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0日 星期三

當前經濟困境的病因與短期解決方案 (民眾日報 四版專論 2008.9.10)


當前經濟困境的病因與短期解決方案


杜震華 謝明輝


97.9.9


 


一、              當前經濟困境的病因


當前國內經濟景氣欠佳,導致國內之投資和消費皆陸續下滑。投資下滑原因在於投資信心缺乏,而信心缺乏之原因在於


1國際景氣不佳。而其原因又來自於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特別是近日的「二房危機」,使得美國和其他先進國家景氣不振,影響其進口能力,也使得國內出口成長無力。


2)國際能源和物料價格皆處於高檔,在尚未大幅下跌之際,影響國內消費能力。在此種情境和預期之下,廠商自然不願意冒險投資。


3兩岸經貿缺乏動能,特別是原先預期將產生激勵景氣的「陸客來台」和「陸資來台」。前者遠不如預期,後者只聞樓梯響,尚無任何陸資之管理方案和開放個案。


4)在國內外景氣不佳,獲利不如預期之下,廠商之投資能力亦見滑落。


 


而在消費方面,下滑之原因在於


(1)    物價上漲、薪支卻未能跟上,實質消費能力減弱,自然無力進行消費。


(2)    股價大幅下跌,股民「實質資產」下跌,心理上造成負面之「資產效果」,自然調整消費行為;這對於餐飲、零售和服務業特別明顯。


(3)    對未來經濟景氣之預期不佳,擔心未來遭逢失業或薪支減少,自然不敢依照過去之消費模式進行消費,導致民間消費減少。


(4)    政府領導人對於景氣之發言不夠謹慎,讓民眾對於未來更缺乏信心,消費行為更加保守。


 


二、              經濟病徵之後果


若無法快速解決問題,將造成下列一連串之不利後果


(1)    投資和消費行為繼續下滑或遲滯,造成惡性循環


(2)    失業和低收入者增加政府福利支出,造成社會安全負擔加重。


(3)    失業現象嚴重,失業者作奸犯科,造成嚴重社會問題


(4)    媒體炒作景氣低迷和社會安全事件,造成人民「幸福感」下降,對政府之不滿和批判將直線上升。


(5)    在野黨和媒體將不斷炒作「更換內閣」。若依循快速辦理,將造成政策難以連貫,並影響賢者入閣意願;若不依循辦理,則陷入政治鬥爭,加劇人民之「不幸福感」。


 


三、              解決病因的途徑


    1)在政府的角色扮演上,由於國人對政府角色高度期待,台灣無法像先進國家經常採取「相信市場」、「自由放任」的基本態度。應採取「凱因斯學派」的積極干預政策,短期內增加政府負債、擴張政府和民間投資支出,來刺激投資和消費以帶動景氣。等經濟景氣恢復之後,再創造預算盈餘來降低政府債務。


    2)在提振投資信心方面,應提出減稅、促進外來直接投資、刺激入境旅遊活動、增加政府投資在有潛力之關鍵產業等有效方案,來營造有利的投資環境,吸引民間企業跟進投資。


    3)在刺激消費意願方面,應提出、減稅、退稅、鼓勵國內旅遊消費、鼓勵文化藝術消費、鼓勵結合傳統價值之消費活動,來提高人民的消費和內外在之幸福感。


    4)在消彌社會安全問題方面,應提出更積極的促進就業方案、增加短期社會安全支出、搭建社會義工照顧弱勢之平台、營造資訊化社會之義工平台、打造幸福社會之社區交流機制,以營造資訊化的幸福社會。


 


四、              解決病因的方案建議


    (一)、在提振投資方面,建議考慮下列方案:


    1)儘速讓調降營業稅定案,建構有利的投資環境。


    2)儘速讓結合休閒旅遊的開放離島博奕事業定案,以加速投資。


   3)儘速讓遺產稅和短期的大型投資掛勾,例如讓三個月內提出大型投資案(如10億或20億元台幣),並促進就業(如50人或100人)之企業家,得享有遺產稅減半或免除之優惠。


    4)儘速透過國共論壇平台,要求中國合作鼓勵,擴大陸客來台旅遊規模


    5)儘速透過媒體,邀請著名之國際財經大師,如大前研一、比爾蓋茲等人訪台,發表對於台灣經濟未來的客觀看法,建立國人對於經濟前景的信心。


    6)儘速於國際媒體(如CNN提出廣告,宣傳「投資台灣、經營東亞」之利基,籲請國際注意台灣有利之投資環境變化(三通、直航、減稅)。


    7)儘速在進行國際廣告之後,於美、英、德、日、加、澳、中等國召開「投資台灣論壇」,鎖定重要國際企業邀請參加論壇,讓國際企業明白台灣最新之投資環境發展,以配合之誠意打動國際企業投資心意。


8)由經濟部選定尚未於東亞設立製造據點之跨國企業,或台灣對其東亞總部有競爭優勢之企業,透過駐外單位進行初步遊說,爭取其在台設廠或轉移其東亞總部至台灣;必要時由財經首長親往拜訪指標性企業(例如曾經有意投資台灣的環球影城)。(1992年筆者訪問新加坡惠而浦(Whirpool)東南亞總部時,副總裁曾表示:只要台灣和大陸直飛、直航,他們立刻將總部遷往台灣南崁。據說當年新加坡總理訪美時親往硬碟大廠Seagate,其誠意獲得希捷首肯投資新國,使得台灣迄今無力在此產業和新國競爭


    9)責成各種駐外單位,將各駐在國對台投資金額和旅遊人數之招商績效列入考績和升遷之重要參考,以激勵駐外單位之士氣。例如今年該國投資台灣金額或來台旅遊人數超過10%者,相關駐外單位人員記小功,加發半個月績效獎金;超過20%者記大功,加發績效獎金一個月。


    10)各縣市之國內固定投資金額年度提昇超過經濟成長率應有之部分,中央政府以其金額之一成,外來投資則為兩成,作為下一年度額外增加之統籌分配款。例如國內固定投資今年比去年提昇100億元(10),而今年經濟成長率為5%時,表示該縣市超額投資了50億元(5%),將會在明年獲得5億元的額外統籌分配款。


    11)在愛台十二項建設等現有之政見以外,儘速提出產業發展願景的「旗艦計畫」,例如「東方智慧門戶」(營造與訴求台灣成為西方企業進入東亞、經營智慧型產業的伙伴)、「東方創意中心」(追求台灣成為東亞文化創意產業的重鎮),火速提出該願景之下的「先驅計畫」(Pioneer Projects),如在北、中、南、東各區分別以鉅額投資(例如各一百億元),營造大型之「藝術展售中心」,作為藝術家展覽兼銷售藝術作品的重要基地,帶動藝術文化發展,並使其成為重要觀光旅遊據點。


 


    (二)、在刺激消費方面,建議考慮下列方案:


    1)針對年收入低於36萬元之90萬戶家庭,提早實施負所得稅制」,讓320萬人提早受惠,轉化為消費行為。


    2)由政府領導人分別負責示範消費,鼓勵民眾消費各種農產和文化、藝術產品,結合各種節慶,和傳統價值結合,以倡導消費和傳統結合之優良社會風氣。例如教師節在即,在其前夕可由領導人(如正、副總統和行政院長)同一時間分別購買花卉或書籍、圖畫,贈送其早年教師,示範並帶動優良風氣。另外,發動社會慈善團體,招待孤兒院等青少年,由政府領導人或其夫人帶領欣賞優良國片,透過媒體報導,鼓勵優秀國片之發展。


    3)於CNN等著名國際媒體進行旅遊台灣之廣告建立台灣旅遊之國際形象,再和國外旅行社合作,推出各類旅遊行程。例如最近國內旅行社就和歐洲旅行社合作推出搭配自行車活動的台灣旅遊行程。但如果沒有有效的國際宣傳,將感到事倍功半。


    4)對於各地區之就業輔導和職業訓練中心,擴大其規模、普及其地點,並強化其訓練內容能跟上社會趨勢、脈動和需要,讓接受職業訓練者接能經由輔導獲得良好工作。


 


    (三)、在消彌社會安全問題方面,建議考慮下列方案:


     1)由政府主導,提出「溫馨家庭伙伴計畫」,建構社會關懷之平台。由政府搭建平台,由居住於同一鄉鎮市之兩個經濟優勢家庭合力認養、關照一個弱勢家庭,提供其各種機會、資訊和家庭互動,攜手共同成長,減少社會問題。


     2)由政府和社會機構主導,提出「全民資訊化計畫」,建構「社會資訊化義工平台」。於全國各鄉鎮公所設立資訊學習站,由志願之資訊義工協助教導無力負擔資訊化費用之社會大眾,建立接觸電腦網路、吸取資訊之能力,以獲取良好之就業能力和機會。


     3)擴充社會安全救助網,設立臨時安置中心讓社會安全網無法關照到之民眾可以獲得緊急照顧、重新出發。作法:各鄉鎮提供充裕之救急安置場所,提供緊急食宿,庇護有臨時需求之民眾,並媒介短期就業或職訓機會,徹底消除民眾無固定居所之問題。


     4)由政府設立農業市集網。仿效目前的各種媒體部落格之設置方式,由農會教導農民,使用設計完備之套裝個人交易部落格,使成為農產品之交易平台,配合農會輔導建立之宅配系統,直接和消費者溝通,免除中間剝削,也避免「菜土菜金」現象,成為政府不定時之負擔。


     (5)建立互動機制和活動誘因,鼓勵社區和大樓家庭透過各種社區活動來進行互動,培養相互關照的社區總體營造效果,以增加認識和交往來減少各種社會問題,提升民眾的幸福感。


 


    最後,建議設立一個直屬於總統府之下的常設性、專職性的「經濟顧問委員會」,直屬於副總統領導,提供閣揆或相關部會建議。由學界借調適當之學者專家一至二年,參酌各國經驗,深入研究各類財經問題,提供各種短中長期建議方案,方能協助財經部會首長有效解決財經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