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3日 星期三

500%關稅 有必要嗎? (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2008.7.24)


500%關稅 有必要嗎




·                         2008-07-24 中國時報 【杜震華】



     台灣目前受害於嚴重的輸入型通貨膨脹,政府似乎無力有效舒緩這種壓力。身為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經濟理論告訴我們,台灣的物價受到關稅水準直接的影響,關稅會完全反映在國內物價水準上。因此,調降關稅在此刻不啻為一項重要選擇。


     台灣關稅率整體而言並不算高,但就個別品目來看,還有不少調降空間:如鹿茸的關稅高達五○○%,花生油亦高達三三八%,柚子一八四%、香蕉一○○%、芒果六%;香菇(三六九元/公斤)和魷魚(二一九元/公斤)也都高得離譜,而且都禁止從中國大陸進口。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這種極端稅率都不宜出現在號稱是「已開發國家」的台灣!


     其他諸如冷凍魚參魚要課徵五%,許多雜碎要課徵四五%,不少畜禽肉品課徵超過四%,蒜頭也要三八.二%。各種酒類多半課徵四%,連治療用的藥酒也要課稅二%。各類「入世」(世貿組織)承諾配額以外的小汽車,至今還課徵三%的高關稅,還不准從中國大陸進口。


     身為國際貨幣基金認定的廿九個高所得經濟體之一,但由於這些偏高關稅,我國二○○七年的關稅率達到六.三%,超過高所得國家的三.八%。這些過高的保護不僅推高了台灣的物價水準,讓台灣產業國際競爭力下降,也嚴重傷害消費者的權益,亟需進行調降。


     目前先進國家的關稅政策,早已由「關稅收入」轉為在「產業保護」和「消費者權益」之間求取平衡;除非絕對必要,都採取低度保護。低度保護的美國(總平均關稅率三.五%)擁有主要先進國家中最低的物價;關稅偏高的歐盟(總關稅率五.四%),其物價水準就超過美國;而農產品關稅水準偏高的日本(二四.三%),其物價之高更是聞名全球


     世界銀行認為需要超過「中度」的保護,就表示產業沒有競爭力,不值得保護。所謂「中度」的保護是指關稅率在一五至二%之間。另外,許多禁止由中國大陸進口的措施,一面違反世界貿易組織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另方面也人為製造了台灣的物價壓力。特別是在政府要推動「兩岸共同市場」,兩岸間「自由貿易」勢在必行;加上台灣想要和美國自由貿易,必須及早進行產業體質調整,撤除過多保護,否則根本無力進行自由貿易。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日前擴大展延八大宗物資機動調降關稅措施。這項措施會有一定之效果,但更有效和適時的措施則是全面檢討調降關稅,除了平抑物價,還可為兩岸和美台的自由貿易作準備。目前關稅收入一年仍有八百億元,約占政府稅收百分之六,要大幅降低關稅可能有所疑慮。


     因此,我們建議關稅超過三%的農產相關產品,立刻將關稅統一降到三%,其他關稅率超過二%的非農產品則先行降到二%,其他產品則逐項研究可調降之水準。若機動調整有其困難,呼籲剛成立的「賦稅改革委員會」在租稅改革聲中不可獨漏「關稅改革」,以免遺誤改革良機,陷國家經濟於不利。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召集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