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以台紐經濟協議邁向自由貿易 (旺報 名家專論 2011.10.31 )

名家-以台紐經濟協議邁向自由貿易


·          2011-10-31 旺報 【杜震華】


     經濟部日前宣布,我國與紐西蘭將就簽署兩地之經濟合作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Agreement)共同展開可行性研究。這是繼新加坡之後,第二個與我國展開正式研究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國家。對於亟欲改善貿易被邊緣化的台灣而言,這「一小步」的確是自由貿易路途中的「一大步」,誠然可喜可賀。而對長期質疑政府執意要將台灣經濟「鎖進中國」的「懷疑論者」而言,這項宣布也不啻標示了一個里程碑,具有醍醐灌頂之效!


     依照一般慣例,和紐西蘭簽協議的可行性研究完成之後,若獲得對雙方都有正面效益的結論時,雙方就會展開自由貿易協定(不管它叫什麼名稱)的諮商。而以紐西蘭經濟結構相當單純的情況看來,和它簽署經濟合作協議的時程相對於其他國家將比較快──除非國內有難以預料的產業杯葛!


     對紐西蘭而言,台灣這個第8雙方大的出口市場值得重視,特別是它已經簽署了8個雙邊或複邊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台灣已經成為它候選名單中名列前茅的簽署對象,其意願自然頗高。


     談判定調外力勿擾


     加上,中國大陸已經和紐西蘭簽署自貿協定,身為中國行政特區的香港也已經和其簽署,因此台灣要紐西蘭洽商自貿協定時,北京可說完全無置喙之處。也因此,這個經濟合作協議是否能夠談成,幾乎完全看兩方諮商談判的結果,不太會有外力干預。


     目前兩地的貿易並不算旺盛。我國在去年(2010)自紐西蘭進口的十大產品是:去骨牛肉(0.75億美元)、奶粉(0.38億美元)、高脂奶油(0.32億美元)、乳酪(0.32億美元)、奇異果(0.28億美元)、木材(0.25億美元)、去骨綿羊肉(0.2億美元)、帶骨綿羊肉(0.19億美元)、低脂奶油(0.18億美元)。而我國出口到紐西蘭的十大產品則為:汽油(1.47億美元)、不銹鋼(0.18億美元)、腳踏車(0.15億美元)、機器零件(0.14億美元)、聚脂纖維棉(0.1億美元)、聚對苯 二甲 酸乙烯酯(0.09億美元)、螺釘及螺栓(0.08億美元)、網路電話(0.06億美元)、鋼條(0.06億美元)、不銹鋼管(0.06億美元)。


     兩國總貿易值10.8億美元,其中我國進口值6.1億美元而出口為4.7億美元,逆差為1.4億美元。


     雙方貿易明顯互補


     顯然,我國從紐西蘭的進口以農牧產品為主,而對其出口是以工業材料及製品為主,也就是貿易上具備明顯的互補性。這樣的貿易型態對於實施自由貿易帶來的效率提升效果不大,但在政治上卻比較容易克服障礙。特別是台灣自紐西蘭進口牛肉、奶粉的貿易模式已經存在多年,其競爭者主要是具規模的乳類及肉類廠商,農戶數較為有限,政府要輔導其接受更高的競爭相對較為容易。


     由於紐西蘭和新加坡都是「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的成員,和這兩個國家簽署貿易協定有助於未來台灣加入這個貿易組織。然而,這個組織目前諮商中的國家還包括美國、越南、澳洲、馬來西亞等和台灣比較,具有相當優勢農業的國家。因此,想要在和紐西蘭及新加坡簽署經濟合作協議之後就接著加入這個「高品質」(貿易自由化程度極高)的組織,中間還需要某些協助台灣產業調整過渡的貿易協定。筆者建議應「策略性」地儘速完成和新加坡和紐西蘭的協議,再和泰國或菲律賓簽署協議,進一步調整產業體質,再水到渠成地加入TPP


     上述這些協議的洽簽,可以和ECFA的後續諮商同時進行,具有檢視大陸對台灣「誠意」的效果。如此這般,台紐經濟合作協議將成為台灣貿易自由化的關鍵。


  (作者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如何看待這一波的無薪假 (台灣時報 社論 2011.10.27)

如何看待這一波的「無薪假」

無薪假事實上就是停薪留職,資方節省了資遣費,勞方卻受到沒有收入的打擊,政府有義務照顧勞方。

 勞委會表示,國內目前有三家企業宣布放「無薪假」,一家在中部地區,兩家在南部科學園區。這引發了社會大眾的關心,唯恐三年前開始的無薪假浪潮又會席捲台灣。我們認為無須對這些零星事件過於恐慌,但政府必須更積極地面對失業,以更有效的做法來面對問題,才可能解決問題!

 「無薪假」其實有兩種意涵:廣義的無薪假包括一般不計薪的請假行為,如部分企業的事假、留職停薪、長假、超過有天數限制的病假等。但是,在二○○八年全球金融海嘯來襲時,台積電創造了這個名詞的新意涵:公司不解聘員工,但是在無薪假期間沒有薪支,隨時等候公司在景氣恢復時再回歸正常有薪上班。當時,行政院長吳敦義曾經說:發明無薪假的人應該得諾貝爾獎。這樣的言詞曾經被勞工團體批評地體無完膚,認為吳院長無血無淚,拿勞工的痛苦開玩笑。

 然而,平心靜氣地思考,「無薪假」從經濟邏輯的眼光來看,其實還是有其正面意義。如果沒有無薪假,企業在面臨不景氣時的一般做法,可能就是裁員,而裁員要支付「資遣費」三個月之多,對廠商是一項不小的負擔。如果半年之後景氣恢復又要雇用新員工時,又要花費成本去「找到」新員工,還要花費心血去訓練他們,而其績效可能還是無法立刻跟上舊員工。因此,在景氣變動激烈之時,無薪假可以較有彈性地調整對於勞動的需求量,而長期下來的人力轉換成本會比較低。反過來說,在面對景氣劇降時,勞工們如果沒有無薪假,幸運的話他將會拿到三個月的資遣費,開始重新找工作,但可以找到的工作可能在內涵或待遇上並不滿意,而且還要重新適應,可能在職場上換來換去,也無法獲得滿意的工作。因此,如果有無薪假的設計,似乎對雙方都有好處。

 只是,無薪假其實對勞工還是不太公平,特別是當它是突然發生時,勞工根本沒有機會去進行各種「調整」。因此,勞委會對這種做法加以規範:它必須經過勞資協商同意、勞方必須有「最低工資」(否則可以要求資遣)、無薪假期間的雇主負擔健保部分不可免除、無薪假期間雇主不得明示或暗示員工仍然上班、資遣費和退休金不會因為無薪假而受到影響。在這些規範之下,勞方的權益就比較受到保障。如果不讓廠商在不景氣時放無薪假,在這種景氣變化劇烈的環境下,極可能迫使廠商選擇採用「派遣工」,其待遇及福利一般會較差,不見得對勞工比較有利。因此,在受到政府規範之下,無薪假的機制其實對經濟是有利的。只是,有關機關必須嚴格把關,要求廠商務必依照規範去落實勞工權益!

 但是,會落到廠商必須放無薪假,顯然是訂單大量流失所致。如果是外銷產業,它反映了國內的國際競爭力衰落,必須加以解決才是根本之計。比較國際間今年三月到九月半年期間的失業率變動狀況,我們發現部分國家和經濟體的失業率有明顯的下降:俄羅斯降一%、巴西降.三%、加拿大降.六%、義大利降.五%、德國降.三%、菲律賓降.三%、印尼降.三%、馬來西亞降.二%、新加坡降.一%、韓國降一.三%、香港降.二%、日本降.三%;然而還是有惡化的國家:美國升.三%、法國升.三%、英國升.四%。也有持平的,如泰國還是保持在超級完美的.七%,這當然是水災之前的狀況。我國約略降.二%的表現和韓國大降一.三%比較起來是非常差的!

 因此,台灣在許多競爭國家都有顯著改善的情況下,失業率卻沒有良好的表現,是應該檢討的。這可能來自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產業過於集中於高科技資訊業,高度和國際景氣連動;企業研發投入過低,讓「藍海」快速成為「紅海」(只能靠價格競爭):中央銀行過於保守,讓韓國出口搶奪了台灣的市場;韓國的自由貿易協定陸續生效,排擠了台灣的商機;拓展海外商機相對於韓國不夠積極,喪失了可能的機會;資訊業生產過於依賴中國勞力,產業升級速度太慢;和韓國比較,政府對「經濟智庫」的投入太少,根本不清楚如何變成相對落後的!

 總之,企業的「無薪假」可以是權宜之計,但不應該以勞工的長期權益為代價;政府更應該負起責任,強化經濟競爭力來根本解決失業問題!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沒有行政效能 何來經商環境 (台灣商報 商論 2011.10.24)

沒有行政效能 何來經商環境


杜震華


 


    世界銀行在日前公佈了2012「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2012),台灣在183個經濟體中排列第25名。表面上看來似乎還不錯,但如果看到新加坡全球第1、香港第2、韓國第8、泰國第17名,我們實在應該汗顏。尤其是韓國從27名逐步往前上升到第19名、15名,今年再跳躍到第8名;而我國卻是由去年的24名退步到今年的25名,顯然國際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我國退步的項目包括「財產登記」、「申請信貸」、「保障投資人」、「跨境貿易」和「處理破產」;進步的項目包括「開辦企業」、「處理營建許可」、「繳納稅款」和「執行合約」;而「獲得電力」則是持平。其中「繳納稅款」進步了17名最為顯著,這和民眾的感受是相互符合的,因為在繳稅方面,台灣的稅捐稽徵單位的確做了許多努力,讓「繳稅」變得比較方便。顯然,這個報告的評估的確有其值得參考之處,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然而,台灣許多項目的排名其實還是相當落後:上述的「繳納稅款」居然還是列到了第71名、申請信貸為67名、保障投資人為79名、處理營建許可為87名、執行合約為88名。最好的為第3名的「獲得電力」,這和一般感受到台灣的電力供應相當穩定、無庸憂慮的印象也是相互符合的。那麼,上述落後的項目顯然是其他國家做得比我們好很多,才讓我國已經列到「後段班」邊緣,改善的空間很大!


 


    只是,「經商環境報告」我國並不是到最近才認識它;而且「行政革新」也都隨時在做,顯然許多的政府部門還是在怠惰、混時間,甚至於刻意製造「效率低落」來創造「獲利空間」!例如,海關近日發現貪瀆問題,連帶爆出了「快單費」的普遍現象;易言之,海關刻意讓作業速度變慢,受不了的業者只好乖乖地交出「快單費」來獲得快速處理的服務。事實上,只要上面詳細規定好海關作業的時間,官員的效率自然就必須跟上,也就無法創造獲利空間。但無奈整個海關爛了,連副主管都因為貪瀆而被拘提,難怪整個海關會如此不堪。


 


    其實,「處理營建許可」的問題嚴重性絕對不下於海關。許多建築業者為了獲得快速核發建照而必須陪核照人員喝酒、「第二攤」,甚至直接在西裝口袋塞紅包,來獲得較快的服務品質。如果高層主管能夠設計有效率的流程,嚴管核照速度,當然就不會有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發生。但如果長官不管,甚至要跟著「分紅」,行政效率當然就如此這般,毫無長進。韓國排名上升是有道理的:它啟動了一套線上企業創辦系統,也啟動了一套企業訴訟的電子系統,當然就讓它的「企業開辦」項目變好了。


 


    這些項目的負責單位散見於各部會或中央及地方政府。行政院應該強力要求部會及地方政府以大量的資訊和網路化來改善企業經營環境。一個在世界上大量大量生產電腦的國家,無法在資訊網路的世界上名列前茅,是台灣的羞恥;所有政府官員都應該反省檢討,洗刷這項恥辱!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沒走魄力 就不配玩FTA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11.10.24)

沒有魄力 就不配玩FTA(杜震華)


2011 1024


 


去年(20104月雙英辯論ECFA時,馬英九總統清楚地宣告,在ECFA後他將親自領軍,推動我國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許多國人大為振奮,認為在兩岸和解下,加上總統親自領軍,「從中國走向世界」應可以更快完成。





的確在6月底簽署ECFA後,9月經濟部就傳出好消息:台星經濟合作協議已完成共同研究,將展開正式諮商談判。然而迄今已長達1年,卻還沒有看到顯著成果,令人好生納悶-為何最容易諮商的新加坡,可以談了一整年還沒有結束?若我國是以這種速度在「玩」FTA,不僅十年內進入TPP(泛太平洋伙伴協定)的機會極為渺茫,和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的時程恐將是牛步化,和韓國在國際貿易競爭上的劣勢,恐怕只有越來越大!



新加坡是在國際上對我國相當友善的國家,其經濟結構也相當簡單,沒有顯著的農業來造成諮商障礙,理論上會很容易談;加上原來曾經和我國談到即將簽署的狀態,只因當時陳總統堅持要以政治實體(台灣)和其簽署而功虧一簣而已,因此要和星國達成協議應是更為簡單才是。然而,近日卻隱約聽聞目前雙方卡在農產貿易,令人大感詫異!據聞,我方農政單位質疑會有農產品透過新加坡向我國「轉運」,因而不願意開放農產貿易自由化。

 


台星協議除傾中污名


 


若傳聞屬實,這將會是國際貿易諮商的大笑話;因為如果這是個問題,全世界的自由貿易協定都不用簽了,因為都有這個問題!其實,自由貿易協定都有「原產地規定」,農產品貿易的原產地規則通常都要求「百分之百當地生產」才可拿到「原產地證明」,適用免稅規定。新加坡是何等行政效能的國家,若連新加坡開具的原產地證明還不能信賴,我們還有哪國的行政效能可以信賴?如果有人拿偽造的原產地證明來魚目混珠進口,必須要求的是我們自己的海關。我們的海關是有問題,但這是我國自己的行政革新問題,隨時都存在而必須大幅整頓,不應去妨礙自由貿易並阻礙國家進步





現在,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紐西蘭都在看新加坡,甚至說出「只要新加坡和你們簽署,我們會馬上跟進」的話。「從中國走向世界」的關鍵步驟就在「台星經濟合作協議」;少數官員似乎還不了解其關鍵性,不知只要台星協議簽署,其他國家跟進諮商,立刻可以讓政府洗刷「向中國靠攏」的污衊,竟然還顢頇地「技術性」杯葛這個協議,令人慨嘆不已!



總統大選還有3個月,若能快刀斬亂麻地完成台星協議,並和其他國家宣布展開諮商,馬總統大概可以「躺著」選上,立刻展開「黃金十年」衝刺,為台灣的「失落十年」進行彌補。但如果還是猶豫不決、怠惰拖延,將會落實部分選民「一個亂黨,一個爛黨」的批評;身為推動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領導人的馬總統,必須盡速顯現魄力、要求成效-真的,沒有魄力就不配玩FTA,全世界都一樣!

 


<經濟人語>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郭台銘可以超越諾貝爾 (蘋果日報 論壇 2011.10.21)

郭台銘可以超越諾貝爾(許忠英、杜震華)


2011 1021


 


今年諾貝爾獎已公布各種獎項得主,世人自然又要感念諾貝爾和瑞典一番。然而,諾貝爾帶給世界的,豈止是每年諾貝爾獎所花費的8百萬美元獎金而已——它讓世人感念醫學、物理學、化學這些科技帶給人類的巨大福祉,願意以身相許來追求人類的幸福;也讓世人在追求物質之餘欣賞文學,體會到人類社會不可偏廢的人文價值。最重要的,在不斷失望之下還是要為世界和平全力以赴,以發揚和延續真、善、美。瑞典央行額外頒授的經濟學獎則告訴世人,有效率地使用資源來創造福祉,是追求上述目標不可或缺的手段!


 


應設台版諾貝爾獎


 


目前,獎金額度可以和諾貝爾獎媲美的,是香港影視名人邵逸夫獎;它的獎金額度100萬美元雖低於諾貝爾獎的150萬美元,但還是很高,也受到全球媒體報導;邵逸夫和香港當然也就善名遠播,同樣對人類社會做出顯著貢獻。邵逸夫獎的對象為天文、生命及醫學、數學,和諾貝爾獎的獎勵對象類似,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的3位得主5年前已經得過邵逸夫獎,顯示兩者間有「錦上添花」的極大可能,是彼此之間的缺憾。





台灣過去已在人類文明中做出重大貢獻——在巨大的軍事威脅下,台灣竟完成經濟奇蹟和政治民主2大成就,並持續在影響中國大陸的未來發展。然而,如果有1個類似諾貝爾獎的項目,來表彰人類文明的努力,並且每年1次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應該是台灣對自己和世界更有意義的貢獻。環顧全台,包括朝野,似乎只有郭台銘先生有此能力。郭先生在3年前的訂婚宴上曾經宣布,將捐出9成的財產做公益事業。當時坊間估計約為60億美元,即約略1800億元新台幣;如果以200億元台幣成立一個「郭台銘獎基金會」,保守估計每年以孳息2億元(1%)來頒發獎金,其總額就和諾貝爾獎類似。



如果頒獎對象包括藝術、環保、企業等,有別於上述2項大獎,不僅可以更具特色,也可以從更廣的面向來鼓勵人類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而如果基金額度擴大到300億元,那麼獎金將會超越諾貝爾獎,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獎項;屆時郭台銘先生創意性鼓勵世人的美名將名揚四海,而台灣也將因此沾光獲利,台灣人到世界走動將更受到敬重;因此,郭先生的義舉將對自己、對國家、對全世界都有重大貢獻,何樂而不為?如果能另外成立一個「台灣獎」,以「郭台銘獎」一半的基金和獎金額度來獎勵台灣的類似項目,那對於台灣的貢獻更將流芳百世!


旅日僑商黃秋茂先生曾因摘食鄰家水果被視為小偷而發願建設「秋茂園」,免費招待眾人摘食;縱使其後人目前已無力持續,但「秋茂園」的精神迄今仍不斷地被國人傳頌。迄今為止,國人對郭台銘先生的印象仍停留在「台灣首富」、「經營之神」等;然而首富可能換人,經營可能失色。如果能藉此轉型為「世界之光」、「台灣標竿」,才真的是可久可大!


 


許忠英為九份藝術村發起人,杜震華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


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美中將會因匯率引爆貿易戰? (台灣時報 社論 2011.10.14)

美中將會因匯率引爆「貿易戰」?



 ││中國過度干預匯率,除了增強中國出口競爭力外,更促使該國成為美國的債務大戶,但也引起美國的反彈。


 



 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了「二一一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國商務部必須在符合條件的美國企業提出申請時,調查外國政府是否透過壓低匯率來補貼出口。如果查證屬實,則必須對該國實施「反補貼稅」。此外,美國聯邦政府也可以停止向幣值低估的國家採購商品。這項法案在參院一通過,立刻遭到中國的強烈批評,中國官方的新華社發表英文評論,指出「美國一些政客再次將人民幣匯率做為美國經濟困頓的代罪羔羊。」中美之間因匯率引發的「貿易戰爭」,看來有一觸即發的態勢!


 



 「匯率」是一國貨幣以外國貨幣衡量的價格,例如一美元的價格為人民幣六元,當美元升值時,也許就可以兌換到人民幣六點五元。如果美元兌換人民幣升值,也就是人民幣兌換美元貶值時,中國大陸貨品以美元報價就會讓美國感覺到「變便宜了」,因為同樣人民幣價格的物品,中國廠商可以用較低的美元價格向國際間,特別是美國報價。這就會產生「國際競爭優勢」,讓中國大陸的出口增加。相反地,在人民幣貶值之下,美元是升值的,對中國來自美國的進口產品而言,必須要用更多的人民幣才能買到原來的進口貨,也就是美國貨物在中國變得更貴了,這會造成中國對美國的進口減少。人民幣兌美元貶值的結果就是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加而進口減少,促使中國對美國的貿易盈餘(或是美國對中國貿易的赤字)增加。


 



 如果中國人民銀行不去干預中國的外匯市場的話,中國對美國貿易產生大量盈餘的結果,基本上是會讓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美元兌人民幣貶值的,因為外匯市場將會充斥著過多的美元供給和較少的人民必需求,美元自然會走貶。但是,如果中國人民銀行刻意阻擋人民幣升值,它可以在外匯市場買進美元、釋出人民幣,就可以讓人民幣趨於貶值、美元相反地升值,來造成有利於中國貨物對美國出口的競爭優勢,因為中國貨物對美國而言就會比較低廉。而在大量貿易逆差之下,美國朝野認為讓美國經濟難以復甦,工作機會也大量減少!


 



 由於過去長期以來,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存在著大量的順差,理論上人民幣應該對美元顯著升值,但由於中國人民銀行為了確保人民幣不要快速升值來打擊中國貨物對美國的出口,因此經常性地去購入美元,使得中國政府手上握有的美元外匯已超過三兆美元,繼續朝四兆美元邁進!英國經濟學人智庫每年以「大麥克指數」來評估全球各種貨幣可能高低估的狀況,也發現人民幣其實被低估了四成左以上,算是相當嚴重的。雖然有一些假設可能不成立,所以「大麥克指數」不一定正確,但是人民幣「被低估」大概是可以確定的,這種手段在傳統貿易理論被稱為「以鄰為壑」,難怪美國在是過種種施壓之後,還沒有獲得中國足夠的「善意回應」之下,使出了目前這個法案的殺手? - 讓美國政府不得不對目前的貿易逆差做出一些較嚴厲的反應。



 然而,如果美國真的去執行這個法案,中國大陸為了「面子」和「裡子」問題,可能會祭出貿易大戰的法寶來回應,同樣報復美國對中國的出口。十餘年前美國因為中國對於美國的智慧財產權未加保護而對中國紡織品、成衣施加懲罰性關稅時,中國立刻取消對波音飛機的大量訂單,迫使美國退讓,而中國也做了一些「取締仿冒表演」來互相妥協。可以想見,如果這個法案進一步被眾議院通過的話,中國不會坐以待斃,必然準備好「以牙還牙」!

 其實,國際間喜歡以刻意壓低匯率來促進進口的國家還有韓國,但韓國對美國貿易順差沒有大到讓美國受不了,所以就暫時不理。其實,使用這種手法的國家通常會讓國內的本國貨幣充斥(因為中央銀行以本國貨幣購買美元來稱高美元),使得國內物價高漲。這樣的代價其實很大,消費者是直接受害者。中國大陸和韓國的物價上漲率遠遠超過台灣,就是這種匯率政策的結果。這使得用「購買力平價」來評量的人均所得,台灣超過韓國二成以上。



 我們認為,中美兩國的貿易戰不會因匯率法案而開打,因為成本很高,對雙方都不利。但是美國大選在即,法案通過是極有可能的,也順便給北京一些壓力,讓它自己做出更多退讓!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攔截美國企業鮭魚 (台灣商報 商論 2011.10.10)

攔截美國企業鮭魚


 


杜震華


台大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 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英國金融時報引用波士頓顧問公司的調查,指出中國的勞動成本快速攀高,已經讓美國企業掀起了回流潮。預期這項行動在2020年以前可以為美國創造出三百萬個工作機會,並使美國在石油除外的商品貿易逆差由3600億美元縮減為2600億美元面對這種資訊,經濟部應該善加利用,快速靈活地設法「攔截美國企業鮭魚」,至少讓它們當中的一部份游到台灣,以獲得「雙贏」的效果!


 


    事實上,自從中國大陸一兩年前頒佈了新的「勞動合同法」,課徵雇主更大的責任和成本、減少「出口退稅」的幅度,並陸續調高各省市的「最低工資」之後,中國大陸的投資環境已經大不如前。不少台商只好外移越南、孟加拉等國,有的內遷到大西部或尚未發展的中原地區,但是遇到的障礙比起東部沿海大了許多;少數台商乾脆遷回台灣,甚至於放棄大陸事業的也有。經濟部藉此機會推動了「鮭魚返鄉」計畫,希望透過各種協助和輔導,吸引部分台商回到台灣投資,以協助解決台灣的失業問題。這項計畫雖然也有一些成效,畢竟台灣的成本相對過高,不容易對「曾經滄海難為水」的大陸台商產生顯著的影響。


 


    然而,政府大概沒有想到,美國的廠商也遭逢到和台商一樣的際遇,掀起了「鮭魚返鄉」的潮流,而且預期的效益竟然如此之大。因此,如果能夠以程咬金之姿,半路殺出攔截美商,應該可以獲得不錯的成果,讓曾經是台灣最重要的外來投資母國,再次和台灣合作,共創雙贏的結果。例如,摩托羅拉公司就曾經是台灣重要的外商,後來逐漸縮小在台投資規模,擴大在中國天津的投資;如果能夠說服其「反其向而行」—逐步擴大在台投資,取代回美國投資的話,其效果將會相當顯著才是。


 


    美國勞工部每年會公佈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勞動成本給美國企業參考。在以先進國家為主的34個經濟體中,台灣的製造業勞工每小時成本(包括直接工資和福利支出)只有美國的23%,位居第31位;也就是說,一位美國勞工的成本相當於四到五位的台灣勞工。因此,要將返鄉的美國企業「攔截」,台灣其實擁有相當大的誘因。而且,台灣的企業所得稅已經降低到17%,和香港一樣低。這樣的競爭優勢其實是相當強烈的。再加上台灣已經和中國大陸簽署ECFA,後續的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協議都已經展開協商,在台灣投資其實未來在關稅課徵及市場開放上比起在美國投資都有相對優勢,其實很容易成功地攔截想回國的美國企業。比較可能造成為問題的,只剩下用地成本是否過高的問題。如果經濟部可以多加規劃,讓有意投資的外商容易找到價格和地點合適的用地時,沒有道理迴游的美商不會停駐在台灣這個理想的地點。


 


    只要規劃一些資源給外貿協會,讓它有更多的人員在中國大陸進行對美國企業的遊說,應該可以順利獲得可觀的成效。政府應該看到這種「商機」,並且心動必須馬上行動才行!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景氣前景不明下的因應之道 (台灣時報 社論 2011.10.2)

景氣前景不明下的因應之道

因景氣遲緩,主計處將經濟成長率往下調,然而基於數項理由,未來景氣還屬樂觀。

 經建會在九月底公布了八月份的景氣概況,景氣燈號由七月份的「綠燈」轉變為「黃藍燈」,成為二○○九年十月以來,也就是近兩年來的第一次黃藍燈。這顯示國內經濟景氣已經趨緩,讓各界產生了疑慮。再加上經建會主委後續在立法院答詢時提到:第四季的經濟成長不會比第三季好,使得各界對未來的看法更趨於悲觀。然而,我們認為,景氣狀況並沒有特別值得悲觀之處,只是政府和企業界必須高度戒慎,以更高的效能來安然度過未來這段期間的試煉!

 事實上,早在八月十八日,行政院主計處已經將今年的預測經濟成長率由百分之五點零一調降為百分之四點八一,主因是國際景氣遲緩、我國電子業出口受到衝擊,並影響到業界的國內投資,這也預告了今年下半年景氣遲緩的現象。行政院主計長甚至在九月底還表示已經下修的經濟成長率其實很難達成,進一步下修的機會頗高,使得各界對年底景氣不佳的看法更為普遍。這使得廠商雇用員工、調整薪支的規劃都受到影響,對勞工階級的不利衝擊頗大。

 然而,我們對未來景氣狀況較為樂觀,無法完全接受上面的看法,理由如下:首先,在九月二十日出版最新一期的世界銀行「世界經濟展望」中,雖然對於全球經濟展望看法保守,但是在亞洲四小龍中,對於台灣的成長預測還是維持在百分之五點二,高於韓國的三點九,類似新加坡的五點三,只低於香港的六點零,並不像我們自己這麼悲觀。

 其次,影響國際景氣最重要的歐債問題,特別是希臘是否會破產的問題,一直是國際間關切的焦點。但是,隨著德國在九月二十九日通過了「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額度大幅增加,以便對希臘提供更多的債務援助之後,已經使得歐債問題獲得解決的信心大增。各國,特別是歐洲國家的消費和投資將會顯著增加,國際間的貿易出口將可順勢提升,也使得各國股市低迷的氛圍一掃而空。這些樂觀的發展將會影響台灣的股市和出口,也多少會讓國內消費較為成長,有利於台灣經濟景氣的回升!

 其三,來自日本和美國的一些新投資,例如佳能公司在台中和嘉義的擴廠,以及谷歌資料處理中心在彰化的落腳,不僅標示著近來相對上台灣投資環境的相對優勢已經提高,也會促成台灣本地的投資受到示範及啟發。加上台日投資協議的簽署,台灣成為日本異地備援的機會大增,將帶來更多的日本廠商投資。因此,台灣的國內外投資應該會有一些較顯著的增加。其四,中央銀行在這一波的「競相貶值」努力中,讓新台幣由二十八元多快速貶到三十點五元兌換一美元,讓台灣的出口產業突然間競爭力提升。雖然沒有韓國貶值得多,但比起近來匯率升值的中國大陸及新加坡等競爭對手,到底是獲得了一些競爭優勢。因此,縱然國際經濟情勢還有不明朗之處,但最遭的狀況已經過去,國際經濟景氣的恢復將會緩緩穩定下來,國內的出口表現也會率陸續跟上。

 然而,國內在面臨這種「乍暖還寒」的國際情勢之下,仍有諸多需要努力之處,以加速國內景氣的回升和穩定:首先,強化出口必須更為努力。經濟部對於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重視已經提升,但許多計畫迄今仍未產生顯著效果,有必要強化來提升成效。其次,確定要實施的國內方案可以儘早提出,以官民的投資相乘效果來提高投資的所得效果。其三,必須讓民眾對於未來保持信心,願意維持國內消費的成長,來保持這項國內經濟生產中最重要項目的成長。最後,政府是國內消費的一個重要單位,許多政府採購、投資的項目應該要高度注意,務必讓其快速而有效率地發包、擴散,以造成所得的連鎖效果,確保經濟動力不太足夠的情況下,還能保有可觀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