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出口要怎麼收穫 先那麼栽 (台灣時報 專論 2012.12.13)

出口要怎麼收穫 先那麼栽     杜震華

 胡適先生有句名言:「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很簡單的道理,但要做得到卻不容易。我國近來出口成長未如人意,除了國際因素可充代罪羔羊以外,自己不努力也是重要因素。要突破必須先瞭解真正原因,對症下藥才行。

 我國貨品出口值,在戰後以來都超越韓國,到一九九四年才被韓國以九六億美元超過台灣的九四三億美元。主因是台商對大陸的投資在一九九二年後大量增加,分擔了台灣出口所致。此後,兩國出口貿易差距越來越大,特別是在二○○○年後的出口成長率,除了二年台灣在前一年巨降後反彈以外,每一年的表現都落於韓國之後。除了台商繼續大量投資對岸、韓國大企業肯大量投入研發來提升產品品質、韓國央行不惜以通膨為代價大力貶值韓寰以外,也和韓國近十年來全力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降低出口障礙有關。近日媒體報導,韓國今年貿易總額(出口加進口)將超過一兆美元,取代義大利成為全球第八大貿易國,台灣的感受應頗為複雜。

 韓國貿易出口以三星、樂金、現代等大企業為主,其蒐集國際市場資訊的能力遠遠超過中小企業。因此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若要與韓國在國際間拼博,政府就應該投注更多資訊蒐集的努力,才可能維持相對競爭優勢。但是,我們看到的卻剛好相反。也就是說,韓國政府對境外商情蒐集的努力其實遠超過台灣,令人頗感疑惑。

 就以兩國同樣是政府支持的貿易推廣機構-我國外貿協會(TAITRA)及韓國貿易振興會(KOTRA)而言,外貿協會對外駐點為五十七個(四十七個外加十個對大陸駐點),但韓國貿易振興會卻高達一一五個(九十九個外加十六個對大陸駐點)。也就是說,假設每一駐點的投資一樣,韓國政府願意投注兩倍於台灣的資源來協助企業發展對外貿易。若其他條件相同,除非台灣的外派人員工作效率兩倍於韓國,否則台灣的出口貿易績效不可能超越韓國。

 別的地區不談,就以鄰近的亞太地區來說,韓國KOTRA擁有駐點的越南河內、緬甸仰光、寮國萬象、高棉金邊、菲律賓馬尼拉、印度新德里、印尼泗水、紐西蘭奧克蘭、澳洲莫爾本、斯里蘭卡可倫坡、巴基斯坦喀拉蚩,我國貿協都沒有據點。在快速成長的非洲,KOTRA對迦納、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蘇丹、喀麥隆等五國首都都設立據點,而我國卻也全無蹤跡。然而,這些地區卻都是近年經濟成長快速的地方,吸引了全球的眼光。我國輕易可以省下其他費用來支援這些新興地區的資訊蒐集,但政府卻似乎「無感」,放任廣大利基市場毫不設防!行政院「提升經濟動能方案」中,好不容易有了擴張外貿據點的規劃,但零星幾個完全不見其企圖心,難以令人「有感」。

 二○○○年時,我國和塞內加爾仍有邦交。筆者因公務出訪,在其高級超市內完全看不到台灣商品,卻充斥著大量對岸和韓國的貨品,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我國政府和企業對貿易的努力還像數十年前嗎?出口,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吧!

(作者為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