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貿易必須嚴肅以對 杜震華
去年(二○一○)年我國進出口貿易大幅回升:出口年增率高達百分之三十四點八,進口年增率更達到百分之四十四點二,貿易盈餘兩百三十二億美元,讓經濟成長率創下二十多年來的新高│百分之十點八二。在如此亮麗的數據表現下,是否已經沒有改善的空間呢?答案當然不是。如果我們深入這些數據研析,還是會找到一些值得思索,謀求改善的地方。對日貿易情況的長期惡化就是一個案例,值得大家注意並謀求改進之道。
雖然在中國崛起之後,超越了過去的美國和日本,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但是日本在台灣的貿易對象中,還是名列第三的出口市場,也是最大的進口市場,以及台灣最大的貿易赤字來源。去年的貿易赤字達到三百三十九億美元,侵蝕掉不少的貿易盈餘。因此,如何平衡台日貿易逆差,幾十年來都是台灣朝野關切的重大經貿問題。近年來因為貿易持續產生盈餘,而且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激增,使得國人不太注意對日貿易的問題。然而,上述的對日貿易問題其實持續存在,不宜完全不去了解和改進。
去年對日貿易的數據資料,再次顯示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迄今卻沒有任何政府部門或研究機構對此提出任何看法和解決之道,令人覺得相當納悶。問題何在?在出口表現提升百分之三十四點八的佳績之下,對日出口卻只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四。大家可能會覺得這還是增加,只是沒有增加那麼多罷了,值得大驚小怪嗎?
沒錯,如果是單一的年度問題,我們當然不會特別介意,但是這個現象至少已經存在十五年以上,也就是我國對日出口的成長率長期落後在整體或是對東亞主要國家的出口成長率之下,因此雖然我國整體出口表現不錯,但對日本的表現卻呈現墊底的狀況。過去十五年間(一九九六│二○一○)我國對東亞十一個主要的經濟體出口成長了百分之兩百二十,最高的是對越南的百分之六百四十,其次是對中國大陸的百分之三百三十和對南韓的三百一十五,但是對日本出口卻僅僅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不到。十五年前出口是一百三十億美元,去年只不過是一百八十億美元,十五年的時間只增加五十億美元!
仔細觀察去年出口大幅成長之下,對日出口的不少產業卻都是小幅成長,甚至還有負成長的產業。例如在四位碼分類之下排名相當前面的高科技的儲存裝置、印刷電路、自動資料處理機、其他塑膠製品、其他家具等產品的出口成長都沒有明顯超過百分之十,而平板玻璃、電話機、電音響及視覺信號器具都呈現一成到四成不等的跌幅,而且這些項目的出口金額都在數億美元以上,當然會造成影響。其原因是因為我國的技術落後被其他國家超越,還是日本和其他國家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陸續生效造成我國的出口價格缺乏競爭力,還是日本消費者的嗜好改變,我國政府相關機構和研究智庫不宜毫無研究和解決之道,坐視這種現象年復一年地發生之後,導致對日貿易失衡的現象持續無法解決。
如果從日本的進口因為需要其高科技的元件而無法減少,我們可以理解這種需要。但是對日本出口成長的遲滯,不僅低於我國整體出口的成長,甚至低於日本本身對這些產品進口增加的速度,這當然表示我國和其他競爭對手相對競爭力的下降,必須設立研究項目好好發掘真相,並擬定計畫好好突破才行。
這一個課題涉及的機構包括經建會、經濟部、國貿局、研究機構、駐日經貿單位。企盼行政院高度重視,並藉此機會進行產業升級的努力,以突破日本市場做為我國突破貿易現狀的標竿!
(作者為台大國發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全民團結抵制日貨,譴責日狗侵略我國經濟跟領土,實是責無旁貸!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