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4日 星期日

網路可以帶來更多民主 (蘋果日報 2007.3.5)

網路可以帶來更多民主




自九○年代以來最劇烈的發展之一,是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由於網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大量降低,其影響之巨大難以想像。一般見到的變動,包括現在已經少有人以紙張寫信;大量資訊皆可透過網路搜尋;即時通訊、Skype等免費網路溝通威脅傳統電話;網路金融紓緩了銀行的壅塞;網路購物讓我們進行各種商品的購買、競標,人人可以網上開店當起老闆。網路之用大矣哉!


群體結合更容易
網路的便利性深入生活,現代社會已經不能沒有網路。依照世界銀行的統計,2004年全球每千人中有139人在使用網路;其中高所得國家的普及率高達545人,中所得國家只有90人,低所得國家更只有24人。網路最發達的還是西北歐國家:瑞典756人、丹麥696人、奧地利646人、芬蘭629人、英國628人,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都有網路了!而紐西蘭788人、韓國657人、美國630人、台灣592人的普及率也都不可小覷。但第四世界還被隔離在網路之外:每千人中僅1人有網路者包括:塔吉克、伊拉克、阿富汗、民主剛果,2人者為:獅子山、尼日、孟加拉、中非、衣索比亞。第四世界如何在全球化的世界中競爭,或者「生存」,令人擔憂。
由於網路降低了溝通成本,或所謂的「交易成本」,使得過去難以結合的群體越來越容易結合,傳統上佔有優勢的政治勢力(如政黨、家族、財團)將面臨各種利益團體的競爭,促使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和穩定,非民主國家更難以維繫。中國法輪功學員在中南海的示威,據說是透過網路迅速集結,令中共高層大感意外,乃決議鎮壓。據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相關會議的示威者通常也是以網路集合。前陣子流行的「快閃」行動,也是透過網路串連一些不認識,但有共同社會意見的人來進行的。近日北市議員選舉時,候選人發出的手機簡訊滿天飛!


新型網路犯罪增
網路對民主更勁爆的影響可能即將發生。愛沙尼亞在二月底剛完成包括網路投票的國會選舉,瑞士的地方選舉也已經採用網路投票。若未來台灣也採用,則過去不太投票的科學園區新貴們,將大幅提高政治影響力。2004總統大選時,台灣一群藝術家曾研議成立「文化黨」;發起過「九份藝術村」的畫家許忠英提議,透過手提電腦、網路和列印機,在交通要口招收「黨員」,快速集結相當數量黨員後,即要求候選人提出「文化教育政見」,以決定該黨支持之候選人,並監督當選人的文化教育施政(參見許忠英部落格)。
雖然該行動並未落實,但將來採取類似模式的政治和社會行動將會快速形成。未來網路將成為重要的政治參與工具,利益團體會有較過去更好的平台來爭取同志,對執政者施壓。掌權者也必須重視各方意見,偏執的執政狀況也難以持續。
我們樂見這種網路的發展,但新型的網路犯罪也會構成挑戰,美國電影《Man of the Year》更預示了網路左右政治的風險,執政者應妥善因應、迎接網路民主!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2 則留言:

  1. 網路使用的普及,為資本民主國家帶來更大更多的利益,不單單只是在經濟上有點幫助,對於民主的影響更是深遠,人們透過網路迅速的聯絡並結合志同道合的人士,在未來將形成一股強大的影響力,有助人民參予並影響政府在政治、社會與教育等決策,為人民帶來更多的民主;但畢竟有好就有壞,網路的普及也增加了更多犯罪,新型的網路犯罪手法,對國家、社會的影響也更甚以前,因此對於網路的普及,是好還是壞,令人值得深思。

    回覆刪除
  2. 上網推薦您的文章
    加入蘋果會員
    感謝您聯播-不放棄就有希望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