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從台灣看全球股市 〈2007.7.30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





從台灣看全球股市



近日台灣股市迭創七年來的新高,大幅的漲跌波動牽動著數百萬投資人的心弦!然而,如何正常看待股市的發展?台灣股市和全球,或其他三小龍比較,又是如何呢?
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關係著一個經濟體的發展。運作良好的金融市場可以提供良好和可接觸的資訊;它會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資源分配,促進經濟成長。

在經濟發展早期,金融市場以銀行為主;在發展之後,股市就變得比較活躍,也更有效率。

對外開放的經濟體一般會擁有健全的總體政策、良好的法律體系、以及對股東有效的保護,因而吸引資金流入,壯大了金融市場。全球化造就了大量的跨國資本和金融公司,股市交易也跨越國境,使得交易成本更低、資源使用更有效率。從這些角度來看,我們期待一個活潑、壯大的台灣股市!

然而,全球股市又如何呢?依世銀資料,在2006年底,本國上市公司最多的是美國,達到5143家,其次為印度4796家、西班牙3300家、日本3279家、英國2759家、羅馬尼亞2478家;最少的是烏干達5家、史瓦濟蘭和坦尚尼亞6家。韓國1694家領先了台灣的1200家左右(未計入近300家興櫃股)、香港1126家和新加坡557家。但以經濟規模看,港、星的股市發展應該領先韓國和台灣。然而,上市公司經常變動。2000年時,台灣上市公司只有831家,美國當時卻高達7524家,印度也多達5937家。


評估承受力謹慎決策
在市值方面,最大的還是美國,2006年底達到17兆美元;日本只有4.7兆,德國更只有1.2兆,還不如英國3.1兆、中國2.4兆、法國1.7兆、加拿大1.5兆、俄羅斯1.3兆,僅微幅領先香港的1.0兆。四小龍中,韓國以0.84兆居次,領先台灣的0.65兆和新加坡的0.21兆美元。全球市值規模最小的是烏茲別克,114家上市公司只有37百萬美元市值。但市值非常敏感,台股在這番上漲之下,應該和韓股不相上下。

股市規模若以經濟規模來調整,通常是以市值佔國內生產的比例來衡量。2005年底,香港以566%領先全球,其次為約旦296、瑞士256、芬蘭244、南非236、沙烏地阿拉伯209、新加坡178、阿聯174、科威特161。台灣雖以152落後港、星,但領先韓國的91,也超越日本的105
「市場流動性」則顯示市場的活絡程度,反映買賣的容易度,是以交易值佔國內生產比例來衡量。理論上,流動性高顯示資源使用較有效率。2005年,這項指標以沙烏地阿拉伯356%拔得頭籌,香港259和瑞士241居次,再次為英國190、約旦187、美國173、台灣171、韓國152、芬蘭142。新加坡以103在小龍中殿後,似乎也反映了該國較謹慎保守的民性。
在股價上,2006年有五個國家飆漲了八成:克羅埃西亞(85)、秘魯(83)、中國(81)、委內瑞拉(79)、摩洛哥(79),但也有跌了大半的:沙烏地阿拉伯(-49) 阿聯(-45)、約旦(-36)。香港上漲34%,領先新加坡27,台灣20和韓國13。較成熟的美國只上漲了14、英國26。這些數據顯示了新興市場的機會與風險並存,投資人應自行評估承受能力,謹慎決策!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