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陸訪問請保持格調(杜震華)
2011年 04月19日
兩岸日前簽署了ECFA架構協議,交流進入了更有規範和秩序的階段,相互的接觸將會更頻繁。然而,兩岸的交流卻產生了一些令人憂心的狀況。如果這是市井小民的言行,我們不會過於在意;但如果是朝野高層人士,就會令人膽顫心驚,甚至讓部分國人難以認同,使得兩岸政策的走向在台灣內部更難齊一,反而不利兩岸未來的交往!
過去許多的案例暫且不談,就以現在進行式的「博鰲論壇」而言,等於代表台灣前往與會的「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最高顧問 錢復 先生所發表的言論就讓人不敢苟同。依據媒體,錢顧問在「兩岸企業家圓桌會議」中說到:「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輸出1147億美元,輸入375億美元,出超772億美元;假如沒有這塊市場,我們是入超500多億美元,平均每位台灣民眾要負擔2300多美元!」
這種類似說法的謬誤根本不需經濟學的訓練就可以參透,正如另一種極端說法「沒有大陸市場,台灣也不會被邊緣化」一樣荒謬。然而,這種論調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在許多國內外的場合。特別是在少數執政黨人士前往大陸訪問時,幾杯「祖國」黃湯下肚、幾盤「中原」佳餚上桌,這些人就「忘了我是誰」,說出一些不符身分、貶抑台灣的言詞;如果台灣同胞知道這些人士在大陸的言行舉止,不管藍綠大概都會「鳴鼓而攻之」!
兩岸發言避免誤解
連路邊賣菜小販都知道,當蔬果在早市賣不掉時,就必須到午市去賣;再賣不掉就換到黃昏市場去賣;最後收攤前趕快以大特賣出清。沒有大陸市場時,我們當然會尋找其他市場,它的價格也許稍微差些;而若其他市場的胃納不夠,我們可能就會減少生產,因此進口的原材料和零件也會減少。因此,沒有大陸市場的結果,我們進出口都會減少、貿易總順差和經濟成長率應該會下降,失業率也會提高;如果這被定義為「邊緣化」,的確可說「沒有大陸市場台灣會邊緣化」。但誇張地說沒有大陸市場台灣就會「入超」,「每位民眾要負擔2300多美元」,如果不是無知,就是要刻意討好大陸;這可獲得對岸歡心而再三地被招待「國酒」,但卻禁不起任何考驗,不適合擔任「最高顧問」!
兩岸分離了60年,社會制度和特質差異已相當巨大,規模的懸殊更令人不安,難免讓部分國人憂慮交流互動會不利台灣而想維持獨立或現狀。但在大陸思維現況下台灣要獨立或長遠維持現狀都要付出巨大代價;反之要進行融合或任何型態的統一也都是艱辛無比的工程。不管是何種政治立場的人士,都必須戰戰兢兢、戒慎恐懼地「摸著石子過河」,沒有任何的「模式」可依循。因此,任何對兩岸關係的發言,都應該客觀、務實、謹慎,以免引發國人憂慮、誤解,反造成對立而內鬥沉淪,不利國家社會發展。屬於執政黨的高層人士要特別留心;身為主席的馬總統更有責任告誡同志,以免傷害了兩岸長遠的良性互動!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召集人
震聾發聵!
回覆刪除sihpbsihpb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