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以「幸福指數」治國卡有效啦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11.12.19)

以「幸福指數」治國卡有效啦(杜震華)


 


2011 1219


 


上周六總統大選的最後一次候選人辯論,本來以為會有候選人提出「幸福指數」做為施政重要參考的政見;沒想到整場辯論下來,還是攻訐批判有餘,治國藍圖缺缺。當然,候選人都會說他們有「政策白皮書」什麼的,但是在如此重要的場合中,只有零散的目標,聽不出施政的「主旋律」為何,實在令人遺憾!





其實日本內閣在本月初提出了一項國民幸福指數測算的試行方案,正式加入英、法兩個先進國家,將以「幸福指數」做為施政的重要參考之下,我們執政團隊和其他競選團隊們卻還「不知不覺」或「以不變應萬變」,令人不解。難怪部會局處首長們夙夜匪懈,施政成果在亮麗數字下「自我感覺良好」,但卻老是被民眾認為「無感」──既然首長和策士們對先進政策無感,人民自然對老梗政策無感。


 

英國布萊爾政府的經濟顧問理查萊雅德(Richard Layard,現任倫敦政經學院經濟績效中心主任)在2005年出版了《幸福:一門新科學的發現》,其中譯本2006年在台灣出現,譯名為《快樂經濟學》。書中詳細探討了「幸福」(和「不幸福」)的來源、西方先進國家50年來經濟持續成長但幸福指數未能相應提升的原因。只要好好讀個 一兩 遍,就會對「政策無感」的原因深刻體會,繼而提出花費不多、卻能夠讓人民「有感」的政策措施,塑造祥和幸福的社會。
早在2008年,在呼應法國總統沙柯吉的號召下,諾貝爾經濟學得主史蒂格理茲(Joseph Stiglitz)帶領的國際重量級經濟學家組成了委員會,重新衡量經濟生產的衡量方式。英國在去年底正式要求其國家統計局以家庭問卷方式,擴大已存在的生活滿意度調查,逐季進行民眾的幸福指數調查,以做為施政參考。現在,日本進一步要調查三大類項目(社會經濟環境、身體和精神健康、家庭和社會關係)之下的132個指標,深入了解民眾需求。但是,政府各部門只要長官沒指示,就只會開著「二手車」循老路繼續駕駛,卻要民眾別「換手」。


 


只會發錢 人民無感


 


如果有幸福指數調查,發現民眾對「社區生活」和「家庭關係」的滿意度不高,政府也許就可以由縣市政府提出「溫馨社區」方案,補助社區民眾全家參與社區鄰里的互動活動,讓鄰居間的情誼提升、相互關懷,不必過於依賴費時耗力的「守望相助」、「巡守隊」,甚至找回五、六○年代那種鄰里相互扶持的「眷村感覺」!如果發現「配偶關係」、「親子關係」的滿意度低,也許就可以透過內政部藉由「白首偕老方案」獎勵夫妻在結婚前上課,深入了解夫妻相處之道;以「親子教室」獎勵不同階段的父母學習親子溝通的方法。目前,政府的為政之道就是發錢、發錢,不知如何設計精緻的方案來達成特定的幸福指標!而且,大筆預算經常成為地方樁腳的「回饋金」,難怪負債越高而人民無感。





大選還有近月,誰先提出「幸福指數」治國,誰就最有望達陣,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博士
<經濟人語>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大選經濟辯論的真與假 (台灣時報 社論 2011.12.13)

大選經濟辯論的真與假

 ││國、民兩黨接續執政,對施政的成果與缺失難以明確劃分,可是政治人物都會將功歸於自己,缺失推給對手。

 總統大選經過兩輪的辯論之後,正副總統候選人都已經出面亮相,以辯論來爭取選民支持。台灣在總統大選中建立的民主風範,逐漸成為台灣的重要資產,也成為對岸人民欽羨的目標,值得我們珍惜這種來得不易的民主。

 只是,在短短的時間內,各候選人一方面要彰顯自己(政黨)的成就,一方面要攻擊對手(政黨)的缺失,舉出的事例往往令人眼花撩亂,難以驟然判斷孰是孰非。可惜的是,台灣媒體經常只會興風作浪,卻不對這些候選人提出的攻防進行查證,以做為選民選擇的參考。這顯示台灣人民追求真理或真相的態度不足,因此當然沒有媒體或社團會認真看待選舉攻防的真相,也使得台灣民主的品質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在總統和副總統的兩次辯論之中,經濟議題當然是重點,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大執政過的政黨進行了激烈的攻防。我們歸納雙方攻防的重點如下:民進黨認為,高鐵通車、雪山隧道通車、基隆河整治、中部科學園區、高雄市飲用水、愛河整治、屏東黑道變成黑鮪魚、中央預算逐漸平衡等等,都是該黨的貢獻。甚至兩岸三通、金融改革也都是民進黨打下的基礎,執政黨卻掠人之美。

 民進黨繼續攻擊:國民黨政府施政讓人民「無感」、只重經濟成長率、不重視所得分配、物價和房價高漲而薪水不漲、高科技產業陷入危機、債務高漲讓債留子孫、經濟依賴大陸讓人才和資金外流、六三三跳票、愛台十二項建設也跳票、客家廣播電台跳票、高速路收費站停止收費跳票、財政收支劃分跳票、股市由九千點降到七千點不到、農民每戶收入由九四萬元降到八八萬元、失業由四一萬人增加到四八萬人。其次,在野黨還提出不少令人眼睛一亮的承諾:「四年赤字減半、八年預算平衡」、「經濟成長果實全民共享」、「全球在地化發展工作機會」、「以台灣價值為核心,連結全球與在地」、「重視城鄉正義、世代正義」

 執政黨當然不會只是挨打,他們強調做了許多事情,包括金融危機下沒有一家銀行倒閉、其後經濟成長率立刻高達十點七(全球第四)、全球競爭力第六名、貪腐指數由扁時代的三十九名進步到三十二名、負債提高九千億元(不是對手說的一點三兆元)是用於災損、建設、社會福利和地方政府補貼、觀光客由三百多萬增加到五百多萬人、奢侈稅讓炒房受到控制、獲得社會救助者由二十六萬人提高到八十六萬人,長期以「增加台灣人的幸福」為目標。另外,澄清在野黨的「錯誤」並強烈攻擊前朝缺失:扁執政時自殺率和詐騙最高、高鐵是執政黨的規劃、高雄愛河整治和飲用水也是執政黨的功績、前朝大賣國產、用人失當造成損失、對地方補助大幅超過在野黨

 平情而論,兩黨的經濟攻防之中,部分當然是真實的,但往往有誇大本身功績、誇大對手缺失的情況:例如執政黨的債務大增的確是事實,但在遭逢水災和金融海嘯之下,台灣的任何政黨應該都會以增加負債來應付變局;反之,高鐵雖是執政黨的規劃,但如果沒有在野黨在執政時的持續支持,恐怕早已半途而廢。換句話說,兩黨都執政過,許多事務的功過已經難以分清;而對於部分爭功諉過的情況,資源較豐富的媒體應該進一步客觀地加以釐清,讓當事人知道媒體會監督而不會去掠人之美。

 比較遺憾的,是在野黨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施政方向與原則,但執政黨除了強調「有能力者應繼續執政」以外,迄未提出完整的施政藍圖和重大原則,頗有執政者和在野者角色互換的怪異現象。此外,受到英、法兩國重視,最近日本也加入行列的「幸福指數」概念,仍未受到執政黨的充分體認,乃至於執政迄今未能令人民「感受幸福」,這是在野黨認為施政「缺乏中心思想」的根本原因,必須及時努力、改正缺憾,否則就算僥倖贏了這次,也不可能長期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