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經續會因台聯杯葛,變成政治角力,無法規畫經濟願景。資料照片 圖片: 1 / 1 |
|
|
上周在台北召開的「經濟永續發展會議」(經續會)中,中經院董事長蕭萬長先生發表了專題演說,提出了台灣2015年的「經濟願景」,預估台灣未來十年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為4?5%,屆時每人國民生產毛額將達到3萬美元以上。在此之前有場幾個經濟智庫間的座談會,蕭先生原來提出的願景是年經濟成長率5%,但被部分有分量的財經界人士評論為過於樂觀,於是會議中的用詞已經向下「微調」!設定為4%的經濟成長率,究竟應該是台灣追求的「願景」,或僅是不費吹灰之力,手到擒來的「底線」呢?這可由「空間」和「時間」兩方面來觀察推敲:以空間面觀察,可能只是個底限;但若以時間面評估,極可能真的是個願景,或講得更白點─「上限」啦! 檢視國際貨幣基金的經濟數據,全球在2003?05年的3年實質經濟成長率都達到4%以上;因此,以4%的「全球平均」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的未來十年目標,似乎是一種「沒有志氣」的行徑,不僅會被其他三小龍鄙視,也可能會被諸多視台灣為全球發展典範的國家質疑:台灣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硬要拗說台灣已經是「高所得經濟體」,目標不宜訂高的話,可以看看每人國內生產毛額為台灣2.8倍的龍頭老大-美國:2003?05年的3年平均為3.5%。考量其所得之高、各種管制之多、生產成本之高,我們竟然好意思將成長目標訂在他們的「四捨五入」之上,不覺得難為情嗎?
|
「以現狀為願景」 一樣是四小龍的新加坡,這三年的平均成長率為5.4,香港為6.2,韓國為3.9,三國的簡單平均為5.4。我們以其他三小龍平均更低1個百分點作為努力的目標,真不知叫人從何說起─是否已準備退出「亞洲四小龍」之列?如果以146個開發中經濟體三年來的經濟成長率平均(6.7%)比較,我們似乎是「比上不足,比下更爛」哩! 在國際貨幣基金的數據中,我國1987?96期間的平均年成長率為7.6,1997?2006(含預估值)為4.0;看來我國的目標只設定在「維持現狀」而已,如果執政者為其未來十年設定的發展目標是維持現狀,請問有任何一國的國民會要這樣的政府嗎?問題出在哪裡,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國因素!如果我們要和這個身邊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保持距離,以策安全」的話,就必須付出經濟代價。本土派人士的台灣意識固然值得尊敬,維持「對等、尊嚴」也令人嚮往,但是在亞洲各國都在向「中國傾斜」的同時,我國卻要反向「力挽狂瀾」,但又無法提出「以全球為腹地」的有效策略和作法,當然只有「以現狀為願景」了! 台灣在80年代中期的經濟成長率仍在10%左右,新加坡在90年代初期也達到10%上下,愛爾蘭在90年代末期也有10%。4%是願景或是底線,可以是選項,不見得是「終極目標」!
|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
杜震華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