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居四小龍之冠 誰之過呢(杜震華)
2011年 06月30日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在6月29日簽署周年,在野黨嚴詞批評ECFA效益,舉出數據認定ECFA讓台灣失業率成為「四小龍之冠」。政府的報紙文宣除了說明5月份失業率降到4.27%,就業人數較去年底增加5.7萬人以外,無力進行更有力的辯護,相當令人驚訝!
綠執政情況已惡化
雖說一般將失業率加上通膨率稱為「痛苦指數」,然而先進國家最重視的卻是失業率,因為通膨高低的影響相對有限,而無力改善失業的政府一定很難博得同情。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我們面對了一個基本上不是自己責任,卻無力將責任釐清的團隊,而這個團隊居然要和一個戰鬥力十足的對手競爭政權!
30年前的台灣,在蔣經國主政之下,失業率是亞洲四小龍最低的。1980年台灣失業率為1.2%,表現遙遙領先香港3.8%、韓國5.2%和新加坡5.8%。加上當時台灣所得分配位居全球最好的前5名,被譽為「成長與平均的奇蹟」,讓研究所得分配聞名的諾貝爾獎得主顧志耐(Simon Kuznets)教授頻頻造訪台灣。加上十大建設完成不久,各種硬體建設在亞洲居於前列,台灣人在國際上走路有風;國外台灣留學生在上課時,也都洋溢著自負的笑容。
雖然在80年代中期,台灣失業率跌到了四小龍的第3位,但在1991~95期間又恢復到最低的水準。到政黨輪替的2000年時,台灣失業率還是排亞洲四小龍的第3位,3.0%的失業率僅高於新加坡0.3%,遠優於韓國的4.4%和香港的5.0%。但在綠色執政下,失業率卻沒有「品質保證」─隔年立刻到第2名,到2007年已惡化到和最高的最後一名差不多(只差0.1%);到二次政黨輪替的2008年終於到了第一高!
兩黨共業不究真相
事實上,2008年1~5月份的台灣平均失業率為3.8%,表現不僅遠遠落後新加坡的2.0%和韓國的3.0%,也落後失業率第二高的香港(3.3%)達到0.5%。馬政府在二次政黨輪替時拿到的其實已經是一個四小龍之末的「爛攤子」!而且,就是因為在綠色執政之下,無法在亞洲突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僵局,才讓全力簽署協定的新加坡和韓國在協定逐一生效後擴大了領先台灣的差距,讓現政府再努力也無法一夕之間扭轉劣勢。
今天,讓台灣失業率表現由四小龍「前列」惡化到「之末」的政黨,卻失憶地指摘對手;而對手卻也失憶地不知如何回應,也算是台灣奇蹟之一。其實,兩個政黨都執政過,要指摘別人之前先想想自己;兩黨之間有太多的「共業」是無法切割乾淨的。只是,兩個都不研究真相的政黨,在事實都搞不清楚的情況下卻想執政,民眾要寄望它們實在令人擔心。而如果學界也不管社會上的是非曲直,天天只想發表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的話,我們的社會會有進步,台灣會有希望嗎?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