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27日 星期日

台灣好 別人比我們更好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7.5.28)





台灣好 別人比我們更好



 


 對於台灣近來的經濟表現,我們從官方獲得的資訊,是經濟成長率已經由2005年的4.1%上升到2006年的4.6%,失業率也由4.1%下降為3.9%,也就是說「苦日子已經過去」了。如果關起門來看數據,當然是值得欣喜;但如果敞開大門看看全球的狀況,可能就不會感到雀躍,甚至還會感到憂心才是!


 成長率未達全球平均
據「國際貨幣基金」四月份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去年(2006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為5.4%,可說是幾十年來最好的一年。台灣過去以來一直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典範,和亞洲其他三小龍同為全球的「成長標竿」。卻在全球環境最佳的狀態下(美國亦高達3.3%),只能獲得4.6%的成長率,無法達到全球的平均,應該說是「完全不及格」的!

如果將眼光放到亞洲,台灣的「成長疲態」就更為清晰:亞洲四小龍的平均為5.3%-新加坡7.9、香港6.8、韓國5.0,台灣4.6是小龍之末。豈止是小龍之末而已,在所謂的「新興亞洲」(Emerging Asia)中,台灣也是敬陪末座-中國10.7、南亞(印、巴、孟)8.7、四小虎(印尼、泰、馬、菲)5.4,其中沒有一個國家低於5.0。即使是放眼成長相對較難的高所得先進國家,台灣也比不上愛爾蘭6.0、盧森堡5.8、芬蘭5.5、以色列5.1等國。更糟的是,台灣今年和明年的成長也不被看好,還是落居於亞洲四小龍之末,以及所有亞洲新興經濟體之後。
其實,去年不僅是亞洲國家表現優異,連經濟表現一向最差的次撒哈拉地區,也獲得了5.7%的佳績;艱困轉型中的中歐和東歐也高達6.0%,前陣子還為供需失調傷透腦筋的獨立國協,也獲得7.7%的高成長,其中俄羅斯為6.7%,其他加盟共和國更為9.7%!獨立國協也許受惠於石油價格的提升,那麼看看中東地區的非產油國家(埃及、敘利亞、約旦和黎巴嫩),竟然也有5.9%,高於中東產油國的5.5%。


 


 重要職位成酬庸犒賞
怪的是,西元兩千年以來,政府將「拼經濟」時時掛在嘴上,宏偉的經濟計劃推陳出新,從「八一○○,台灣啟動」到「綠色矽島」、「全球運籌中心」、「二○○八國家發展計劃」,乃至於現在的「大投資,大溫暖」,其中又穿插了「國家經濟發展會議」、「經濟諮詢委員會」、「經濟永續發展委員會」等大型諮詢會議,完成無數的會議結論,理當奠定堅強的發展基礎才對;加上去年外來投資超過百億美元,政府宣稱是幾十年來的最佳成績,為何現在的成長率卻落居於整個新興亞洲之末,難道不應該深入檢討?

其實大家都清楚原因,一是執政黨將政府重要職位當成酬庸選舉功臣的犒賞,成為選舉工具之一;二是各黨為了政治利益不惜「玉石俱焚」,讓國家機器空轉;三是台灣要除去「中國因素」必須支付的代價。若不願「進入」或「引進」中國,就必須有更高的效率「進入」或「引進」全球,但台灣辦得到嗎?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經濟組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苗栗卓蘭三義之旅



五月十二到十三日 和內人到苗栗縣卓蘭三義進行母親節旅遊 國內仍然有不少值得旅遊之處


可以細細品味 例如三義〈龍騰斷橋〉原為縱貫鐵路線之鐵橋 在1935年7.3級關刀山地震後成為斷橋遺跡 現已整建為著名景點...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台灣別在乎排名 但要加油 (蘋果日報 論壇 2007.5.12)











圖片: 1 / 1





 


 


 


 


 


 


 


 


台灣別在乎排名 但要加油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表了2007年版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以第18名落後於中國大陸的第17名,引起媒體的重視。朝野各有不同的解讀-在野黨認為是台灣政府政策失當的明證,在朝者則認為台灣沒有退步,只是中國大陸進步太快所致。看待這項評比,比較好的態度應該是充分理解評估的特質和可信賴度,再加以參考使用,而非「各取所需」地加以利用,成為政爭工具。


 



目前有兩份評估國際競爭力的指標,另一份是瑞士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報告」。IMD的評估宣稱是要「排列各國創造能夠維持企業競爭力環境的能力」,一般認為它比較重視一般國家創造財富的能力,和各國的「平均每人生產」(GNP per capita)比較一致。WEF的評估則較重視經濟體中長期的成長競爭力,因此技術、教育訓練的重要性更受重視。IMD目前評估55個經濟體,WEF則排比了125個,但具有影響力的經濟體在兩者中都會受到評估。


 



研發創新能力優
台灣過去一直在九月底公布的WEF評估中名列前茅(4到13名),卻在五月初公布的IMD評估中稍微落後(11到23名)。這基本上還符合預期,因為台灣近年的研發創新能力表現優異,每人平均生產的排名則沒有那麼前面。但無論哪一份評比,台灣都大幅領先了韓國。
然而,這兩份評估的排名差異仍然頗難令人理解:為何2006年在WEF中排名全球第二的芬蘭卻在2007年的IMD排名中,淪落到17名,和排名18的台灣類似?日本和德國在WEF中分別為第7和第8名,在IMD中卻落到24和16名?在WEF中列為22名的盧森堡為何在IMD中卻高居第4名?當前和未來的競爭潛力雖有差異,差距不應如此之大才是。最離譜和弔詭的是,中國大陸在WEF中被列為54名(落後台灣41名),卻在IMD中被捧為15名,這種反差和IMD一向被認為較重視當前每人GNP表現,所以中國(因為所得較低)在IMD的排名中應該較為落後的預期完全相反!
兩種排名的評估項目並不相同,IMD超過了三百個項目,WEF則超過一百項。WEF有三分之一為硬資料(客觀的統計數據),IMD則有三分之二為硬資料,其他則為問卷式的意見調查。可以想見的是,以企業領袖的意見調查非常受到個人「感受」的影響,雖然統計學上認為高估和低估者會相互抵銷其偏見效果,但卻無法去除整體性感受偏誤的影響。


 




思考可改善之處
另外,如何加權計算平均一直是個困擾,所以兩者也一直在調整項目來進行改善。例如,如果台灣開放和大陸直航,在這些評估中可能影響有限,因為它只影響到少數項目,但其實它卻可能對台灣的國內外投資帶來顯著提升,大幅提高台灣競爭力。從上述問題看來,兩者要做到真的正確、客觀,恐怕還有一段漫漫長路!
因此,兩項評估真的是「僅供參考」,不必每年計較排名。但即使只能參考,也必須認真思考在每一個項目上,我國得以改善之處;以免噩夢成真,淪為亞洲四小龍之末。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2007年5月6日 星期日

台灣人最喜歡當老闆 (蘋果日報 經濟人語 2007.5.7)

 社會上流行著一句話:「台灣人最喜歡當老闆。」這句話大家都習以為常,沒有人在意它是否真的正確。然而,「喜歡當老闆」代表了一種高度的創業精神,如果大家都喜歡當老闆也不是壞事,它將會造成經濟的競爭激烈,在其他條件類似的情況下,應該會有較高的企業效率才是。
只是,台灣人是否真的最喜歡當老闆,應該可以更精確地由國際資料來理解,而不是僅憑印象或直覺來加以肯定或嘲諷。世界銀行在2006年版的「世界發展指標」中,首次列示了2004年各國中小企業的家數,讓我們可以計算各國「每萬人擁有的中小企業家數」,來看看台灣人是否真的「最喜歡當老闆」。


 中小企業密度高
我們發現,基本上中小企業的密集度隨著經濟發展程度提高:全球每萬人擁有的中小企業家數平均為39家,而低所得國家僅有1家,中所得國家為24家,高所得國家則高達176家。若觀察個別國家,則最高的國家依序為瑞典(945家)、紐西蘭(810家)、義大利(773家)、加拿大(742家)、英國(727家)、西班牙(711家)、澳洲(634家)、挪威(627家)、韓國(613家)、以色列(559家),它們的密度都高於台灣的507家;這顯示台灣當老闆的風氣的確很盛,但還不是世界最高的,至少四小龍中的韓國就超過了台灣,這似乎和他們的工作時數經常被列為世界最高相互一致。俄羅斯(587家)目前的密度也極高,顯然已經成為極度嗜好自由經濟的國家了。

其他先進的法國(492家)、瑞士(464家)、芬蘭(455家)、日本(447家)、比利時(420家)、香港(411家)、丹麥(380家)、德國(365家)、荷蘭(350家)、新加坡(319家)都算高,但仍然沒有台灣高。如前所述,台灣在亞洲四小龍之中當老闆的風氣僅次於韓國;新加坡和香港的商業環境評比雖然都優於台灣,但老闆還是較少,顯示一般華人可能還是屬於「風險趨避者」,如果可以獲得不錯的薪資,其實是不願意當老闆來承擔風險的。瑞典等先進國家的老闆密度最高,可能和商業環境、語言能力、地理位置、教育素質、國際人脈網絡都有關係。中國的密度已經是每萬人194家,和美國的193家不相上下,大幅超過泰國的132家、菲律賓的98家和馬來西亞的82家,其潛力的確是不可小覷!


 經商評比須改善
台灣的企業密度一直在提高之中,由民國55年的每萬人214家,上升到75年的380家,乃至於85年的462家和94年的535家,但是提升的速度持續在減緩之中:民國60年代(60~69年)提高了60%70年代提高了25%80年代僅提高了13%;然而9094年已經提高了13%,顯示有加速的現象。這也許是因為網路開店容易了,因而提高了開店的密度,但也許另有其他因素。

在世界銀行評估的「經商」(Doing Business)報告中,台灣2006年在175個評比的國家中名列第47名,在亞洲四小龍之中名列最後(新加坡第1、香港第5、韓國第23)。若能針對經商困難的項目積極改善,說不定企業密度會顯著提升,達到「台灣老闆淹腳目」的情況,對國人就業和經濟成長都會有所貢獻,不是嗎?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


2007年5月2日 星期三

經商不易 台灣亟需大改革 〈蘋果日報 論壇 2007.5.3〉

 





















經商不易台灣亟需大改革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和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所發表的兩份全球競爭力報告已經被國人廣泛認知,並且相當重視台灣在其中的表現。這當然是正面的發展,可以在這種國際競爭的適度壓力下,讓國人向上提升。


 然而,國際競爭是全面性的,一項世界銀行近來對於各國商業管制所造成商業經營後果的評估-「經商」評估報告已經在各國造成影響,極力依照此報告來改善商業環境;但迄今卻仍未被國人理解,值得我們認識與重視,建構友善的商業環境,招商引資帶動成長!


 台灣排名落後韓國
這個評估報告系列始於2003年,以客觀的指標評估各國首要城市一家中小企業經營所面對的設立企業、雇用員工、資產註冊、獲得信貸、投資人保護、執行契約、關閉企業等七個項目的成本和僵固性,隨後又分列了證照處理、交付賦稅、跨境交易等三個項目,透過各國律師和會計師事務所的協助,獲得了相當客觀的指標,足以做為各國改進行政管制效率的參考。

2007年的報告(評估2006年春的狀況)中,在175個被評估的經濟體中,排名最前的十個依序是新加坡、紐西蘭、美國、加拿大、香港、英國、丹麥、澳洲、挪威、愛爾蘭;排名最末的十個中,除了帝汶以外全部是次撒哈拉國家。台灣排名為第47名,表面上看來是屬於前段,但若以台灣每人國內生產(GDP per capita)已經在國際統計中列入29個高所得經濟體的事實來看,這個排名是令人失望的!連實質所得低於台灣的另一條小龍-韓國,排名也以23名大幅領先台灣。從2006年到2007年,台灣43名退步到47名;「拼經濟」拼了半天卻如此這般,是該好好檢討了!
大家可能會懷疑,是否先進國家的「進步空間」會比較小,因此相對上難以找出值得改革之處呢?其實並不見得,2006年在十個項目中的「負面改革者」(即新措施造成成本和僵固性提高)的25個「國次」(相對於人次)中,23個是開發中國家,只有兩個是已開發國家。當然,開發中國家的改革空間較大,使得2006年的「十大改革者」中,九個是開發中國家(包括中國),但法國卻仍然擠了進去!在同年的總共213個正面改革的「國次」上,台灣沒有占上一個;然而在25個負面改革的國次中,也沒有台灣;所以在「以不變應萬變」之下,排名往後退倒也不令人意外。


 對症下藥力求改善
台灣
2006年表現最差的依序為:雇用勞工(154名)、證照處理(148名)、設立企業(94名)、交付賦稅(78名)、執行契約(62名)、投資人保護(60名),表現最好的是關閉企業(4名)和資產註冊(24名)。如果能夠針對最差的項目對症下藥、力求改善,應該可以改善淪為四小龍之末的窘境!
事實上,荷蘭已經設立了「荷蘭行政負擔顧問局」,追求在2007年前降低企業行政負擔25%的目標,這種改革模式已經被不少國家仿效。行政院在「大投資、大溫暖」之外,是否也需要「大改革」呢?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副教授、美國約翰霍浦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


 杜震華