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9日 星期日

經濟過度依賴中國造成出口衰退? (台灣時報 社論 2012.9.9)



經濟過度依賴中國造成出口衰退?



台灣與世界各國少有自由貿易協定,產業因而缺乏競爭力,加上貿易過度依賴中國,造成經濟隨著中國一起衰退。



 財政部昨天公布了八月份的海關進出口統計,我國出口出現了連續第六個月的衰退。政府官員分析:除了宏達電出口業績衰退、拖累了電子通訊產品的出口以外,台灣對中國及香港的出口比重高達四成,在中國經濟緩著陸、進口零組件及半成品需求降溫,且兩岸經濟局勢由互補轉為競爭之下,台灣出口恐怕要等到第四季才會因為去年基期較低而轉為正成長!



 財政部統計今年一至七月,對中國出口比重高達百分之三十九,遙遙超越對東協六國的百分之十八、美國的百分之十一、歐洲的百分之十,以及日本的百分之六。出口過度集中於中國市場的問題未見改善,使得對中國的出口減幅遠高於整體衰退
-累計一至七月,台灣對中國及香港出口減少了百分之九,遠高於整體出口的減幅百分之六。因此,經濟或出口依賴中國被認為是此番出口衰退的主因。




 這樣的觀察其實只對了一半,因為同樣是大量依賴單一出口市場,而且依賴程度更高於台灣對中國依賴度的加拿大(對美出口占總出口百分之八十),其今年迄今為止的經濟表現卻遠超過台灣。上半年的出口成長率為百分之四點五,第一季的經濟成長率還有百分之一點八,台灣兩者卻都是負值!換句話說,在同樣面對了主要出口市場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加拿大可以創造出遠比我國為佳的出口和經濟成長表現!



 那麼,加拿大的貿易環境和台灣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加拿大加入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美國及墨西哥之間貿易是免除關稅的,投資也沒有甚麼限制,具有競爭優勢的資源可以充分地發揮競爭力!另外還和六個較小的國家簽署了自貿協定。台灣就不一樣,由於台灣迄今為止和主要的貿易對象都沒有自由貿易協定,連和中國大陸簽署的ECFA也還只是一個架構協議,大部分的貿易關稅減讓和投資開放項目還在進行諮商談判,因此對外貿易面對了大量的貿易障礙,這是兩國一項重要的差異。



 其次,台灣對外投資的確太集中於對岸。如果分散投資,以及出口市場到其他地方,在一般情況的確可以降低風險。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如果過去台灣大量對外投資轉往歐洲和美國的話(這真的是談何容易),那麼從前年到去年的歐債和美債危機就會讓過去兩年的台灣經濟表現一蹋糊塗。我們這兩年其實是靠對岸高成長的市場來獲得相對不錯的表現。從歐美不穩定,而中國大陸成長穩定且快速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在降低風險!但如果台灣有能力在中國大陸市場趨緩時,迅速找到其他的替代市場,那麼依賴中國的風險就會減少。在這點上面,韓國比我們努力,例如其對外設立的貿易據點顯著多於台灣,自由貿易協定又有如拼命三郎似地簽署,當然都成為相對於我國的優勢。



換句話說,如果兩岸迅速談成ECFA後續的貨物和服務貿易協定,讓更多台灣產品可以免關稅出口到對岸,對岸的服務市場對台灣開放地更多,加上台灣除了掌握對岸市場以外,均衡地開發其他的市場,包括簽署更多的自由貿易協定的話,台灣的出口和成長表現當然會顯著優於現在。



也就是說,掌握中國市場並不是罪惡,沒有同時去開發更多的市場,蒐集更多的商情,有能力在風險發生時迅速地調整,這才是問題所在。台灣的政府和企業界都有責任,大家都有急功近利、短視而不去未雨綢繆地預防問題。



如今之計,只有更務實地進行技術和產業的升級、開發更多的新興市場、努力簽署更多的自由貿易協定、培訓更多具國際水準的貿易人才、把握大量增加的入境旅客消費、建立各部會的產業發展意識,才能夠衝破難關,開創出口和成長的新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