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同理心的「依法行政」 杜震華
朝野立委本周四( 四月廿一日 )在立法院質詢農政官員:屏東一顆高麗菜十元、絲瓜和瓠瓜一斤五到八元、茄子 一公斤 三到五元、小黃瓜 一公斤 十二元,加上紙箱、肥料、套袋、人力及農藥都漲價,菜價已經低於成本,為何還不啟動「九五機制」(農產品市價低於成本時政府以直接生產成本的九五折收購),難道要農民自生自滅?農政官員回應「九五機制」還沒啟動是因為價格還沒有跌到政府監控的成本價。這種回應民意的方式正是目前官僚體系「依法行政」的最佳「典範」,完全沒有吳敦義閣揆所宣示「庶民經濟」的精神。如果政府是以這種態度來回應民怨,不能體恤民情、思考如何有效提高農民收益的話,無論如何努力做為,第三次政黨輪替看來大概是逃不掉的!
台灣的農業在大官們的眼中是個沒有前景的行業,但其實在不少先進國家的農業都還在成長,但是台灣官員們卻認為只要花大錢提供「老農津貼」、補助「休耕」、將農業關起門來不要讓境外農產品進來「擾亂」,就是對農民的大功德。這種心態下,農政官員只會因循舊制、得過且過,不去思考如何才能讓農民種植高價值的農品、如何能夠讓新品種快速地推廣到最多的農戶去發揮最高的價值、如何避免「菜土菜金」的價格波動現象…。於是,我們看到的是:雖然各地的農試所經常有新品種發表,但是沒有誘因將它們推廣到大量的農戶去種植,雖然有不少的新品種問世,但是農業總生產或種植總價值卻不會提高,台灣的優良品種日復一日地往中國大陸移動,迄今沒有任何因應計畫,來預防未來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簽署後可能對農業的衝擊!
同樣在這種心態下,農政官員才會在反映民意的立院質詢下,只會回應說:「不到監控的成本價之下,無法啟動九五機制」這種官僚、無同理心的答案。從政府機構必須「依法行政」的制度面來看,農政官員的這種回應可能沒有問題。但是想想:農民辛苦種植了幾個月的蔬菜,已經低於實際銷售衍生的成本之下,卻因為沒有低於官定的「直接成本」,只能眼睜睜地讓血本無歸,並且淌血,眼看、耳聽官員們這種無血無淚的回答,能夠讓人不心寒嗎?
就算在「依法行政」下,農政官員無法立刻啟動九五機制,難道不能回應說:「我們研究一下,政府的成本監控機制是否符合農民實際的成本支出,若已經不符合實際需要,我們會盡快改善!」此外,政府可以表達將側面要求大陸海協會協助,要求來訪的對岸大官們前往產地購買產量過剩的蔬菜,也可以設法幫助過剩產區將蔬菜銷往日本或港新。甚至在未來研究設立更有效的「農產品價格預警系統」,來調節農民的蔬菜產量、避免過量生產,甚至考慮將各地農試所的獎金和調薪和負責地區農產總價值掛勾的做法。諸如上述種種,難道農政官員都不能說出來、嘗試推動一番,讓農民朋友們感動說:「揪感心!」嗎?
如果「老X真得變不出新把戲」的話,我們建議改組高層農政官員,讓真正有心為農民打拼,有能為農業擘劃新未來的人才出線,來提振農政機構的士氣,也許台灣農業還有機會。否則,說不定「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出現在農業,而不是環保!(作者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沒有同理心的依法行政 台灣時報 專論 2011.4.23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