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匯率政策走向正確嗎?
│
近日新台幣兌換美元匯率隨著亞洲貨幣升值而大幅升值,成為金融市場上的重大事件。外銷廠商關切它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經建會主委認為應該尊重市場,呼籲廠商要習慣匯率的波動、吳敦義院長說他信賴7A的央行總裁…。到底新台幣兌美元的匯率升值的後果為何?對台灣經濟是好是壞?央行的匯率政策走向是否正確?我們願意為不熟悉這個議題的讀者解惑。
所謂匯率,就是一種貨幣用另一種貨幣表現的價格。當新台幣兌美元升值時,就是以美元表示的新台幣價格上升;反之就是新台幣貶值。新台幣兌美元升值後,使用美元進口的廠商會獲利,因為用一樣多的台幣可以換到更多的美元;但台灣出口廠商會受到不利影響,因為一樣的出口收益會換到比較少的台幣。因此,一般認為貶值有利於出口而不利於進口,而升值反是。
由於早期台灣外匯極端缺乏,因此幾十年來的產業政策一向鼓勵出口、抑制進口以創造外匯盈餘。雖然七○年代後台灣的貿易順差帶來日益增加的外匯,但央行還是希望藉由「管理」的浮動匯率讓台幣貶值,以創造貿易盈餘和外匯存底。
只是,外匯存底被央行(或銀行體系)匯集的同時,央行也同時釋出新台幣,因為它必須一手交出新台幣給出口商,另一手才能收進等值的美元。如此一來,隨著央行掌握的外匯越多時,市面上的新台幣也越來越多,造成通貨膨脹的後果或壓力;除非央行出售手上握有的附利息政府公債,來減少流通的貨幣數量。而且,貿易帶來的外匯存底反映本國為外國生產的東西超過了外國為我國生產的東西,外匯一直增加表示我國在為外國「作嫁衣裳」。雖然日後這些外匯可以用來進口外國的生產,但這等於目前我國免費借出資源給外國使用,不是明智國家該有的作為,也顯示國內沒有適當的投資或消費管道,只好將大量資源暫時供外國,而不是用來進行投資進口或適當消費來提高生活品質!
傳統上,經濟學家認為一國只要保有三個月進口所需的外匯就夠,太多外匯存底就會產生上述問題。台灣去年總進口金額為一七四四億美元,但去年受金融海嘯嚴重影響,我們改用前年進口值二四○五億美元為基礎,三個月即四分之一應為六百億美元。這表示在一般情況下,台灣只要六百億美元外匯就足以供一般進口之需。如果考慮目前國際游資頗多,需要更多外匯以備不時之需,則加上一倍也只要一千兩百億美元。但目前台灣外匯存底達到三七二○億美元,高居全球第四,遠遠超過國際經濟活動所需,連應付國際炒家的狙擊也綽綽有餘!我們難以想像,央行迄今還保持「重商主義」思想,三不五時就單方干預新台幣匯率,硬是讓台幣貶值幅度加大或升值幅度減少,來人為造成台幣偏低以製造貿易順差,卻還經常大言不慚地說:「新台幣匯率由市場決定!」
先進國家也會干預匯率,但通常是在匯率變動過大,已危害到一般經濟運作時才會如此。但我國央行如此過度貶抑台幣匯率、協助出口產業的結果,是讓台灣產業和資源過度集中在出口,經濟成長的效益也偏向由出口商、特別是高科技產業享有。而這卻是以大多數人民犧牲了對高品質進口品的消費、無力到海外旅遊消費、進口商每每受貶值傷害為代價所換來的。
其實,當資源問題日益嚴重之際,我國應該仿效對岸,使用部分外匯存底積極到全球各地去投資能源和礦業,以確保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能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撐。這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過多的外匯存底,減少新台幣過多的壓力,也可以發展更好的國際關係,提昇台灣的國際化和影響力,並間接營造「台灣品牌」的國際形象。
7A的央行總裁容易獲得,但國家長遠的整體利益更為重要,台灣廣大的民眾有權利分享經濟成長的果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