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

水果、效率和區域整合 (台灣時報 專論 2012.10.4)

水果、效率和區域整合     杜震華

 行政院宣布將對蘋果、甜柿、奇異果等進口水果實施為期兩個月的關稅減半措施,希望在十一月椪柑等本土性水果進入盛產期之前,能夠降低水果的價格,減低消費者的負擔。這項措施看來頗為貼心,應該要受到民眾歡迎才是;但是,情況可不是如此,因為它還是一個令人「無感」的措施,甚至還可能打擊本土的農業生產者,最後,它終究是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期措施,無法解決台灣的農業的長遠問題!

 為何如此負面看待這項措施呢?依照農委會的統計資料,今年果樹生產受到六月豪雨、蘇拉和天秤兩個颱風來襲的影響,北市果菜批發市場八月和九月的水果每公斤交易價格平均超過四十元新台幣,九月分更高達四十七點二元,比起去年同期上漲了六成,創下了五年來的最高紀錄。北市的水果交易量也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十六,創下了五年來的最低數量。

 這種水果價格高漲、品質下降的狀況,只要問問所有會去買菜的「歐巴桑」都會知道。問題存在了兩個月以上,行政院目前「突然有感」,要動腦筋為民眾看緊荷包,任何人都會感到莫名其妙-為何神經如此麻木,要在物價上漲已經達到尾聲,萬物皆已齊漲之後,才「熊熊」想到要為民眾省錢?這個案例,恰好能夠充當芝加哥學派對於政府效能質疑的最佳註解:政府的政策經常來得太慢、力道太猛,或是方向正好相反!

 想想,如果是在兩個月前,當物價開始大漲之時立刻做這件事的話,或許民眾還會「有感」;現在,民眾罵也罵夠了,調整消費習慣也已經調完了,忽然看到政府要有所動作讓民眾當「省長」,是不是恰好讓民眾看清楚這個神經末梢近乎麻痺的官僚體系,反而激起民眾的怨氣?其次,少數能夠在最近完成收穫,賺取「青黃不接」超額利潤的果農,是不是因為這項「德政」而使得美好的預期完全泡湯?最後,這樣的問題基本上年年都有-一下子生產過剩、價格狂跌而讓農民叫苦連天;一下子生產不足、價格狂漲又讓歐巴桑們怨聲載道;政府的低劣效能又無法解決問題,乃至於今天被農民罵,明天遭消費者怨,裡外、兩面都不是人!

 難道沒有解決的辦法?其實是有的,但必須痛下決心、大力改革。如何改革?很簡單,只要逐步將台灣農業融入區域整合,讓周邊國家或地區低價的蔬菜水果成為台灣蔬果供給的「安全閥」,隨時運來台灣平抑台灣的蔬果價格,台灣的歐巴桑就不會繼續罵政府。反之,只要協助蔬果農民將種植的「高價」蔬果,藉由「自由貿易協定」免關稅出口到周邊國家或地區供應「高端」的消費者,農民收入提高、有美好願景,就不會再抱怨政府不照顧他們!

 但是,台灣政府的主管機關卻沒有長遠的願景,只會牢牢「把關」不讓外地的農品進來,當然本地農品能夠相對出去的也就相當有限。大家都在「閉關自守」的狀態下,以國內的小市場供養著無法擴大規模、成長茁壯的小農園取暖,如何能夠創造美好的未來?台灣的「鳳梨酥傳奇」早已告訴我們,農業可以有未來,只要相互打開市場。而這一點,政府甚至是農民,真的都很難參透!

(作者為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