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

台灣競爭力谷底翻升 (蘋果日報 論壇 2008.5.29)

台灣競爭力谷底翻升(杜震華)


論壇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了2008年的「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從去年全球18名上升到13名,擺脫了去年被中國超越的尷尬,也可能是谷底翻升的開始。在民進黨政府下台前夕,獲得了「拉尾盤」的佳績,總算免除了「全盤盡墨」的窘境,稍可告慰國人!


 


台灣在這項著名的國際評比中,排名多半介於1020名之間;本次排名雖然仍不敵美國(1)、新加坡(2)、香港(3)、瑞士(4)、盧森堡(5)等傳統領先群,但亞洲第3的成績不僅較去年進步,超越了勁敵韓國(31名)、日本(22名)、中國(17名),也領先了北歐以教育聞名的芬蘭(15)、生活品質令人羨慕的紐西蘭(18),逼近歐洲耀眼的新星愛爾蘭(12名),至少可說是「差強人意」了!雖然進步不算太大,但在四個大類中,進步的包括「政府效能」、「企業效能」和「基礎建設」,只有「經濟表現」呈現退步,堪稱政府和民間同享了進步的功績。


 


觀光研發有待加強
在四大類項的次因素中,台灣表現較強的是財政政策(3)、科學基礎設施(4)和科技基礎設施(5);較弱的是國際投資44)和國際貿易(28)。而在進一步分類的細項中,台灣表現最好的是技術勞工充裕度(1)、理工科系學生比例(3)、高科技出口(4)、經常帳餘額(9)、出口(10);表現較差的是外來直接投資存量佔GDP比重(50)、全球研發中心投資金額(48)、觀光業佔GDP比重(37)、國際投資(44)、金融改革(40)、金融機構透明度(39)、股東權益維護(34)、國際貿易(28)。可見台灣值得改進的地方還是不少,特別是在吸引外資、觀光旅遊、研發中心、投資人權益保障等經常被談論的議題,迄今還是沒有太大的相對進展!
這份世界競爭力評比的價值有多高?它對我們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事實上,IMD的這份評比迄今仍然是全球兩大競爭力評比之一,和「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並列為兩大競爭力報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我國政府每年都會根據其結果,逐項研究改進;這對我國競爭力的提升當然助益極大。另外,世界銀行也公布了一份「經商評估」(Doing Business),成為各國改善商業環境的重要基礎;我國政府去年也在公布後立即開會研究改進,令人印象深刻。


 


重視政策資源分配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世界競爭力報告」強調它評估各國「創造財富的能力」,那麼我國人均所得排名為何沒有達到13名的佳績,僅維持在3040名左右?這正是這份評估的價值所在,它告訴我們目前我國競爭力沒有充分反映在人均所得上,顯然在競爭力的應用上有所偏失;「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控管」應該就是主因之一。值得樂觀的是,標榜「開放」的新政府團隊即將上台,對於上述台灣表現薄弱的項目應該有不少的助益,也能讓台灣財富的「折價」獲得矯正!
然而,財富的獲得是在創造「大餅」,新政府仍要挹注更多的心力在「分餅」的資源和政策上,才能將經濟成長的果實轉化為人民普遍的幸福和快樂!


 



作者為「台灣競爭力論壇」貿易產業組召集人、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