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尋找大三通下的網路購物市場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9.9.21)


尋找大三通下的網路購物市場


兩岸大三通之下,由於海、空運快速運送的便利性大增,台灣可以發展的一個廣大新興市場,是透過網路下單來掌握大陸龐大的購物市場。




據統計,全球網路人口在今年年中達16.7億人,佔全球67.7億人的24.7%。這些使用網路的人口已成為網路購物的基礎,而其中大約7億的網路人口(佔42.2%)居住於亞洲,使得亞洲成為全球最有潛力的網路市場。
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最近的研究顯示,全球線上購物市場規模已經由2006年的6407億美元快速擴張到2008年的7820億美元;2009和2010年估計為8303億及9514億美元,成長率分別為6.2%和14.6%。台灣今年的市場規模估計為3100億元台幣,和去年一樣成長了3成;中國大陸去年的網購規模為1200億人民幣,今年上半年的市場規模達到103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成長94.8%!




台灣網路購物最夯的產品依序為旅遊產品、服飾精品、資訊電子3C商品、美容保養品、票務、書籍雜誌等。中國大陸交易額最高的依序為家居用品、服飾、手機、化妝品、運動用品、珠寶首飾、書籍音像、筆記型電腦、小家電、相機及錄影機。台灣目前網購佔零售業的比率只有3.6%,比起美國的9.4%、歐洲的7.3%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中國大陸約1%的成長空間更大。
網友透過網路購物的誘因不少,主要在於價格便宜、多樣化、方便搜尋、宅配到府。當然也有其缺陷,包括無法於購買前檢驗商品、售後服務較差、交易不夠安全、個人隱私不夠安全、網路商店信用度不明、商品資訊不足、送貨速度較慢等。能掌握優點、避免缺失的網路商店,自然可以快速成長、創造利潤。
兩岸業者都看到了這個商機,網勁科技(oBuy)在06年和大陸新浪網、阿里巴巴的淘寶網(佔大陸8成市場)合作開設了「商城台灣網」,為台灣業者架構了大陸市場的開店平台。3C販賣廠商百腦匯也在上月推出「百腦匯線上」,進軍大陸3C網購市場;外貿協會最近也和eBay合作,在其大陸的易趣網上開設「台灣館」,讓外協台灣經貿網的中小企業會員都可以在此販售產品。相反地,網勁科技九月份也引進了大陸淘寶網,進軍台灣的網購市場;兩岸網路購物市場已經連成一片,八仙過海,全憑自家本事爭取商機!



把握運輸樞紐優勢


只是,如果兩岸間沒有海、空運直航的話,運送貨物的時間和成本都會大幅提高,不利於網路購物的發展。如今在大陸已有27個直航航點,加上各種運輸配套,可以讓兩岸遞送的時間和成本大幅縮小,自然會讓跨足兩岸的快遞或宅配業者提供更快速低廉的服務,讓台灣業者可以進一步掌握這個急速成長的市場。
這種網購市場的興起,也會讓物流業水漲船高。台灣位於東亞物流的樞紐地位,可以因整體東亞網購市場的發展而獲得機會,業者和官方都應全力以赴,克服種種困難,掌握兩岸和東亞的市場,讓兩岸大三通的正面效益充分發揮!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正面衝撞無法讓民進黨成長茁壯 (台灣時報 社論 2009.9.21)

正面衝撞無法讓民進黨成長茁壯

│選舉的票源是多元化,可是民進黨只專攻反中國意識,當國民黨與中國結盟,以經濟攻破意識形態時,民進黨必定潰敗。

 高雄市政府決定在「高雄電影節」中播放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熱比婭的紀錄片│「愛的十個條件」,引發中國撤銷陸客旅遊團遊訪高雄的爭議,暫時以提前三周播出,另以配套搶救高雄觀光事業,來圖謀落幕。這樣的處理是否能夠圓滿,仍然有待觀察;然而,我們認為民進黨人對於理想的堅持與現實問題的處理,應該有更周全的因應技巧,否則不僅傷害黨的成長,而且也對重新執政造成障礙,應進一步深思慎行!

 經過在野勢力多年的艱苦奮鬥,台灣已經是個多元民主的社會,雖然各種觀點並存,但對於言論和新聞自由的「普世價值」,基本上已經學會彼此容忍、相互尊重的基本態度,並服膺依法行政的原則。但是,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迄今為止仍然無法尊重多元民主的價值,也無法容忍政治上的異議份子。不管是藏獨、疆獨、台獨、維權,都被視為分裂國家、分化社會的「反革命份子」,必須不惜代價地高度壓制、清除,以維護國家團結、主權完整。這種基本事實,我們經常無法理解,或是有所理解但還是輕忽其高度重視之程度。

 民進黨一九八六年在台灣民主化的環境下成為正式政黨,並得以正常發展,順利獲得八年的執政權力。其原因一方面在於它過去相對於國民黨,擁有更高的理想性和清廉度,但更重要的因素,在於當年台灣的經濟快速成長、環境相對優越,人民認為有條件追求政治理想和清廉度的提升,才一而再地將政權交付給民進黨。然而,目前台灣經濟可說是今非昔比,縱使還有不少堅持理念的民進黨支持者,不惜以任何代價來追求政治理念,但諸多的中間選民已經成為左右選舉勝負的關鍵力量,無法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持,就意味著無法獲得執政的機會。如果民進黨人還想在台灣左右政局、施展抱負,如何透過各種施政或政治活動來吸引各種族群,極大化其選票來源,才是其能否重新執政的「基本盤」,不再是在各種活動中狂熱吶喊的深綠選民!

 在這種大環境下,各種施政針對其政治和經濟的效果就需要更細膩的評估和操作技巧,不見得必須要放棄原有的政治理念,但是分寸之拿捏、時機之掌握、長短期效益之評估,都需要更全盤和更精準的掌握才行。達賴喇嘛來訪,雖然在掀起驚濤駭浪之下,透過事後的諸多調整和妥協,使得各種負面效果降到了最低,正面效益達到了最大。但是緊接在其後,又將播放疆獨代表性人物的紀錄片,明顯地就會讓人解讀為刻意和北京唱反調,不管市政府如何將其說明為「尊重藝術、創作及言論自由」,後續可能付出的經濟代價可能是高雄市民不願承受的。

 如果高雄市政府能避開目前各方矚目的敏感時段,於事後適當時機舉辦一次「政治人物記錄片展覽」,並將該片歸類於「革命故事類」或「異議人士類」,同時加入部分共黨領袖(如毛澤東主席、切‧格瓦拉等人)的紀錄片,那麼「熱」片的獨特性和時效性就被弱化,北京就難以針對該片反對,而民進黨追求言論完全自由的理念也可以獲得實現而不需要付出地方經濟發展的代價。

 目前的全球化已經讓台灣經濟和對岸、世界都緊密聯繫,如果因為政治觀點的歧異,就算政治理念崇高,但堅持己見的結果勢必要付出經濟代價時,如何在代價最小的情況下追求政治理念的實現,應該是所有政治人物必須修習的課題-民進黨人也沒有例外。無法參透這種邏輯的政治人物,即使在小型戰役獲得成績,卻極可能輸掉整個戰爭,並且拖垮整個政黨的未來。過去國民黨在縣市長和鄉鎮市長的選舉經常無往不利,但卻連續失去兩次政權。今天,民進黨的政治人物如果沈溺於個人短期利益,卻讓整個政黨付出代價,終究會承擔長期成本。

 有智慧的民進黨人,該懂得如何趨吉避凶、迂迴前進,達成政治目標卻不必承擔過大的經濟代價;暴虎馮河式地對抗獨斷政權,只會流於唐吉軻德式的結果,對於擴大政治版圖、實現政治理念沒有幫助,決策者務必慎思!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為什麼兩岸貿易需要「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第二部份 (第十三屆兩岸經貿及合作論壇 中國廈門 2009.9.8)



暫且不論「動態效果」,僅僅以「貿易創造」效果而言,貿易協定的成效就相當顯著。表2以新加坡和韓國兩個台灣的競爭對手為例,觀察其分別簽署了兩個重要的自由貿易協定之前和之後,出口的成長率,並以台灣的相對映數據,來觀察這種出口成長的效果。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兩個國家在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當年和之後,其對於簽署伙伴的出口都大幅提高,並且遠遠超過台灣的出口成長率,即使簽署之前的表現可能不及台灣。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對新加坡的出口,從2005年還落後於台灣的情況下,在短短的兩年之後,一舉超越了台灣對新加坡的出口,而且成長率都超越台灣十個百分點以上。部分質疑者常常認為,以電子通訊產品出口為主的經濟體,因為此類產業的關稅率較低,且國際間存在著通訊產品免關稅的協定,因此由自由貿易獲得的效果有限。由韓國和新加坡貿易大增的案例看來,這種觀點是令人質疑的。


 


 


2 新加坡和韓國簽署部分貿易協定前後之出口成長比較  (百萬美元,%




















































































貿易出口方向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新加坡→美國



 



19,094


 



20,558


(7.7)



23,293


(13.3)



23,870


(2.5)



27,635


(15.8)



(台灣→美國)



 



27,365



26,554


(-3.0)



28,751


(8.3)



29,114


(1.3)



32,361


(11.1)



新加坡→澳大利亞



3,160



3,371


(6.7)



4,679


(14.2)



6,610


(41.3)



8,432


(27.6)



 



(台灣→澳大利亞)



1,375



1,601


(16.4)



1,900


(18.7)



2,269


(19.4)



2,393


(5.5)



 



韓國→智利



 



454



517


(17.1)



708


(35.0)



1,151


(41.2)



1,566


(30.0)



(台灣→智利)



 



171



182


(6.4)



205


(12.6)



234


(14.1)



273


(16.7)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韓國→新加坡



 



4,636


 



5,654


(22.0)



7,407


(31.0)



9,489


(28.1)



11,949


(25.9)



台灣→新加坡



 



5,274


 



6,747


(27.9)



8,042


(19.2)



9,279


(15.4)



10,501


(13.2)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和計算自1.United Nations, UN Comtrade, http://comtrade.un.org/ 2.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http://cus93.trade.gov.tw/bftweb/fsci/


 


一、兩岸簽署貿易協定之前景


 


兩岸間簽署某種自由貿易協定是馬英九總統在大選中的政見,他提出的名稱是「兩岸綜合經濟合作協議」(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 CECA)。然而,在台灣內部激烈的民主競爭之中,這項構想受到在野黨的扭曲,被認為是馬總統要進行「終極統一」的前奏曲。可是依照上述歐盟經驗,這種推論並不正確;況且從20世紀迄今,還沒有任何區域經濟整合或自由貿易協定造成國家合併的先例。要進行政治統一,在民主的社會沒有透過「公民投票」是不可能達成的,在野黨可說是「過慮」了。


 


然而,馬政府規劃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的構想,卻因為「東協和中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即將在2010年元旦完成降稅程序,而必須加快進程,不允許依循一般自由貿易協定的諮商方式,花費一到兩年的時間進行談判,否則石化、紡織、機械和汽車零組件等產業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將面臨5%-16%的高關稅,無法和東協國家面臨的5%以內的免關稅或低關稅相互競爭。這種呼籲是在今年春天,因為台灣石化業者刊登大幅媒體廣告,才受到有關人士的注意。這促成了CECA轉成了ECFA的戲劇性變化,因為按照世貿組織第24條的規範,可以有一種「過渡性的協定」,只要在不超過十年的時間完成一個完整的貿易協定即可。而在這個「過渡性的協定」之中,簽署國之間就可以先進行「局部性的自由貿易」,這就是「早期收穫計畫」(Early Harvest Plan)。當年中國和東協簽署貿易協定時,也遵循了這種模式;這個模式當然也可以被兩岸協議仿效,這就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來源。


 


然而,台灣政府對於ECFA的規劃,的確存在著幾項問題:一、沒有提出適當的「配套措施」,讓弱勢產業得以強化競爭力,或進行轉業、退出市場;二、面臨農業無力競爭,卻只承諾將其列入排除自由化之名單,不願意進行開放,同時投資農業來強化其競爭力;三、由於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通常必須將九成以上的貿易產品項目列入,將農業排除於自由化名單以外,將大幅排擠非農產業得以排除於自由化名單的空間,因此台灣政府的「鎖農」政策除了將使台灣物價偏高以外,將不利於非農產業的調整。四、迄今台灣沒有獲得北京的任何承諾,會讓台灣在未來尋求和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議時,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如此一來,和北京簽署貿易協議的後果,極可能是被中國「套牢」,對中國經濟依賴更深。第一和第四點是特別受到在野黨質疑的。


 


然而,這些問題都不會影響到「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未來在台灣的通過,因為執政黨掌握了國會大約四分之三的席位,在野黨根本無力對抗。然而,在野黨仍然可以透過誇大或扭曲這個貿易協議的負面效果,試圖說服選民來反對這個實際上對台灣貿易發展極為重要的協議。如果執政黨宣傳不力,或說明無效,仍然可能在未來的各種選舉之中付出相當的代價;或者在野黨還是可以發動群眾,包圍、抗爭任何在台灣舉行的「兩岸會談」,讓社會付出巨大的代價。目前,在野黨正在發動「公民投票」,希望藉由選民同意未來的ECFA必須交由公民投票通過,才得以生效執行;但這項「公投」成功的機會極小,因為根據台灣法律,要通過這項公民投票的門檻是總投票人數的一半出席支持才能通過,這個門檻極高,幾乎沒有專家認為可能通過。專家認為,它只是在野黨為了維繫年底縣市長選舉的士氣,所做出來的變相動員。


 


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效益


 


從明年(2010)開始,東協與中國的「自由貿易協定」就完成調降關稅,雙方互免絕大部分商品的關稅。但台灣的產品進入中國大陸,仍然必須繳納5%15%的關稅,將立刻遭受上述負面的「貿易轉向效果」,依照中華經濟研究院最近的研究,這將使台灣的GDP下降0.176%;而如果中國、日本和韓國形成自由貿易區,對台灣GDP的負面影響將提高到-0.836%。整體影響的百分比雖然看起來不大,卻部分面對較高關稅率的出口產業(如紡織、石化、機械、汽車零組件),卻會產生較大的衝擊。  該報告另外進行模擬,其結果顯示兩岸貿易自由化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會具有正面的效果。以GTAP模型來進行模擬,如果台灣暫時不解除目前對大陸農工產品的進口限制,而僅調降現已開放的農工產品之進口關稅至0%的話,經濟成長率將提高1.65%;如果維持農產品不進一步開放而目前開放進口的農產品也不降稅,僅完全解除工業產品的進口限制且關稅降至0%,則經濟成長率將可提高1.72%。至於ECFA對台灣的就業影響的短期模擬結果則顯示,台灣目前約1,010萬的總就業人數可望增加25.7~26.3萬人,將可以有效降低總失業率達到2.6%。  然而,本文要提出的是,這些評估其實低估了ECFA對台灣的效益。其一,服務業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一般無法由GTAP模型掌握其效果,因為它只考量了商品貿易上「免除關稅」的效果。其二,由於「投資效果」難以被這種模型適當掌握,因此簽署ECFA之後所帶來的投資增加,衍生的效果難以評量。事實上,新加坡和韓國簽署貿易協定之後,雙方的雙向投資增加了幾倍,這完全無法由此類模型掌握。更何況,這種模型屬於「靜態效果」的評估,由規模經濟、競爭增加、前後關連效果等帶來的「動態效果」難以評估。因此,這份報告的評估結果僅供參考,但已經足夠說服我們儘速簽署ECFA,以免遭到經濟邊緣化的後果。


 


三、中國大陸為何需要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除了台灣需要「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來突破經濟困境以外,中國大陸也需要這個協議。雖然這個協議對中國的經濟效益不會太大,但是在政治意涵上卻意義重大。它當然會讓台灣經濟和中國大陸經濟更緊密地結合,對北京所爭取的「統一大業」產生有利的政經影響;因此,一個追求政治統一大業的政府當然不會,也不應該放棄這樣的「歷史機遇」。


然而,必須認清的是,在現代史甚至是近代史上,還沒有因為「經濟統一」而造成政治統一的案例。國際間最著名的「歐洲聯盟」,由1952年的「煤鋼共同體」開始統合迄今57年,還是無法獲得政治上的統一;就連一套鬆散的「歐洲憲法」也無法獲得盟員的共識,更何況是政治上緊密的結合。因此,兩岸的政治統一岸的政治統一的確會因為「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簽署而獲得動力,但如果沒有其他更有力(或有利)的發展,務實的台灣人民恐怕還不敢冒險在短期內立即和北京進行某種政治統合。


 


可是,即便在純粹的經濟發展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還是對中國大陸有利。因為,透過兩岸經濟的密切交往,不管是在製造業的生產技術或服務業的管理訣竅上,兩岸間更多的經濟整合絕對可以讓中國大陸持續地獲得台灣的技術移轉,加速大陸本身產業水準的提升。透過更自然的「比較優勢」發揮,雙方在經濟上都能互惠得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台灣服務業對於大陸可能帶來的貢獻,許多內地人士認為只需要台灣的製造生產技術,所以服務業或金融業對台灣不必大幅度開放;這種想法和台灣七○到八○年代中期的想法一樣。但是到八○年代中期,台灣對外正式開放服務業投資之後,才發現過去的看法其實是錯誤的,開放過晚使得台灣服務業的水準偏低,特別是在旅館、餐飲和金融業。這樣的經濟交流,將會導致人民之間產生更多的交往、友誼,以及婚姻。這些發展直接或間接都會鋪陳政治統一的「利基」條件,讓北京有更好的環境來說服台灣接受統一。


   


四、結論與建議


 


基於以上的分析,本文有如下的建議:


(1)    為了獲得雙方經濟長期發展的有利條件,不管是台灣或大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必須排除萬難、盡快簽署。


(2)    為了台灣本身的長期利益,特別是物價的穩定和低廉,農業不適合長期排除在兩岸的自由貿易以外。


(3)    為了雙方自身的長遠利益,服務業的開放必須盡可能擴大;才能讓經濟整合對資源使用的效率盡快、盡大地產生。



(4)    雙方在「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下,都可能有受衝擊的產業和勞工,雙方政府都必須加以關照或補貼協助,來減輕受害者的損失,避免經濟整合帶來的負面效果。


(5)    兩岸經濟實力相差極大,雙方分別面對的內部環境亦大不相同;為了中國大陸所追求的兩岸目標,北京不宜在談判上對台灣斤斤計較,傷害或延緩了自由貿易的進程。<span style="FONT-


為什麼兩岸貿易需要「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第十三屆兩岸經貿與合作論壇 中國廈門2009.9.8)



為什麼兩岸貿易需要「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杜震華[1]


 


一、前言


 


兩岸在歷經了六十年的政治和軍事對立之後,由於情勢的轉變和雙方領導的共同努力,柳暗花明地出現了和解的曙光,進入了「和平發展」的全新階段。在海基和海協兩會代表雙方簽署了九項協議、一項共識之後,又即將進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諮商談判階段,建立更全面的自由貿易架構。


 


這個自由貿易架構的理論基礎和實務上的重要性,對許多人而言其實還不是那麼清楚。在海峽東岸的不少人士,思考的只是希望藉由它來讓自己生產的產品可以免關稅出口到海峽西岸,強化其商業競爭力;而海峽西岸的更多人士,想到的可能只是要藉由這種「經濟整合」架構,來融合台灣經濟、鋪陳「政治統一」的基礎。雖然經濟整合可以為政治統合加分,但歐盟核心六國和其後加入英國的經驗,顯示了政治統合的前景有可能比想像中來得複雜。但本文的目的不在預測兩岸經貿整合對政治所產生的複雜後果,以及其速度的快慢,而在於說明它如何能夠藉由貿易的促進,來提昇雙方人民的經濟福利。它又可能產生何種問題,需要如何加以消弭。


 


因此,抓住歷史機遇,儘速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確可以為海峽兩岸人民帶來幸福。但如果陷入某些意識型態,無法清楚認知為何要以這項協議來創造自由貿易的環境,而使得諮商談判陷入困境的話,就可能糟蹋了上天的恩賜,並且將會被歷史嚴厲地批判。所有關心,特別是參與此事的人士,都應該要以完成歷史使命的心態,臨淵履薄地完成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的神聖使命!


 


二、自由貿易之需要


 


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充滿貿易的世界。我們習慣了各式各樣的貿易,享受到各種貿易為我們帶來的生活便利。然而,貿易,特別是國際貿易,到底為我們增加了多少福利,卻是多數人難以理解的。美國一位經濟學家Richard Huber1971年發表了一份研究,刊登在芝加哥大學出版,最著名的專業期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上。他研究日本在1858年被美國強迫開放門戶,加入世界貿易之前和之後,物價和福利的差異。研究發現日本專業生產的絲,價格上升了26%;茶葉價格上升了50%,這給日本生產者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另外,日本有進口的產品平均真實價格則下降了39%,這也為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利得。在不算太長的12年間,日本的貿易量成長了70倍!Huber教授精確地估計,在考量了貿易條件(terms of trade)改善,和採用來自海外的優異生產技術之下,日本的真實國民生產約略上升了65%。反向推論,日本在19世紀中葉,如果沒有加入國際貿易的話,平均生活水準將下降四成(100/165 = 60%)。這就是為何經濟學家幾乎都主張「自由貿易」的原因,因為沒有自由貿易的話,每個人的生活水準都將大幅地下降!


 


但是,Huber教授沒有提到,但卻是不少懷疑論者提出的,是日本國內原來生產進口品的廠商,有不少會因為進口品讓國內價格下降39%之後,無法生存的事實。一般經濟理論告訴我們,當進口利益超過了部分業者的損失時,只要給予損失者適當的彌補,進口的政策就可以實施,因為整個經濟體是獲利的。


 


因此,一個有遠見而且稱職的政府,應該盡可能採行「自由貿易」政策,將「餅」做到最大,也就是讓經濟效率達到最高;但如果在這個政策下有業者受損,則應該提出適當的補救或輔導措施,包括拉長調整的時間、輔導業者有能力競爭、提供轉業輔導等等,讓受益的整體社會對受害的少數業者加以補償,讓「社會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雖然貿易對於經濟福利的效果十分顯著,但各國政府卻經常無法支持自由貿易;反而要利用各種「貿易障礙」來限制貿易,希望藉由各種「貿易政策」帶動目標或關鍵產業更快速地發展。各種貿易障礙之中,最普遍的就是「關稅」。雖然在「世界貿易組織」(WTO, 前稱「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透過八個回合的關稅減讓談判之後,全球的關稅率已經大幅下降,但是在農產品的貿易上,各國的關稅率仍然偏高。


 


這種偏高的關稅率,其實對各國的發展是不利的。以下簡單整理先進經濟體的「農產品加權平均關稅率」和該經濟體和美國之間的「相對物價比」於表一 之中。


 


1  各經濟體農產加權平均關稅率和相對物價 2007/08 %, 美國 = 1.00



國家        平均農產關稅率  相對物價        國家        平均農產關稅率  相對物價



澳門                 0.0                    1.22                  義大利             1.8                    1.32


香港                 0.0                    0.73                  德國                 1.8                    1.33


新加坡             0.0                    0.64                  荷蘭                 1.8                    1.36


澳洲                 0.3                    1.34                  法國                 1.8                    1.42


紐西蘭             0.4                    1.16                  盧森堡             1.8                    1.46


以色列             1.3                    0.94                  阿聯公國         2.9                    1.46


美國                        1.3%               1.00                 加拿大             3.2                    1.20


希臘                 1.8                    1.09                  日本                 3.8                    1.11


西班牙             1.8                    1.22                  冰島                 5.4                    1.56


英國                 1.8                    1.25                  瑞士                 9.6                    1.59



比利時             1.8                    1.27                  挪威                 10.2                  1.88



智利                 2.2                    0.74                  匈牙利             6.7                    0.64


台灣                        2.4                   0.54                 波蘭                 6.7                    0.85


土耳其             3.8                    1.14                  羅馬尼亞         7.2                    0.79


卡達                 3.8                    1.37                  俄羅斯             9.1                    0.79



保加利亞         4.8                    0.53                  韓國 [2]               11.5                  0.79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1. World Bank, 2009,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9; 2. CIA, World Factbook 2009,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index.html


 


    表一的上半部分是美國和先進經濟體的比較,下半部是台灣和類似發展程度經濟體之比較。其實,會影響物價的因素很多,包括國內的貨幣政策、產業結構、競爭政策、工會組織、匯率變化、非關稅貿易障礙等等;但是可以看出,凡是「平均農產關稅率」高於美國的經濟體,其物價幾乎都高於美國(相對物價比高於1.00)。例外的經濟體很少,在此只有澳門、紐西蘭和澳洲;其他都符合這種觀察。澳門物價高和開放賭場、經濟過熱有關;紐、澳兩國匯率近年不穩定,物價和匯率變動極度相關。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所得低於美國的經濟體,其物價都高於美國(特別是統一了關稅率的歐盟各國),這和其農產品關稅較高,使得食品價格和工資偏高應該有關。


 


    更明顯的是小型經濟體。其實小型經濟體在關稅政策上的「最佳解」是零關稅,東亞的香港和新加坡都採行這種典型的經濟理論,使得物價較美國低了許多。但中北歐的幾個小國(冰島、瑞士、挪威)卻違背理論,以相對高的農產關稅率保護農業,使得物價顯著偏高。這使得它們經過購買力平減的每人平均生產,其實都落於美國之下。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和台灣發展類似的經濟體。台灣物價只稍微超過美國的一半,但許多發展程度類似,但農產關稅率超過台灣的經濟體,其物價卻都高於台灣,即使平均每人生產毛額還低於台灣。許多人認為韓國的發展超過了台灣,但其實在過渡保護農業,使農產關稅率(11.5%)遠超過台灣(2.4%)之下,其物價還高於台灣達四成以上(0.79/0.54 = 1.46)。因此,即使韓國的名目每人生產微幅超過台灣,但購買力平減的每人生產卻遠低於台灣;較高程度的農業保護政策和這種情況不能說沒有關係。


 


以上的範例,說明了一個國家或經濟體,發展「自由貿易」或撤除貿易保護的根本原因,是要創造一個有競爭力的社會,維持一個低廉物價的社會,不僅讓人民安居樂業,外資被吸引進入投資,也保障了經濟弱勢者能夠在低物價的環境中生存。「自由貿易」不應該是在諮商談判中受到談判對手「壓迫」的結果,全面性的零關稅,也不是談判失敗的「經濟投降」!


 


但是,關稅門戶大開的結果,的確會讓部分產業受到短期衝擊。如何讓它們能夠在社會照顧之下順利調整,也是政府必須克服的困難。對一個無效率的政府而言,這的確會構成嚴厲的挑戰。因此,許多政府樂得將太多的產業排除在「自由貿易」之外,來省卻各種麻煩和成本,這是錯誤的政策,長期下來會讓產業更加弱勢,耗用更多的保護資源,但社會卻不自知。


 


美國為了保護勞力密集的初級產業,為它們設定了偏高的關稅率,例如在90年代,冷凍橙汁高達30%、橡膠鞋20%、磁磚19%、行李箱16.5%;和美國不到5%的製造業平均關稅率比較,這些關稅率顯得格格不入。兩位任職於國際經濟研究院的著名學者Gary HufbauerKimberly Elliott90年代中期發表了一份研究,估計為了保有這些勞力密集產業的工作機會,美國消費者付出了驚人的代價:為保留1,701製鞋勞工,消費者為每一位員工負擔了12.2萬美元的代價;為保留600冷凍橙汁的工作,消費者為每一位勞工負擔46萬美元的代價;保留225位行李箱勞工,社會為每一位勞工負擔高達1百萬美元的代價。以關稅作為保護產業的手段,社會付出的代價其實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


 


三、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之效益


 


經濟理論認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將會帶來兩類立即發生的效果:「貿易創造效果」和「貿易轉向效果」。「貿易創造」效果是在簽署國之間,有效率的廠商因為可以免關稅進入對方市場,可以佔有對方原來受到關稅保護,由自己廠商供應的市場,因此兩國的貿易量增加了。當然,新貿易的商品在進口國中也變便宜了。由有效率的出口廠商取代原來受關稅保護的無效率廠商,會使社會資源的使用更有效率,反映在雙方的經濟成長率會變快。


 


相反的,「貿易轉向效果」是指原來出口給簽署貿易協議國家的區域外國家的出口,因為區域內部貿易自由化(免關稅)而受到取代,出口機會喪失了。其經濟效果是資源的使用變得沒有效率,因為原來區域外的生產成本最低,才有可能出口到區域內部來;但是在區域內部貿易自由化之後,有效率的區域外廠商反而被區域內部無效率,但享有免關稅待遇的廠商給取代了。這對於區域內部的進口國而言,雖然進口商和消費者獲利,但社會付出的成本提高了,不利於資源使用,會使經濟成長變慢。


 


「貿易創造效果」和「貿易轉向效果」因為在自由貿易生效後立即產生,被稱為「靜態效果(static effects),也就是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就會產生的效果。但經濟學家通常更為重視所謂的「動態效果」(dynamic effects),也就是要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會顯現的效果。這包括因為自由貿易的市場擴大,優勢廠商將擴大生產和研發的投資、境外企業將大舉進入投資享受免除關稅的利益、生產擴大之後平均生產成本逐步下降的「規模經濟」、市場合併後競爭激烈帶來的效率提升、效率提升後產生的前後關連效果等等。經濟學家認為這些逐漸顯現的累積動態效果,將會是靜態效果的幾倍之多。


 


暫且不論「動態效果」,僅僅以「貿易創造」效果而言,貿易協定的成效就相當顯著。表2以新加坡和韓國兩個台灣的競爭對手為例,觀察其分別簽署了兩個重要的自由貿易協定之前和之後,出口的成長率,並以台灣的相對映數據,來觀察這種出口成長的效果。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兩個國家在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當年和之後,其對於簽署伙伴的出口都大幅提高,並且遠遠超過台灣的出口成長率,即使簽署之前的表現可能不及台灣。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對新加坡的出口,從2005年還落後於台灣的情況下,在短短的兩年之後,一舉超越了台灣對新加坡的出口,而且成長率都超越台灣十個百分點以上。部分質疑者常常認為,以電子通訊產品出口為主的經濟體,因為此類產業的關稅率較低,且國際間存在著通訊產品免關稅的協定,因此由自由貿易獲得的效果有限。由韓國和新加坡貿易大增的案例看來,這種觀點是令人質疑的。


 


 


2 新加坡和韓國簽署部分貿易協定前後之出口成長比較  (百萬美元,%









































貿易出口方向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新加坡→美國



 



19,094


 



20,558


(7.7)



23,293


(13.3)



23,870


(2.5)



27,635


(15.8)



(台灣→美國)



 



27,365



26,554


(-3.0)



28,751


(8.3)



29,114


(1.3)



32,361


(11.1)



新加坡→澳大利亞



3,160



3,371


(6.7)



4,679


(14.2)



6,610


(41.3)



8,432


(27.6)



 



(台灣→澳大利亞)



1,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