重創,全球化的內涵也將受到嚴重影響,包括企業、個人、家庭和國家都會重新審思他們過去的風險承擔策略、消費行為和競爭模式。

四小龍四小虎將被重視
已經有不同的研究機構對於世界和各國經濟的衝擊進行所謂的「SARS影響評估」,然而就像美、伊戰爭對於經濟影響的評估一般,如果不是戰役已經接近尾聲,沒有人能夠對它作出具有實質意義的評估。因為無人能夠確定它是否不會繼續蔓延到目前未受影響的地區,而對於目前已經過了爆發高峰期的地區,也無人能夠確定它是否一定不會產生另一個高峰。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世界經濟的運行模式將會重新組合,過去被低估的「國家行政風險」將會被重新評價,而類似中國大陸這樣的開發中國家,其各種生產成本的優勢也要打個相當的折扣,台灣、香港、新加坡和南韓等四小龍,以及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等四小虎的競爭優勢都將獲得加分!

投資、生產與消費將改變
美國九一一事件告訴了世界,即使是最進步的國家和社會,也存在著未可預知的政治風險;SARS風暴卻告訴了企業,看來穩當廉價的生產基地,其實蘊藏著隨時爆發的經濟風險。它們在在都印證那句已經老掉牙的口頭禪 -- 「雞蛋不要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中國對外資的「磁吸效應」將會受到抑制,外商會將一部份計劃投入中國內地的資金轉往東南亞和墨西哥等地;看好亞洲市場潛力並準備全力投入的跨國企業也會將投資分散於歐盟和美洲。
今後會有更多專注於單一產品的企業開始以多角化經營來迴避各種商業風暴所帶來的衝擊,更多的個人會發展非單一的專業,以免在職場(如旅遊業)發生劇變時難以為繼。商業的型態會受到衝擊,任何聚集了眾人的商業模式都隱藏了風險,所以個人式的、小包廂式的消費模式會更加風行,各種飲食方面能夠確保安全的「宅急便」服務也將大行其道,國民旅遊或鄉村渡假將成為主流。
傳統價值會在某種程度上恢復,沒人能預知自己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風暴的受害者,所以必須把握每一個親友共享的時光,並減少週遭環境的風險性。詛咒SARS的同時,別忘了那些「美好的舊時光」可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東亞整合 台灣何去何從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12.14)



















東亞整合 台灣何去何從
2004年12月14日














「東協加中國」自由貿易協定即將展開,預計二○一○年以前要基本完成免關稅的自由貿易,廢除超過一千億美元的關稅,另外發展包括農業、資訊通信、人力資源開發、相互投資和湄公河流域開發等五大重點合作。這個自由貿易區將擁有二十億人口、兩兆美元的國民生產值,按人口計算是世界最大的經濟整合區域,按經濟規模則僅次於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歐盟,而經濟發展速度卻超越兩者。
雖然正式的協定仍在談判尚未出爐,但是在高超的宣傳技巧之下,已經迫使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和印度都將承諾即將展開與東協的自由貿易談判,東亞自由貿易區儼然逐漸成形。這些協定或談判完全排除了台灣的參與,北京甚至讓東協在協定文件中表明「一中」政策,將台灣在政治和經濟上全面邊緣化的意圖相當明顯,確實也有所成就。

影響力恐超逾推估
官方當然要對於這種發展淡化處理,經濟部長認為這項協定的落實並不容易,經建會主委認為可以用非官方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來個別突圍,台經院則提出研究評估,認為對台灣的經濟影響有限,國內生產毛額只會下降百分之零點一五。研考會更進一步根據研究報告,認為對台灣的經濟影響僅有百分之零點零五,受影響的產業包括成衣、皮革、紡織、塑化、木材加工和紙製品等。總之,官方說法的意義就是:東協加一沒什麼了不起,安啦!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蕭萬長先生的「半官方說法」就較為謹慎,他認為亞洲自由貿易的實質影響力會從二○一○年開始,台灣只剩下五、六年的時間可以努力,要是被排除在外,會造成台灣產業真正的空洞化!
各方的說法都有其本,經濟影響評估更是用嚴謹而複雜的數理模型費力推估出來的。然而,筆者擔心的是這項自由貿易協定的影響不僅會提前來到,而且影響的力道遠遠超過上述的推估程度。問題出自於「投資」,因為經濟整合所帶動的投資效果難以由一般的經濟模型所掌握。
一般模型是由過去的資料和關係來預測未來的狀況,但是目前的「自由貿易協定」除了免除關稅之外,通常都包含了製造、金融、電信、商業等產業的「投資自由化」,造成外來投資大量增加,產生了超越過去傳統自由貿易協定的效果。例如,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開始運行的一九九四年,外來直接投資由前一年的四十四億美元暴增為一百一十億美元,加拿大同年亦由四十七億美元竄升到八十二億美元。奧地利、芬蘭和瑞典在一九九五年加入歐盟,當年或前一年的外資也分別上升了一倍以上。歐盟國家在一九九二年完成「單一歐洲法案」,去除了區域內的貿易投資障礙之後,外來投資金額都產生大幅度的提升。因此,當明年「東協加一」的自由貿易協定完成談判簽署之後,台灣本身的投資將大受影響。
依據經濟部投審會資料,去年台灣對中國大陸的核准投資金額為七十七億美元,對東南亞約為三億美元,合計八十億美元,約佔同年國內投資五百零五億美元的百分之十六。如果明年對這兩個地區的投資增加一倍,並取代原先對本地投資的話,將直接使明年國內投資減少八十億美元,其影響絕非研考會估計的國民生產僅減少一點五億美元,更令人擔心的是--它可能成為長期現象!

以三通建中介地位
目前官方提出的解決之道,如和日本、美國或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或「非官方」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這些作法若非政治上可行性不高,就是成本極可能高於效益。較可行的應變之道也許是全面開放台灣的外來投資管制,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讓外來投資的大幅增加來填補資本外流的空缺,並促成技術和管理的提升來區隔台灣和「東協加一」的產品,減少產品和服務的直接競爭。
台灣在美國中情局的網站資料中,經過物價平減的每人國內生產已經高達二萬三千美元,和西歐國家(約兩萬六千美元)極為接近,產業(除了農業)應該到了可以承受開放競爭的時候了。
更高明的作法,則是以「三通」打造台灣在東亞的中介地位,但目前已經面臨了僵局。然而,在面對北京的強大競爭力之下,如果無法在政治上以妥協代替對抗,則在經濟上付出代價已經無法避免了!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緬甸的抉擇 亞洲的機會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11.30)



















緬甸的抉擇 亞洲的機會
2004年11月30日


















由軍事執政團掌政,各種資訊皆極端封閉的緬甸,目前正發生劇烈的變化:總理兼情報局長金農特被拘禁、近四千名政治犯一夕之間被釋放,跡象顯示被軟禁的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可能被釋。
按照這種局勢的發展,顯示緬甸的執政當局可能改弦易轍,學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經濟改革,並在政治上採取較為溫和的路線。局勢的發展當然有待觀察,但如果緬甸在經濟上改行資本主義,則對於整個亞洲,特別是尋覓新投資、貿易機會的台灣,都會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機會,值得國人高度注意。

發展停滯逐漸沉淪
緬甸在十九世紀被英國佔領,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二次大戰中曾被日本佔領,二戰末期在緬甸國父翁山領導之下脫離英國獨立。然而尼溫將軍在一九六二年政變成功,採行「帶有緬甸特色的社會主義」,推動國有化、禁止自由貿易、孤立於世界體系。緬甸隨後逐漸沉淪,產業發展停滯,農業佔了六成以上的國民生產,但卻由世界著名的稻米出口國轉變為稻米進口國;一九八七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上最低度開發的國家,即「第四世界」國家。

美國禁運外資撤出
一九八八年仰光發生大規模的學生示威遊行,政府鎮壓打死數千名學生。翁山的女兒翁山蘇姬結合反對派組成了「全國民主聯盟」,一九九○年在國會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但是軍事執政團拒絕交出政權,並逮捕包括翁山蘇姬在內的民主派人士,關閉所有大學。這些極權行動導致美國在一九九七年對其展開禁運,並禁止對其投資。著名的服飾公司Levi和運動鞋公司Reebok都已經撤資,石油公司Texaco也撤出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
由於軍政府乖張的行徑,外來投資相當有限,二○○一年只有兩千萬美元,二○○二年底外債近六十億美元而外匯存底卻只有二億美元,國際經濟活動幾近於停滯,進出口每年只有不到三十億美元!其經濟每下愈況,失業率高漲、貿易逆差、國際收支惡化、外匯奇缺,二○○二年底黑市美金兌價為官方兌價的一百八十倍左右!一九九○年代平均通貨膨脹率高達百分之二十五,二○○二年的通貨膨脹率竟然高達百分之五十七!雖然「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在一九九七年接納了緬甸,但緬甸卻面臨了「東協自由貿易協定」要求其在二○○八年以前降低百分之八十八產品的關稅率到百分之三點九以下的貿易自由化壓力,軍事執政團其實對於緬甸經濟的治理是捉襟見肘、焦頭爛額,改革開放是相當合理的選項。

資源豐富地廣人稀
對於大部分的國人而言,緬甸這個亞洲國家是個相當陌生的國度。雖然目前已經有台北直飛仰光的航線,但對於只有一些廟宇可以列入遊覽景點的地方,實在難以吸引多數國人。
然而,緬甸的幅員面積廣達六十八萬平方公里,約十九個台灣,人口僅約五千萬,屬於地廣人稀的國度。其自然資源豐富,目前出口稻米、木材、橡膠、寶石,特別是玉石生產盛名遠播,幾乎成為國人對於緬甸的唯一印象。其森林覆蓋率達到國土一半,森林資源豐富,柚木產量居世界第一。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和欽敦江三大水系的水利資源豐富,但仍未開發利用。全國僅有五點三萬家中小型企業,從事紡織、印染、碾米、木材加工、製糖、造紙、化肥、漁產加工和製藥等產業,未來的投資機會將相當充裕。

亞洲僅存投資樂園
特別是該國已經加入東協,百分之九十六的產品可以以百分之四不到的關稅率出口到東協其他六國,加上低廉的工資和地租,極可能成為中國、越南之後亞洲僅存的投資樂園。
國人宜密切關注該國政局和經濟局勢的後續發展,以便掌握商機、創造新局。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參與國際組織 避免邊緣化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11.10)



















參與國際組織 避免邊緣化
2004年11月10日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先生率領台灣農民赴北京、上海訪問,企圖為台灣人民尋找出路。可以和這項新聞對照觀察的是,上月下旬陳總統為了即將在智利召開的「亞太經合會議」(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召開高層會議,責成相關部門及早因應中國的打壓與矮化策略,避免被排擠並形成慣例。它們點出了台灣目前產業轉型所面對的困境,以及在區域經濟整合中被對岸邊緣化的巨大威脅。

自由貿易協定是潮流
這些確實是值得憂慮的事實。自一九九○年代初期,區域經濟整合的狂潮席捲全球,至二○○三年底已經有二百七十餘個區域經濟整合協定向「世界貿易組織」備查,其中約七成屬於會員國相互免除關稅的自由貿易區,其他則是在關稅上統一對外的「關稅同盟」、優惠關稅協定和服務業協定。其中最為人矚目的當然就是使用共同貨幣「歐元」,進入「貨幣同盟」時代的「歐洲聯盟」─ 在廣大的二十五個國家之間進行自由貿易並且對外統一關稅,並已經和十餘個區域外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其國際競爭力迫使美國不得不轉變其一向依賴「多邊主義」─「世界貿易組織」的貿易自由化模式,逐一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如今美國已經和加拿大、墨西哥、以色列、約旦、新加坡、智利、澳洲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泰國、南非等國的協定也在洽簽之中,並預計在明年底之前完成包含美洲三十四國(僅古巴除外)的「美洲自由貿易區」。
亞洲的新加坡一心要將該國構築為「亞太營運中心」,短短三年左右已經完成和日本、紐西蘭、澳洲、歐洲自由貿易協會、美國、約旦的貿易協定。澳洲、紐西蘭、日本和韓國也都在加緊腳步,擴張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區域。

我處境艱難寄望亞太
「東南亞國家協會」自由貿易協定則更早在一九九三年開始,到二○○二年底已經讓絕大多數的商品貿易關稅減讓到零到百分之五之間。雖然日、韓倡議應及早讓東協十國和中國、日本、韓國簽署「東協加三」自由貿易協定,甚至加上香港和台灣成為「東協加五」,但是中國卻快馬加鞭地和東協如火如荼地協商起來,希望在年內即將獲得協議,並提早釋放甜頭,和泰國展開了水果和蔬菜的自由貿易,冀望將東亞競爭對手一舉拋於腦後!
面對周邊堅強競爭對手的無情忽視,我國的確是處境艱難。其實傳統商品貿易自由化的衝擊,在各國關稅都在快速減讓之下已經不會太大,令人擔心的是相關的服務業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之下,帶動的巨大投資效果才會使台灣邊緣化。
歐盟經驗足以說明這種效果:在一九九三年統一歐洲市場的「單一歐洲法案」完成推動之後,歐盟各國相互間的投資數量大的驚人,例如二○○二年,比利時、荷蘭、英國、愛爾蘭、瑞典、芬蘭等高所得國家竟然都可以吸引到國內生產百分之十以上的外來直接投資,遠勝日、美和中國的百分之一、二和五;而丹麥、法國和瑞士也高達百分之七、八和九。易言之,「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協定簽署之後,可能看到另一波極大規模的台商對東南亞和中國大陸的直接投資,排擠到對台灣本地的投資,屆時才是台灣被「邊緣化」的開始!
擁有包括美國、日本、俄羅斯等二十一個會員國的「亞太經合會議」是我國唯一擁有舞台的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其區域內部貿易佔會員國總貿易額的七成多,甚至高於歐盟的六成、北美的五成七,建構自由貿易區的條件極佳。本月中旬的非正式領袖會議將首次討論自由貿易區協定,我國必須把握這項最佳機會,強烈支持其儘速推動自由貿易,以稀釋其他我國被排擠的區域整合計劃所產生的負面效果。支持的方法是以嚴謹的模型推估,得出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對於各國帶來的巨大經濟效果,來說服其中的美、日等大國即刻開始推動!但是區域內各國發展程度有所差異,可以參考歐盟和東協的「雙速整合」模式,讓較低度發展的會員國亦能無保留地支持。

亞太合會台商找出路
台灣目前不會承認「一中原則」,兩岸之間的任何自由貿易計劃看來皆不易實現,許信良先生的美意極可能只會有立委的「選舉效果」,而不會有實質上的助益。我國唯有利用「亞太經合會議」,在大國的利益中尋求出路,國內廠商亦應高度留意這種趨勢!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投資健康 打造幸福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11.6)



















投資健康 打造幸福
2004年11月06日































   
   
 自從雅典奧運創下歷史佳績後,運動健身蔚為風氣。資料照片 

中華健兒在雅典奧運獲得兩金兩銀一銅的歷史佳績之後,運動健身一時蔚為風潮,運動場和健身中心的使用率都有上升跡象。然而,政府似乎只對下次奧運的奪牌有強烈的興趣,對於運動比賽真正的目的在於健身強國似乎沒有深刻的體認,因此迄今仍未利用這股風潮提出有效鼓勵全民運動的方案。

預期壽命 世界排名落後
對於將「體育」列入大學指定考科的專家呼籲,大學校長和大考中心也沒有任何回應。也許半年之後,國人疏懶依舊,一切可能又回到原點!
在人類的醫療水準不斷提升,人類壽命顯著提升,已經由一九八○年的百分之六十一提升到二○○二年的百分之六十七。經濟發達國家的人民在注意飲食和運動之下,平均壽命更是快速提升,日本和瑞士平均都已經超過八十歲;歐元區十二國平均也已經達到七十八歲多。日本今年的百歲人瑞達到兩萬三千人,台灣僅有七百一十人,日本為台灣的三十二倍,而人口卻只有台灣的五點五倍。
我國在二○○二年的預期壽命為七十五點七歲,參照世界銀行剛出版的「世界發展指標」來看,似乎相當不錯的生命預期其實在全球經濟體中只能排名第四十一,連開發程度不如我國的智利、哥斯大黎加、古巴、塞浦路斯、多米尼克、馬爾他、波多黎各、斯洛維尼亞、維京群島都超越了我國。而經濟發展程度和我國相差巨大的對岸中國大陸,竟然也達到了七十點七歲,比起四十年前的五十四歲足足增加了十六歲,台灣在同期間只不過增加了十歲,令人訝異而不解。但如果觀察到對岸每天早上在各種公園和空地上運動的人潮,答案似乎已經相當清楚。如果不趕快加油,我們別說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如果連「活命」也拼不過對岸,豈不令人扼腕!

生活壓力重 觀念不正確
國人對於運動之不重視,來自於兩大原因:一是生活壓力沉重,二是觀念不正確。青少年人受到升學主義的毒害,非得放棄一切全心向學,乃至於沒有充裕的時間投入各種興趣和運動。直到畢業進入職場之後,又全心打拼賺錢,成為全世界平均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度,非得要等到健康亮起紅燈才會開始注意健康。觀念不正確,則是認為運動保健費時費錢,年紀輕輕沒有必要,等到腦滿腸肥、高血壓糖尿病時才開始「投資健康」,但為時已晚。其實,年輕時投資健康是最划算的事,雖然投入一點點時間、精力,但卻讓你保持健康的身體和高昂的精神,隨時保持最高的工作效率,對於升遷獲獎絕對有所幫助。其實,幾乎所有社會的領導階層或菁英份子都在保健、運動,而越先進的國家其國民運動保健的風氣越盛。如果認為只有運動員才能運動有成,那更是絕對的錯誤。筆者有一位楊姓友人和人打賭之後以兩、三個月的時間密集苦練,加上適當的營養素搭配,竟然練到壯如「蠻牛」,舉出一百八十公斤的重量,全身有如銅牆鐵壁一般,睡覺幾乎赤膊亦不生病,五十歲的年紀看來卻有如不惑之年!
如果升學主義壓垮了年輕人的身體,六一○八億的軍購將沒有適當的體魄來操作!而如果逐漸長壽的長者都是體弱多病,那更可能會拖垮「全民健保」!
因此站在國家的立場,無論是增強國力或健全財政,都應該設計各種方案來鼓勵全民運動保健。而基於私人立場,為了讓逐漸增長的壽命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目前也比過去更值得投資健康,才能打造幸福的未來!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全球和在地觀點看軍購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10.11)



















全球和在地觀點看軍購
2004年10月11日














為了六千多億元的軍購案,游院長認為台灣要有「你打北、高,我打上海」的嚇阻能力時才有安全,並舉例以色列軍事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的百分之八點七,因為發展武器反而成為軍事輸出的國家,台灣的軍事支出太少。陳水扁總統進一步表示願意到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以理性溝通為台灣寫歷史」,因為只有建軍備戰才能避戰止戰,解除武裝不可能換來和平。理性溝通當然是需要的,而理性溝通需要的是以正確的事實來進行邏輯推論和說服對方。在全球化之下,我們有必要以較全面的觀點來觀察台灣的軍事支出是否不足,以及如果不足,增加對美軍事採購是否適當兩個問題。

軍事支出難稱太低
全球大部分的國家都具有軍事防衛的需求,這些國家都會產生軍事支出。軍事支出的高低取決於面臨的軍事威脅高低、戰略和戰術的差異、和軍事大國的結盟狀況,而有所不同。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對於各國軍事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以二○○三年為主的最新估計來看,全球一百六十六個「有資料」的國家總平均約為百分之二,最高比例的水準是北韓的百分之二十二,最低為坦尚尼亞的百分之零點二。台灣百分之二點七在這些國家中名列四十一,屬於較高的四分之一國家,但顯然仍不能稱為「名列前茅」。不過,在這些軍事支出前四分之一的國家中,多數為低所得國家,如葉門(七點九)、蒲隆地(六點零)。隨著所得提高,除了一些特例以外,軍事支出的比重非常明顯地逐漸下降。在發展程度屬於高所得的國家中,支出比例超過台灣的只有下列五國:以色列(八點七)、科威特(五點八)、新加坡(四點九)、美國(三點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三點一)。面臨和我國類似安全威脅的南韓,其比例和我國相同(二點七)。歐盟原始六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的簡單平均是一點六,可視為先進國家的一般值。五個軍事支出比例高於我國的高所得國家中,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面臨回教世界的威脅,美國一方面發展最先進武器,一方面要擔任「世界警察」,以色列和新加坡都面臨龐大「異族」威脅,並且在戰略上軍購和自行發展武器齊頭並進,故支出比例較大。無論如何,台灣目前的比例也難以宣稱「太低」,不過似乎仍有某種提升的空間。
進一步觀察我國軍事支出的演變,可以發現從一九六○年開始,我國的比例就降到百分之十以下,一九八七年開始降到百分之五以下,一九九五年降到百分之四以下,但是到兩千年都還維持在百分之三以上。然而在新政府上台之後,經濟成長緩慢,而社會福利支出卻快速增加,同時發生的就是軍事支出比例降到了二點七。如果政府要維持「不增稅」的承諾,卻還要一方面增加社福支出,一方面提高政治的「獨立性」,並以軍購自保,其結果當然只有以「提高政府負債」來支應。但是軍購除了武器本身的支出,往後還有武器費用兩倍以上的維護費用,政府負債亦另有《債務法》來進行規範,因此如何後續其實將考驗著往後執政的任何政府,並且必須以「經濟發展」和「教育科學文化」預算的遲滯為代價。

外購武器仿效以星
因此,如果要降低台灣軍購成本,維持財政和其他政務健全發展,似乎只有考慮以色列和新加坡的做法,除絕對必要者外購以外,部分有出口潛能的武器要自行研發,再以出口來分攤成本,否則必將拖垮台灣!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馬不吃草不會跑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9.27)



















馬不吃草不會跑
2004年09月27日














為了打破目前大專院校教師薪資「吃大鍋飯」,無法刺激教授們追求學術卓越的現象,教育部公佈了新的「學術研究費分級制度」,在維持固定的本俸之外,藉由各級教授差異性的學術研究費來鼓勵教授們努力進行研究,追求學術上的卓越。教育部的用心值得肯定,但是如果寄望這項新辦法能夠發揮效果,讓各國立大學的研究成果立竿見影,成為世界一流大學,極可能會大失所望。
這項辦法的特色是讓各級教授們的學術研究費可以依照目前的水準(正教授約五萬二、副教授約四萬三、助理教授約三萬八、講師約三萬)上下各浮動三成。因此,正教授的研究費變成在三萬七和六萬八之間浮動,副教授在五萬六和三萬之間浮動,助理教授在四萬九和兩萬六之間浮動,講師在三萬九和兩萬一之間浮動。乍看之下差異不小,所以應該可以激發研究工作的「積極性」,教授們將會心無旁鶩地潛心研究,學術論文一篇接著一篇地在國際期刊上發表,國立大學於是一家接著一家進入了「世界百大」!

心有旁鶩難求卓越
讓我們來算算簡單的數學,一位正教授的兼課費大約是一小時一千元,如果他按照行政院規定,每周兼課四小時的上限,則每月就有兼課費一萬六,剛好等於正教授在新辦法之下,最高的研究費高出原來固定水準的部分。而如果要獲得最高水準的研究費,這位正教授可能必須投入「所有的」閒暇時間,還不知道能否獲得最高級的研究費待遇!因此,身為一位正教授者,除了對學術懷抱無窮興趣者,大概沒有幾位會在家庭經濟負擔沉重的情況下選擇多做「研究」而放棄「兼課」。
同理,副教授們研究最佳者會比以前多出一萬三,而兼課費一小時八百多元,每周四小時下來一個月也會有一萬三,大概也沒什麼人會選擇多研究而放棄兼課,除非他想盡快升等為正教授。而如果教授們還有其他更高薪的兼職,情況就會更糟。媒體報導說表現極優的教授將可月入二十萬以上,其實不太可能,因為所謂「產學合作兼職費」的限制雖然大幅提高到十萬元左右,但沒有幾個人可能在亮麗的產學表現下還能有卓越的研究績效的;就算有極少數天才型的教授,能夠因此讓學校的總體學術研究大幅提升多少?

缺乏誘因效果不佳
或許教育界的主管們會納悶:教授們做研究是天經地義的,難道非有高額的獎勵才能做研究?話是沒錯,但除了極少數在財務上無後顧之憂,或者是可以不食人間煙火者外,絕大多數的教授們仍然受到「市場規律」的影響--「追求最大收入」以對家庭負責。因此,這項看來具有誘因的制度其實只是表象;如果要真正具有誘因,可能要打破各級教授之間的差異,全部適用一套制度,而且在新制之下最高研究費是目前教授級的兩倍之上,才可能產生誘因,讓所有的教授們都積極追求「學術和待遇的卓越」。教育部如果真的有心,將「五年五百億」中的一部分拿來支持這種誘因機制,絕對可以產生顯著的效果。
俗話說的好:「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似乎是目前教育部的心態!如果誘因制度不合理,各校又在競爭壓力下對教授們上緊螺絲,可能只會看到國立大學的教授們紛紛提早退休,急著到私立大學去「追求卓越」,因為它們的誘因制度真的有效!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教得再好都沒有鼓勵,則以後除了研究,誰還會努力教學?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把學英語交給社會吧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9.15)



















把學英語交給社會吧
2004年09月15日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擬以考績加分為誘因,鼓勵公務員學習英語,希望到二○○七年,行政院中央以及所屬機關的公務員,能有半數通過英語初級檢定或中級檢定,圖為上英文課的民眾。資料照片 

近來國內掀起了一股「學英語」的熱潮:大學生的英語不夠好不能畢業,公務員的英語不好將不得錄用、不利升遷,英語不夠好將不得擔任教師--過幾年英語更要成為「準國語」!和這項熱潮並行的,是一股熱切盼望青少年「國際化」的渴望,擔心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不夠國際化的國人將會被世界所淘汰!
這些想法和憂慮是合理的,因為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英語和國際化較強的個人確實可以強化自己既有的優勢。然而,如果認為整個社會應該投入大量資源,來強化國人普遍的英語能力和國際化的程度,才能夠在國際競爭中勝出,可能就會因誤解而浪費了寶貴的資源和人力,反而得不償失!

高所得非關英語程度
學習英語和國際化的目的為何?為了強化國際競爭力!那強化國際競爭力的目的又為何?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創造更高的所得和財富!如果大家同意這種邏輯,那我們就來觀察一下世界各國的英語能力、國際化和所得相關的狀況:英、美、加、澳等先進的英語國家自然是高所得;但是同樣以英語教學的印、巴、菲、馬等國,仍然是開發中國家,所得都不高。反過來看,德、法、盧森堡、瑞士、瑞典、挪威、列支敦士登等歐洲國家,或我們鄰近的日本都是高所得,但國民的英語程度可能遠不如上述開發中國家,可見國民平均英語程度的高低既不是高所得的「充分」條件,也非「必要」前提。
這些高所得的國家不用英語,但所得又高的主因,在於它們具有相當高的製造或服務業的技術生產力,能夠以這些技術生產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製造業產品來消費和出口,或是高超的金融或商業服務來供應本國和周邊國家的需要!英語的優劣,當然有助於一國在國際上行銷這些產品或服務,但並不需要國民普遍擁有良好的英語能力才行,只要一個社會有部分的菁英份子,例如五分之一,能夠以英語溝通,應該已經足以應付該經濟體的國際溝通所需了。日本的托福測驗成績一向在亞洲墊底,但卻有部分菁英份子的英語能力相當高,這就足夠讓日本應付國際溝通矣!

不如提升產品競爭力
學習第二種語言是困難的,成本極其高昂--只要看看台灣有多少「外省人」能夠說流利的「台灣話」就了解這種困難度!因此,即使要求一個中等資質的國人學習英語到「普通」的程度,也要耗掉其個人和社會相當多的資源。就算他進行了必要的投資,學到了勉強能夠和老外簡單溝通的英語能力,由於其工作的職務不高,這項能力可能只有在老外問路和出國旅遊時偶爾可以用上,難以用來直接吸收國際新知,這和投入的成本是不成比例的。因此,要求所有的大學生和公務員提升英語能力,除了造就語言補習班的龐大商機以外,極可能是社會資源的浪費,不如將資源普遍投注在製造和服務競爭力的提升,讓這些能力生產的產品出口,或吸引國際需求者前來消費。
至於香港、新加坡和荷蘭,確實是由於英語能力較高而成為區域營運中心而提升了所得。但是我們的情況特殊,在兩岸持續的政治矛盾和爭鬥之下,已經毫無機會成為區域營運中心,即使強化了英語,還是無法帶來類似星、港的效益。因此,還是老實地學習瑞士、盧森堡等國,將寶貴資源用來強化我們專長的製造能力,加上現代社會需要的服務競爭力,來提升我們的生產力吧!英語和國際化,可以留給社會上的菁英份子去努力--而他們比政府更了解如何去做,無須政府費心!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用奧運發展健康家園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7.9.3)



















用奧運發展健康家園
2004年09月03日
















雅典奧運已經結束,國人迄今仍舊沉浸在2金2銀1銅的喜悅中。中華台北的奧運會旗,在莊嚴而動人的國旗歌聲中冉冉上升的時刻,全體國人都分享了那分期待多年的榮耀,淚水沾濕了許多國人的臉頰。沒錯,就是這份看似虛幻,卻又實實在在展現於世人眼前的國家和個人榮耀,讓世界各國的體育健兒們,願意犧牲一切、暗無天日地不斷苦練,期望有摘金披銀的一天。



我奧運成本高過對岸
而無論財政如何艱鉅,世界各國也無不竭盡所能的投注資源,期望在奧運競賽中,以傲人的獎牌數,來建立國人的信心、展現「國力」於世人眼前!根本而言,奧運追求「更高、更遠、更快」的目標,其實是希望人類追求體能上的卓越,它應該是超越政治的,但卻被各國利用,成為展現「國力」的政治舞台。各國既然無法超脫,也只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根據估計,中國大陸為了雅典奧運4年的準備,體育總局耗用了200億人民幣,此次獲得30面金牌、63面獎牌,平均1面金牌的成本將近7億元人民幣,換算為台幣25億元;或是1面獎牌3億人民幣,為12億多台幣。而我國4年下來的體委會預算也有100億元台幣,相當1面金牌的成本約50億元,一面獎牌的成本是20億元。就算這些預算並不直接花費在奧運的準備上,但直接或間接其實都和奧運表現有所相關,因此我國生產奧運獎牌的成本,似乎並沒有低於對岸。
這種奧運的投資是否值得,可能是見仁見智的。享受到金牌喜悅的國人,可能絕大部分都認為值得,因為它建立了國人的榮譽感與自信心,讓國人在國外能昂首闊步!對於體育不感興趣的國人,則可能認為花費大把鈔票,投資在沒有生產性的獎牌,實在是一種浪費,過去幾十年,沒有金牌之下,我們不是一樣締造了傲人的經濟成長?有了一堆金牌之後,難道就能夠獲得各國承認,進入聯合國嗎?

昭告世人「我能第一」
兩種看法其實都有道理,但不能否認的是,雅典奧運的這兩面金牌,對我國而言確實相當重要,因為它們具有指標性的意義,昭告了世人,生活在台灣的中華健兒,是有能力拿下世界第一的!這滿足了國人對於金牌的渴望,具有歷史上的特殊意義,其價值確實難以衡量。
但往後隨著金牌和獎牌數的增加,就會產生經濟學所說的「邊際效用遞減」,其價值會隨著國人對於獎牌渴望程度的下降而降低。因此如果為了獎牌的獲得而持續大幅增加投資,可能就非智者所為。
然而,如果要獲得國人普遍支持的體育支出,應該是普遍運用在所有國民,特別是成長中的學生身上的預算,因為亞洲人普遍缺乏運動,體能和歐美人士確實有所差距。而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要獲得充裕的運動場所尤其困難,導致國民所得雖然和西方國家仍有相當差距,但各種肥胖、心血管疾病的症狀,已經不亞於西方國家!
因此,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的重要性,將會隨著運動的受到重視而與日俱增,甚至可以提升為「體育部」,但是它最重要的功能,應該在於建設各種運動場所、鼓勵各種運動、倡導運動競技,讓所有的國民都有機會參加適合自己難度的運動競賽。在這種情況下,會產生更多的運動好手,奧運的投資不見得增加太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而運動國手的出路也會更有保障!
當台灣已經是「健康家園」時,奧運獎牌的多寡有那麼重要嗎?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能源問題無需過慮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8.25)



















能源問題無需過慮
2004年08月25日














《蘋果》論壇日前登載著名的哥倫比亞大學薩克斯 (Jeffery Sachs) 教授的文章,指出能源問題已經「大難臨頭」,而人類尚不知「出路何在」。為提醒世人留意能源問題的話,該文無可厚非;但若讓讀者以為能源問題即將造成災難,則可能有誤導之嫌,有賴進一步澄清。

大限預測忽略價格機能
著名的經濟學家馬爾薩斯 (Thomas Malthus) 在1798年發表了著名的《人口論》,指出人口的增加呈現「幾何級數」,而糧食的增加呈現「算數級數」,因此人類的前途是悲觀的,長期間將在「糊口狀態」求生。事後的發展證實馬氏是錯誤的,世界人口由十九世紀初的十億增加到目前的六十餘億,卻大體上已經沒有「生產不足」的問題,雖然「分配不平」仍舊經常產生困擾。
1972年,一個由多位世界級專家學者組成的「羅馬俱樂部」發表《成長的極限》一書,經由電腦模式的計算,預言在人口成長率為2%,而工業成長率為7%之下,世界的資源將在2100年用盡,人類社會將崩潰,引起廣大的關注,在1970年代可說是「洛陽紙貴」!然而世界人口的成長率已經由1960年代的2%降到目前的1.2%,工業成長率也經常不足7%,新的資源不斷地被發現而污染也逐漸被控制,因此該書的預測顯然又將「摃」,該書也不再熱門。
目前許多對於能源使用的「大限」預測,和過去一樣都假設價格持續不變,依照目前的供給和消費趨勢持續下去,各種能源可以使用的年數。例如:石油約40年、天然氣60年、煤礦300年。但是,這種「靜態」的預期忽略了「價格機能」其實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調節機能。
因為一旦石油價格高漲時,經濟學告訴我們需求量將會迅速減少,其他非石油的現有能源將會受到青睞,來替代石油的使用;新型態的能源將會被研究開發;對於石油的使用也將更講求效率。這些「動態」的發展都會使得石油問題的嚴重性迅速緩和。

替代能源也將快速發展
例如:由1980到2000的二十年來,全球以石油發電的比例已經由29%降到8%,全球使用能源的效率也由每公升石油當量2.1美元提高到4.5美元,提升了一倍以上。1980年時估計石油儲量只能使用30年,到現在卻還能使用40年,因為新增的石油儲量增加了70%,僅僅在2002到2004的兩年間,新增的儲量就有10%!
除了新探勘的石油陸續出現,各種替代能源的發展也相當快速。天然氣已經提供兩成的發電,核能發電也有兩成,風力發電的效能急速提升,丹麥的風力電能占全國電力的一成,成本已經降到一度為四美分,估計在2030年將占全國發電量的一半。太陽能發電的技術近來發展快速,日本專家預測在五年內極可能比石油便宜!被視為最有希望「解救」人類的「核融合」發電,已經有美、日、歐盟等11國聯合,準備投資1.3兆日元,已經進入選址設廠階段。若加上效率的改善,能源的前景就更為樂觀。
日前,中研院梁啟源教授的文章,已經指出此次油價狂漲是一種短期現象,很快就會回穩。而在長期間,作者也相信「價格」作用配合「科技」發展,會一勞永逸解決人類的能源問題。薩克斯教授對能源憂心的文章值得我們注意,但不必受到驚嚇!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增加醫師 提高醫療品質 (蘋果日報 論壇 2004.8.18)



















增加醫師 提高醫療品質
2004年08月18日

































   
   
 臺灣醫師人數太少,加上國人普遍喜歡看病,因此醫療品質低落。圖為和平醫院,民眾大排長龍等候掛號。資料照片 

台灣醫院協會指出,我國的全民健保雖然整體上獲得民眾肯定,但是卻讓醫界叫苦連天,明年將有許多醫院倒閉,原因在於健保局過去放任扭曲的醫療環境不管,讓醫院大量擴充病床,而目前在總額給付制度下,給付額幾近凍結,過度擴張的醫院自然無以為繼。
另外,我國每年有過多的醫學生畢業,醫療供過於求的問題嚴重,自然會撐不下去!醫院協會的憂慮可能是真的,然而其原因推論則頗有問題,而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無法適應新環境的客體被時代所淘汰,也是自然的現象,值得吾人關心的,是新的制度是否能夠提升醫療品質的問題。

醫師人數僅美國一半
《全民健康保險法》在民國八十四年開始實施,醫療支出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也由前年的4.1%,逐步提升到去年的5.3%,這個比例和世界平均的9.3%相比,還有一段成長空間,也低於鄰近的韓國6%和日本7.8%,顯示健保局的支出控管似乎相當有效;但比起新加坡的3.5%,顯示還有努力的空間。然而,國人雖然滿意於健保提供了大病的基本保障,但對於一般疾病的醫師照顧卻迭有怨言,因為醫師給予每一位病人的平均時間少得可憐,和先進國家實在有天壤之別。
原因很簡單:我國的醫師人數太少!根據統計,高所得國家平均每萬人有30位醫師,歐元區更超過35位,例如義大利60位、希臘44位、比利時39位、德國36位、瑞士34位、丹麥34位、荷蘭32位、葡萄牙32位、法國30位,而美國也有28位。我國只有15位,約為美國的一半。加上國人喜歡看病,使得醫師無法為病人詳細看病,醫療品質低落。如果讓醫師人數倍增,可以相當程度地解決醫療品質的問題。因此,認為國內醫師「供過於求」的說法其實並不正確,只是國內醫師習慣於向都會區擠,不願意到偏僻的鄉村地區執業,乃至於都會區的小型醫院經常門可羅雀,而鄉村地區居民卻經常必須長途跋涉進城尋醫而叫苦連天!

病床數低於先進國家
其次,健保局沒有好好管理醫療環境,使得國內病床數偏高的印象也相當怪異。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每萬人的病床數在民國八十四年為52床,九十年增加到57床,並沒有特別快速成長的現象。但可能有小型院所病床被大型醫院病床快速取代的現象。醫院協會認為先進國家僅有40床,國內應該減少到50床左右,和事實有相當大的出入。
世衛組織的資料顯示,一九九五至二○○○年間先進國家每萬人的平均病床數是74床,歐元區更高達80床,例如德國91床、奧地利86床、法國82床、瑞士179床、荷蘭108床、挪威146床、日本165床,都遠遠超過台灣。不過比起二十年前,病床數是有緩慢減少的跡象,醫師數卻有大幅增加的現象。

醫師收入為國人八倍
以全民健保最近四年有三年虧損的情況看來,更嚴謹的支出控管有其必要,因此總額管制無可厚非。然而目前台灣醫師的平均收入為國民平均收入的六至八倍,明顯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平均的二至三倍,剛好和兩者的每萬人醫師數成反比,加上醫療品質低落的現象,反證了台灣醫師人數過少的現象所帶來的結果。教育部應設法提高醫學畢業生人數,健保局也應提高病人自負額來減少病患逛醫院的惡習,合理地擴大給付,台灣的醫療品質才能逐步提升。


杜震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台灣服務業飆升是警訊 ( 蘋果日報 論壇 2005.12.3)





















台灣服務業飆升是警訊
2005年12月03日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台灣今年第三季的服務業產值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高達73.2%,超過2008年預期達成的目標71.4%,顯示服務業已經成為推動經濟成長的重要產業。乍看之下似乎台灣產業結構已經類似先進國家的狀況,令人喜不自勝;然而服務業的過於「早熟」,卻也透露出製造業和農業相對上「未老先衰」的窘境,有可能是台灣經濟「美人遲暮」的警訊,值得關切!

 


















台灣服務業產值飆升,隱藏製造業提早衰退的警訊。資料照片
圖片: 1 / 1













依據世界銀行的統計,2003年全球中低所得國家的平均服務業比重為53%,高所得國家為71%,台灣在目前已經超越了高所得國家的水準,似乎值得欣喜。然而,我們幾個競爭對手2003年服務業的比重分別為:韓國62%、日本68%、新加坡65%、香港88%。除了以轉口為重的香港,其製造業幾乎已經完全外移到中國廣東,另外3個我國主要的競爭對手,服務業比重都不到7成,而台灣卻一馬當先地凌駕了歐盟15國的70%,接近美國的75%,其實並不是好現象。

製造業早衰有高風險
以擅長製造業的幾個國家來看,除了上述的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外,德國(69%)、芬蘭(66%)、瑞典(70%)都沒有超過7成,這些資訊透露出來的也許是我國製造業的成長力道已經提早衰退,而不是服務業快速超前。
深入查證數據,證實了這種疑慮:在1990?2003年期間,我國服務業的年平均實質產出成長率為6.4%,雖然看來不錯,但其實只稍微領先韓國的5.7%,並沒有超過新加坡的6.5%;然而製造業實質產出的年平均成長率,卻以4.1%僅僅超越美國0.2%,大幅落後於韓國5.9%和新加坡6.5%,甚至還遜於高所得芬蘭的5.8%和瑞典的7.7%!
這種製造業提早退位的產業結構是否一定不好,也許見仁見智;但是在全球或區域性景氣難以維持長期穩定的情況下,其實承擔了較高的風險。香港和新加坡兩個以服務為主的經濟,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由於區域性的蕭條導致服務業需求大減,付出了相當慘重的代價。
如果我國經濟過早高度依賴服務業,其實也會面對較大的風險;而製造業雖然也有全球性風險,但如果僅面對區域性需求不振時,還能以其他地區做為緩衝,不會影響成長如此劇烈。
製造業成長力道相對遲緩的原因當然不會只有1種,但是兩岸間無法進行更符合經濟規律的分工,極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韓國今年對大陸投資金額已經超越台灣,大陸也已經成為其最大的出口目標,新加坡同樣也有「中國熱」,但是它們的製造業並沒有出現台灣這種相對惡化的情形,可能就是他們可以依其需要來進行更為合理的製造流程。

兩岸問題牽制競爭力
台灣仍有部分對大陸進口的管制,妨礙了部分來自大陸的上游零組件進口,迫使下游的台灣廠商只好遷移彼岸;而上市公司禁止投資對岸超過淨值的4成,也明顯降低了獲利匯回台灣投資的誘因。加上無法直航,提高了製造的成本,如何和貿易對手競爭下去?
表面有如一朵成熟、漂亮蘭花的台灣產業結構,可別變成了「失根的蘭花」!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