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假民營化政策必須徹底檢討 (台灣時報 專論 2012.11.1)

「假民營化」政策必須徹底檢討     杜震華

 日前媒體報導,中鋼公司的人事招考作業對員工子女有筆試加分百分之十的規定,引發其員工子女是否為「靠爸族」或「靠媽族」的議論。中鋼高層回應說中鋼已經民營化,員工子女報考的加分條例也包括對小港地區居民及原住民的加分,此條例行之有年,將不會改變。但有趣的是,對於這家「民營企業」,經濟部國營會高層卻表示要「深入了解中鋼維持加分條例的原因」,並認為此項規定確實「有點不合理,有不對的地方就該檢討。」

 此事件的發展,透露了兩個重大的問題:一是所謂的「國營事業民營化」至少在部分重要的事業機構不是玩真的,而中鋼公司就是這樣的案例,所以國營會居然可以在民意的壓力之下去管這家「民營公司」的考試規範。二是這種假民營公司迄今還可以存在不合理的規範,讓管理績效受到嚴厲的考驗;中鋼公司就是這樣的案例。兩個問題其實都不僅限於中鋼,包括中華電信等已經「民營化」的公司也存在這種現象。因此,對於此項問題有必要深入了解,以防杜未來出現更嚴重的後果。

 之所以會產生這兩大問題,就是因為政府的「國營事業民營化」政策其實是選擇性的,只針對部分難以獲利、規模較小,當成「民營化樣板」效果良好而「成本」較低的去進行;對於規模大、員工多、獲利大的獨占或寡占企業,政府其實是捨不得將它們真正民營化的,因為可以拿來酬庸得力的部屬、選舉功臣,可以為選舉固樁綁票,民營化實在太可惜了!只是,提出來的說法是要「分階段民營化」,所以迄今雖然持股已經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但還保留了大批的股票,使得政府對其領導的人事任命還保有權力!這種說法無法解釋為何一家已經民營化十七年的公司,政府還是無法將持股脫出!這種心態不管是藍或是綠都是一樣,才會造成已經民營化的公司,到現在還殘留過去國營企業的陋規,而經濟部國營會也還能對它的「公司治理」指指點點的怪現象,令人感到遺憾。

 剛好就在日前,台灣的網路速度在一項全球的評估中,被列名為第四十六名,遠遠落後居於全球第一的韓國,令國人為之氣結。之所以如此的一個重大因素,就是中華電信公司已經由國營企業轉為民營企業,但是它和中鋼公司一樣,政府是最大的股東,也是業界獨大的公司,造成有恃無恐的價格高昂而服務品質卻不相對提升的後果。兩家公司顯示出來,假民營化卻又是業界的獨大公司缺乏競爭時,就會造成典型的壟斷現象,也就是價格高而產品或服務不佳的後果。這種經濟學教科書上的範例完完全全地發生在台灣,而政府就是它的始作俑者!

 如果政府對於這種規模巨大的國營企業民營化有所疑慮,擔心其完全民營化的結果可能造成某些副作用的話,其實可以在這民營化的過程中仿效英國當年的作法,安排一股「黃金股」,它對於公司重大決策具有否決權;但為了避免民股的誘因減少,可以設定一段期間之後(例如十年)黃金股的權力自動消失;如此自然可以讓民營化順利妥當。

 中鋼公司當年是趙耀東先生留給台灣的資產,請別葬送了它的未來!

(作者為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