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從幸福調查走上幸福之路 (某報社論 2013.8.8)





從幸福調查走上幸福之路



 














 



本報昨日公布全台規模最大的「2013台灣幸福指數調查」,向國人呈現了當前民眾感受生活幸福的不同面向;民眾與政府都能藉由調查結果,充分了解台灣社會目前在幸福路上的相對位置。本報舉辦這項調查,以及之後的一系列活動,都是衷心盼望促使台灣社會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向前邁進。


 


幸福指數的調查,在先進國家的學術界相當普遍,而且已經長達數十年。這些調查研究發現,先進國家的國民在所得不斷提升之下,幸福的感受在二次戰後以來卻沒有顯著的增加,其原因在於經濟成長帶來了消費水準的提升和生活型態的改變。消費水準的提升固然帶來正面的幸福感,但生活型態的改變卻經常帶來負面的效果,例如觀看電視而無法兼顧與親人的互動,生活更忙碌之下也無力進行社群的互動,導致離婚、代溝、疏離等家庭和社會問題。此外,經濟發展帶來了都市化,但方便之餘卻經常是生活環境的擁擠與污染,特別是在全球化之下,和其他社會比較的結果,雖然生活水準提高,民眾主觀的感受卻反而變差了。這也應驗了俗諺所說的「人比人,氣死人」的情況。


 


因此,深入了解人民生活各種面向的滿意度,以及它們和整體幸福感之間的關聯,以做為施政的重要參考,已經成為先進國家的政策顯學,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先進國家領袖,都已責成政府相關單位進行深入調查,並據以調整施政措施。


 


國內早期只有學術機構為了學術研究進行幸福調查,在2012年總統大選期間,馬總統宣布將由政府進行「國民幸福指數」的調查,並且要能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比較,以達到國際化的效果。OECD的調查內容偏向一些「創造幸福的客觀能力」指標,而為了能夠和它比較,本報去年首次舉辦的全台最大規模調查中,選取了政府調查的部分合宜資料建構了「幸福力」的指數;另外再對民眾調查主觀幸福感的各種面向,讓主觀的「幸福感」和客觀的「幸福力」都能夠完整呈現。在今年的幸福調查中,更額外增加了地方政府施政滿意度、居住地以外最想居住的縣市等議題;除了可以鼓勵執政優良的縣市以外,也讓民眾更深入體會幸福調查的深層意義。


 


由於這項調查詳列了22個縣市在生活現況、健康狀況、工作生活平衡、教育、社會聯繫、環境品質、個人安全、工作狀況、家庭經濟、居住條件和政府作為等11個幸福面向,而且樣本數足以讓調查結果值得信賴,因此可以做為中央和地方政府改善或調整施政作為的極重要參考。


 


從調查結果看來,今年民眾的幸福度比起去年有所提升,而經濟狀況和家庭生活還是影響台灣民眾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雖然金門、連江、澎湖、花蓮和台東是居民自我感受最幸福的縣市,但是在判斷其他縣市的幸福狀態時,大多數的民眾還是認為台北市和台中市最為幸福,顯示經濟條件的好壞還是相當重要。這五個幸福感領先的縣市之所以領先的原因,很值得進一步深究,在獲真相之後,當然可以對其他縣市提供有價值的施政參考。


 


馬總統在提出幸福指數調查的政見時,曾說「幸福感的重要性不亞於經濟的發展」。但迄今為止,我們並沒有看到中央政府實際上針對幸福指數去研擬施政措施。「國民幸福指數」將停留為國家統計中的一個項目,還是施政的重要參考,將嚴厲考驗主政者的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