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從台灣看全球股市 〈2007.7.30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





從台灣看全球股市



近日台灣股市迭創七年來的新高,大幅的漲跌波動牽動著數百萬投資人的心弦!然而,如何正常看待股市的發展?台灣股市和全球,或其他三小龍比較,又是如何呢?
金融市場的發展狀況,關係著一個經濟體的發展。運作良好的金融市場可以提供良好和可接觸的資訊;它會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資源分配,促進經濟成長。

在經濟發展早期,金融市場以銀行為主;在發展之後,股市就變得比較活躍,也更有效率。

對外開放的經濟體一般會擁有健全的總體政策、良好的法律體系、以及對股東有效的保護,因而吸引資金流入,壯大了金融市場。全球化造就了大量的跨國資本和金融公司,股市交易也跨越國境,使得交易成本更低、資源使用更有效率。從這些角度來看,我們期待一個活潑、壯大的台灣股市!

然而,全球股市又如何呢?依世銀資料,在2006年底,本國上市公司最多的是美國,達到5143家,其次為印度4796家、西班牙3300家、日本3279家、英國2759家、羅馬尼亞2478家;最少的是烏干達5家、史瓦濟蘭和坦尚尼亞6家。韓國1694家領先了台灣的1200家左右(未計入近300家興櫃股)、香港1126家和新加坡557家。但以經濟規模看,港、星的股市發展應該領先韓國和台灣。然而,上市公司經常變動。2000年時,台灣上市公司只有831家,美國當時卻高達7524家,印度也多達5937家。


評估承受力謹慎決策
在市值方面,最大的還是美國,2006年底達到17兆美元;日本只有4.7兆,德國更只有1.2兆,還不如英國3.1兆、中國2.4兆、法國1.7兆、加拿大1.5兆、俄羅斯1.3兆,僅微幅領先香港的1.0兆。四小龍中,韓國以0.84兆居次,領先台灣的0.65兆和新加坡的0.21兆美元。全球市值規模最小的是烏茲別克,114家上市公司只有37百萬美元市值。但市值非常敏感,台股在這番上漲之下,應該和韓股不相上下。

股市規模若以經濟規模來調整,通常是以市值佔國內生產的比例來衡量。2005年底,香港以566%領先全球,其次為約旦296、瑞士256、芬蘭244、南非236、沙烏地阿拉伯209、新加坡178、阿聯174、科威特161。台灣雖以152落後港、星,但領先韓國的91,也超越日本的105
「市場流動性」則顯示市場的活絡程度,反映買賣的容易度,是以交易值佔國內生產比例來衡量。理論上,流動性高顯示資源使用較有效率。2005年,這項指標以沙烏地阿拉伯356%拔得頭籌,香港259和瑞士241居次,再次為英國190、約旦187、美國173、台灣171、韓國152、芬蘭142。新加坡以103在小龍中殿後,似乎也反映了該國較謹慎保守的民性。
在股價上,2006年有五個國家飆漲了八成:克羅埃西亞(85)、秘魯(83)、中國(81)、委內瑞拉(79)、摩洛哥(79),但也有跌了大半的:沙烏地阿拉伯(-49) 阿聯(-45)、約旦(-36)。香港上漲34%,領先新加坡27,台灣20和韓國13。較成熟的美國只上漲了14、英國26。這些數據顯示了新興市場的機會與風險並存,投資人應自行評估承受能力,謹慎決策!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2007年7月8日 星期日

沒有研發 台灣如何競爭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7.7.9〉

沒有研發 台灣如何競爭


 


近兩三年來,廣達和鴻海等國內企業相繼投入數百億元台幣,打造其「研發中心」,準備深化該等企業在所屬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而在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計畫下,各國立大學也都卯足了勁、全力爭取研究經費,以追求學術的卓越。這些行動背後的邏輯是:研究發展的良莠,關係著一個企業或大學的優良與否。同樣的,一國經濟生產力的高低,基本上也是由其研發投入的多寡來決定的!


 韓國明顯超越台灣
國際上衡量一國研發投入大小的指標,通常是用研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的比率。台灣過去十年來的這項指標是在緩慢成長,由1996年的1.74%成長到2005年的2.52%,年成長率在3.713.3%之間,20002004年的平均則為2.21%。這樣的研發投入是否足夠,我們可以用國際間的比較來衡量。
同樣在20002004年間,全球高所得國家的比率為2.45%,中、低所得國家分別只有0.85%和0.73%。這顯示我國已經極為接近高所得國家的水準。國際間,研發投入百分比高於我國的國家依序為:以色列4.46、瑞典3.74、芬蘭3.51、日本3.15、美國2.68、韓國2.64、丹麥2.63、瑞士2.57、德國2.49、奧地利2.26、新加坡2.25。部分高所得國家的研發投入比卻並不高:香港0.60、義大利1.14、紐西蘭1.16、愛爾蘭1.21、澳大利亞1.70、挪威1.75、荷蘭1.85、英國1.89、比利時1.90、加拿大1.93,它們的研發投入都比高所得國家的平均低了0.5%以上。
比率高於我國的國家,其共同的特點是製造業都相當強勁;而且除了美國以外,資源都不算豐富。它引申的意義是:如果製造業要在國際間出人頭地,研發投資就不能缺少。如果研發投資不夠,又要有高所得,那就必須擁有某些特殊的利基,如香港、愛爾蘭、比利時、荷蘭都是經貿的營運中心;或是要有特殊資源,如紐西蘭(農、牧)、澳大利亞(農、礦)、挪威(石油)、加拿大(林、礦);英國也許是靠金融和海外投資來維持高所得,義大利觀光旅遊也貢獻了不少所得。
台灣目前的競爭環境不佳,既在兩岸政治上無法突破,營造「區域營運中心」,又無法和各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以創造競爭優勢、吸引外來投資,如果要獲得更高的所得,勢必要在製造業超越對手。韓國近年的投入比率明顯超越台灣,應該是韓國給予台灣極大競爭壓力的原因之一,值得台灣警惕。


 外來人才非搶飯碗
突破現狀的可能作法有幾種方式:首先,當然是直接提高公、私部門的研發投入經費;但在國家財政困難下,這似乎只有由企業界自行覺悟、採取行動。其次,是引進中國大陸的研發人才,以較低的支出來獲得較高的效率。其三,是引進更多印度和第三世界高科技人才,以獲得類似效果。新加坡或美國在這方面都極為積極,政府應更努力於掃除這條路徑上的障礙。思想上更應認清:引進外來人才不是在搶奪本地人的就業機會,而是在強化企業競爭力,才有能力讓企業僱用更多的本地人才!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