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證所稅哪一個版本較好 (台灣時報 社論 2012.5.31)

                                          證所稅哪一個版本較好?

 「證券交易所得稅」(證所稅)鬧得沸沸揚揚,財政部長劉憶如請辭獲准,這個稅制到底會如何發展,或者就是「胎死腹中」真的沒有人能預知。只是,這個案子這兩天發展快速,明白不同版本異同,以及其優劣的讀者恐怕不多;因此,特別在此比較不同版本,並評析其優劣得失。

 由財政部提出,並經過行政院討論定案的版本,也就是「行政院版」的主要內容如下:就投資個人而言,課徵方式係針對證券交易的獲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但是有四百萬元的免稅額,也就是股票獲利不到四百萬的不必課證所稅;稅率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若持股滿三年則課稅利得可以減半,另股民已繳納之證券交易稅(證交稅,目前是交易額的千分之三)之半數可以用來抵扣證所稅。就法人而言,課徵方式是直接對證券交易獲利來課稅,但是有五十萬元的免稅額;稅率則訂在百分之十到十二。若持股滿三年,股利所得可以減半來課稅;另外已繳納的證券交易稅也可以用其半數來抵扣證所稅。

 這個版本依照財政部的估計,會課徵到大約兩萬人,受影響的民眾極為有限,只有獲利最多的少數人需要交稅,也就是「抓大放小」,大致符合「量能課稅」、「衝擊較小」的課稅原則。但缺點是既然有「免稅額」,當然就無法符合「有所得就必須課稅」的課稅基本理念。而且稅率訂在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也遠低於這些富人在將合併股票交易所得併入其他所得時,通常將會被課徵的百分之四十的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此外,法人的稅率百分之十到十二,也低於企業所得稅百分之十七的稅率,並沒有達到理想的稅制要求。

 至於立院藍軍在整合了幾個版本之下的「國民黨版」,就有很大的差異:對於個人而言,股民可以在每年年初選擇採取「設算制」或「所得稅制」,其後不得變更。採取設算制的在股市達到八千五百點以上,九千五百點以下時,就賣股的股價課徵百分之零點零二;股價在九千五百點到一萬五百點以下時課徵百分之零點零四;股價在一萬五百點以上時,依賣出股價課徵百分之零點零六。如果選擇「所得稅制」,則將股票獲利併入綜合所得稅的課稅額,依照合併的總額按照所得稅法去課徵百分之五到四十的綜合所得稅。另外,長期持有股票達一年以上者,股票交易所得減半課稅;盈虧可以在三年內互抵,也就是今年虧本額可以在明年的獲利額中扣除,再進行課稅。對於法人而言,大致依照行政院版,但稅率提高到百分之十到十五。

 這個「國民黨版」的問題很大,因為如果股民選擇了「設算制」,那麼只要股市沒有達到八千五百點以上的話,大家都不用課證所稅了,證所稅就剩下一個空殼子,完全被閹割了,這將是世界租稅史上的一大「創新」。而如果股市達到八千五百點以上,也不是依照股票交易所得來課稅,而是依照股市高低來課徵名為「證所稅」的「證交稅」,因為它完全不看股民的股票獲利來決定,而是看股民出售股票的價值來課徵,這是完完全全的證交稅而不是證所稅!而比起證交稅目前的稅率千分之三,這裡的稅率卻是萬分之二到六,實在是對行政院進行「倒閣」。如果行政院能夠同意這樣的版本,不管是行政院長或財政部長大概會被全國人民恥笑不已,難以繼續執行政務了!當然,若股民選擇「所得稅制」,將股利納入所得額去課徵所得稅,這是最合理的證所稅,也是本報日前支持的版本,但卻也是所有富豪都會反對的版本。因此,劉部長請辭還保留了一點尊嚴。

  政府有沒有魄力進行租稅改革,執政黨主席有沒有魄力整合從政同志,提出一個合理的改革版本,這兩天就會知道了。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自由貿易協定就是要自由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12.5.28)

自由貿易協定就是要自由(杜震華)


20120528


更多專欄文章


兩岸目前已進入經濟合作協議(ECFA)的後續貨物及服務貿易協議的諮商階段。由於諮商不對外公開,其狀況外界無緣得知。然而,從目前各種資訊研判,我國政府似乎正努力讓這協議成為一個不太自由的自由貿易協定。果真如此,我國將會成為全球34個先進經濟體中,唯一簽出低品質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






其後果不僅是在向世界宣布我國未準備好要進行「自由貿易」,讓不少國家和我國諮商的次序排除在優先名單外,也會平白喪失相對容易的產業調整機會,增加未來加入泛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的困難。決策者應慎思明辨,以免斲喪國家產業生機!
會有這種疑惑,在於媒體數次報導「高層」會將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的自由化範圍限制在78成;而馬總統也在回應媒體詢問時承諾農業將被完全排除在自由化範圍外。若以8位碼分類的農產品約1600項,總項目約為8700項來看,農產品約將近2成,加上部分工業原料或製品被排除於自由化名單的話,剛好符合78成的說法。
但是,國際貨幣基金列出的所有先進經濟體(34個)中,沒有一個其他經濟體曾簽過這麼難看的自由貿易協定。即使是農業最脆弱的日本,除對越南的自貿協定只提供越南8成的自由化外,其他的都在9成以上。若兩岸的貿易協議在自由化程度78成,台灣政府將成為最沒魄力的一個參與自由貿易的先進經濟體!
其實,台灣農業約1600個項目中,只要排除150個主要生產項目,就可讓9成以上農業產值獲保障,其他的全部開放並沒什麼顯著影響。農政部門不仔細研究、提供適當建議,讓馬總統超越2008年競選時所說的830項以外,擴大涵蓋農業近1600項全不開放,無謂地大幅提高名義上的保護,導致自由化程度巨幅降低,是種不負責任、褻瀆自由貿易、讓國際社會鄙視台灣,並延緩台灣經濟自由化的作法,非常不可取。


應協助農業現代化


一種不會違反馬總統承諾的妥協性作法,是讓150項農產品以外的農產品在2016年的下半年開始自由化(調降關稅或建立關稅配額),也就是在馬總統卸任後再開始自由化;這是國際間相當常見的作法,既不讓馬總統違反諾言,也不會導致我國簽出一個太離譜的協議,是值得考慮的模式。
然而,台灣若想參加高品質的TPP,就有必要在ECFA後續協議後,另找幾個農業有相當規模的國家來諮商簽署協議,否則不可能突然「跳空漲停」。因此,協助農業轉型還是無可逃避的任務。如果仿效加入世貿組織時成立農業發展基金的作法,應另行建立一個「農業自由化發展基金」,以1千億元新台幣為底線,全力協助農業現代化、高質化,以因應自由化需要。
1
千億元新台幣似乎不少,但以目前中央政府總預算約1.8兆元看來不過是5.6%,只要每年讓其他部會少編個2%預算,3年就出來了。以零基預算觀點來看,其他部會當然應配合如此重大的國家發展需要。
請決策者拿出魄力來,「自由貿易協定」就必須要自由化!


<經濟人語>
作者為商業發展研究院政策所所長、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博士


 


2012年5月16日 星期三

產業創新轉型刻不容緩 (經濟日報 社論 2012.5.17)





產業創新轉型刻不容緩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5.17 03:22 am



 



改革啟動給馬總統建言六之三


 


總統連任就職是國家的重要慶典,理當普天同慶、薄海同歡。然而從大選後幾個月來,台灣內部卻深陷美牛進口、油電雙漲、證所稅、12年國教等泥淖之中,讓國家大典應該瀰漫的暖意中飄盪著絲絲涼意。


 


財政部日前公布,今年14月的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4.7%。面對這種就職的「歡迎式」,馬總統這個任期看來不會比2008年就職後的狀況要好。當年金融海嘯是在9月才正式爆發,這次的經濟困境卻是還沒就任就已經在絆腳。


 


要研判出口下降的原因,通常會往匯率變動、國際景氣、自由貿易協定等因素尋找答案,這些因素多少也都能解釋出口減少的原因。在這些因素之下,通常可以靠國際景氣逐步回穩,經濟緩步成長就能夠化險為夷。但是,當我們發現主要的貿易競爭對手出口都顯著成長,卻只有我國出口下降時,就令人擔憂了。進一步觀察,南韓今年首季的經濟成長初估為2.8%,台灣卻僅有0.4%,透露了我國在這場國際經濟競爭中已經趨於下風。


 


長期以來,政府缺乏魄力和手段說服民眾克服困難,以加速簽署貿易協定,這個問題已益趨嚴重。因此,短期間只要外貿表現欠佳,這都將成為主要的藉口。但是,如果對照迄今也沒簽署幾個貿易協定的美國,今年前兩個月的出口成長率高達10%,首季的經濟成長也以2.1%凌駕台灣,就顯示我國經濟競爭力相對倒退,已不是傳統幾個因素能夠充分說明的。


 


最令人詫異的是,納入ECFA早收清單,使得工具機對大陸出口飆升的機械業,14月的出口值64.3億美元,卻出現3年以來首度負成長0.9%,讓機械業期待產值突破新台幣兆元大關,躋身兆元產業的美夢泡湯。其實,機械設備對歐美出口維持成長,至東南亞也顯著成長,但在ECFA強力加持之下,對中國大陸出口卻負成長21.7%。另外,台灣對美國出口的資通訊產品前4個月大減六成,說是鎩羽而歸也不為過。這種受到政府大力支持的產業竟然也如此不堪,如果短期的未來仍然無法改善,就顯示這是產業政策的問題了,政府應該大幅修正產業政策。


 


台灣的產業問題其實不少,經常被提出來的是,產業和出口過於集中。以目前對中國大陸出口而言,過度集中在機電設備和機械用具。這兩類產品占台灣對大陸總出口的比重從1992年的29.3%上升到2002年的52.9%;其後一直維持在一半左右,到2011仍然有47.1%。在這次對岸出口減緩、經濟重心轉為內需之下,當然受到嚴重衝擊。


 


其實,在中國大陸和印度富裕之後,許多富裕型的消費型態會在兩地興起,其中會有高科技的,但也有傳統但高質化的產業,例如歐洲傳統的精品名牌就在中國大陸找到大量商機。台灣有地利、文化、語言之便,若能平均產業輔導資源到各種產業,自然可以掌握多元商機,降低產業集中的風險;若能善用大陸的市場腹地,進一步提升品質,自然可以打進其他世界市場。


 


因此,產業的創新和轉型是業者和政府都應高度重視的課題。以珠寶及貴金屬為例,對岸近年來大買台灣黃金,珠寶也受惠不少,其出口成長超越了整體;主因是台灣產品設計較佳且貨真價實。可是政府對這種傳統、勞力密集的產業可說完全忽視,不問其設計和品質帶來的台灣優勢。德國的印刷、化學,日本的機器人,義大利的磁磚,法國的精品,都在傳統中推陳出新,而不是在成本上升下就一股腦的外移。


 


產業全面性的創新和轉型是台灣經濟下一步發展的必經之路,無法快速有效執行就只有停滯與倒退,政府及企業務必念茲在茲,使其日新又新。


 


2012/05/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2012年5月3日 星期四

三次調漲會好過一次調漲? (台灣時報 社論 2012.5.4)

三次調漲電價會好過一次調漲?

 電價調漲的方式出現劇變,代表政府決策的品質有問題,失去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近日來鬧得沸沸揚揚的電價調漲,原來已經在行政院定案將於五月十五日一次漲足,但馬總統卻在五月一日勞動節當天深夜,經過「五人小組」討論之後召開記者會,宣布電價調整將改採三階段調整。六月十日起調漲原公告漲幅的百分之四十,十二月十日再調漲百分之四十,最後的百分之二十則視台電的改革績效再做決定。此外,住宅用電在三百三十度以內者,電價不予調整;這使得七百六十五萬戶左右的住宅和三十萬戶的小商家免除了漲價的影響。而六月份開始的三個月夏季較高電價,則依循往例不會變動。

 這項急促而巨大的「決策急轉彎」,在民眾在心理上已經接受(不管喜不喜歡)一次漲足的預期下,再一次掀起了巨大的波浪。據聞在五人小組會議中做出旋轉乾坤建議的王金平院長、執政黨,以及工商界幾位大老,事後都盛讚馬總統決策英明。但在野黨和部分學者則認為「一隻牛剝三次皮」,對於已經上漲的物價難有幫助,甚至會被部分業者逮到更多上漲的機會,對物價造成更嚴重的衝擊!

 這簡直是令人目瞪口呆的決策模式。但先不管這個決策模式是否適當,讓我們先看看「三次漲足」和「一次漲足」對於物價的影響有何差異。由於「三次漲足」中的兩次會調漲原訂漲價幅度的八成,剩下來的兩成則視台電的「改革績效」,使得這中間還有疑義。馬總統並沒有說清楚,視台電「改革績效」是什麼意思?它其實兩邊解釋都可以:其一,如果台電有改革的決心和魄力,政府在獎勵台電之下就可以允許台電漲足剩下的兩成,保持其資本的適妥性;其二,如果台電無能改革,使得虧損無法以改革來減少,則政府只好繼續調漲剩下的兩成,來彌補台電無能造成的損失。因此,在馬總統話只說一半之下,居然沒有媒體現場問清楚其意何指,實在令人詫異。

 但不管如何,若假設兩種調漲的幅度都一樣,而三次和兩次調漲都會產生一樣的漲價效果嗎?這大概連經濟學家迄今也沒有做過類似的理論或實證研究。但是,如果是一個會受到電價影響成本的企業,當知道一次漲足變成三次漲足時,它也可以選擇一次漲足,或選擇也是三次漲足。但由於三次漲足的「調整成本」太高(就像餐廳不會短期間將菜單換來換去),也可能被消費者或下游廠商抱怨,因此通常會選擇一次漲足。不只是一次漲足,連日前各種成本上漲還沒有調整的部分,以及預期未來的成本上升,都會一起漲足。這就是為何漲價的企業通常會漲得比當次成本上漲的幅度要來得高的道理。

 但是,不管企業是以何種方式來漲價,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還是要由消費者的消費需求,來決定企業的漲價是否可以獲得支撐。如果消費者認為物價會繼續上漲,對於目前的漲價就會接受而持續其消費模式來支持漲價的現狀。但如果消費者消費力不足或認為已經超漲而不願意付出高價,那麼企業的漲價就會受到抑制或被競爭逐出市場。因此,目前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對於未來物價的預期將會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以目前經濟景氣並不算好的情況下,「三次漲足」不會比一次漲足更會激化通貨膨脹;而以經濟學傳統的「調整成本」理論來看,企業面對三次的逐步調整會比較有時間去調整期生產結構,甚至於建構新的用電模式,來達成減少用電或逕行自行發電的較佳狀態,因此對於社會經濟的衝擊會比較小。

 只是,這件事情暴露出來的,是政府的決策力已經受到嚴重懷疑,公信力更瀕臨破產的窘境。未來行政院所有的決策,社會大眾都會以懷疑的眼光來看待它-不知是否又會被「五人小組」所否決?這種決策混亂失序的狀況,不僅讓執政當局顏面無光,更不是國家社會之福(民眾難以掌握未來的施政)。它其實反映了當前的政府高官們缺乏寬廣的視野及足夠的培訓,已經讓決策品質粗糙不堪。但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代表民意的立法院還是天天「抓錯肥貓」,導致真正的人才無法在公共部門服務的話,這個政府的決策和執行能力恐怕只有越來越差-這次電價調漲的類似事件可能還會不斷上演,不管是藍色或綠色政府當家!


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

經濟成長率下修平議與對策 (經濟日報 社論 2012.5.2)





經濟成長率下修平議與對策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5.02 02:09 am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調降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3.85%下修為3.38%;消費物價年增率則由1.46%上修為1.94%。主要原因是油、電雙漲,提高了物價、影響了成長;加上國際景氣低迷,使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概估為0.36%,比原預測值1.19%大幅下降。各方的質疑聲浪當然無法避免,這也是政府過去為選舉以政治干預經濟之下,必須要承擔的後果。


然而,看問題除了關起門來自我比較之外,也需要打開大門看看外面的世界,以免坐井觀天而失之偏頗。那麼,如果看看國際間對今年各國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就會對國內的經濟成長得到一個很不一樣的觀感: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份發表的各國成長率預估中,包括台灣在內的34個先進經濟體平均只有1.4%,遠遜於台灣調降後的3.38%。換句話說,台灣的成長表現如果沒有意外,其實遠遠超過了先進經濟體的平均表現。


更進一步和其他三小龍比較,發現台灣的表現還是不俗:韓國3.5%、新加坡2.7%、香港2.6%。我國3.38%的成長率其實和韓國並列領先,超越了其他32個先進經濟體。也就是說,即使是下修後的經濟成長,台灣今年的表現在所有先進經濟體中和韓國同為翹楚。這樣優秀的成長表現,其實不應該加以苛責,因為在歐債問題和中國軟著陸下,全球所有國家都受到嚴重的衝擊,我國能有此表現已屬不易。


這種現象其實也發生在通貨膨脹率上:雖然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上修為1.94%,但這和所有先進經濟體的平均1.9%幾乎一模一樣,並沒有特別高;和其他亞洲三小龍比較:韓國3.4%、新加坡3.5%、香港3.8%1.94%的消費物價上漲率還是非常出色,沒有值得苛責之處。而如果比起開發中經濟體的消費物價上漲預估6.2%,大概可以說是表現傑出了。部分人士刻意誇大我國績效退步,再嚴苛地加以批判的作法,其心態是可議的。這其中可能摻雜了政治因素,也可能有商業行銷的考量,若民眾無力參透個中玄機而隨之搖旗吶喊,就進一步形塑了這個社會的膚淺罷了。


然而,這當然也不表示台灣的經濟表現名列前茅而無可挑剔。民眾抱怨物價上漲,自然有其足以怨懟挑剔之處。這些怨懟的來源,當然就是民生物價漲幅顯著,但卻只有薪水「抗漲」。在總統大選後,油電雙漲,而且幾乎完全反映選前因競選因素而凍漲的幅度,各種民生用品也趁這個機會調漲價格,對薪資「抗漲」的受薪階層來說,無異火上加油,加上證所稅風波,股市成交量萎縮、市值縮水,一連串的名為改革的政策,政府或領導人當然必須體恤受薪中產階層,並為這種現象感到羞愧不安,並無時無刻不亟思謀求改進。


政府已經採取很多促進經濟成長的手段,但迄今為止,尚未嘗試過一種矯正「薪水凍漲」的方法,就是「三方諮商」的調薪模式,它長期被新加坡等國使用。方法是每年由政府、資方和勞方代表共聚一堂,依照當年經濟成長和生產力狀況,協商出次年合理的調薪幅度,不具強制性地提供資方參考使用。以新加坡經驗,所有「有頭有臉」的企業都會依照這個幅度調薪。而既然是非強制性的,就不會發生過度調薪造成生產力和薪資支出脫離的現象。有了這個參考數據,就會讓難以偵測的「企業勾結凍漲薪資」的風險受到抑制。台灣多年來勞工占總生產的比例持續下降,部分原因可能是企業主聯合凍漲薪資的結果。這種機制對處於劣勢的勞工可以有所幫助;而在政治上,也可以表達政府對勞工權益的重視,政府何樂而不為呢?


2012/05/0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