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共同市場為何 必須兩邊協商 (蘋果日報 論壇 2008.3.20)




















共同市場為何 必須兩邊協商





2008年03月20日













 
















近日「兩岸共同市場」在總統選戰中成為重大議題,藍營認為是補藥,而綠營視為毒藥,激烈攻防之下硝煙瀰漫、是非真假難辨!林環牆教授的「香港經驗看兩岸共同市場」(以下稱「林文」)依數據推論,算是比較可以進行討論的文章。林文以香港在近10餘年製造業比重由17%下降至3%,加上實值工資成長緩慢,推論台灣若和中國大陸形成「共同市場」,將加速「去工業化」,並非一帖「補藥」!



不突破會「邊緣化」
然而,如果林文對香港1990年之後的推論是對的,那麼林文就無法對香港在1990年之前保有快速的成長和製造業的繁榮做出解釋,因為香港早就和中國大陸在經濟上緊密統合!其實,香港的繁榮是靠著中國大陸對她所提供的物流、金融、商業服務需求,而這些服務在90年代之後逐漸被深圳和上海分別取代,導致香港成長趨緩。因此,香港成長的起伏,和「共同市場」並沒有關係。如果香港經濟不和中國統合,那才是香港災難的開始!
經濟整合在「歐洲經濟共同體」1958年形成之後蔚為風潮,「歐共體」經濟成長加速之後迫使美國甘乃迪總統倡議「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世界貿易組織前身)進行「甘乃迪回合談判」,以大幅的關稅減讓來沖淡「歐共體」國家之間貿易自由化帶來的競爭力。1994年「烏拉圭回合談判」結束之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發現,農產品貿易的自由化已經走入窮途,各國開始競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等不同整合程度的經濟整合機制,藉由消除貿易和投資障礙來擴大市場範圍、降低單位成本,以提升生產效率、強化競爭力;連過去對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並不熱中的美國,目前也已經和韓國等多國簽署。而中國也和東協十國簽署,台灣如果不努力突破,的確有「邊緣化」的危機。



善加規範提升經濟
然而,雖然理論上由「自由貿易協定」、「關稅同盟」、「共同市場」,乃至於「貨幣同盟」、「經濟同盟」是整合程度愈來愈高的型態,但實際上在國際間的應用,卻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我喜歡,叫什麼都可以!因此,可以看到「歐洲共同市場」成立了30年,人員在各會員國之間還無法自由移動,必須靠「申根公約」在1995年生效後才突破。「南錐共同市場」迄今不過是個關稅同盟,「中美洲共同市場」也是個關稅同盟,「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也是自由貿易區,外加半數國家的貨幣統一。有趣的是「中非關稅同盟」居然是自由貿易外加共同貨幣,就是沒有關稅同盟!「東非共同體」更在分配不均之下,撐了10年後解體!因此,「兩岸共同市場」的內容一定是協商同意後再定義,非套用理論名稱,認為「兩岸大開放,台灣死翹翹」!
因此,善加規範利用「兩岸共同市場」,當然可成為台灣經濟「補藥」!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