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復甦為何「無感」又如何「有感」?(台灣時報 社論 2011.2.13)

復甦為何「無感」又如何「有感」?


 


    去年(2010)的經濟成長率依照政府的推估,達到百分之十點四七,創二十三年來的新高。但是,大部分的民眾和企業似乎都感受不到「景氣復甦」的狀況。為何如此「無感」?如果數據正確,又如何讓它「有感」?恐怕是所有關心此議題的人士,特別是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加以瞭解並謀求對策的。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2008年沒有成長,加上前年(2009)負成長百分之一點九三,在基期較低的情況下才有的表現,其實不足為奇。然而,如果統計沒有太大問題,去年人均國內生產一萬八千五百餘美元,不管是和前一年的一萬六千三百或是再前一年的一萬七千三百相比,都是一兩千美元的增加,不是太小的成長;如果大部分人都沒有感覺,必然有深層的現象需要瞭解,才可能讓未來的復甦或成長成為「有感」!


 


其實,今天的經濟結構和十五或二十年前已經不同,導致了過去只要經濟成長,大部分人就會「有感」而今天卻會「無感」的結果。這些結構變化有明顯和隱晦的部分,有些可以用政策加以矯正,但也有難以撼動的地方。唯有認清真相才可能對症下藥,讓經濟的成長成為全民共享的果實,而非看不清、摸不到的官方宣傳品!


 


依照行政院主計處的國民所得統計,早在一九五一年時,台灣家庭收入中來自「受雇人員報酬」的部分只占百分之四十四點六,其它來自於財產及企業所得。易言之,在當時的經濟結構下,過半的家庭收入是經營企業或自家擁有的各種財產衍生所得到的。隨著經濟發展對勞動者的相對需求越來越大,這個「受雇人員報酬」的比例逐漸攀升,到一九八一年超過了百分之七十一,和先進國家相當接近。這個比例維持四年後就緩慢下降,但是在亞洲金融風暴以前都維持在百分之六十九以上;之後就明顯下降,到二○○九年已降到百分之六十四。換句話說,目前家庭收入靠薪支的部分已經相對減少,如果沒有財產和經營企業來協助,要提高家庭收入相對上越來越困難。


 


另外,一般國家的服務業占經濟生產的比重越來越高,新型態的服務業因為變化快、風險高,越來越需要「彈性生產」,其雇用模式越來越傾向「非典型就業」。由於雇用情況不像過去穩定,其福利和待遇就不如過去。再加上東亞和南亞的後進國家快速興起,鯨吞蠶食了較先進國家的市場,使得較先進國家的勞動需求沒有過去旺盛,即使有「成長」,但在前景不確定下企業也不太敢立刻增加雇用正式員工,乃至於亮麗的數據無法像過去立刻伴隨失業減少或薪支提高。這些比較深層的原因,一般人較難體會。


 


比較明顯的因素,是容易看出的部分:包括房地產的「泡沫」如果快速堆積,當然會反映在生產增加,但其效益只有房產的出售者或擁有者才會感受到。股市的榮景會帶來財產所得,但大部分的民眾或「菜籃族」在「內線交易」、「幫人抬轎」之下,大部分無法獲得榮景的利益,利益歸諸少數翻雲弄雨的大戶炒手、分析名嘴之手。若加上原物料或商品供需不順時,立刻有中間商哄抬炒作、巧取豪奪,當然使平民百姓只感到物價上漲、任人宰割,卻無法「感受復甦」!加上媒體唯恐天下不亂,競相報導富豪的奢華消費,更使得平民百姓的「相對被剝奪感」日益強烈。


 


理解這些淺層和深層原因,有志之士和政府當然可以做些事來加以矯正:強化證期會和公平交易委員會的效能,有效揪出內線交易者和囤積居奇、勾結串連、哄抬物價者;經濟政策應避免造成壟斷獨占,以免企業產生超額利潤;廣泛提供社會住宅和土地供應並消弭「養地」現象以避免不動產狂飆;避免強力貶低新台幣以免造成輸入型通貨膨脹;以適當的產業政策讓雇用勞工相對較多的傳統產業獲得均衡發展;改善投資環境讓國內外企業增加投資並雇用勞工。


 


最重要的是,上位者要隨時深入基層,傾聽基層的聲音,才能真正瞭解「庶民經濟」和民眾的甘苦,念茲在茲地為民謀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