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

借鏡李明博 謝馬兩人應為台灣勾勒發展願景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2.27〉

借鏡李明博 謝馬兩人應為台灣勾勒發展願景


 


    韓國總統李明博在日前就任,發表了「共同走向先進化道路」為題的就職演說,宣示要以「經濟復甦」為國家的第一要務,讓南北韓人民一同邁向富裕,作為改善雙方關係的願景!


    李明博先生擔任韓國總統,是各方矚目的「奇蹟」。他在日本出生,四年後日本戰敗搬回韓國;家境貧寒之下,未能受良好教育。在二十四歲進入現代集團的「現代建設」工作之後,因為表現優異而受到集團創辦人鄭周永的賞識,在四十七歲登上了董事長寶座。五十一歲起進入政壇,擔任三屆國會議員;六十一歲成為首爾特別市市長。在市長任內,他立志打造「綠色首爾」,包括恢復清溪川、建設首爾和首爾廣場等環境治理工作;並在去年十月被美國「時代週刊」選為「環保英雄」!


    經過一年激烈的黨內、外選戰,李氏終於當上了總統。在選戰中他提出了「七四七」的競選口號,承諾將讓韓國經濟的年成長率達到百分之七,人均所得達到四萬美元,讓韓國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另外,將打通連結首爾漢江及釜山洛東江的「朝鮮半島大運河」,降低運輸成本並發展觀光。在物價高漲,人民普遍不滿之下,他承諾刪減百分之十的燃料特別消費稅、大幅改革住宅政策,降低房地產稅。企業CEO(執行長)出身的李明博,誓言將以變化、實用的政府哲學,改變僵硬的官僚體系,建立「新發展體系」、「富有活力的市場經濟」、「人才大國」、「全球韓國」、「主動的福利」、「服務的政府」等五大國政策略來經營國家。


    雖然亮麗的口號不見得是優良治理的保證,但是李明博的魄力早已在首爾市長任內受到廣泛的推崇,人民願意給他完全的機會來一展長才。他成為二十年來以最大票數差異(五百三十萬票)當選的總統,強大的民意支持讓他無後顧之憂,得以放手去做。而他就任後的第一件大事,是將除了住房以外,約等於十二億元台幣的財產全部捐出以外,居然是推動改革英語課程的計畫,稱為「加強學校英語教育方案」- 五年內將撥出42億美元、雇用兩萬三千名英語教師、每年派遣三千名教師出國進修,來執行方案。他將這項計畫看成「第二個清溪川事業」,希望讓韓國高中畢業生都能掌握流利的英語會話和英文書寫能力,所得才能相應地趕上先進國家,這種眼光和魄力的確相當少見。


李氏的魄力還表現在將整併五個部會,淘汰七千位政府冗員;將「統一部」合併到「外交統一部」;修正對北韓的「陽光政策」,改採強硬的路線,維持交往但將會提出人權問題。這種堅持人道價值、不和稀泥的態度,更令人耳目一新!


    我國目前的總統選戰正進入最後階段,日前的「公民提問」辯論會中,二十位公民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兩位總統候選人雖然都作了回答,但是將這些回答湊在一起,卻仍然無法清晰地看出在他們心目中,我們國家四年後、八年後的願景為何。謝長廷先生的「幸福經濟」名稱相當動人,也切合當前需要;但是許多相關的內容迄今仍未提出。在其相關網站中只見各種幸福的「情境描述」,缺乏具體實施的方案,這讓謝氏的國家目標未來難以明確檢驗。而馬英九的各種經濟方案,看來似乎較為完整;但是許多內容其實和兩岸關係有關。馬氏如何在經營兩岸關係之中,能夠維護台灣的自尊和主權,迄今沒有充分的說明;而台灣的政治前途為何,也曖昧不明,引發許多的質疑和不安。各種計畫方案的支出,並沒有清晰的表列,僅籠統地提出一個加總,同樣難以檢驗。更大的問題,是經濟所得的提升,若無法由人民均享,只不過增加弱勢族群的「被剝奪感」,恐怕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問題!謝氏對這點的著墨較多,但可行的計畫也仍讓我們期待!


    易言之,我們迄今仍無法由兩位總統候選人的政策或辯論中,看到令人「眼睛一亮」的計畫;沒有「令人感動」的願景,讓人民無法激起和總統候選人「一起打拼」的悸動。深盼兩位候選人學習李明博,把握即將到來的最後辯論機會,展現令人耳目一新的風采,讓人民看到真正的希望!


2008年2月21日 星期四

降稅改革應照顧更多的弱勢族群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2.22)

降稅改革應照顧更多的弱勢族群


 


    行政院決定大幅調降所得稅,計畫將營業所得稅從目前的百分之二十五調降到百分之十七點五,同時取消保留盈餘課徵百分之十營所稅的規定;綜合所得稅則將五個級距分別調降百分之二點五到零點五,薪資和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都調高為十萬元。如果完成立法程序,從民國九十九年即可實施新制。我們基本上認同這項改革的方向,但認為調降的內容可以進一步斟酌,讓更多的經濟弱勢族群可以享受到降稅或補貼的效益;否則這項改革會坐實部分人士的批評,將造成「劫貧濟富」的效果,不可不慎!


    這項被財政部稱為「輕稅簡政」的改革方案,之所以能夠提出,是因為「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即將失效,政府稅收每年會增加約一千五百億元,可以用來調降其他的稅收。在全球趨勢走向「供給面經濟學」,希望以輕稅來刺激經濟、增加供給,並爭取大量國際游資的情況下,我國面臨了周邊經濟體的降稅壓力,資金陸續亦有外流的現象,才使得「輕稅簡政」的主客觀條件形成,促成了這項措施的提出。


    然而,目前不少外界的觀感,是認為如果營業所得稅大幅調降七點五個百分點,而綜合所得稅卻只能調降二點五(百分之四十的級距)到零點五個百分點(百分之六的級距),讓降稅的利益大部分歸於企業,而企業的利益又歸屬於「資本家」;而越低收入的繳稅者享受到的降稅利益越少,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劫貧濟富」。在一般認為所得分配不佳、M型社會現象嚴重的當前,這種降稅的結果讓「資本家」受益較大,「低收入戶」的受益極為有限的「稅改」,極可能加速「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現象,對於社會的發展是不利的。


    有人會提出一種觀點,認為要解決中低收入者的經濟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促進經濟成長,而促進經濟成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企業增加投資;而促進企業投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輕徭薄賦」的租稅政策來吸引本地投資、吸收外來投資。因此,大幅降低企業所得稅到最後一定會提升中低收入者的所得和就業率。我們同意這種觀點的方向是正確的;然而,台灣目前的狀況是,最有能力繳稅的企業就是高科技,特別是資訊產業的廠商;而目前享受到租稅優惠最多的廠商卻也是這一群競爭力最強的廠商。如果將企業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大幅調降,可以激發出來的國內企業投資並不會特別大;如果要吸引已經外流的資金回流,其實應該要調降較大幅度的綜合所得稅,讓台灣資本家將外移的資金帶回,而這就會帶來較大的投資效果。此外,根據各種學術研究,一個社會的「快樂度」或「幸福度」並不是和所得完全掛勾的,所得分配造成的「相對剝奪感」的高低,也是一項重要的變因,而如果沒有更有效的「所得分配政策」來矯正台灣目前並不理想的分配狀態,其實很難讓經濟成長的果實自動調整這種偏誤!


    特別是在媒體高度發展,並傾向報導所得分配負面消息的今天,中低收入家庭的「相對剝奪感」更高於往昔,如果政府無法對這個問題投注更多的心力,進行更積極矯正的話,我們擔心這個社會會成為一個更不穩定、犯罪率更高、政治也更不穩定的社會。因此,如果能夠稍微減少企業所得稅的降稅幅度,而以稍微放大的綜合所得稅降幅,特別是讓低稅率級距調降的幅度較高、高稅率級距調降的幅度較低的話,對於稅收減少的影響其實較小,而對於所得分配矯正的效果更高;或者是維持原來的綜所稅率,但更大幅地提高標準扣除額,讓更多的低收入者不必繳稅。這種「微調」需要精密的設計,但絕對是一件值得進行的工作。


    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更希望政府能藉此良機,降低「中低收入」家庭的標準,讓更多的弱勢家庭可以獲得政府的津貼協助,並提供更多有效的工作訓練。這樣的措施不見得會耗費太大,但是帶來的社會「幸福感」可以大幅提高,也可以對社會的穩定產生及有效的改善。賦稅改革的良機難得,深盼政府不要輕率定案,值得仔細斟酌推敲,讓這次稅改的機會真正成為台灣社會「大溫暖」的契機!


2008年2月20日 星期三

如何撰寫一份優良的學位論文 (個人觀點 提供要寫論文的同學參考)

如何撰寫一份優良的學位論文


-一場非正式的論文寫作座談會-


 


杜震華2008.2


 


內容:


1.      撰寫碩士論文需要的時間


2.      需要的研究工具修課準備


3.      題目的擬定原則


4.      研究動機目標


5.      如何撰寫相關文獻回顧


6.      如何釐清註釋引用文獻


7.      標點符號和字體的使用


8.      如何撰寫研究方法


9.      如何撰寫分析結果


10.  如何撰寫結論與建議


11.  如何撰寫參考文獻〈包括網路資料〉


12.  如何和指導教授互動


13.  如何改寫論文投稿學術期刊


14.  論文發表和投考博士班的相關性


 


一、       撰寫碩士論文需要的時間


1.      至少至少要3個月  2. 優良的一般要6個月(或以上)


 


二、       需要的研究工具修課準備


1.      經濟:實證: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理論:數理經濟學、微分方程


2.      其他:統計學、迴歸分析(因素分析、變異數分析)


3.      指導教授的相關課程 (修課時建立教授的良好印象)


 


三、        題目的擬定原則


1.      碩士論文原則上是「大題小作」(例如:「外來投資與經濟發展-台灣個案研究」)


2.      博士論文原則上是「小題大作」(例如:「外來投資與經濟成長-台灣1970-90期間外資的外溢效果研究」)


 


四、       研究動機目標


清楚闡述研究的動機,它是引起你對這個問題有研究興趣的原因,如閱讀到某份研究,其內容非常有趣,但是其結論有些奇怪,你認為可能有研究方法的問題,或是資料上的偏誤,或研究對象不適合引起你進一步研究的動機;目標則是你預期這份研究可以獲得的某些目標,如:瞭解50-60年代外來投資的產業分佈、來源、決定因素。目標要清楚,也許說明這種目標的完成會具有何種學術意義


 


五、       如何撰寫相關文獻回顧


1.      時間上由遠到近


2.      詳細度越相關越詳細


3.      回顧內容要包涵其研究目的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發現


4.      越相關的文獻越需要回顧。以「外來投資與經濟成長-台灣1970-90期間外資的外溢效果研究」為例,應回顧一般性「外來投資重要性和效果」研究上最重要的少數經典論文;再回顧關於「台灣外來投資效果」的一些重要文獻;其次再回顧最近關於「外溢效果」的重要論文,包括不同的研究方法結論發現。文獻以正式發表的國際期刊為主輔以台灣重要的期刊和書籍。不要拿到相關的碩士論文就猛抄,盡可能找到原版期刊論文研讀,深入瞭解真正學習其研究方法!


5.      要有起承轉合,最好像一則有機的長篇故事不是一堆單一事件的無機排列


6.      善用網路資源搜尋,但不夠;另有中文的期刊書籍索引和圖書館的書籍資源,應詳細尋找。所有出處必須以論文體例清楚交代


 


六、       如何釐清註釋引用文獻


1.      註釋」是本文中說明未臻清楚或明白處,以「註釋」方式提供有興趣深入瞭解的讀者理解而用。[1]


2.      引用文獻」是針對該段本文文字的來源或出處加以交代杜震華,2007,頁25-26


3.      若屬文學、史學或法學的論文,也許至今還沿用傳統寫法,諮詢教授是否採用其他寫法。


   


七、  標點符號字體的使用


    1. 句點    語氣完整結束時就用,別一直用逗點例如左邊這個逗點,其實應該改為「句點」而「句點」後面的逗點也不宜用逗點。


    2. 分號    前後兩句相關或相對應時,用以取代句點但如果沒有相關,不必免強使用。


    3. 迫折號  語氣結束時,加以轉折或說明時用但很少人用得好。


    4. 刪節號  使用時就不要使用「等等」,以避免重複。如:「和美國等等」的「等等」就應該拿掉


    5. 空格    英文幾乎所有的標點後面都要有。(Tu, Jenn-hwa, 2008, “On Thesis-Writing,” Journal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10(1), pp. 101- 202. )


    6. 註釋   句點後以「上標」表示,不要在逗點後或文字間,以避免打斷讀者思緒。


    7. 段落   層次分明,若以阿拉伯數字分別,勿超過31, 1.1, 1.1.1。應顧及美觀,參考已完成者。


    8. 中式或西式 (。. , ; : ? ! , - 「」” “ )中式或西式不


同,別混淆。


    9. 字體本文以「細明體」為原則,標題可用「標楷體」較優美。英文以Times


New Roman體為原則。


10 本文字體以12號字為原則,行距以「最小行高」12點為原則。不要調


整到行距過大,或緊密難辨。


 


八、如何撰寫研究方法


1.      清楚說明「研究方法」的來源、原創者、原始文獻。


2.      說明為何使用該研究方法,而非其他的研究方法。


3.      清楚說明該研究方法的假設和限制條件。


4.      清楚分析該研究方法之優點和缺點。


5.      清楚說明本研究在使用該研究方法之下,研究發現可能承擔之風險和偏誤。特別是哪些「假設」在此屬於「強烈的假設」(strong assumptions)


6.      切忌讓讀者看來,衍生出來的公式都是你自己的「創見」,除非真的是如此。


7.      如果研究方法複雜,可列於「附錄」中,本文無須詳細羅列;除非是要導出重要的方程式來使用於實證,或論文本來就是理論性的內容。


 


九、如何撰寫分析結果


    1. 盡量配合圖表呈現結果。


    2. 一定要和類似的研究進行比較分析,並找出相異結論的原因,這才能將你的研究和目前的學術掛勾,讓學術向前走,而非孤立的無機體。


    3. 發現的結論是否具有「一般性」?或者僅僅是特例,必須加以分析說明。


    4. 研究的成果對於「學術」具有何種貢獻?它推翻了前人的發現?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還是具有研究上的「原創性」?這些都有必要加以歸納。


 


十、如何撰寫結論與建議


    1. 結論要由分析結果來進行歸納。


    2. 不是由研究的結果直接導出的建議不要隨便提出。


    3. 建議通常會包括對於後面的研究者的研究建議。


    4. 不必擔心結論和建議太少,而自行衍生出「想當然爾」的東西。


 


十一、如何撰寫參考文獻〈包括網路資料〉


1.      最好找一份論文寫作參考書對照。


2.      原則上,中文在前,英文在後,網路資料最後;不必分開處理。


3.      中文排列以姓氏筆畫少者在前,如小明在震華之前;英文以姓氏英文字母排列,如AdamsDenis之前。


4.      網路查詢資料一如一般文獻,但是後面加上「網址」和最後閱覽日期。


5.      注意一位作者兩份以上同年文獻;一份文獻有兩位、三位作者時的寫法。


 


十二、如何和指導教授互動


1.      事前最好修過指導教授的課,比較不會被拒絕。


2.      事前以電話預約時間,詢問教授可否和你談論論文的事宜。


3.      教授答應之後,詢問如何和教授聯繫看寫好的論文大綱或論文。


4.      每次交出文稿之前,自己先仔細看過一次,不要有任何錯別字;有錯別字表示自己不認真,教授會生氣。


5.      若參考過中國大陸網站,其用詞和台灣不同者一定要調整為台灣用語;否則教授會認為你是抄襲的。而且要註明出處,別檢驗教授當學術偵探的功力-你可能在冒極大的風險,特別是在教授熟悉的領域。


6.      交出論文或大綱後,問清楚如果過一兩星期,可否電話提醒教授過目。


7.      每次交出新稿時,要和舊稿件一併交出方便教授閱讀。


8.      從論文大綱通過到口試之間,一般要間隔三個月以上,如果你不到兩個月就要想口試,指導教授可能會發火。


 


十三、如何改寫論文投稿學術期刊


1.      論文完成後盡可能改寫投稿學術期刊,對未來極可能有大幫助;即使不上博士班而要應徵工作,有學術發表也大大強過沒有的。


2.      盡可能和教授合作,提議自己改寫之後請教授斟酌潤飾或改正,然後聯名發表。教授較有經驗何種期刊適合投稿,可以減少嘗試錯誤的時間。此外,論文通常會被期刊要求修改或提出回答,教授比較有經驗如何回應,會較快被期刊接受。


3.      但是在改寫之後,若認為自己貢獻遠大於教授,可自行默默地將自己名字寫於第一作者,教授列為第二作者,以免被剝削了卻啞巴吃黃連。


4.      盡快改寫發表,時間越拖發表的機會越低;因為越來越沒勁,而且某些細節也會遺忘。


 


十四、論文發表和投考博士班的相關性


1.      投考博士班時,論文發表的重要性就大大提高了。


2.      如果論文有發表在期刊,特別是國內外被認可的期刊(如SCISSCITSSCI)的話,考博士班的「資料審查」和「面試」時都會被大量加分,錄取機會應該會提高一半以上


 


 


參考文獻


Tu, Jenn-hwa, 2006(a), “FDI and Economic Growth – A Case Study of Taiwan,” 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6(2), pp. 20-30.


___________, 2006(b),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Happiness – Taiwanese Experienc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6(4), pp. 40-60.


Tu, Jenn-hwa and James Chen, 2005, “The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in Taiwan: 1960-80,” 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5(2), pp. 40-60.


Tu, Jenn-hwa, et al., 2004, “The Determinants of FDI Inflows into Taiwan,” 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4(2), pp. 10-20.


杜震華,2007,「指導研究所學生寫作論文的經驗」,國家發展研究7(4),頁30-45








[1] 如果這個說明還不懂的話,請直接當場詢問,務必要瞭解清楚以免犯錯。



2008年2月19日 星期二

與其羨慕新加坡 不如虛心檢討自省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2.20)

建構符合台灣永續發展的財經政策


-與其羨慕新加坡 不如虛心檢討自省


 


    新加坡政府宣布,將去年高達新台幣1436億元的財政盈餘中的404億元撥出,提供人民分紅。這個少見的「全民分享」計畫讓經濟狀況不夠理想的台灣人民十分羨慕,也讓人民質疑為何「新加坡能,而台灣不能」?我們認為,各國的國情的確不同,新加坡有其可取之處,台灣也有值得欣賞的地方;與其羨慕新國的「全民分享」,不如記取教訓、截長補短、奮發進取,以全新的台灣來自我期許,甚至超越新國!


    這項「全民分享」計畫,其實包括了幾個項目:「成長紅利」針對21歲以上國民,按照二○○七年所得與住屋價格成反比的原則,每人發給最低約台幣兩千元、最高約台幣四千元不等。另外,發給現職或曾為國家服務的人員每人約台幣兩千元。其次針對二○○八年介於7歲到20歲的孩童,按家庭資產成反比的原則,每人發給最低約台幣三千元、最高約台幣一萬兩千元的津貼。其三,是發給51歲以上的長者,每人台幣三千到九千元不等。新國政府還計畫在二○○八年退還百分之二十的所得稅,但以台幣約四萬元為上限。此外,新國政府也同時取消了遺產稅,以吸引資金流入。


    新國這項舉動並不常見,因而吸引了國際的眼光,成為不少國家羨慕的對象。然而,新國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在二○○六年的國會大選之中,得票率由二○○一年的百分之七十五點三大幅下降到六十六點六,降幅接近九個百分點,應該和這個「全民分享」計畫有關。在財政盈餘剛好創下十三年來的新高之下,執政黨遂以此種方式,並特別優惠中低收入家庭的原則,來營造「親民、愛民」的形象,為下次國會大選的勝選打下基礎。不可否認的是,新國的政府清廉、政策有效、策略穩定、財政健全,是新國政府可以如此操作的先決條件,這是值得我們讚揚和學習的地方。然而,倒也不必特別羨慕新國,甚至因此而特別質疑我國政府為何無法如此;因為以全球的眼光來看,這都是非常少見的特殊作法,其實只要下個年度減免稅收即可消化盈餘,沒有幾個國家會如此耗費行政資源來「收錢再退錢」的,可見這主要還是收攬民心的招式!


    許多國人曾經在這幾年陷入「韓國超越台灣」的迷思之中,如今逐漸瞭解韓國依照「購買力平減」的平均所得其實還不如台灣,逐漸脫離了這個迷思。但是,新加坡的高所得和政府效能,逐漸形成台灣人民的另一個「心理障礙」,經常會拿新加坡來對照比較。嚴格來說,以新加坡或香港來和台灣比較,對台灣是不公平的;因為台灣是一個包括了傳統農業的完整經濟體,而香港和新加坡則從二次大戰之前就是一個區域性的大都會。香港是英皇皇冠上最閃亮的一顆珍珠,而新加坡則是英國在東南亞海峽殖民地的樞紐,拿來和戰後百廢待興的台灣比較,其實缺乏相互比較的基礎。在1950年,經過購買力平減的平均每人所得,新加坡是2219「國際元」(接近美元),香港是2218元,台灣是924元,而韓國是770元。四個經濟體在過去五十年來都經歷了全球最快速的經濟成長,如今排列順序還是如此,台灣依舊是「老三」,而且拉大了領先韓國的差距、縮小了和新、港的差距,在這場漫長的經濟競賽中台灣的表現絕對傑出。


    然而,新加坡和香港地方有限、政策容易執行,又承襲了英國完善的法律規章、不必像台灣和韓國承擔大量的軍事費用,都是條件優於台、韓之處。另外,二○○四年台灣的租稅負擔為國民生產的百分之十二點五,顯著低於韓國的二十四點六,和新加坡等同;但是在國防負擔沈重、農業包袱較大、受中國杯葛經濟競爭不利等客觀因素牽絆,的確無法像新國一樣盡如人意;但是和情境較為類似的韓國比較,台灣表現並不算差,國民也應該有所體會。


    當然,這些論點也不必當成逃避的藉口。新加坡除了民主廣受議論之外,的確有許多值得肯定之處,我國朝野的確應該衡酌國情,建構永續發展的財經政策,迎頭趕上,乃至超越!


2008年2月17日 星期日

自殺人雖多 台灣還是快樂島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8.2.18)





自殺人雖多 台灣還是快樂島



(原題目:台灣 你快樂嗎?)


 在經過一段「苦日子」之後,台灣對於國際間「快樂程度」的調查開始發生興趣。2006年英國一項「世界快樂地圖」(World Map of Happiness, WMH)的公布,以及2007年一項「快樂星球指數」(Happy Planet Index, HPI)的全球排名,都受到媒體的廣泛報導。這顯示台灣傳統上以「經濟成長」作為終極追求目標的作法,已經有了些微的轉變——台灣終於意識到經濟所得不等於幸福和快樂。


 排名居四小龍第一
WMH評比的178個國家和地區中,台灣排名68,領先82的中國、90的日本、103的韓國;在HPI相同的評比者中,台灣則排名84,領先88的香港、102的韓國和131的新加坡,拿下了四小龍第一的桂冠,令官方頗為驚喜。但是這兩種快樂度評比的方法有何差異?它們反映了什麼意義?為何香港和新加坡在前一種評比中超越台灣?台灣排名為何落後於每人平均國民生產(GNP)的排名(40名上下)?這些問題似乎都引不起媒體的興趣,連學界也少有關心。顯然,台灣對於經濟成長的關注還是遠遠超過了對幸福快樂的關心。雖然經濟還有不少問題,但身為國際貨幣基金會所列三十個高所得經濟體之一的台灣,仍然將手段當成目的,頗令人感到不解!
   
事實上,只要進入相關網站,就可以明白:在兩種評比中,都不是一次大規模直接調查受訪者的快樂程度所完成的。WMH的評比是綜合了全球超過100個不同的研究,以及不同國際機構出版的統計之後所做的,其一致性是可以被質疑的。而HPI的評比更為特殊,它是以環境保護的觀點,用各國耗用自然資源的多寡進行調整而得到的。因此,在WMH中名列前茅的北歐國家,在HPI的評比中卻都大幅敗退,表現最好的先進國家是64名的冰島和65名的瑞士!原來居首的丹麥被太平洋島國萬那杜取代,丹麥則退到了99名;原來的前十名只有第8的不丹還能維持13名。然而,如果我們讓萬那杜的人民可以選擇移民到鄰近的澳洲或原來的宗主國英、法兩國,也許半數以上的人民會選擇移民;如果這是正確的推測,對於這些快樂評比就必須謹慎面對。
   
比較符合一致性的研究,可能是英國倫敦政經學院的Richard Layard教授在他的名作《快樂經濟學》(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一書附錄的評比,但這份資料只有81國,調查時間從19942002年都有。台灣名列33名,似乎還不錯。但台灣的資料是1994年的,如果台灣近年的快樂度下降了,那這份資料頂多也只是「僅供參考」。無論如何,在評比中台灣領先了35的日本、44的韓國,但落後18的新加坡。只是,其他三小龍的資料都是2000—2002年期間調查的,台灣目前真相如何仍是未知。


 藍綠應提幸福對策
Layard
教授的研究結合了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神經科學與哲學,他發現和快樂程度相關最大的幾個變數是:家庭關係、財務狀況、工作、社群和朋友、健康、個人自由,以及個人的價值觀。他在這個領域的重要研究,讓他成為布萊爾首相的經濟顧問,為英國設計失業政策。如果Layard的發現可信,那麼經濟成長頂多只涉及了七個變數中的財務狀況、工作,以及健康,對另外四個因素不僅無能為力,而且還具有殺傷力,這成為先進國家過去五十年來快樂程度沒有成長的主因。關心政策的台灣學者,特別是藍綠陣營中的政策幕僚,應該投入心力,深入瞭解影響快樂的因素,以及相互間錯綜複雜的影響,才能對症下藥,提出配套的財經和社會對策,讓台灣更快樂,更幸福!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2008年2月13日 星期三

公佈〈學位論文寫作座談會〉的時間地點

學位論文寫作座談會的時間:2007年2月20日週三下午3到5點


地點: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三樓302室視聽教室


歡迎所內外同學參加


總統候選人應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政策 (台灣時報 社論 2008.2.13)

總統候選人應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政策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這冬去春來、醞釀生機的時刻,正是我們惕勵過去、規劃未來的時候。


    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工作的成敗,從根本上關係著一國人民的知識水準和內在修為,並反映在國家的各種特質和競爭力上。因此,先進國家無不重視教育,將顯著的社會資源投入了教育,以完善國民的智能和修養。豈止是先進國家,許多後進國為了要迎頭趕上,重視教育的程度完全不亞於先進國家,甚至還超越了先進國家!


    我國傳統上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重視教育的傳統可說是一脈相傳。但是,隨著時代嬗遞的加速和社會變遷的加劇,教育工作正面臨著空前嚴厲的挑戰。教育規劃者的心態必須是戰戰兢兢、臨淵履薄、謹慎從事,教育工作者除了必須具有傳統上的愛心和耐心之外,態度上也必須是積極進取、無懼考驗。唯有如此,教育的內涵和模式也才能與時俱進,應付當前嚴峻的挑戰!


    目前我國教育面臨了幾項挑戰,每一項挑戰都和過去不同,而嚴重性卻更勝以往,有賴教育規劃者和工作人員齊心努力、克服困難。這些挑戰包括了:如何面對全球化?如何面對M型社會?如何面對少子化?如何面對產業的需求?如何面對轉型正義?


    首先,在面對全球化方面。全球化的浪潮正席捲全球,各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的相互依賴更勝以往,各國間的互動和競爭較往常更趨劇烈。如何面對這種國際新局,已經成為各國政府無法逃避的新課題。我國在這種新局之中,各種教育階段應該具備何種智識水準、語文能力、國際視野、禮儀修養,才足以面對挑戰,是當今教育主管必須念茲在茲的課題。


    其次,是如何面對M型社會。在全球化的衝擊之下,全球經濟重新組合。不僅國家間的所得分布發生重大變化,各國內部的所得分配也因為擁有技術和資訊的差異而產生更不平均的「M型社會」-也就是高所得和低所得者比例增加而中所得者比例下降。如何在教育的規劃和執行上努力,來預防這種現象的發生?如何在這些現象發生之後,以補救教育來修正這種狀況?這些問題都形成當前教育規劃者極為嚴厲的挑戰。如果無法以教育來防治,將影響國家半數以上人民的競爭力,成為執政當局沉重的施政負擔,甚至影響到政權的存續!


    其三,是如何面對少子化的現象。隨著經濟發展提昇和社會壓力增加,台灣


的婦女生育率已降低到每婦女平均只生1.1位子女,屬於全球最少的國家之一。伴隨著這種現象的,是年長國民的比例逐年增加,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老人。而各級學校在經過長期的擴張之後,很快就要面臨學生數下降的狀況。如何面對這種老人充斥、青少年缺乏的局面,無論是在教育的內涵,或是教育機構的轉型及變革,都需要及早規劃,而不是以不變應萬變,屆時才慌張應變、措手不及。


    其四,是如何面對產業需求的問題。在全球化之下,全球產業區位變化快速,對於人力的衍生性需求也隨之變化。雖說教育不全是為了社會人力需求而定,但是也不能顯著地脫離經濟需求,造成「畢業即失業」的現象。因此,教育體制如何增加彈性,讓學校課程和費用合理鬆綁,但還能保持有效的社會監督機制,維持優異的教育品質,應該是當前教育極重要的工作,也是教育當局最具挑戰的任務。


    其五,如何面對轉型正義的問題。台灣已經由威權體制轉型為自由民主的社會,其中教育的內容當然也要進行轉變。然而,在意識型態上,台灣卻仍然是一個分裂的社會;轉變的速度應該如何控制,內容該如何調整,才能符合各方的期待,而非讓轉型成為爭鬥的焦點,影響到理該保持中立的教育事業,在在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氣。


    目前總統選戰方酣,新的總統即將產生。各陣營幕僚正在打造施政計劃,許多有經驗的教育主管也會留任,我們深盼上述問題能夠成為相關各方在歲末年初時的思考議題,重新打造台灣的教育策略和建國基石!


2008年2月9日 星期六

春節遊日月潭九族文化村和飛牛牧場



春節期間三兄弟帶母親上十餘年未訪的日月潭、九族文化村和飛牛牧場過年。小除夕上日月潭,住教師會館新館;除夕遊賞日月潭,兩個小時內日月潭出現三種面貌:全部是霧氣、全部是陽光、湖面上一縷白帶霧氣;令人驚豔無比,迷戀不已,更勝西湖﹗謂之為台灣第一勝景亦不為過。其後順訪結婚時度蜜月之後,二十年未見的九族文化村。今日九族更勝以往,那魯灣劇場、自由落體和加勒比海海盜船都讓人盡興;滿園的櫻花更讓人如置身東瀛,令人流連忘返。﹗大年夜住飛牛牧場,享受牧場招待的年夜火鍋。但遊客不若往年,顯示景氣果然不佳。新年遊飛牛牧場,牛、馬、羊、兔、蝴蝶都令兒童新奇不已,值得再三玩味﹗你多久沒訪日月潭、九族文化村了?值得你一遊再遊。不管是愛台灣或愛自己,都要趁現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