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匯市自由化來追求全民最大利益
為了消除通貨膨脹的心理預期,並抑制新台幣的匯率飆漲,中央銀行宣布了三項重大的金融措施:一是調升央行重貼現率半碼,二是大幅調降外幣存款準備率(由百分之五降到百分之零點一二五),三是引導銀行業調升定存利率、調降活存利率。我們支持央行的這些措施,但也呼籲央行未來讓匯市有更為自主的波動空間,以免在央行的干預下製造問題,自行造成必須解決問題的壓力!
央行之所以調升重貼現率,並引導銀行業調升定存利率、調降活存利率,當然是要收回市面上的新台幣游資,以免引發通貨膨脹。而所以要收回新台幣游資,是因為大筆的外幣湧進國內,央行進行干預而買入美元、釋出新台幣所致。而大筆的外幣為何湧進國內,則是因為外資看好國內經濟在馬蕭勝選之後將會好轉,長期被低估的台幣無可避免地將會升值所致。而台幣為何會被長期低估,則是央行長期以來經常進場干預,其最常見的模式就是在尾盤進場大買美元,讓台幣價位回貶。央行之所以抑制台幣價位,則又是為了強化出口商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出口,來提昇經濟成長率。因此,我國央行除了穩定物價的功能以外,對於經濟成長還頗有貢獻,可謂績效卓著!
然而,央行長期如此干預的結果,對台灣經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出口固然因為匯率被人為壓低而讓出口商獲利,也讓經濟成長率獲益;但是這也導致所得更加集中、所得分配惡化。而在匯率不利於進口之下,進口物價頻頻上升。但是在國內景氣不佳的情況下,進口成本上漲的成本難以轉嫁,零售業經常自行吸收、難以獲利。惡性循環之下,國內民間消費持續不振,導致百業更為蕭條。2003年的民間消費仍以6.35兆超越出口的6.00兆,但到了2007年卻以7.45 兆大幅落後出口的9.28兆。這種匯率政策造福了「出口資本家」,並且以一般人民和「小型內需產業企業主」為代價,造成科技新貴們日進斗金、出手豪宅鑽錶,而各種餐廳卻門可羅雀!
猶有甚者,當央行不斷壓低台幣價位之下,各方意識到台幣被低估,當然想盡辦法要以各種名目進入台灣「炒匯」。央行認為外資沒有按照匯入目的進入台灣股市,難道依照目的進入台灣股市的外資就不能夠炒匯?如果依照目的進入股市,待股市和台幣雙雙高漲之後,再拋售股票獲利匯出,不是會造成更大的禍害?屆時不是股市崩跌加上炒匯大賺,中央銀行又能如何?
如果央行能夠順其自然,在市場顯示台幣該升的時候就讓它升值,也許出口廠商會有壓力,但是也會促成它們「產業升級」,以更快的技術提昇、更多的研究發展來應變新局。只要時間足夠長,這對產業而言不是壞事。看看韓國的韓寰這幾年升值了多少,有因此影響到他們無法創造貿易順差嗎?而央行抗拒台幣升值了這麼久,如今卻在短短的三個月內升值了百分之八,讓出口廠商措手不及,到底是幫了出口商多少忙恐怕難以衡量,決不是簡單清楚的答案!
如今,在大力干預之下釋出太多台幣;恐懼通貨膨脹又必須加以「沖銷」(收入市面上的游資),只好提高利率。但是,經建會剛剛公佈的二月份景氣概況顯示:景氣綜合判斷分數減少兩分,「可能有進入收縮期現象」。因此,提高利率的作法已經遇到瓶頸,難以持續操作。如果過去不是如此抗拒市場,今天的操作空間必然會更大。
由這些分析可以歸納為:央行抗拒外匯市場的操作不見得幫了廠商多少,而且對所得分配有嚴重的不良影響,並且還壓抑了民間消費。功過相抵,正負難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