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高等教育是平民教育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10.6.7)

<經濟人語>:高等教育是平民教育(杜震華)


20100607蘋果日報



又是畢業時節,滿校園都是拍學士照準備離校的畢業生。然而,不少的大學畢業生又要為台灣的失業率推波助瀾;許多人不禁要問:難道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是一種普遍的全球現象嗎?





其實不然。最近30年來,全球高等教育雖然倍增,()就學率由1980年的13%提高到2008年的26%,但充其量也不過是每4個適齡人口有1位可以上大學罷了,為何我國的問題如此嚴重?

 


進一步觀察,低所得國家的高等教育就學率30年來幾乎文風不動,維持在6%左右的低檔;中所得國家雖然由10%快速上升到23%,但還是不高;最嚴重的是高所得國家,由原來的35%倍增為69%,的確有讓「菁英教育」轉變為「平民教育」的傾向。但是台灣卻像搭了直升機一般,由16%暴衝到83%,擴張的幅度達到4倍,這不會造成供給過剩才怪!





目前,高等教育(粗)就學率維持像台灣這種「高檔」的不多:古巴(122%)、韓國(96%)、芬蘭(94%)、希臘(91%)、斯洛維尼亞(85%)、美國(82%)、丹麥(80%);儘管其中有競爭力不錯的美國和芬蘭、丹麥等國,卻也有經濟出了大問題的希臘。全球其他國家都在80%以下;而大部分先進的歐洲國家,高教就學率多在50-70%:瑞士(49%)、法國(55%)、英國(57%)、荷蘭(61%)、西班牙(71%)、挪威(73%)。另一個經濟出了大問題的北歐國家冰島,高教就學率也偏高(75%)。而全球所得最高的盧森堡(10%)和列支敦士登(37%),其高教就學率都相對頗低。



在亞洲教育上的龍頭日本,只維持和英、法類似的58%。東南亞的馬來西亞(30%)、印尼(21%)、菲律賓(29%)、泰國(42%)和香港(34%)也都相對保守;只有韓國一馬當先(96%),但製造的失業和台灣相比其實是不遑多讓!中國大陸是另一個「暴衝國」,由1980年的2%提高到2000年的7%,之後更狂飆到2008年的23%,目前不少大學畢業生已經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外強中乾虛有其表


 


儘管先進國家也有高教就學率相當「高檔」的,但它們通常原來的就學率就頗高,提高速度比起韓國、台灣、中國這些「後起之秀」要穩健得多英、法兩國10年來高教就學率幾乎完全一樣,所以問題當然較少。亞洲這幾個像吃了「威而鋼」的國家,其實是「重量不重質」,也就是外強中乾、虛有其表;結果造就了大量沒有合宜程度的大學畢業生,只能對失業率做出貢獻。試想,在台灣連國中生就應該通過的「初級英檢」,眾多大學生卻無法通過,可以被稱為大學生嗎?





奇怪的是,當年決定大幅放寬大學設立標準的教育部高層,必然在決策上犯了大錯,目前監察院對許多錯誤決策都感到興趣,唯獨對於教育部寬宏大量,寧非怪事一樁?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 、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3 則留言:

  1. 教授您好, 想請問 這個各國高等教育比例的出處?

    謝謝

    [版主回覆06/08/2010 10:44:56]有兩個出處 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網站資料庫中 另一個是世界銀行出版的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但如果要有1980年的資料 我是參閱後者的2003年版 更新的版本就沒有了  簡此

    回覆刪除
  2. 教授您好:
    我的問題是國小畢業生上大學的比例達到了83%嗎?還是高中上大學的比列達到83%?
    又何謂供給過剩?
    再來您指出高低不同的高教族群,但卻指批評了韓國和台灣高造成的問題,並沒有分析為何高造成問題,難道可以用供給過剩一句帶過嗎?米國的高叫比率比我國高更多,他們沒有這樣的問題嗎?
    不可否認英文非常重要,但很多科系用不到英文,"初級英檢"可以當作一個大學生夠不夠格的指標嗎?

    [版主回覆06/09/2010 20:54:45]小千千
    你的問題可能也有不少人有相同的疑問 主要是一篇文章的字數無法太多 否則會被刪除  所以有些分析無法完整
    83%是指適齡人口的粗就學比例 分子是高教學生數 分母是適齡人口數  供給過剩是指對於高教畢業生的企業需求和供給 過剩是指供給量超過了需求量 我是批評了台灣和韓國比例高造成了問題 我也指出是快速提高才造成了問題 英法等國十年的比例不變沒有問題 美國和台灣差不多高 但是本來就高沒有提高多少 故美國社會在調適上也沒有這麼嚴重的問題 所以問題不在高 而在於太短的時間提高太多社會難以適應企業跟不上來 造成了問題  如果連簡單的英文都無法看懂 則許多國際資訊根本無法直接獲取當然競爭力下降 只能從事低薪的工作 就算不失業 也會是低薪支 連高職畢業生的所得也可能超過這類的大學畢業生 台灣的問題是放棄了有實用價值的技職體系 一窩蜂地念大學 歐洲國家沒有入此熱中大學 非常正式職業教育體系 眾多技職體系的畢業生都有一技之長 受到社會的尊敬 台灣應該學習這種以德國為範例的教育制度 而非只重視大學教育 結果學術和技術都沒學好 即使企業有需求但卻找不到適合的人才 我沒有歧視任何大學生 我是在批評教育決策者的失策  不要誤解我的原意  謝謝你  加油

    回覆刪除
  3. 杜教授您好:
    我今年剛從技職學校機械科畢業,看了您這篇文章之後,我覺得好恐慌喔!
    現今社會讀完大學的人竟然連一份工作還找不到,台灣碩士滿街跑,就算有碩士學歷這份金牌,還是依然找不到工作,是不是選擇熱門科系就讀問題就會減少許多呢?
    我現在有想過要選擇高雄科技大學的輪機工程系或者是造船工程系,有這兩種科系的學校不多,但是聽說這兩科系的出路不佳,再加上我是女生,根據網路上很多人都說船公司很少會讓女生上船去工作,因此我更恐慌了,在這顧慮之下,我是不是要選機械工程系呢?它的出路比較多,也比較容易找到工作,請問教授可不可以在此提供您寶貴的意見?  謝謝!
     
    [版主回覆07/22/2010 23:59:40]小孫
    我並不十分清楚機械系和輪機系的就業狀況 但我以經驗認為應該選擇自己最有興趣的科系 未來才會有投入的積極性 輪機系似乎出路較窄 但是你可以多學一些機械地東西 甚至修機械系為輔系 或直接多選機械的課也可以 兩岸直航之後 輪機的就業機會應該會增加不少 加油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