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8日 星期六

以電腦化擺脫菜土菜金 (中國時報 時論廣場 2008.6.28)

以電腦化擺脫菜土菜金


·      2008-06-28 中國時報 【杜震華】


     颱風季節又到,農產品「菜土菜金」的現象又受到關切!台灣產品暴漲暴跌的現象十分嚴重;每隔幾個月,這種現象就輪番上演在不同的農產品身上。農民在高價之下卻仍然無法受惠,因為無法迅速「變出」供不應求的產品!而消費者或家庭主婦也是怨聲載道,供需兩方同受其害。但是迄今為止,農政單位卻一直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每次問題一到,頂多就只能祭出各種「補助辦法」,而如果不是天災無法補助,農民只有眼淚往肚子裡吞,年復一年地應驗農產價格的「蛛網理論」:漲價超種跌價減種再漲價再超種……


     然而,在一個網路發達的現代社會,除了對天災無能為力以外,讓這種現象一再發生,其實令人不解。因為,只要農戶都有電腦網路設備,每戶種植的情形登記彙整(也許由農會查核),當某種農品的種植數量超過「正常」水準時,農政單位只要發佈「警戒」,就可以讓許許多多不諳市場狀況的農民改種其他作物,大幅降低這種「輪迴」的痛苦。既然網路科技發達,充分利用之下,自然不必像過去一樣,「瞎子摸象」地進行一次又一次選擇農產品的「賭博」!


     當然,會有人質疑台灣農民是否有能力使用電腦網路。這當然是一種挑戰,但如果資訊產業發達的台灣,卻無能力讓農業資訊化,那就根本不用想兌現馬總統的「六三三」目標;因為在一個每人年均生產毛額三萬美元的社會中,其農民是不可能無法使用網路的!因此,讓「每個農戶都能上網」必須是農委會目前最重要的施政目標;達不到目標的話,台灣的農業也不會有前景!


     可是,台灣農民真的無法使用電腦網路嗎?我看未必!只要有國中畢業的教育水準,應該都可以經由學習來上網的;而如果一個農戶沒有國中畢業以上的學歷,也可以找到年輕的親友來負責協助該農戶的上網工作。農政單位可以經由研究之後,在各地農會開辦「電腦網路學習班」,免費教育農民使用電腦上網,再開發登記種植農作物/飼養農畜的「登錄和預警系統」,供農戶使用。只要每個農戶都有人負責學習,使用電腦網路就不是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農戶用得起電腦和網路嗎?全台灣約有七十萬農戶,如果這場「農業網路化計畫」由政府全額補助電腦和第一年的網路費用,一台桌上型電腦約兩萬元,網路費一年約一萬元,則一戶共需要三萬元,七十萬戶合計需要兩百一十億元;分兩年的話一年一百億元,另外的教育費用應該不會太多。這種投資值得嗎?當然值得!它可以讓農民和農政單位迅速相互掌握各種重要資訊、讓農民跟上全球化的時代,瞭解全球農業發展、價格,迅速地提升整體農業的素質。如果農戶足夠努力,還可以建構自己的銷售網頁,由網路賣起自家的農品,透過物流體系免除中間商的「剝削」,讓消費者一同獲利


     台灣農業必須脫胎換骨,第一步要先擺脫「菜土菜金」的夢魘,但請由「網路農業」開始吧!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展研究所經濟組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