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灣經濟為何成為四小龍之末? (某報 社論 2012.9.30)






台灣經濟為何成為四小龍之末?

台灣的官員距離實務太遠,在辦公室裡的作業,擬不出有效的策略。

 台灣經濟景氣不佳,被媒體評為從「四小龍之首」淪為「四小龍之末」。是耶?非耶?我們平心靜氣地從數據來檢驗這個評價,如果的確如此,就應該思索其造成的原因為何?

  一般媒體喜歡用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的加總,也就是所謂「痛苦指數」來衡量民眾的「不幸福感」。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一至七月亞洲四小龍的平均失業率如下:台灣百分之四點二、香港三點三、韓國三點四、新加坡二點一,台灣失業情況的確最為嚴重。在消費物價方面,台灣在今年一到八月期間,上漲率為百分之一點八(八月份為三點四)、香港四點三、韓國二點四、新加坡四點九,看起來台灣物價上漲率在這段期間其實還是低於其他三小龍的,只是八月份較為嚴重。如果將兩者加總,台灣的百分之六點零其實低於香港的七點六、新加坡的七點零,只稍高於韓國的五點八。也就是說,如果台灣人覺得「痛苦」,其他三小龍不應該會感到「幸福」才對!

 然而,比較讓台灣人感到真正「痛苦」的,其實是在於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值:台灣百分之一點七、香港二點六、韓國三點五、新加坡二點七,台灣的確是四小龍之末;如果一個經濟社會隨時都會有不少新企業設立的話,這顯示絕大部分的企業面臨的景氣都會有下滑的現象,當然會有失業增加、甚至薪資下降的現象,這才是令人感到痛苦的原因。

 如果以人均所得來看,台灣其實長期以來並不是四小龍之首,因為香港和新加坡兩個城市在二次戰後的人均所得就已經是台灣的兩倍左右,所以台灣的所得水準從戰後就是四小龍中的老三,現在還是老三。韓國表面上超越了台灣,但若考慮物價因素,真實的人均所得還在台灣之下,而所得分配的不平均可能還比台灣嚴重。但是,台灣在八零年代的經濟成長、物價控制及失業率的綜合表現的確經常居於「四小龍之首」,從這個觀點來看是可以說台灣的經濟表現已經淪為「四小龍之末」了。

 那麼,台灣的經濟表現如何從龍首變成龍尾的呢?詳細的原因當然很多,但根本原因就是一句話台灣官僚體系逐漸平庸化,無法負荷現代複雜的經濟運作體系之需!在經濟運作簡單的時代,官僚體系即使不太認真,但只要決策方向正確,大體上就會有顯著的成果。但在今天全球化浪潮衝擊,國際競爭複雜之下,如果無法深入研究,在正確的策略下不斷進行措施微調,就無法符合企業和人民的需要,傑出的企業和個人都會用腳投票,迅速離開為別人做嫁衣裳、賺取高薪!

 我們官僚體系的不少機制設計都造成了上述現象。民眾對政府的要求越來越多,政府工作負荷越來越大,演變成目前官僚體系慢慢變成只在進行「發包作業」將預算進行分配,給不同的民間企業或半官方單位去執行預算!官員們在辦公室裡規劃,卻越來越不知道社會的真正情況,乃至於花費預算愈來愈多,成果相對卻越來越有限。

 政府越來越仰賴半官方的「智庫」,而智庫已經被壓榨地毫無自由運作的空間,能提供的「智慧」經常是十萬火急之下的急就章,新瓶裝舊酒而了無新意!最近一個新的政府智庫突然發現美國和英國實施三十年的「企業特區」概念,用來活化沒落商業區域的有效政策,竟然在台灣三十年來沒有任何人發現(包括原來存在的所有智庫),提出來給政府參考使用。該概念在媒體發表之後,政府主管機關驚為天人,頗有相見恨晚之感。如此這般的政府和智庫,能夠寄予厚望嗎?

 新加坡政府也設立智庫進行研究,但只要求進行資料的蒐集和分析,並不要求智庫擬出「政策建議」。他們認為全新加坡最好的頭腦就在政府,智庫擬出來的建議不會比他們自己規劃的要好。比較台灣和新加坡兩國的政策形成方式,你認為台灣可能超越新加坡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