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拓展新興市場的新思維 (某報 社論 2012.12.21)








 


 


經濟部昨天公布11月外銷訂單為407.3億美元,寫下單月新高,出口景氣似已走出黯淡的隧道,不僅美國等傳統市場的訂單湧至,東協六國等新興市場的需求更是迭創新高,反映新興市場的成長潛力及對台灣外貿的重要性。在此之前,馬總統在聽取經濟部報告「拓展新興市場之策略與作法」之後,已特別宣示「政府絕對不能忽視新興市場的商機」。我們完全同意馬總統對新興市場的看法,但如何有效掌握新興市場,財經高層還有若干盲點。


 



「新興市場」不是一個新名詞,它是介於先進和開發中國家間的市場,在1980年代被世界銀行提出後逐漸被廣泛採用,內涵則因使用者不同和時間差異而改變,但一般會涵蓋中國大陸、印度、巴西、俄羅斯(金磚4BRIC),以及埃及、印尼、墨西哥、菲律賓、波蘭、南非、韓國、土耳其等人口較多、規模較大的市場;國際知名的投資銀行如摩根士丹利等,也會將智利、哥倫比亞、祕魯、捷克、匈牙利、摩洛哥、馬來西亞、台灣、泰國等納入。新興市場沒有標準的涵蓋範圍,其特色是成長很快,卻也常因為開放不久、規範不足而不太穩定,風險自比先進市場大。


 



面對新興市場興起,做為一個以出口貿易為重要成長策略的經濟體,台灣當然應該掌握,以免錯失商機。然而,新興市場廣泛多元、成長結構又千變萬化,難以用二手資料精確掌握,加以資訊的時效性不足,二手資訊也可能貽誤商機,甚至無法正確預警,反而可能讓企業鎩羽而歸。因此,如何有系統地掌握新興市場的資訊和關係,應是政府搶攻新興市場之前應思考的課題。


 



長期派駐商貿據點、由常駐外派人員蒐集商情,是先進國家企業和政府的主要模式。大企業的資源豐富,可自行切入目標市場,蒐集深入且適時的資訊;但中小企業無力投入這種資源,有賴政府協助。


 



因此,在新興市場派駐商貿據點,對於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台灣相當重要,並應依據新興市場的規模大小規劃駐點人數,才能精準掌握資訊脈動。不過,我國駐外機構經濟組人員常要花很多時間處理外交相關事務,真要蒐集商情,須靠外貿協會的駐點,與韓國相比,我國顯然不足。


 



其次,在這些新興市場中,英文通常不是主要通行語文,因此,如何將新興市場在台留學生為我國所用,就顯得相當重要了。其中,增加新興市場獲得「台灣獎學金」的人數是解決方法之一,且因新興市場的經濟發展程度通常落於台灣之後,網羅優秀留台生應非難事。此外,派駐新興市場的商務人員通常會輪調,唯有當地人才才可能累積經驗、長期為我國外貿服務,因而公費考試項目中,可增加各新興市場的市場研究項目,培養真正了解各國的人才。


 



其三,如何將辛苦蒐得的商情做最有效的運用,也是一門學問。目前經濟部投資業務處的網站已有初步資訊,缺憾是無法適時更新。外貿協會的「台灣經貿網」已有一個不錯的架構,未來新興市場更為細緻、完整和即時的商情,可用來強化這個網站的資訊,並在企業界全力推廣。


 



最後,部分新興市場如印度、墨西哥等經濟規模正不斷擴大,除貿易外,還具備龐大的投資商機,但因目前市場多元、複雜而難以進入。在此情況下,政府宜輔導龍頭台商帶領中小企業以「台灣園區」的模式進入,結合龍頭台商的議價能力及集體行動的優勢,促成降低投資風險,以有效帶動貿易出口。


 



總之,新興市場存在相當的商機,但要掌握適時和適當的商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唯有深入研究、適當投入之下,才可能獲得滿意的回報。






1 則留言:

  1. 有很久沒更新增文寫長篇論文原文標題和內容全文更新pdf檔增文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