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數據不能提高人民的幸福 (台灣時報 社論 2011.3.11)

數據不能提高人民的幸福


 


    隨著經濟發展的提升,政府官員的教育水準越來越高;加上專家學者不斷地調教之下,官僚體系對於現代經濟數據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越來越強,不管是「國民生產」、「國內生產」、「購買力平價調整」、「人均購買力所得」或是「吉尼係數」等專業術語都越來越能朗朗上口;「數據施政」的現象越來越明顯,這當然是件好事。然而,這種現象也極可能是一刃的兩面,有其科學之處但也有科學數據的盲點;決策官員如果在數據的支持和掌握下充滿信心而「自我感覺良好」,極易失去對真正社會民心的理解,到最後可能是如何下台、如何失去政權都會感到莫名其妙!


 


    許多數據的確可以提供有用的資訊,協助官員和研究人員理解現實的狀況。但是,隨著時空環境的變化,許多數據的真實意涵已經改變,如果官員們還是以十年或二十年前的「定義」來理解這些數據,並據以擬定施政方案,當然就會落入陷阱,完全和社會及民眾脫節,甚至於在民眾怨聲載道之下,還以為「治績良好」、「功在黨國」;等到選票開出來之後,才發現「理論」和「現實」差距極大;說穿了並不是兩者有所差異,而是對於「理論」的正確理解不夠!


 


    舉個明顯的例子,「失業率」是個現代社會極為重要而敏感的數據;失業率一提高官員們就緊張不已,一下降就寬心雀躍,因此可說時時刻刻緊盯著失業率數據。然而,目前的就業型態已經改變,所謂的「變型工時」雇用型態越來越多,特別是連鎖加盟便利店的雇用產生了許多表面上就業,但事實上是工作內涵無趣且辛苦、薪支所得極低、福利津貼趨近於零的工作,這種狀態的就業增加、失業減少,難道真的會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然後轉變為「選票」嗎?隨便一個路人都知道答案!


 


    再舉一例:去年的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十點八,官方喜孜孜地宣揚表功,外界要求內閣「有感改組」也就變成了「無感補缺」。但實際上迄今為止沒有人知道「所得分配」到底如何。如果經濟成長多半是由出口造成,使得金字塔頂端的富人更加富裕,眾多的上班族既無加薪又強烈感受到「相對被剝奪感」的提高,其結果當然是高成長率反而伴隨著「不幸福感」的提高!如果有一個「幸福指數」的調查,其結果可能會讓官員們跌破眼鏡,滿地找碎眼鏡片!


 


    因此,天天盯著數據來治國的政府官員們,其實應該多多深入民眾,瞭解民眾真實的感受來彌補數據的不足和盲點。特別是在諸多數據綜合起來應該要影響到民眾的「幸福感」時,一種綜合性和多元化的「幸福指數」調查,是絕對有必要的。英國和法國政府去年都已經要求其內閣要進行這個指標的各季調查,來協助其政府施政,但是國內迄今為止還不認為它重要,不管是中央或是地方都沒有類似的調查,不僅相當奇怪,也令人懷疑官員們的治理能力。


 


    如果台中市早就有這種調查,就可以瞭解民心早已不滿,也許施政上就會比較用心,「執行力」會受到更高的重視,而這次的火災也許就能夠避免,胡市長和幾位政務官也就可能不會面臨下台風暴,執政黨在未來的選舉中也不會受到牽連而影響選票。其利害得失竟然如此之高,如此之大,依數據施政的執政黨大概從來沒有想過!


 


    因此,不管是執政黨或是在野黨,必須瞭解數據是重要的,但數據並不是絕對的;必須謙卑地深入基層瞭解真相才不會被數據欺騙,甚至想以過於簡單的數據來欺騙民眾!否則,民眾一定會用選票告訴執政者:這才是真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