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考績法修正案面面觀 (台灣時報 社論 2010.3.26)

「考績法」修正案面面觀


 近日考試院對於「公務人員考績法」的修正,要求各公務機關考績被評為丙等的人員必須達到百分之三,而連續三年獲得丙等的公務人員,則必須加以解聘。這個修正條文引起多方議論,迄今仍爭執不休。我們認為,類似如此重大的政策,卻沒有充分的研究支持,乃至於提出的機關無法對政策提出有力的辯護,導致各方混戰不已,已成為我國政策之通病。政府宜記取教訓,未來在提出各種重大政策之前,務必審慎周延,以免混戰連連,導致行政效率低落,延緩國家進步!

 其實,一個進步的政府,要求其公務員服務績效,而以訂出劣等比例來嚴加考核的方式當然無可厚非,甚至應該肯定其積極任事才對。然而,我國是一個後進國家,諸多先進國家的作法如何?其績效又如何?這些基本的資訊,在研提此項規劃時,是必要的資訊基礎。此外,國內專家的意見如何?一般公務員的看法如何?如果加上某些配套,公務員接受的程度又是如何?這些值得參考的研究資訊,都是重大政策研擬之前必要的資料。只是,從此事件曝光迄今,考試院並未提出類似的資料,顯示其決策並未以此類資訊作為基礎,而只是透過某種機制認定這會是一個「適當」的比例,可以強制獲得淘汰不良公務人員的「效果」,這種決策模式實在有欠周延!

 進一步思考,以民間企業的淘汰率往往在百分之五到十之間來相互比較,百分之三的丙等比例不高,而且要連續三年才會被淘汰,這樣的標準一點也不算高。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甚至認為應該訂百分之二十才行,而他主持的悠遊卡公司也定下了一年兩次評鑑,兩次都拿丙等就要走路的新制!但是,也有前考試委員認為訂下比例會窒礙難行,因為行政院曾經在八個機關試辦過僅要求百分之一的丙等考績制度,就有四個機關打不出來,這種制度還是有可能成為大家輪流拿「丙等」,或成為主管藉此打擊異己的工具﹗

 這種思考並非無理,一項對台北市基層公務員的調查結果顯示,居然有高達百分之八十九的員工反對明訂百分之三的比例,主要就是憂慮新制度淪為上級長官整肅異己的工具。這樣的憂慮在我國應該是合理存在的,特別是在藍綠惡鬥激烈的情況下,難保政治立場不同的長官不會如此。然而,沒有明訂丙等比例,在民意要求績效的情況下,有可能提升績效嗎?以目前台灣的官僚文化看來,似乎不太可能,畢竟在鄉愿氣氛濃厚的台灣,沒有人願意作為射出第一槍的「殺手」。

 我們的建議是:由提出這項草案的考試院,以及主張行政革新的行政院本身,先試行兩年作為示範,如果有勇氣提案的考試院,以及強調政府行政效率必須革新的行政院本身,都無法做到該修正草案的要求時,那就表示這種革新在台灣不可能成功,不必大力推行到其他部會來「擾官」了。試行兩年的目的,在於給予這項改革一個修正的機會,如果實施一年發現有問題,經過修改後的第二年實施成功,還是可以推廣到所有公務機關,讓這個改革的辦法可以有效提升全國的行政效率。

 我們經常看到對岸的各種革命性政策以「試點」的方式先進行實驗,其優點在於如果有缺失時還有機會在推廣到全國之前加以改正,這種模式當然也可以用在台灣。而提出的機關本身,以及要求行政革新的行政院,當然就是最佳的試點。只要兩個機關實施成功,就顯示該項政策的確具有可行性,其他機關自然要加以配合。即使部分機關有其特殊性,只要稍加修改應該就可以適用,沒有人可以悍然拒絕或反對一個已經試驗有成的政策!

 最後,我們還是要呼籲政府,別再提出沒有充分資料支持的政策,如果連提案機關本身都有人反對的政策,實在缺乏正當性和說服力,請不要再出現這種案例!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捷報(台大校運會)

捷報:


版主參加台灣大學第60屆校運會男教職員鉛球甲組(51歲以上者),以7米38獲得獲得亞軍(鉛球重量16磅)。除獲得獎牌獎狀、T-shirt、背包以外,將獲得社科院四千元禮金。另外參加男教職員甲組1500公尺競賽,獲得第四名,未獲得任何獎品。版主今年成績比起去年稍微退步 去年拿到鉛球金牌 今年來了一個由乙組升上來的高手 以8米20奪魁 明年版主可能就會從台大退休 大概不會再參加校運會了 美好的戰爭我已經打過了 大家加油 勤練體魄 為國為家打拼啦


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

二流政府招不到一流企業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10.3.15)

<經濟人語>二流政府招不到一流企業(杜震華)


20100315蘋果日報


 


日前歐洲商會和媒體餐敘,除了表達盼望加速簽署ECFA之外,也希望政府提供勞工政策、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等配套,才能吸引到跨國大企業來台投資。然而更令人矚目的是,台灣拜耳總經理透露,拜耳最近選擇在新加坡設立研發中心,後來才發現台灣提供的優惠其實不比新加坡差,但我國政府的宣傳比起新加坡相對被動,新加坡政府官員是年年主動來公司拜訪!


 


這令筆者想起另外幾件新加坡爭取人才和企業的案例。一位英商德記洋行的前執行長在餐會中透露,新加坡為了爭取台灣這位傑出人才,曾經在長達十餘年的期間,年年由貿易發展局的官員飛到台灣陪同這位專業經理人打高爾夫球,遊說其前往新加坡任職,並提供極為優越的待遇。最後了解這位國人因雙親年邁不願離開台灣之後(這竟然是台灣的競爭優勢),仍殷殷垂詢如何改善新加坡來吸引人才前往之道;聞者莫不動容驚嘆。


 


原地踏步缺乏衝勁


筆者唐姓同事曾在香港任教十餘年,研究表現十分出色。他透露新加坡教育部長曾以親筆函邀請他到新加坡任教;不僅將主動提供他永久居留權,還提供他小孩從中學到大學的全額獎學金;而他也是因為雙親年邁而決定回到台灣,聽聞者亦無不感慨再三。




18


年前筆者參與經濟部亞太營運中心可行性研究時,訪問不少新加坡政府部門和跨國企業。新加坡官員告知筆者,全球最大的硬碟機製造廠商希捷(Seagate)就是擔任總理的 李光耀 先生親自拜訪其美國總部,允諾全力配合其需求之後,才獲得這家最先進硬碟廠的投資,並成為全新加坡第二大的企業僱主!



看看新加坡官員「求才若渴」、「求商若渴」的積極性,對照我國不少官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態度,其反差真不可以道里計數。問題出在哪裡,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人才一樣優秀,但誘因不同表現當然不同。新加坡官員待遇高,部長月薪在新台幣百萬以上,官員們當然心無旁騖,對公務戮力以赴。另外就是「圖利罪」扼殺了官員的積極性,迄今還是無解,也沒人想解決這個問題!

看看近來在台灣電視上的新加坡旅遊廣告,不僅「賭場」開始營運,環球影城和其他吸引人的多項新設施,令人看了就想去體驗體驗。為何一樣是華人,新加坡年年有新東西,我們卻幾乎是原地踏步,沒什麼事是規劃良好、無從挑剔、乾乾脆脆、擇善固執、一氣呵成的!台灣的政府官員素質一流,進了公部門卻只能組成二流政府,並獲取三流的薪水,更經常被難堪的國際比較而被要求一流的績效。其實,如果要達成馬總統的競選承諾,只要讓官員發揮其應有的積極性就可以成功。但是,香港、新加坡和諸多西方國家都做得到,行政院「研考」了數十年效能還是如此。優惠不少於別人,企業卻根本不知道,我們只能感嘆:「二流政府招不到一流企業﹗」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