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如何進行國外「招商」?
在兩岸簽署了「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後,加上台灣營利事業所得稅大幅調降,政府認為國內投資環境獲得顯著改善,值得到國際間進行「招商引資」的工作。於是,行政院責成了「經濟建設委員會」和「經濟部」積極到海外進行各種說明會來廣招國際企業來台投資。我們樂見這種對台灣有利的作為,然而依照過去政府施政的經驗,我們對於這次的招商工作其實並沒有十足的信心。馬政府是否真能展現行政效能,此次的招商工作可以視為一個指標;我們在此願意提供一些看法,供政府相關部門參考。希望這是台灣經濟再次受到國際重視的契機,而非再一次「周遊列國」之後,回國寫寫出國報告交差了事的「官場福利」﹗
事實上,在兩岸之間完成了空運直飛、海運直航,並簽署了「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後,日本、新加坡和歐洲的部分廠商對台灣的確表達了興趣,考慮來台投資。加上營利事業所得稅在短短一兩年內,由百分之二十五降低到百分之十七;而且在兩岸簽署「商品貿易協議」和「服務貿易協議」之後,如果真能陸續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則在台灣投資的確會有若干經營上的有利之處。兩岸之間的經濟交流事實上讓我們付出了不少政治代價,政府對於許多對岸政治發展的態度和發言,早已經「自我限制」;部分國人在兩岸交往中,也有意無意地「自我矮化」,如果還無法利用這些經濟優勢獲得顯著的招商效果,那麼這個官僚體系將嚴重地對不起人民,也對不起國家﹗
因此,我們要嚴肅地奉勸身負招商重任的官員們,如果你們將此事當成傳統的「官場福利」,藉機到處蜻蜓點水地辦個說明會,保留諸多時間去遊山玩水,回來之後隨便寫個報告了事的話,不僅對不起負擔爾俸爾碌的民脂民膏,也是在種下政府再次輪替的種苗,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然而,要能達到有效的招商何其困難﹗國際間的投資有其滾雪球的「群聚效果」:大批製造業往中國大陸移動的時候,沒有幾家企業會想到台灣;大批服務業者想要發展東亞市場的時後,除了香港、新加坡、上海以外,沒有幾家企業會想到台北。找到幾家企業參加記者會,簽署一些「投資意向書」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要真能落實來台投資,卻又是另一回事。因此,如何在招商說明會之前、之中和之後,確認適當對象、邀請引發重視、吸引實際參與、具體呈現利弊、清晰判別利基,然後水到渠成地進入台灣投資,其實絕非一件簡單的事。
關鍵因素之一,是要充分的做好功課:研究哪些國際企業已經來東亞投資,卻還沒有設立區域總部的;研析哪些國際企業是剛剛完成當地區域的擴張,正考慮要到東亞來投資的;哪些企業已經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但目前兩岸的發展可以讓它認為台灣的地理優勢較佳的?必須清清楚楚這些企業的發展狀態,才能找出適當的「顧客」,再訴之以利、分析各種利弊得失,歸納出投資台灣或移往台灣可以為此企業帶來的效益所在,才能夠打動人心,採取行動。在招商大軍出發之前,「先遣部隊」應該已經和目標企業做過接觸,獲得稍微正面的回應;招商大軍出發之後的招商會議,其實是驗收戰果,並釐清部分模糊之處的場域,而不是「全新」的開始!沒有做足功課,貿然開個投資說明會只是虛應故事,斷然不會有顯著的成果﹗甚至於連該企業如果在台灣投資,模擬它的年獲利和其他地點比較會有多少,清清楚楚地告訴它們台灣確實值得它們投資,這才是有效率的招商引資模式。
比較完整的投資環境介紹,必須包含一個外企主管在台灣的生活和家庭所需,台灣所能提供的環境都要能清楚呈現,包括一個四口家庭在台的生活費用、子女就學的設施如何、費用如何、各種休閒旅遊的環境和費用如何,唯有清楚呈現出來確實勝過香港、上海、新加坡,才可能獲得企業主管的青睞。
七○年代初期,新加坡李光耀總理親自出馬,獲得了矽谷的希捷公司(Seagate)首肯到新加坡設立第一家海外據點,其硬碟機產業從此讓台灣一蹶不振。經建會和經濟部可有這種雄心壯志?而迄今又做了什麼功課,可以承擔這種重責大任?我們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