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從愛丁堡藝術節看台灣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11.9.26)

從愛丁堡藝術節看台灣(杜震華)


 


2011 0926


 


8月中旬,在總統夫人周美青擔任榮譽團長、文建會資助之下,吳興國先生帶領了由他創辦的「當代傳奇劇場」,應邀參加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演出改編自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的「李爾在此」,以京劇手法1人飾演10個角色;精采的演出獲得了觀眾的熱烈迴響,以及《泰晤士報》等媒體的好評,也讓台灣的表演藝術在國際上再次發光。這是愛丁堡藝術節第一次邀請台灣的表演團體演出,吳興國先生也成為首位曾經在愛丁堡國際藝術節、法國亞維儂藝術節和美國林肯中心藝術節等三大國際藝術節演出的華人,是另一位台灣之光!


 


然而,諸多台灣著名表演人才和團體必須透過國外著名的藝術節演出,才能獲得國人肯定,仍然是一個遺憾,也是我們必須努力的方向及目標。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讓我們透過愛丁堡藝術節來思考吾人應該如何努力吧!


 


年吸百萬國際旅客


 


開始於1947年的愛丁堡藝術節迄今已有65屆的歷史。目前由12個系列的節慶組成,以8月份的藝穗節表演為核心,但擴張到涵蓋了圖書節、科學展、軍樂展、兒童創意節、故事節、電影節、爵士節、美展、國際展、多元文化節、跨年祭等活動,全年隨時都有活動的狀況。





由於其藝術水準為全球頂級,兼具多元、創新和教育內涵,已經成為全球藝術家一生追求的演出夢想,也成為愛好藝術者的朝聖之地。當地50萬人口一年竟能夠吸引到100萬名國際旅客。2010年的經濟效益達到2.45億英鎊,約略為120億元台幣,直接創造了超過5千個專職的工作;其經濟生產已經超過高爾夫球產業,成為當地最大的產業。由於夏季熱門時節的住宿價格倍增,許多旅館業者夏季的收入就足以讓他們在其他三個季節到處旅遊!



幾個全球著名藝術節的共同特點,是都擁有源源不斷的創新作品、自行開發的獨特內涵、優良的表演場所、滿足不同客源的需求,才能夠吸引大量的國際旅客。

 


管理具創意有遠見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管理上要具有創意及遠見,以及高效能的管理體制。蘇格蘭政府特別設立了「蘇格蘭活動部」(EventScotland)來負責辦理各種活動與節慶,而「愛丁堡藝術節聯盟」負責指導藝術節的發展方向,其董事會成員則來自蘇格蘭所有和活動相關的機構,包括政府、銀行、國會等,可以迅速、有效的和政府、國會進行協調,藝術節的發展會遇到的問題都可以透過這個聯盟和其他相關機構協商解決,這才是愛丁堡藝術節成功的最重要祕方。





台灣的確有一些活動有機會在政府協助下發展成亞洲著名的地方活動,例如台灣燈會、貢寮海洋音樂祭、平溪天燈、墾丁春吶、鹽水蜂炮、台中媽祖觀光文化節等等,但各有各的問題需要克服。



只要上愛丁堡藝術節的官方網站瀏覽一下,就可以對其規劃和資訊之周詳感到讚嘆,也會了解我們努力的空間何在。然而,台灣可能建構一個官民合作、有效能的「台灣活動聯盟」(EventTaiwan)平台嗎?

 


《經濟人語》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商業發展研究院顧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