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經濟隔絕中國未必是良策 (台灣時報 社論 2010.1.14)

經濟隔絕中國未必是良策

│台灣必須有信心地和中國從事經濟交往,只要提升投資環境,台灣的地位就不會被「邊陲化」。

 
 在這波的金融海嘯之下,台灣經濟受到嚴重的衝擊,少數國人認為這是和中國經濟過度交往,資金、技術和人才被其吸收,地位逐漸「邊陲化」所致。國人不必懷抱如此悲觀看法,必須善用台灣優勢、吸納中國資源為我所用,並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才能獲取全球經濟自由化所帶來的利益!

 誠然,台灣在去年的經濟成長率為負成長百分之二點五,創下二次戰後的歷史最差紀錄,落後於競爭對手韓國的負成長百分之一。然而,這個數據在全球看來並不算太差:香港負三點六、新加坡負三點三、泰國負三點五、馬來西亞負三點六,更別提先進國家幾乎都比我們要差:美國負二點七、日本負五點四、德國負五點三、英國負四點四、義大利負五點一,只有法國「較好」,為負二點四。

 不少國人喜歡拿韓國來和台灣比較,認為台灣比起韓國逐漸落後,原因在於台灣經貿過於依賴中國。其實,這種觀點並不正確,韓國雖然擁有一些國際矚目的大廠牌,但經濟發展程度迄今沒有超越台灣。由於台韓兩地物價水準差異頗大(韓國較高),以經過購買力調整過的每人國內生產來看,一九五○年時韓國約為台灣的八成,到二○○八年還是以兩萬八千美元落後台灣的三萬一千美元(雖然拉近到九成左右)。而且,近來兩國間的競爭互有勝負,鹿死誰手還不曉得:在九○年代的十年間,台灣避開了亞洲金融風暴,以平均百分之六點五的年均成長率勝過韓國的六點一;在二千年的前八年,韓國的確以百分之四點四勝過台灣的三點四,也在此番金融海嘯中稍微領先;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卻預估台灣在今年和二○一四年的成長率分別為三點七和五點零,兩年都領先韓國的三點六和四點五,國人沒有必要看衰台灣。

 少數人士倡議的「中樞│邊陲」論點認為:語言文化相同的兩個大小經濟體在交往過程中,小經濟體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必然漸漸被大經濟體的中樞所吸納,小經濟體的政經地位隨之日益下沉,終於淪為邊陲。交通越方便、交往越自由,其吸納的過程會越快。這種論點和五○年代興起的「依賴理論」極為類似,只是加上一個「語言文化相同的大小經濟體」為附帶條件。

 其實,「依賴理論」在解釋拉丁美洲二次戰後的經濟發展時,的確有相當的解釋能力。但隨著亞洲四小龍的興起,早已被證明為錯誤的,只好自我修正其理論。為何早期有解釋力而後來被迫修正,其實很簡單:早期歐美國家挾其國際市場的「購買壟斷力」,的確可以將「生產剩餘」壓榨回國,使拉美國家成為「邊陲」,但亞洲四小龍是在一個公平自由的貿易環境下進行出口,當然可以獲取貿易帶來的利得。今天,如果兩岸的貿易是在公平而自由的環境下自然導致的,沒有理由會對台灣造成當年拉美國家「邊緣化」的後果!

 只要觀察過去的香港和今天的上海(和中國比較,是語言文化相同的大小經濟體)就知道:香港的興起就是靠著依賴中國的崛起需要一個對外窗口,雖然香港的人才、資金和技術不斷往中國輸送,但外地和內地流入的資源不斷在填補和墊高它發展的基礎;上海也在和中國各地經濟進行交往,包括中國本地和外國的資源卻不斷湧進上海,上海經濟得以蒸蒸日上。因此,關鍵在於誰的吸引力大,不是誰大誰小!如果台灣和中國進一步發展經貿往來,而且台灣走在中國之前,對中國和外地有吸引力時,沒有道理資源不會湧進台灣,而只有台灣湧進中國。過去是我們禁止它的資源進來,才導致資源移轉是單向的;只要對它們開放,假以時日當然有來有往,會扭轉目前的失衡狀態!

 這當然也不表示台灣就要無管制地向中國開放。只要中國還沒有民主化、自由化、對台灣有政治野心,某種程度的管制就是必要的。而且,在受到政治打壓時,更必須適時抗議來表達不滿,爭取該有的政經權益,才是應有的作法!反之,將中國市場看成洪水猛獸,認為必須「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卻是另一種不健康的心態,妨礙我們利用中國、擴展世界市場的機會。我們希望國人保持高度警覺,但卻能有信心地看待和中國的經濟交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