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快移除自由貿易路上的大石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11.3.14)

快移除自由貿易路上的大石


2011 0314


 


報載印度表達願意和台灣諮商自由貿易協定,並且已由雙方智庫簽署可行性研究的備忘錄。這是繼新加坡和我國共同發表諮商自由貿易協議的意願之後,國際間對於台灣表達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意願最為正面的回應。





然而,印度不是新加坡,其他我國有興趣諮商的各國(東南亞各國和紐澳、美、日、韓)也都不是新加坡,它們基本上都有一個相當大的農業部門;台灣想和它們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就必須面對、處理農業部門的開放。然而,到農委會的網站去了解一下當前和未來的農業政策、方案、措施,居然沒有一項是為了因應未來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所設計的,你就會驚訝於我國政府單位對於未來國家的重大目標,竟然是如此地輕忽和怠惰,彷彿一定要進入諮商談判的程序後,面對對手要求開放某些農產項目,而農民齊聚農委會和行政院大門丟雞蛋施壓抗議時,才要來設計、規劃各種補貼、調整的方案!如果農政單位是以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來應對未來的自由貿易協定,恐怕將來除了和新加坡的貿易協定可以簽成(星國幾乎沒有農業)以外,台灣將無法和其他任何國家簽成一個協定!



日本農業成本高於台灣,但看看它們在貿易協定上對農業做了什麼讓步:在和墨西哥的協定中開放了300項農產品進口,包括每年8萬噸豬肉(關稅率2.2%)、雞肉10萬噸、6500噸柑橘;在和菲律賓的協定中,以低關稅或零關稅的配額開放菲律賓的香蕉、鳳梨、雞肉、糖漿;對智利的協定中逐步去除對智利葡萄酒的17.6%關稅,免除鮭魚和鱒魚的關稅,大幅降低豬肉和牛肉關稅;對泰國出口的97%,包括蝦子、芒果、榴槤免除關稅;對越南的協定中對23項越南領先出口的農產品免關稅:包括蝦子、榴槤、胡椒、甜玉米、烏賊、章魚、咖啡和茶葉。

 


農業部門反應遲緩


 


如果連農業成本如此高的日本,都必須在各種自由貿易協定中對農業做出這些讓步才得以簽出協定的話,生產成本低於日本的台灣想必無法逃避更大規模的農業開放,才得以簽成協議。我們想請教農政單位,如果目前不展開農業調整方案,積極協助農民轉向高附加價值的農產品、逐步放棄台灣未來無競爭優勢的產品、以各種誘因對農業試驗單位施加更大的農產輔導責任、輔助農民更有能力獲得和使用各種價格和種植預警機制的話,難道要等到火燒屁股時才來開會應變?而行政院也要等到農政官員拍拍屁股走人「負責」時,再來夜宿農村撫慰農怨?





我國農業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即長期積弱不振,但如果過了五年的調整期還是如此,就令人難以置信。前年農業產值負成長3.0%,去年在10.82%的經濟成長率下,農業竟然還是負成長0.89%!反觀韓國在大力自由貿易之下,2000-08的農業產值還能獲得年均成長1.7%的成績,另一個急先鋒智利的農業產值居然年均成長5.6%,連新加坡都是正成長2.3%,可見「有沒有心」才是關鍵!



面對未來自由貿易的艱鉅挑戰,我國農政單位卻依然故我,拿著馬總統頒授的兩岸協議「農產不開放」的尚方寶劍混日子,如此的台灣農業前景何在?自由貿易協定的前景又在哪裡,能不令人憂心嗎?請趕快鎖緊螺絲、戒慎恐懼,快快移除自由貿易道路上的大石!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