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華而不實欠缺效率的政策 怎能提振經濟景氣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8.29)

華而不實欠缺效率的政策 怎能提振經濟景氣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公布了七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卻出現了二○○三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以來最低的十五分;一個月內足足衰退了五分,創下六十二個月的新低;景氣燈號也由上月的「黃藍燈」轉成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這是個極為嚴重的警訊,必須高度加以重視,迅速提出有效措施挽救;以免社會大眾完全失去信心,形成惡性循環而難以挽回!


    在九項構成景氣對策信號的項目中,股價指數、海關出口值、製造業銷售值、工業生產指數都出現惡化,顯示情況嚴重;顯示新政府上台三個月,提出的經濟施政迄今沒有顯著效果。經建會表示,這是因為陸客來台未如預期,以及擴大內需仍待發酵所致。只要假以時日,加上第四季實施「工作所得補助方案」,就有助於未來景氣回穩。


    為了促進民間投資和消費,行政院迅速地提出了「八大激勵措施」,包括:實施短期企業投資租稅優惠、放寬建築及房屋貸款餘額比例上限、提高優惠利率補貼、推動工作所得補助方案、協助地方政府落實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落實照顧弱勢補貼、擴大招商,以及經濟部加強督導落實重大投資。仔細觀察「八大措施」的內容後,我們發現這是一個沒有實質效益的「空包彈」;不管是「短期投資優惠」、「放寬房貸比例」、「提高利率補貼」,都只有「方向」,其「內容」都有待釐清,甚至還要修法。而所謂「擴大招商」、「加強督導重大投資」、「落實弱勢補貼」都只是「唇舌服務」(Lip Service),看不出能帶來何種即時效果。


如果老是以這種「空包彈」來對付景氣低迷,台灣似乎只能在全球緩慢的景氣循環下煎熬度日,根本無法早日脫身!


    其實,要讓景氣回升的核心關鍵很清楚,就是要促進「投資」和「消費」。若沒有重大利多消息,讓企業確認可以獲利,沒有企業會在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投資的。而如果投資不足,民眾因為看不到「利多」而缺乏信心時,股市就無法熱絡;而在股價低迷之下,就沒有人敢進行消費,導致內需產業百業蕭條。在股市蕭條下,任憑政府如何「擴大內需」,「內需」就是不振!


    但是,擺在眼前可以提振企業和民間信心的幾項措施,政府卻拖拖拉拉,說還要等到「半年」或「年底」後,才能提出對策,真令人百思莫解。第一項是「開放離島博奕事業」。本報不止一次指出,只要適當管理,離島博奕事業可以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負面效益完全可以控制,只要參考新加坡現成的模式即可。但經建會卻仍堅持要在「年後」才提出草案,根本不將「迅速改善投資環境」當一回事!


其次,賦改會正在討論調降「遺贈稅」和「營所稅」,但卻要「討論」半年後才能定案。這兩類稅制在媒體早已「討論」多時,而且是政黨輪替前就定案的政策,而馬總統也納入競選政見,新的執政團隊一定會執行這些政見,卻還要表演一番,這種行政效率可以救經濟的話,才真是「經濟奇蹟」!唯一值得稍微花時間思考的是,可以將「遺贈稅」的減免,和資本家的「投資」行為掛勾,也就是能夠在兩個月內提出某種金額以上的投資案者,可以特案提高「遺贈稅」優惠或完全免除之;這可以讓企業提早提出計畫中的投資,明確地激勵短期投資。


    最嚴重的是,新政府上台三個月,除了搬出「愛台十二項建設」,並提出各種兩岸經貿鬆綁的政策以外,還看不到經濟發展的「旗艦計畫」,讓國人沒有一個發展的方向,連帶地無法「風雨生信心」!雖然徒靠「口號」無法治國,但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藍圖」,不可能讓民間自動提出「重大投資」,特別是在「環境影響評估」早已限制了傳統的產業發展之下。我們建議政府大力發展先進國家極為重視的「智慧及創意產業」,迅速召集經濟發展會議、凝聚專家共識,提出具體計畫,發展台灣的人文及智慧優勢,以恢復當年「十大建設」的氣勢,以及民眾的信心吧!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永續國家發展 政府應積極制定「節能減碳」策略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8.27 )

永續國家發展 政府應積極制定「節能減碳」策略


 


    日前,本報舉辦「全民節能減碳抗通膨」系列座談會,並於昨日全文刊登於本報六版。面對全球能源危機,雖然官方和民間都已經開始努力,但是迄今為止,台灣在這個議題上的努力仍然遠遠地不足。我們呼籲政府應該負起更大的責任,完整而全面地推動節能減碳運動,善盡台灣身為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和義務!


    由於地球暖化的情況嚴重,各種環境問題日益惡化,各國一九九七年底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第三次會議中,通過了抑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目標是在二○一二年之前,將二氧化碳等六種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到比一九九○年少百分之五的水準。這雖然是個嚴苛的標準,但因為俄羅斯國會也通過了該議定書,使得條約在二○○五年二月生效,目前已經有一百七十個國家簽署,接受它的規範。


    「減碳」是個複雜的問題,因為主要的能源-石油,是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在其他替代能源的價格都高於石油的情況下,「減碳」自然要付出代價。因此,各國都必須以各種政策,提供租稅或價格誘因,讓家庭、企業、機構有誘因去使用替代能源或少用石油;否則,當然不會有人會少用石油或自動使用更貴的能源。「節能」的問題比較簡單,因為「節能」對家庭和企業都能降低花費或成本,政府不必做太多,企業和家庭也會自動努力。


    歐洲國家高度重視環境問題,相對地也對節能減碳提出最有效的對策。瑞典最近宣布,將努力在二○二○年成為「無油國家」,也就是完全不使用石油!丹麥目前的電力,約有四分之一來自於風力,並以半數電力為風力發電作為目標。冰島的地熱發電供應了該國八成的暖氣和四分之一的電力。這些令人驚豔的成就當然得來不易,基本上是透過提高能源效率、節約能源使用、改變產業結構、改變能源價格結構來努力的。由於歐洲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都有高度的環境意識,雙方努力配合之下,成效自然顯著。


    反觀我國,推動節能減碳最重要的法案「溫室氣體減量法」去年五月在立法院初審通過之後,就躺在立院迄今。該法草案明訂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在二○二五年至二○三○年間必須回歸到二○○五年的水準,這賦予政府嚴格規範二氧化碳排放的管制基礎,可以透過包括「二氧化碳排放交易」的機制,來鼓勵減少排放。只是,政黨已經輪替,新政府迄今為止也看不出有何積極作法,要讓該法律儘速通過!這其實讓台灣面臨著極大的國家風險,因為全球最大的貿易體-歐盟,極可能對未能積極減碳的貿易對手國提出「貿易制裁」,屆時才進行減碳行動可能會緩不濟急!


    其次,政府對於節能減碳的執行,不應該是隨興式的、漫無章法。領導人作秀式地脫西裝、降冷氣、勤關燈,當然可以局部性地「節能」;但如果能透過媒體,不斷地提示各種節能減碳的途徑和方法,讓這種意識成為每個人民的「基因」部分,才是最重要的。而由政府建立一個「節能減碳網」,提供人民各種觀念和作法,也是推動的良方之一。對含有二氧化碳的能源課徵「碳稅」或「能源稅」,似乎是避免不了的,將課徵的碳稅用來減免所得稅或補貼其他替代能源的開發和使用,也是歐洲國家常用的方法;但是在國內,不管是政黨輪替之前或之後,似乎都不願意得罪選民,能推遲就推遲;如此這般,未來如何達成目標?況且,和京都議定書簽約國的目標比較,我國的目標過於寬鬆,未來不見得會被國際接受。


    因此,在國際間提出對我國更不利的目標之前,我們呼籲政府積極負起責任,以跨部會的小組統合規劃,全面地積極推動節能減碳,善盡地球村一份子的責任。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政府應提出完整配套的人口政策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8.20)

政府應提出完整配套的人口政策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建會)公布了台灣長期的人口推估,預期到民國一百一十六年時,台灣人口數將呈現負成長;平均每三點二個工作人口必須養活一個老人。此外,二十年後大學新生數也會比目前減少四成,剩下二十點五萬人。經建會認為政府現在就應該從稅制和教育方面,擬定未來人口減少和結構轉變後的因應方案,包括提高綜合所得稅免稅額,以及高等教育落實退場機制等。我們認為,經建會本身就是行政院的主要幕僚單位,應該負起責任、協調相關部會研究規劃,而非「建議政府」如何如何,而且應該參考先進國家政策,完整地提出配套措施,才能鼓勵生育、形塑健全的人口結構。


    事實上,台灣的婦女生育率在過去十年間不斷下降,從每位育齡婦女平均生育一點五人快速降到目前的一點一人,因此根本無法產生第兩千四百萬人;到了兩千三百八十萬人之後就會下降。人口下降的結果將非常嚴重:一方面學生數目快速下降之下,教育設施和師資規劃都必須快速調整,否則將有許多教師面對無學生可教的窘境,部分學校當然也必須「退場」。另一方面,年輕人快速減少之下,工作人口和無工作的退職人口比例快速下降,年輕人的負擔將十分沈重,回頭來對生育率造成壓力,造成一種惡性循環!


    這種沈重的家庭和社會負擔,會讓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幸福程度」一起降低,而少子化的發展也會產生類似中國大陸「一胎化」政策相同的負作用,讓下一代的子女因為溺愛、呵護程度加重而產生不良個性,不易和社會上的其他人溝通、交往,人際關係問題叢生而影響家庭關係、社會交往,而這些卻都是關係到一個社會幸福與否的重要因素。因此,少子化除了產生跨代的經濟和教育問題以外,還會產生社會問題,其後果相當嚴重!


    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政府似乎「還沒有準備好」。政府基本上在租稅政策還沒有任何規劃,經常是在相關報導出現之後就引起一陣討論,但卻在一陣喧囂之後就沈寂無蹤,十年前到現在都是如此,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都還談不上!原因之一,可能是政府財政吃緊,根本無力提出補貼方案。其次,可能是權責不是十分清楚,沒有明確的主其事者;因此,任何單位都可以停留在「建議政府」的狀況中,其實它自己可能就是應該負起規劃責任的主事者,就像現在的經建會雖然已經做出人口預測,卻還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


    我們必須明確指出,人口問題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行政院必須高度重視問題的嚴重性,必須指定經建會負責跨部會間的研商來提出配套的規劃方案才行。如果因為財政無力負擔補貼,則就必須考慮比較開放的移民政策,以先進國家的積極移民政策來填補這種空缺。然而,移民經常會產生負面效果,包括假結婚、經濟弱勢、子女教養困難、難以融入本地社會等;沒有十足的把握時,不可輕率實施。


    因此,我們似乎應該以考慮財政補貼為優先。一方面以租屋和購屋補貼來降低年輕人的「成家成本」,另方面當然必須提供經建會所建議的租稅減免。只是,養兒育女的成本極高,如果誘因有限,極可能根本無效。事實上,新加坡已經提出非常優厚的補貼措施,但成效依然不彰。因此,對於願意自我「犧牲」、生養子女的年輕人,政府可能還必須提供更多的社會經濟政策,如更多的公立育嬰機構、公立幼稚園、臨時托育機制、更高的教育扣除額、更優質的國民教育、更多的公立大學、攜帶幼兒者優惠搭車、搭機、購票,來落實減輕養育子女的成本、更美好的未來預期,才能吸引國人生育、育才。


    二十一世紀的競爭將是「人才」的競爭,必須有良好的「人口」政策來加以配合,值得政府和社會投資。我們拭目以待!


2008年8月19日 星期二

台灣競爭力論壇發表首次〈台灣幸福指數〉調查

馬執政近百日 施政不滿意度近五成五


【中時電子報黃筱筠/台北報導】


台灣競爭力論壇今(十九)日公布馬英九總統執政將近百日的「人民幸福指數」調查,根據調查,有將近六成的民眾感到幸福。但在政府施政滿意度方面,有五成多的民眾不滿意,只有兩成一的民眾對政府施政滿意,台灣競爭力論壇中南部執行長王騰坤表示,可見新政府執政後,人民期待落空。


台灣競爭力論壇在今年八月一日到五日晚上六點到十點進行電話訪問,有效樣本總共一千一百一十九份。台灣競爭力論壇秘書長彭錦鵬表示,從這份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五十八點八的受訪者感到幸福,只有百分十九點三的受訪者感到不幸福。


但這份調查也顯示,對於馬政府施政滿意度只有百分之二十一點六,不滿意度高達百分之五十四點七。


另外,對於家庭關係的滿意度高達百分之七十六點八;交友及社區生活的滿意度也有百分之六十五點四。對於健康狀況滿意度則達百分之六十六點九。


彭錦鵬表示,從這些調查項目不難發現,歷經兩次民主政治轉型後,人民更加重視家庭、朋友及自己的健康狀況,當這些因素感到滿意,幸福感也會變得較高。相形之下,政治對幸福感的影響偏低,政治方面的滿意度在目前所有相關調查中空前的低,「也許執政團隊要加強改善」。


這份調查也顯示,對於未來前景,有百分之四十四點一的受訪者感到樂觀,百分之四十一點九的受訪者感到不樂觀,看法兩極。若以地區來觀察,北部受訪者對於未來前景比較樂觀,嘉南和高高屏地區的民眾則對前景最不樂觀。


台灣競爭力論壇國際評比組召集人杜震華表示,經過交叉分析這份調查,在性別上,女性幸福感略高於男性;在地區上,北部和竹苗地區幸福指數最高,中彰投和高高屏地區幸福指數最低;在年齡上,二十到二十九歲感到最幸福,七十歲以上幸福感最低;在收入上,年收入一百萬元以上的幸福感最高,年收入三十萬元以下幸福感最低,呈現完全正相關。


2008年8月17日 星期日

推動創意產業打造經濟新願景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8.8.18)

經濟人語:推動創意產業打造經濟新願景(杜震華)


20080818日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周一刊出)


    英國布萊爾政府1997年立法推動「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之後,這種新興產業立刻受到各國矚目。全球各主要先進國家及亞洲的韓國、香港,甚至中國大陸,都極為重視,認定這將是下階段的成長引擎
資料顯示,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在90年代的創意產業平均年成長率超過服務業兩倍,超過製造業四倍!許多大學成立了創意產業的相關學院,栽培產業人才。


    英創造200萬個工作
    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 UNCTAD)看出這種產業潛力,今年四月底公布了「2008創意經濟報告」(Creative Economy Report 2008)。文獻中指出,世界正出現一個將文化和經濟相聯結的新發展典範,涵蓋發展的經濟、文化、技術和社會面向。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創意、知識,以及資訊的可及性,越來越成為促進成長和發展的引擎。
    「創意產業」為使用創意和智識資本(intellectual capital)為主要投入品的商品和服務的創造、生產和分配。它涵蓋傳統藝術和手工藝品,出版、音樂、視聽和表演藝術,技術密集和服務導向的電影、電視、廣播、新媒體和設計,以及創意的服務。這個部門的市場結構非常具有彈性,從獨立藝術家、小企業到世界最大的集團企業都有。
    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最具貿易潛力的部門,在200005年間,其平均年成長率是8.7%;05年的出口值佔全球貿易3.4%。在最先進的國家,創意產業逐漸成為經濟復甦、就業和社會凝聚的策略性選擇。推動創意產業最成功的國家是英國,其產值在2004年佔國內生產毛額8%,創造200萬個工作。丹麥的產值也達到國內生產5.3%,提供12%的工作和16%的總出口。
「創意城市」正在歐洲和北美蔓延,讓都會中心的經濟得到復甦;經由文化和社會發展,提供誘人的工作。倫敦、巴黎、紐約和蒙特婁的創意產業都僱用了10萬以上的人口;愛丁堡、布宜諾斯艾利斯、柏林、亞斯文(埃及)等城市都以某些特色成為聯合國認定的創意城市;北京和香港也有值得介紹的案例。
    在創意商品的出口上,台灣名列世界第27,表現並不出色,落後於香港(3)、新加坡(23)、韓國(24)之後。中國、義大利、香港、印度、土耳其、泰國、波蘭、馬來西亞、印尼都是重要的順差國。印度珠寶產業帶來38億美元的出口,香港創造出43億美元的進帳,義大利更以51億美元領先全球!
    設計產業是創意出口的最大宗,佔了65%;義大利(第2)以248億美元大幅超越法國(4129億及美國(6112億。珠寶、唱片、電子遊戲都是成長最快的創意產業。在次項目中出口最多的是室內設計(20%)、時尚18%)、珠寶(12%)和玩具(9%),而台灣都落後於香港。


    台灣政府並不重視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迄今僅佔國內生產3%,雖然行政院在2002年將其列入「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但並未真正重視,也沒有配置足夠的推動能量。這是一個相對沒有污染、碳排放的朝陽產業,值得深入探討,讓它成為我國下階段的經濟發展策略目標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2008年8月14日 星期四

培養優秀的體育健將 政府應有全盤規劃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8.15)

培養優秀的體育健將 政府應有全盤規劃


 


    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在中國北京如火如荼地展開,除了開幕式的曼妙表演之外,全球焦點都放在各國獎牌數的多寡,以及比賽中緊張刺激、美妙無比的精彩鏡頭。然而,就算是風光拿到獎牌的選手,剎那間贏得了如雷掌聲,激動地披國旗、灑熱淚、吻大地,甚至馬上有數百萬或上千萬元的獎金進帳,但其成功背後的汗水、淚水,以及從運動場上退下之後,未來生涯所充滿的不確定性,卻是每一位參賽選手,以及其家人長久的沈重負擔。我們感念這些優秀選手帶給我們歡樂和榮耀之餘,實在應該思考能否為他們的付出多提供一些未來生涯上的照顧,好讓更多的後起之秀,能夠為我們國家帶來更多的榮譽和貢獻!


    沒錯,當兩位女子舉重選手獲得銅牌之後,其父母家人在欣喜之餘,第一件事就是請求政府為她們找到穩定的工作;其中一位的家屬還特別指明,最好是當「老師」。可見,一個穩定而長久的工作,是每一位運動選手最大的盼望。這背後的原因,以及我們社會可以為他們做什麼,或者該不該為他們做這些,都是這項重大比賽結束之後,各方要審慎思考的。


    事實上,為了鼓勵傑出的運動選手,讓他們無後顧之憂,政府早就提出了一項「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詳細列出了各種國際比賽獲獎選手可以獲得的獎勵。這些獎勵從最優的奧運金牌選手可以獲得一等一級的一千兩百萬元新台幣,到奧運第四名的二等一級三百萬元,乃至於亞洲青少年錦標賽第一名的三等三級十五萬元的獎金;而奧運前三名者還可以選擇按月終身領取七萬五、三萬八或二萬四不等的「終身月退俸」。即使以全球的標準來看,這種獎勵也不可說不豐厚。此外,「績優運動選手就業輔導辦法」更針對獲得奧運前八名、亞運或世界杯前三名的選手,提出分別由行政院體委會或縣市政府「輔導就業」或聘為「專任教練」的優遇。可見,政府對於表現傑出的運動選手,的確已經相當照顧。


    但是,為何這些優秀選手的家屬們還是感到不安,頻頻要求政府高層協助找尋工作,甚至指明要當「老師」較好呢?我們認為這種現象必然有其原因,不應該當成玩笑而忽視之。政府應該詳細瞭解其根本原因,並努力加以解決,以免眾多有潛力的優異選手,在尚未攀登運動頂峰之前,就因為生涯前途的不確定而早早退場,讓國家和社會都平白損失了極可能成為運動瑰寶的體壇俊彥!


    事實上,就算是獲得了銅牌獎金五百萬元,以一個月一個家庭的簡單支出五萬元來看,也只能支撐一百個月,也就是八年多的時間。對一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說,即使拿到奧運銅牌獎金,「好日子」也不超過十年;未來數十年的生涯如何,完全是一片迷茫!更何況,為了獲得這塊奧運銅牌,年輕時最寶貴的光陰都已經完全奉獻,幾乎已經無法獲得運動以外的一技之長,如何去為「下半輩子」養家餬口呢?就算運氣不錯,被政府輔導獲得了教練的職位;但是除非表現傑出,子弟爭氣能獲得佳績,否則當個十年教練,大概也要「告老還鄉」,退休金可能也沒有多少。這才會引發獲獎選手家長指明要求當「老師」最好,因為「老師」可以兼為教練,但卻有更好的終身福利!


    如果,我們認為這些優秀選手帶給國家的榮耀和社會運動的貢獻,值得我們對他們做出更妥善的照顧,那麼行政院應該責成教育部,修改相關法規,讓這些優秀的選手能夠免試進入大學的「教育學分班」,以獲得正式教師的資格,再輔導他們成為正式教師,並兼為教練。在這種配套更為周全的情況下,就會有更多的潛力選手放心地投入體育,為國家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國人也得以享受更多的榮譽和運動的指導,可說是「相輔相成,互利共生」。請行政院和體委會三思!


2008年8月12日 星期二

取消免稅 軍教才能贏得全民尊敬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8.13)

取消免稅 軍教才能贏得全民尊敬


 


    財政部將在今天召開賦稅改革會議的工作小組會議,對於取消軍教免稅的議題,教育部和全國教師會可望達成共識,將提送該案的相關配套到賦改會討論通過,以順利推動這個延宕已久的難題。我們呼籲賦改會應順應民意,一舉取消軍教免稅,亦不宜提出令人質疑的「配套」,以免在消除了一種社會不公之後,又另外創造了不義!


    英國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曾經提出課稅的四大原則,其一是公平原則,即應按照國民的經濟能力課稅;其二是確定原則,即課稅應該有明確的時間、地點和方式;其三是便利原則,亦即繳納稅賦的手續要方便;其四是經濟原則,也就是稽徵費用必須達到最小。這四大課稅基本原則早就已經成為財政學的基本常識。軍人和國中小學教師長年以來不必繳交所得稅,當然明顯違反了公平原則;但是過去國民黨政府為了選票考量,特別照顧這群國民,對於其他必須繳交稅額的國民而言,早已引發社會的矛盾和不滿;原本社會期待民進黨政府執政後能修正此不公義的政治惡習,然而執政八年以來,竟然也投鼠忌器,無法痛下決心加以解決,實在令人感慨!


    最近一波取消軍教人員免稅案無法通過的原因,在於全國教師會主張,若要取消免稅,應配套增修課程運用計畫,降低教師授課節數、國小導師再減少一節課;在教育部無法提出配套方案之下,讓此案繼續延宕至今。但是此次賦稅改革的座談會中,教育部和全國教師會已經承諾進行溝通,而行政院也出面提出配套,由教育部高教司五年五百億元的高教經費中提撥六億餘元經費,來調降國小導師每周一節課。我們希望這樣的配套不要再節外生枝,否則歹戲拖篷,執政黨也將會付出代價!


    其實,台灣的國中小學教師及職業軍人,目前都是社會中所得的相對優勢者。軍人固然為守衛疆土付出許多自由,但是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各行各業的幹部也都競競業業,經常加班超時,平均工作時間不見得少於軍人。特別是許多擁有國防部配給宿舍的職業軍人,由於眷村改建後可以自由買賣,其眷舍出售後的獲利極高;加上年滿五十歲、工作滿二十五年即可退休領取月退俸,轉任民間職務繼續獲得不菲之待遇;再加上未來戰爭的機會越來越小,這些優遇和早年軍人的辛勞根本難以相提並論。


而國中小學教師,雖然教育工作煩勞、神聖,但是在我國官定的薪給制度之下,相對收入在社會上算是相當不錯的;再加上雖然表面上教育部禁止補習,實際上許多國中小教師還是暗自進行「課後輔導」,反正被檢舉告發的機會微乎其微,因此今天國中小學教師的社會經濟地位也和早年無法比擬。因此,導致於許許多多的大學生想盡辦法要當國中小教師,「流浪教師」絡繹於途,這種現象和國中小教師的免稅措施脫不了關係。一般必須繳稅的國人,看到這兩群原來社經地位就不錯的國民,還能享有免繳所得稅的「超國民待遇」時,內心的不平可想而知!


    古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說,一個國家人民的收入多寡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收入的不平均。「軍教免稅」的問題讓社會中「不均」的現象更加嚴重,讓國人原來對於這兩群國民應有的尊重大打折扣,使得諸多軍教人員早已願意放棄這種不公義的「福利」。但是,全國教師會挾著其代表全國教師的特殊地位,刻意阻擋「取消軍教免稅」這個追求社會正義的措施,卻無視於全國高中和大學教師工作負荷絕對不少於國中小教師,卻必須負擔租稅的現象,可謂「名不正而言不順」!我們呼籲全教會「見好就收」,不要成為台灣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社會應該進步,稅制必須公平,軍教更需要尊嚴;取消軍教免稅此其時矣!


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政府應出面解決大學院校招生嚴重缺額的危機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8.9)

政府應出面解決大學院校招生嚴重缺額的危機


 


    九十七學年度大學指定考試已經放榜,錄取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七點一,再創歷史新高。最低錄取分數為七點六九分,還原後平均每科零點九六分即可上大學;大學已經成為普及化的「平民教育」,真正達到「有教無類」的境界!


    然而,在考生減少,而大學急速擴張之下,今年的缺額急速增加。共有二十二校、一百零五個科系,產生了四千七百八十八個缺額;這些空缺集中在嘉南平原上的四所大學和學院,它們分別只招收到預收名額的一成上下,成為台灣高等教育供需失調下的「受害者」,生存機會面臨了嚴重的威脅。教育部官員也明白指出,如果缺額持續擴大,再過兩、三年就可能會有大學「倒閉」;而不符合社會需求的校系也會「自然淘汰」。教育部要求這些學校成立「危機處理小組」,思考學校或學系是否要繼續存在,或是整併、轉型甚至停辦!


    台灣高等教育今天所面臨的窘境,事實上專家學者早就不斷指出危機所在;因為這是簡單的算數,每年的初生嬰兒數越來越少而大學招生人數越來越多,大學當然會供過於求。日前亦有學者指出,今年大學考生出生當年的嬰兒數是三十二萬多人,而去年出生的嬰兒數是十九萬人,因此如果目前大學已經足夠的話,在其他情況沒有改變之下,未來將有三分之一的學校必須關門;因此目前的危機只是未來更大危機的開始而已。


    對於考生而言,這其實是個好消息,就像消費者面對生產的廠商生產過剩之下,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更好的價格,充分彰顯出「消費者主權」的優勢地位。同樣的,在大學缺額越來越嚴重之下,各大學只好絞盡腦汁來提升教育環境和教學品質、壓低學費、提供更符合市場需要的課程,來吸引考生的青睞,這當然是對考生有利的發展。美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大學(超過三千所),但在激烈競爭之下,也提供了全球最好的選擇,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在我們這樣的「非完全資本主義」國家中,私營的高校是在政府高度管制之下經由審查核准所提供的,政府似乎無法完全擺脫這些關門高校的「輔導責任」;而從經濟效率的觀點來看,如果不少私校因此關門倒閉,似乎也是資源的浪費,並非最好的資源配置狀況。因此,未來如何處置可能高達三分之一的高等院校,將會是越來越熱的議題。不少私校將希望寄託在「招收大陸生」上,但這是不切實際的願望,因為就算開放大陸生,幅度也不可能大到將大量的國立大學本地生擠到私校,來填補私校的空缺;否則就像當年的「僑生」一般,人數太多影響本地生的入學機會時,就會被要求限縮一樣,不太可能靠這種來源填補台灣私校的招生空缺!


由於各校多半相距遙遠,而且董事會各懷不同心思,要併校其實也不容易。剩下的大概只有兩條路,其一是仿效美國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各校分別發展出精緻而優質的小型學院,其中不乏全球聞名的安姆賀斯特學院、威廉斯學院、奧伯林學院、衛斯理女子學院等一流貴族學府。其二是發展成人終身教育,利用現有設備和師資來為就業人士辦理各種在職教育。如果台灣要發展為「以知識為基礎」的現代智慧型社會,則對於相關知識的需求將會大增,未來對教育訓練的課程將衍生許多需求,就像新加坡每天晚上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就業者是在上課充電,這將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需求群」。只是,即便要轉型發展為這種「社區學院」,也將面臨目前已經存在的大學辦理的各種教育課程,以及民間企業舉辦的訓練課程的激烈競爭,要脫穎而出也並不容易。


也許,最佳策略是由行政院倡導,教育部和經濟部共同規劃,大力推動台灣發展「智慧經濟」,讓高教危機成為台灣的轉機,令台灣經濟藉此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