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0日 星期二

正視景氣惡化現實 莫被消費券沖昏了頭 (台灣時報 社論 2009.1.21)

正視景氣惡化現實 莫被消費券沖昏了頭


 


    八百多億元的「消費券」方案果然奏效,各大賣場人潮洶湧、業績暴紅,一掃各地近來門庭稀疏的悽慘景象。我們在此祝賀這個政策的實施成功,也希望國人儘速搭配現金消費,創造一波又一波的內需擴張,提振萎靡多時的景氣!


    然而,八百多億元不是個小數目,全部都是舉債來支應的;縱使有再次發放的考慮,但在沈重的財務壓力下,很難複製這種盛況。當消費券逐漸消耗完畢,商家向政府兌現之後,其效果將遞減歸零;再加上歲末出口急凍,過完年後終究必須執行的裁員資遣,恐怕馬上會讓失業率超過百分之五,這才是所有關心國事者必須思考的難題!


    台灣經濟大量依賴貿易,雖然民間消費占國內生產毛額接近六成,所以維持一個穩健的內需市場極為重要,但如果損失了淨出口(出口減去進口)所帶來約百分之五的貢獻,總生產同樣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這也是在金融海嘯肆虐、出口不振的情況下,各種經濟預測都必須大幅調降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原因。


由於國際間對經濟下滑所採政策難以預料,因此台灣出口所受的影響也難以準確預判。這導致對台灣今年成長預測的數據,從較為樂觀的國際貨幣基金會所做的正百分之二點五,到稍微保守的亞銀百分之一點七,乃至於極度悲觀的經濟學人負百分之二點九的難堪預測都同時存在。但可以確定的是,台灣今年的經濟情勢比起去年將是雪上加霜,失業率也將急速攀升!更糟的是,政府累計債務將達到創紀錄的國內生產五成左右,政策可以「揮灑」的空間將極為有限,必須嚴格評估成本效益。如果見到消費券造成的「盛況」就認為景氣好轉,鬆懈了該有的戒惕之心,那麼令人灰頭土臉的數據立刻會接踵而來!


在身陷各種景氣惡化的痛苦之際,最難以令人忍受的折磨就是失業。失業不僅失去了收入來維持生計,更讓人失去尊嚴,難以面對周遭的親友,乃至於偷竊、搶劫和自殺等治安事件迅速攀升。而在失業率升高之下,除了傷及原有的民間購買力以外,必然促使仍然就業的勞工心生警惕,以減緩應有的消費來預防失業。因此,在面對即將到來的失業率攀升之時,更需提防民間一般消費的下降和治安的敗壞;對於現有的各種方案,務必高度掌控其效率和進度,以發揮「用在刀口」的應有效能,不要淪為綁樁、掏空的目標 而這正好是執政黨長期以來的罩門死角,迄今也尚未見到政府提出有效的防弊機制!


在解決失業問題如此重要的情況下,我們不反對政府提出的各種促進就業方案。但是,在觀察政府的各種方案之下,我們也為台灣未來的競爭力感到憂心。金融海嘯畢竟會逐漸過去,但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全球在復甦之際必將面臨較過去激烈的競爭,最有競爭力的國家當然會最快地從海嘯肆虐中獲得新生。因此,能夠在景氣低迷之際,大肆揮灑負債,但卻同時能大力提昇生產力的國家,必然是最有機會成為「浴火鳳凰」的勝出者!可是,在諸多就業方案之中,我們看到具有顯著提升勞動競爭力的方案實在是寥寥可數,而且規模相當有限;台灣想要在海嘯平息之後迅速「超英趕美」,應該是機會渺茫!


執政黨在總統大選時提出「六三三計畫」,雖然百分之六的經濟成長率目前已經是昨日黃花,失業率降到百分之三以下也已成鏡花水月,但是每人平均生產三萬美元的目標,仍應該有配套的生產力提升。我們的農民和一般勞工的生產力,在海嘯過後難道足以勝任這種高所得的需要,大家都心知肚明!加上四千億元的愛台建設和擴大內需之後,政府累計負債已經快到頂端,沒有更多的資源可以揮灑,但提升勞動競爭力的方案何在?眾多缺乏資訊能力的中高齡就業者和農民,又如何面對未來資訊社會的競爭?


消費券的成功,可以是轉危為安的關鍵,也可能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政府可是一分一秒都鬆懈不得。迄今為止,我們卻還沒有任何心寬的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