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大三通之下的休閒博弈產業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9.10.19)

大三通之下的休閒博弈產業(杜震華)


20091019蘋果日報


兩岸大三通,大陸旅遊人口大量進入台灣之後,台灣可以發展的一個產業,是休閒博弈產業。在澎湖博弈公投剛剛挫敗的此時此刻,提出這種看法似乎是一種「政治不正確」;但是經由理性分析,也許不少人會改變觀點。


全世界有140個國家設有休閒博弈場所,民風「似乎」比台灣保守的韓國、馬來西亞甚至新加坡,都已有或即將有休閒博弈產業,可見博弈產業是否必然帶來部分人士質疑的諸多負面影響,其實是看如何管理。台灣在沒有休閒博弈之下,運動彩、大樂透、小樂透,甚至外來的六合彩、百家樂,從來就沒有讓「賭博」在台灣消失。許多懷疑論者其實高估台灣民眾的「純樸」,也高估了休閒博弈會帶來的衝擊;就像不少人懷疑大量陸客和陸資來台將絕對是洪水猛獸,結果到今天卻還等不到陸客和陸資,遑論之後又將如何如何了!

擬條例提管理配套

筆者曾搭麗星郵輪到宮古島和琉球,郵輪上也有休閒博弈。台灣旅客沒有人是因為郵輪上有博弈而去搭乘參賭的;但因有了博弈,就使得這趟行程更加豐富樂趣,吸引更多的遊客上麗星郵輪來一趟琉球之旅。如果加上適當的管理,所有的休閒博弈都可成為類似麗星郵輪附設的博弈般,提供更有樂趣的休閒活動,但不會是休閒者的主要目的!

試想,如果今天澎湖或屏東的國際觀光飯店中附設了休閒博弈,將有多少的中國、日本、韓國,乃至於東南亞國家的旅客,因為有這項娛樂性高的休閒,加上當地原來的景點,而興起到澎湖或屏東一遊,順便造訪南台灣各地名勝的念頭?筆者完全贊成 嚴長壽 先生主張的「美女何必入風塵」,但台灣名勝古蹟中的「美女」有限,除了故宮、太魯閣、日月潭、阿里山等可稱為「美女」外,其他地方發展觀光都很辛苦;而如果連每年入境旅客已在千萬之上的新加坡都必須以休閒博弈來發展觀光時,就知道我們是如何地劃地自限了。

其實,台灣這個有潛力的休閒博弈產業是被政府自己搞砸的。新加坡遠在博弈旅館未開張前,就清楚公布管理辦法,提高入場門檻來限制本國人進入,使得民間的支持度大增。但我國卻在澎湖「公投」之前沒有任何管理辦法,這當然無法取信於民,並給了懷疑論者極大的炒作空間,才導致原來多數支持開放的民眾一夕翻盤。如果事前就有周延的管理辦法,民眾是不太容易被煽動來反對的,特別是在就業困難的情況下!

因此,馬政府如果還願意推動這個有助於台灣觀光旅遊的政策,其實還是有機會的。依照上述,其方法自然就是該反向操作,先參考各國管理,擬定出讓民眾安心的辦法或條例出來,再修法讓離島或本島都可以透過民意來取得經營休閒博弈的機會。只要這是由水準以上的國際企業前來經營,其品味質感加上政府的管理配套,一定可以讓它成為台灣發展觀光旅遊的助力,而非「向下沉淪」的元兇。如果有這種元兇,誰說目前的公益彩券和運動彩券不是?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下鄉宣傳ECFA負面衝擊的弔詭 (台灣時報 社論 2009.10.19)

下鄉宣傳ECFA負面衝擊的弔詭


 


    本土社團在和業者、農民和學界人士溝通之後,認為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的後果會讓台灣「死路一條」,決定發起公民行動 在全國三一九個鄉鎮以「巡迴演講」揭穿馬政府和中國簽署ECFA對傳統產業和勞工失業的嚴重衝擊,讓人民瞭解事實真相,一步一腳印地「拿回政權」。我們認為這個用意良善的計畫具有兩大盲點,本土社團應有更好的計劃,才能讓取回政權、讓台灣提升更有希望。


    這個計畫的第一個盲點在於,既然簽署ECFA會讓台灣「死路一條」,那麼依照目前的國會結構,執政黨其實可以讓ECFA穩穩地通過。只要明年春天ECFA通過之後,台灣經濟自然會受到衝擊而快速衰退,對於「務實」的台灣選民來說,自然就會對執政黨產生失望與怨懟;這對於本土勢力重新拿回政權可說是「革命情勢一片大好」,是執政黨送來的「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敞開雙手歡迎都唯恐不及,何苦急著宣揚反對,反可能壞了本土勢力的大好情勢呢?而如果ECFA在本土勢力反對之下還是被國會通過,而台灣經濟卻反向回穩或快速改善,那麼今天本土社團的反對、揭發真相,不就坐實了執政黨宣傳本土勢力只會「唱衰台灣」、「為反對而反對」的指控,延緩了本土勢力奪回政權的時間?


    第二個盲點在於,本土社團將在全國各地舉辦的巡迴演講,雖說是「一步一腳印」地深入基層,但是會來參與的民眾,極可能是原來就具有相當濃厚的「本土意識」支持者;能夠發掘出「中性選民」來參與演說,並因為「瞭解真相」而轉向支持在野勢力,並讓在野勢力奪回政權的機會,其實並不太高。因此,這個「基層巡迴演講」的最大受益者,極可能就是那些需要本土選票的本土性政治人物,藉由這些演講的機會來「深入基層」爭奪原來就屬於本土的選票。如果真是如此,那麼這些辛苦耕耘的演說平台,就會變為本土勢力的選舉熱身舞台,成為「在野兵家必爭之地」- 除了你爭我奪、勾心鬥角以外,對於「奪回政權」的貢獻,其實非常有限!


    依我們看,如果ECFA真如執政黨宣傳的「利大於弊」,則由於受害者較少,而且執政黨在各方批評之下,也已經提出某種補救方案,則本土社團可以持續要求執政黨提出更有效的補救方案,並呼籲防止經濟上和中國交流的結果造成快速的政治統一,以追求在野勢力的政治目標。然而,這種草根性的巡迴演說運動,除了凝聚受到扁案衝擊而逐漸渙散的在野民氣有某種程度的效果以外,要獲得大選變盤的機會其實不會太大。


如果真要達成奪回政權的目標,則應該要影響廣大的中間選民,讓他們認為重新執政的國民黨和八年以前沒有兩樣,而下野勢力卻在執政的縣市都有超過執政黨的表現,值得在給在野勢力全國執政的機會,這才是爭取重新執政的有效方案。而如何能夠讓中間選民有這種「印象」,才是本土社團努力讓政局轉變、讓台灣提昇的關鍵作法!


    在這種邏輯之下,我們建議本土社團可以提出幾種方案,來扭轉中間選民的看法,包括首先:嚴格監督目前在野執政的縣市,善意地提出各種要求改革和提昇施政績效的建議,讓在野勢力執政的縣市,其績效都能凌駕在執政黨的執政縣市之上。其次,嚴格監督執政黨執政縣市,協助揭發各種弊案,使執政黨執政縣市的黑暗面被選民廣泛認知。其三,為在野勢力努力規劃各種更有效揭發賄選的方法,讓執政黨提名人的各種賄選手法紛紛被揭發並且定罪。只要上述三項都能夠在本土社團的努力下獲得相當程度的實現,很快地中間選民就會靠向在野黨,全面執政之日就不遠了!


    如果每個在野執政的縣市,都是「宜蘭經驗」的翻版,則在野黨明天就可以拿回政權矣!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民進黨應多元化經營票源 (台灣時報 社論 2009.10.4)

民進黨應多元化經營票源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最新發展,是兩岸已經有意在年底以前計畫召開的第四次「江陳會」中展開協商,並最遲於明年春天之前完成簽署。面對這種即將成為「既定事實」的局面,民進黨不宜繼續以意識型態的策略應對,以免面對過高的風險,導致選民基礎持續流失!


    民進黨日前才歡樂慶祝建黨二十三周年,做為一個已經在中央執政過八個年頭的成熟政黨,民進黨的發展策略不宜停留在一種以單一議題為主軸的思考;所有有利於發展的議題都應列入思考,認真鋪陳再次執政的基礎;純粹以意識型態來擴大發展,將無法掌握半數左右的中間選民,讓執政之路變得遙不可及。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正足以解釋這樣的狀況。平心而論,在全球都狂熱地相互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來促進貿易的此時此刻,整個東亞地區已經逐步邁向自由貿易的態勢。身處東亞一員的台灣,如果無法突破這樣的經濟封鎖,經濟發展將面對競爭力逐步弱化的出口貿易幾乎可以確定的;更可怕的是必須面對企業不斷外流,以及國內逐漸停滯的投資行為。在這種情況下,人民一般都會接受政府為突破現狀所做的努力或嘗試。要對它質疑或反對,理當提出更有潛力或可行性的規劃;否則就會被人民視為「意識型態作祟」,無能帶領人民往前進,並失去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只是,過去半年來民進黨面對ECFA的態度,大致上正好是上述的情況-一味地將其等同為「一個中國」的前奏曲,拼全力來質疑和反對它,但又無能提出能夠讓台灣克服困境的方案,讓人民看見可能的曙光而對民進黨產生信心。這種發展會讓民進黨面對著高度風險:ECFA已經箭在弦上,執政黨靠著國會多數優勢,「架構協議」明年春天以前必然會在國會通過,如果簽署之後台灣的經濟逐漸好轉-事實上在金融海嘯威力逐漸消失之下,經濟也極可能逐漸好轉-則人民必然認為民進黨除了「無理取鬧」之外,根本無能執政;其結果將是民進黨的再次執政遙遙無期!


    而如果ECFA簽署之後,台灣經濟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持續惡化(這種機會並不大),馬總統勢必要為這個協議負責,他可能需要下台,但執政的國民黨卻不見得一定會失去政權:因為即使馬總統不行,不見得表示國民黨就不行,特別是民進黨也一直沒有對台灣提出可行的藥方!


    因此,身為在野的民進黨,沒有必要一味地以「一個中國」、「一中市場」來反對ECFA,因為大多數的人民並不相信這種必然性;以此為由強烈杯葛的結果,必然逐漸流失中間選民的支持。減少情緒性和跳躍性的結論,理性地指出這個協議的問題和可能面對的陷阱,讓人民體認到民進黨對這個議題做過深入的研究、清晰地瞭解其利弊得失,並提出具體可行的政策性建議,並在日後逐漸以事實顯示這些分析和建議的確是「洞燭機先」,才足以說服人民這是一個足以信賴的政黨,應該給它再次執政的機會。


    目前執政黨規劃ECFA並非沒有問題,它尚未對受衝擊產業提出充分的補救措施、它對弱勢產業的勞工迄今沒有任何輔導的方案、它如何防止技術對中國流失?它對農業堅持不開放的結果將使台灣面臨物價偏高的壓力、簽署之後沒有保證台灣一定可以和其他國家簽署、萬一實施結果不佳的退場機制為何?這些議題都是在野黨可以繼續質疑、提出對策,也會受到人民支持的問題,但沒有必要一定要鎖住「為統一鋪路」來全面杯葛,流失掉中間選民的基礎!


    民進黨應該體認,國民黨除了政治議題以外,還以人際關係、經濟利益等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的力量,來累積選舉的基礎;只想靠「恐懼中國」的簡單意識型態取向來爭取選民的策略,終將難以跨越半數選民的鴻溝,除非民進黨甘於長期自居另一個「新黨」或「台聯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