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是否凍漲油價不可泛政治化或意氣用事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4.3)

是否凍漲油價不可泛政治化或意氣用事


 


    國民黨立委昨日在經濟委員會提案通過,要求行政院解除油價凍漲,回歸浮動機制、適度調漲;而行政院則回應,不能立法院做出決議就「交辦」給行政院,如此將破壞憲政體制分界。在藍綠持續對抗的氛圍下,政府對汽油價格是否要繼續「凍漲」的爭議,已經有「泛政治化」或「意氣用事」的傾向,令人感到憂心。


    張俊雄院長在最後一次以閣揆身份到立法院備詢時,嚴詞批評主張油價上漲的人。他認為那些選前要求「凍漲」、選後要求「上漲」的人,在選民前後態度不一,所以「我瞧不起他們!」對於張揆之怒,我們加以肯定,因為少數立委和政治人物的確是泛政治化;在立委選前忙著作秀給選民看來爭取當選,選後又為了討好「新政府」而要求看守內閣承擔油價上漲的責任。至於為何選前一套、選後變套,卻又說不出一套邏輯。這種面對選民和在立法院內的態度迴然不同、表裡不一的虛偽作風的確令人生厭。


    張俊雄在立院清楚闡述了他的決策考量,他說要顧慮整體經濟市場穩定與整體國家利益,以及如何保護中小企業與現在生活困苦的人,在這個時間點政府不能帶頭漲價!不過,我們還是要冷靜思考:如何決策才能對國家最為有利?張院長提到,不漲價不能夠是永久政策,只是目前政府不能帶頭漲價。由這些說明,我們理解張院長的基本看法有二:一是要保護現在生活困苦的人,二是政府不能帶頭漲價。


不過,油價「凍漲」是否就能保護生活困苦的人呢?當市場上原來因為進口成本上升而必須漲價的油價維持不漲的話,用油民眾就受到政府的「補貼」,而用油越多的人就受到越多補貼。哪一種人用油最多呢?當然是開大車、用耗油器具的人或產業,而他們通常是社會上最有錢的一群人。這就形成了「全民」一起補貼「全民」,只是越有錢的人和用汽油越多的產業受到越多的補貼,這能夠達成「保護生活困苦的人」嗎?


    其次,目前台塑已經受不了虧損而上漲,中油跟著上漲並不是「帶頭漲價」。然後,我國並非「社會主義」國家,政府不能也不應設定民生用品價格、分配資源使用、決定生產品類和數量,也決定何種人分配多少的制度。我們基本上屬於「資本主義」制度,是用「市場機能」來指揮、誘導資源的使用方式。如果市場價格受到政府嚴重干預,無法發揮功能時,資源的使用就沒有效率,民眾會使用太多的汽油、不該使用那麼多汽油的產業也不會調整、繼續浪費這項稀有資源,其結果會使得經濟成長率變低。


表面上「弱勢民眾」受到了照顧(雖然照顧比起強勢民眾要少),但是會因為經濟成長變緩、工作機會減少、待遇變差或薪資不漲而受到傷害!這種間接的負面效果不容易看出來,但卻實實在在地存在,不是受過經濟專業訓練的決策者經常會輕忽它的重要,乃至於以為是在照顧弱勢民眾,但卻是在間接傷害他們。所以偉大的經濟學者凱因斯才會提醒大家:「經濟學家要有一顆溫暖的心和一顆冷靜的腦!」


    如果張內閣實在無法放棄對弱勢民眾直接照顧的話,我們建議有兩種方法,既可解除凍漲油價,又可照顧弱勢。一是調漲較高品級的油品(如九五和九八無鉛汽油),但維持低品級的油品(如九二無鉛汽油)價格,因為弱勢民眾通常少用高品級的汽油;二是全面調漲油價,但另外提供弱勢民眾每月定額、且無法轉售的油票補助。當然,前者的行政成本較低,是較有效率的措施。


    如果張內閣認為「油價漲,百物齊漲」,所以不能解除凍漲油價。那我們要問,黃豆、麵粉、稻米的價格都漲了,也都影響了物價,政府為何不去補貼各種物資上漲的部分,卻獨厚於油價呢?沒有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會以某種物資價格上漲會影響物價而去「長期凍結」價格的。短期凍結也還可以忍受;但目前凍漲時間已經太長,再不調整會影響家庭和產業調整的時間,未來大幅調整的代價太大,這種改變完全是為台灣經濟著想,和政治無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