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

新政府團隊應以社會公平與經濟成長並重為目標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5.15)

新政府團隊應以社會公平與經濟成長並重為目標


 


    全球經濟表現因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和石油價格飆漲而受到衝擊,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四月底在美國商會的謝年飯晚宴中,首次提到百分之六的經濟成長率目標可能無法達到,但卻又補充說:「就算達不到百分之六,但至少也要到百分之五!」身為一個尚未就任的準總統,這種「未戰先敗」的態度難免引發外界的批評;但更重要的是,迄今我國政府仍以「追求成長」作為首要目標,貶低「社會公平」的的施政心態,已經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必須深切檢討,以免賺到了成長卻失去了幸福和快樂!


    為了追求勝選,台灣和韓國的總統當選人都在選戰當中相繼提出了誘人的競選口號。韓國的李明博先生提出了「七四七」的施政目標,亦即年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七、人均所得達到四萬美元、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台灣的馬、蕭也提出了「六三三」的保證,也就是年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三、人均所得達到三萬美元。韓國今年第一季成長率已經公佈為百分之五點七,在未來全球經濟並不看好的情況下,全年達成百分之七的機會已經不大,李明博為此向其國人致歉。馬先生尚未就任,但也已經在為成長目標的難以達成「施打預防針」,頗令人感到遺憾!


    美國四年一度的總統大選也正在進行,候選人提出的願景雖然各有不同,卻未聽聞哪一位候選人提出如此這般的成長率目標。易言之,「經濟成長」已經不是先進國家施政的最重要目標,如希拉蕊的施政藍皮書中提出挽救次級房貸違約戶的建議、取消石油公司的減稅優惠、增加新能源開發計畫的投資、對發卡公司實施新的限制等構想;歐巴馬的政見重點則放在勞工減稅、開創綠能產業的就業機會,以及政府撥款協助次級房貸的違約戶等,沒有人提到經濟成長率將有多高。也就是說,先進國家的競選政見是利用各種解決問題的政見來表現其政黨的經濟哲學,並營造其亟欲追求的社會和環境願景。在這種目標下,經濟成長率不會特別重要,因為成長率只代表了「將餅做大」,更重要的卻是「如何分餅」,施政的方向和措施才關係著選民未來的禍福!


    在民進黨執政時,經濟表現不佳加上屢屢出現弊案傳聞,使得國民黨輕易取得了勝選,但這並不表示其政見被選民普遍認同。馬、蕭的政見的確重視經濟,但不管是「愛台灣十二項建設」或是財政租稅政策等,多半是為了「將餅做大」所提出的措施;至於能否將餅「公平分配」,或不必分餅,藉由各種措施讓民眾提升快樂幸福的作法,實在是極為有限。勉強說來,只有「負所得稅」、「教育扣除額」、「老農退休機制」、「低收入戶保費補貼」等少數措施具有所得重分配效果。而為了讓資金回流,政府還要降低稅收,在已經負債累累的情況下,當然無法提出足夠的資源來扶助弱勢;甚且,這些對低收入者「給魚」的政策其實都不如「給釣竿」的政策可以真正幫助經濟弱勢者挺起身來、貢獻社會。   其次,在全球先進國家都如火如荼地進行綠能產業、替代能源的開發之下,馬蕭政見對於環境問題的努力顯然不夠,沒有明確的誘因政策來鼓勵上述的發展,令人擔心台灣未來面對先進國家對「減碳」要求的貿易報復時如何應對!


    其實,台灣今天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提升各種弱勢族群面對競爭的能力。對於原住民、中低收入家庭、突遭變故家庭、智能障礙家庭、偏遠地區家庭、夕陽產業人員、弱勢的農漁民,都需要政府更多的關照,協助他們重新建立競爭力,特別是如何適應資訊社會的競爭。然而在這些方面,我們頂多看到一些「給魚」的措施,沒有足夠的「給釣竿」政策,這將會是社會的一大負擔和不定時炸彈!


    最後,如果沒有一個清廉的政府,則任何「拼經濟」的措施成效都將有限,因為政府要員的精力將分散在「拼自己的經濟」。任何一個弊案,都帶給社會巨大的病痛和「相對被剝奪感」!但針對此點,馬、蕭團隊迄今也沒有任何政策,要進行有效的改革。立法院無法通過立委的「陽光法案」已經讓國民黨黨鞭辭職,立法院開會無法透明化遭到嚴重質疑,馬準總統迄今卻仍未置一辭!如果「社會正義」迅速成為「經濟成長」的祭品,那麼國民黨是否能繼續獲得人民的信任,恐無樂觀的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