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經濟成長率下修平議與對策 (經濟日報 社論 2012.5.2)





經濟成長率下修平議與對策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5.02 02:09 am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調降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85%下修為3.38%;消費物價年增率則由1.46%上修為1.94%。主要原因是油、電雙漲,提高了物價、影響了成長;加上國際景氣低迷,使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0.36%,比原預測值1.19%大幅下降。各方的質疑聲浪當然無法避免,這也是政府過去為選舉以政治干預經濟之下,必須要承擔的後果。


然而,看問題除了關起門來自我比較之外,也需要打開大門看看外面的世界,以免坐井觀天而失之偏頗。那麼,如果看看國際間對今年各國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就會對國內的經濟成長得到一個很不一樣的觀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發表的各國成長率預估中,包括台灣在內的34個先進經濟體平均只有1.4%,遠遜於台灣調降後的3.38%。換句話說,台灣的成長表現如果沒有意外,其實遠遠超過了先進經濟體的平均表現。


更進一步和其他三小龍比較,發現台灣的表現還是不俗:韓國3.5%、新加坡2.7%、香港2.6%。我國3.38%的成長率其實和韓國並列領先,超越了其他32個先進經濟體。也就是說,即使是下修後的經濟成長,台灣今年的表現在所有先進經濟體中和韓國同為翹楚。這樣優秀的成長表現,其實不應該加以苛責,因為在歐債問題和中國軟著陸下,全球所有國家都受到嚴重的衝擊,我國能有此表現已屬不易。


這種現象其實也發生在通貨膨脹率上:雖然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上修為1.94%,但這和所有先進經濟體的平均1.9%幾乎一模一樣,並沒有特別高;和其他亞洲三小龍比較:韓國3.4%、新加坡3.5%、香港3.8%1.94%的消費物價上漲率還是非常出色,沒有值得苛責之處。而如果比起開發中經濟體的消費物價上漲預估6.2%,大概可以說是表現傑出了。部分人士刻意誇大我國績效退步,再嚴苛地加以批判的作法,其心態是可議的。這其中可能摻雜了政治因素,也可能有商業行銷的考量,若民眾無力參透個中玄機而隨之搖旗吶喊,就進一步形塑了這個社會的膚淺罷了。


然而,這當然也不表示台灣的經濟表現名列前茅而無可挑剔。民眾抱怨物價上漲,自然有其足以怨懟挑剔之處。這些怨懟的來源,當然就是民生物價漲幅顯著,但卻只有薪水「抗漲」。在總統大選後,油電雙漲,而且幾乎完全反映選前因競選因素而凍漲的幅度,各種民生用品也趁這個機會調漲價格,對薪資「抗漲」的受薪階層來說,無異火上加油,加上證所稅風波,股市成交量萎縮、市值縮水,一連串的名為改革的政策,政府或領導人當然必須體恤受薪中產階層,並為這種現象感到羞愧不安,並無時無刻不亟思謀求改進。


政府已經採取很多促進經濟成長的手段,但迄今為止,尚未嘗試過一種矯正「薪水凍漲」的方法,就是「三方諮商」的調薪模式,它長期被新加坡等國使用。方法是每年由政府、資方和勞方代表共聚一堂,依照當年經濟成長和生產力狀況,協商出次年合理的調薪幅度,不具強制性地提供資方參考使用。以新加坡經驗,所有「有頭有臉」的企業都會依照這個幅度調薪。而既然是非強制性的,就不會發生過度調薪造成生產力和薪資支出脫離的現象。有了這個參考數據,就會讓難以偵測的「企業勾結凍漲薪資」的風險受到抑制。台灣多年來勞工占總生產的比例持續下降,部分原因可能是企業主聯合凍漲薪資的結果。這種機制對處於劣勢的勞工可以有所幫助;而在政治上,也可以表達政府對勞工權益的重視,政府何樂而不為呢?


2012/05/0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